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地评价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承认其相对的真理性和在特定时代的进步价值,予以批判地继承,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古为今用"是毛泽东关于文化继承的基本思想。"古为今用"的含义是:批判地继承历史遗产,应用于现时生活。换言之:对于古代的文化遗产,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应用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古为今用"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遗产观,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在"古为今用"问题上,要善于区分"糟粕"与"精华",防止二者的混淆。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对斯密的“两个生产劳动论”既有肯定又有否定 ,并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建立了生产劳动一般和生产劳动特殊的理论。马克思认为 ,任何具体的生产劳动都是生产劳动一般和生产劳动特殊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范晓丽 《齐鲁学刊》2005,42(5):119-122
马尔库塞继承了卢卡奇对马克思和黑格尔哲学关系的看法,指出马克思辩证法是一种历史方法,它涉及到历史过程的特殊阶段;劳动的存在是人的历史性存在,是马克思批判黑格尔辩证法的逻辑起点;而作为历史条件的现实的否定性是马克思辩证法的主要特征。马尔库塞把马克思辩证法当做其社会批判理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路红芳 《学术探索》2014,(12):16-20
形而上学批判是现代哲学一大潮流,而这一批判的最终旨归是价值批判。具体来讲,形而上学的价值论批判包括两重含义:思维逻辑批判和历史逻辑批判,通过这双重批判,现代哲学实现了哲学理性范式的转换和自身逻辑的跃迁,并完成了一次价值基础的批判与重建。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一个问题无法回避,就是如何对待民族文化遗产、特别是传统的伦理道德。对此,应该说早有定论,这就叫“批判继承”。但是近些年来有些人对这一方法颇有微词,而且究竟怎样批判继承,也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批判继承我国传统文化,是一个重大课题。但长期来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性质与优缺点,在看法上聚讼纷纭,难以解决。笔者认为,这种研讨不应停留在文化的思想形式本身。中国传统文化的秘密和焦点在其宗法人伦的特殊结构中。认识这一点是解开种种扑朔迷离、错综复杂的文化现象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7.
科学抽象法的出现是在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被研究以后的事情。借助黑格尔概念辩证法对抽象和具体关系的分析,马克思批判继承了逻辑范畴运动的一般形式。在此基础上,他通过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改造抽象和具体关系的思辨形式,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找寻到社会存在的基础,摆脱了形而上的唯心主义外壳。《〈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出的具备典型性、总体性和历史性的科学抽象法,对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逻辑体系构建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蒋孔阳先生的《德国古典美学》已出版35年,经受住了时间的检验,成为这一领域无可争议的经典之作。其主要成就:一是运用唯物史观在多重关系中揭示了德国古典美学的特殊性质和历史地位;二是运用辩证方法多方面发掘出贯穿德国古典美学的精髓——辩证法因素;三是系统地总结了马克思主义美学对德国古典美学的批判与继承。该书深入浅出、晓畅明白的叙述风格,达到了学术研究的很高境界。  相似文献   

9.
研究基本术语是各门学科基础研究的一大内容。外语教学法虽然历史悠久,却很少人去研究其通用术语,至今人们对外语教学法一语有多种解释,往往产生歧义。学术用语负载一定科学概念,其含义不能缩小,也不能泛化,应当认真研究,稳定其内涵。 由于习惯相沿,外语教学法一语已有一些公认的定说。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表达四种内容中的一种:一门学科(科学),高师的一门课程,课堂教学的具体方法,某种教学理论。如,王宾在高师学习时不重视英语教学法(指课程);刚教英语时常常听老教师的课,学了一些教学法(指课堂教学具体方法);十年后别人称赞他很有教学法(指教学法理论);他却说,“我真该好好学习教学法”(指英语教学法学科)。四种教学法的含义都与英语教学法这一学科相关,但  相似文献   

10.
实事求是古为今用──学习毛泽东关于文学遗产的理论荣斌一个时期以来,在论述毛泽东关于文学遗产的理论时,往往只是强调其中关于“批判继承”的内容,而且又把“批判继承”简单地解释为“先批判后继承”或“批判为主,继承为次”。这无疑是一种理论上的偏颇。以“批判继...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伦理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伦理思想的批判继承。毛泽东伦理思想中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德原则、革命的人道主义的道德规范、革命的功利主义的道德评价标准及其政治伦理学说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人道精神、义利观以及德治主张等存在着一定的批判继承关系。毛泽东对中国文化遗产进行了革命性改造,将之置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之上,并赋予其新的含义,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12.
针对《纯粹理性批判》中的"图式法"(Schematism),试图澄清三个问题:一、图式法是理解康德哲学本体论的关键,而非其知识论体系的一个理论环节;二、图式问题之所以难解,主要在于康德未能清晰地区分出图式法之"归摄"与"应用"这两层含义或两种功能;三、图式法作为将范畴应用于经验的综合过程与时间化过程相关。  相似文献   

13.
黑格尔是马克思的重要思想资源,马克思终其一生都没有彻底撇清与黑格尔的关系,因此,马克思与黑格尔的思想关联是一个重要问题。研读《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与《法哲学原理》,可以进一步深化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我们认为,黑格尔在市民社会理论和现代政治哲学方面对马克思产生了积极影响,马克思在这两方面既继承了黑格尔,又批判和超越了黑格尔。  相似文献   

14.
法除了阶级性还有没有共同性?社会主义法对剥削阶级法能否批判继承?这是法学理论界有争议的问题。此文作为作者的一家之言发表,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15.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天命论可被认为是其思考天人关系问题的基点。在孔子之前,天命的概念从殷商时期带有人格神意味的上帝之天转向了西周以后外在于人的客观力量的命运之天。而在孔子这里,除了对二者的批判继承之外,天命又增加了一层天赋道德使命的特殊含义。世人称孔子为"知其不可而为之者",孔子之所以明知不可为而强为,就在于他对天命的特殊理解。孔子的天命论,以主体主动之"知"为桥梁,从主体的理性意识出发,主动承担天赋道德使命,积极进行入世实践,并且对于结果无所挂碍,向上直契人与天地相参的道德理想之境。从"知其不可而为之",可见孔子之深刻的理性精神与觉醒。  相似文献   

16.
抽象劳动是一个适用于一切历史时代的范畴,还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所特有的历史范畴?这在学术界还有争论,也是政治经济学理论上不能回避的问题。一、抽象劳动具有一般和特殊两种含义对抽象劳动,学术界有两种看法。一种看法认为,抽象劳动就是人的脑、肌肉、神经、手等的生产耗费,是适用于一切时代的范畴。另一种相反的看法认为,抽象劳动是商品交换、商品生产所特有的历史范畴,它反映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是一种社会属性,只有“劳动一般”才适用于一切历史时代。其实,抽象劳动既具有适用一切时代的含义,又具有生产价值而属于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含义。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说:“一般人类劳动这个抽象存在于平均劳动中,这是一定社会中每个平常人所能完成的劳动,是人的筋肉、神经、脑等的一定的生产消耗。这是每个平常人都能学会的而且是他必须以某种形式完成的简单劳动。”马克思  相似文献   

17.
《资本论》中的抽象—具体方法是一个直至今日仍充满张力的经典论题,聚讼已久.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把“从抽象到具体”阐释为正确的方法,而反对从“具体”出发.但是,这种表述的实际含义却十分复杂,它并不是对具体—抽象—具体认识过程的排斥,所针对的特殊批评对象是古典政治经济学.而且,抽象—具体具有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的双重属性,它从属于具体—抽象—具体的完整过程,同时又是后者合理的叙述形式.  相似文献   

18.
对传统道德的批判继承,是思想学术界长期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在这个问题上除“新儒家”和“全盘西化”论者外,大多学者都主张批判地继承,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批判继承”本身只是一种方法而不是标准。因此,对传统道德究竟应批判继承些什么、怎样去批判继承、以什么为标准?似乎至今还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难题.对于这个问题,早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  相似文献   

19.
"古为今用"的含义是:批判地继承历史遗产,为今天的现实服务。毛泽东继承《孙子兵法》等传统军事文化的精华,创立了毛泽东军事思想。"古为今用"在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创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群众文化是一种特殊而宽泛的文化范畴,它既不是单纯的雅文化,也不是单纯的俗文化,而是俗中有雅、雅中有俗、亦雅亦俗、雅俗兼备的文化.群众文化的发展虽然受制于一般的文化发展规律如经济基础的制约、政治状况的影响、社会心理的要求以及自身的批判继承、革新创造水平等等,但雅文化的俗化与俗文化的雅化却不能不是其发展过程中一种特别值得注意的带规律性的现象.在当前我国社会的转型时期,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和发展的条件下,这一往往被忽视的现象尤其有认真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