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寒夜演出     
“乌兰牧骑”来巴伦别立公社沙拉扣岱大队演出的喜讯,象一阵风似地传遍了各个蒙古包。不一会儿,来自四面八方的社员们就聚集到二百多人。这是阿拉善左旗“乌兰牧骑”一九六五年春节下牧区演出观众最多的一次,队里找不到一间能容纳这么多人的房子,队员们就主动提出在室外演出。那天夜晚,寒风呼啸,室外的温度已降到摄氏零下二十度左右,可是队员们却毫无惧色。他们说:“牧民们现在不是也冒着严寒提水饮畜吗?我们在外面演出算不了什么苦,只要让更多牧民能看到演出,过好春节,我们受一会儿冻也是应该的。”演出快要开始了,不巧得很,队里的一盏汽灯坏了。队员们急中生智,提出了点“棉花灯”的建议。于是有的人忙着拉线,有的人找棉花搓成团团,蘸上煤油,很快地  相似文献   

2.
星期天没什么事,骑上车奔向京城的西南角——牛街。略微了解一点北京的人都知道,这儿居住着很多回民。我的一个“哥们儿”就住这儿,他大名谷志民,和我是中学的同学。有些日子没去看他了。到了牛街拐了好几个胡同才找到他,见面免不了开句玩笑。他还是那老样子,四方脸、高鼻梁、浓眉大眼,相貌堂堂。可惜小时候得了小腿骨髓炎,更不幸的是,两年前不慎又被人将右膝关节两条主韧带坐断,关节骨坐碎。进屋后我发现屋里有些零乱,再定神一看,壁柜里、桌子上、书柜里都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娃娃。娃娃们有的眯眼微笑,有的凝神沉思,有的天真活拨……神态各异。见我目光有些疑  相似文献   

3.
大山情     
迈进北方山村,心里猛地一颤——那山逶迤连绵,多象个躺着的巨人;就连山脚下深沟里的水,也流得那么凶。晚上,老乡们来看搞“社会调查”的大学生。男人们撕条旧报纸,撒上土烟叶子,卷成又粗又长的喇叭,喷出烟味儿真辣、真呛人。房东大娘坐在炕沿儿上哧哧地纳鞋底。她女儿倚着门框笑着,问我:“姐,你说话咋这侉?”“是哩,我说这闺女的话咋听不溜。”“模样儿也不象咱这儿的人哩。”  相似文献   

4.
所有美丽的民俗都是这样来的吧?那是大年二十九,我在逛街,可是心里有些闷闷的。其实我想找的是一件真正属于民间的东西,比如拙朴而精致的红窗花,再比如杨柳青的木刻年画,或者一幅手写的春联,总觉得,只有这些才能配得起真正中国的春节。各处都挂着精美的财神像,小孩子举着迪斯尼风格的牛面具蹦蹦跳跳,商店里有人在送附着广告的倒“福”字,一片花红柳绿,却都是千篇一律,仿佛同一家工厂的产品。我终于放弃了,在小摊上拣一对印刷好的金童玉女:是两个小娃娃,笑嘻嘻地对拱着手,和人家大商场玻璃门上的一模一样。付了钱,又不甘心:“这到底是谁嘛?”…  相似文献   

5.
1985年,陈红涛挑起了《民族教育》常务副主编的重担。那时,他刚满40岁,步入不惑之年。有人说:“陈红涛走这一步,确实是太糊涂了。研究少数民族教育,路子太窄,有啥奔头?”可他不这么看,他在民族地区生活过,那里最迫切的是发展教育。面对苦苦相劝的老友们,他吟诵出屈原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相似文献   

6.
春节,原是汉族的隆重节日,大约起源于原始社会的“腊祭”。在长期的民族交往中,许多民族受汉族的影响,也过春节。现在,春节成了我国许多民族共同的隆重节日。壮族也过春节,而且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在壮族的春节习俗中,有许多与汉族相同或相似的地方。这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壮族接受汉文化的反映。据历史记载。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壮族先民就与中原汉族有文化交往。秦始皇统一岭南后,汉文化的影响更逐步深入壮族民间。但是,壮族在接受汉文化时,仍然保持着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7.
新疆迈出了坚实的一步“1986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好的一年。”这是记者在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上采访新疆代表团时听到的。自治区党委和政府认为,“七五”期间新疆开发资源应遵循“先地面后地下”的方针。从新疆目前的情况看,农牧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又有极大的增产潜力。区党委书记宋汉良代表曾经算过这样一笔帐:新疆的人均耕地、草场和水资源均占全国第3  相似文献   

8.
“踏上这条路/盘马又弯弓/头枕九洲月/脚下一片情/吃苦不言苦/有痛不说痛/人前的汗/人后的泪/都装在行囊中……”随着电视剧《女子特警队》的播出,这首歌走向了我们大家。我们熟悉了一首歌,不等于熟悉了那些把青春交给了女子特警队的姑娘们……  相似文献   

9.
“跳坡”流传在滇、黔、桂三省(区)交界处,是苗族中一种有趣的文体活动。而“跳坡”中的爬竿,尤有兴味。“跳坡”苗语叫“欧桃”。“欧”是围圆圈,“桃”是山坡,“欧桃”原意是围着山坡转,引伸为在山坡上游圆。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对勤劳善良的苗族夫妇,婚后多年,没有生育,十分寂寞,有一年的春节,他们煮了很多甜酒,做了很多糯米粑粑,邀请一群青年男女到山坡上来聚会,还在山坡上树一根竿,让青年们比赛爬竿。从此,作为青年男女的社交和文体活动形式——“跳坡”而流传下来了。组织“跳坡”的人家,在春节  相似文献   

10.
孙家正(文化部部长):要使文化遗产保护成为一种全民族的文化自觉特批“文化遗产日”,就是要使文化遗产保护成为一种全民族的文化自觉。为什么要设立“文化遗产日”?无非是三条,第一条它重要,第二条这个工作艰巨,第三条它必须有全民族的参与,全民族的文化自觉,才能够深入这项工作。在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工作当中,要很好地保护我们的传统节日,发挥传统节日在传承民族文化当中的作用,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这一系列传统节日当中比较著名的当然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还有许多有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如藏族的雪顿节、傣族的泼水…  相似文献   

11.
论春节的传统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春节日益淡化的现象,我们需要深入研究,而要研究,我们首先必须回答的根本问题是“春节是什么?”只有回答了这一根本问题,我们的研究才能深入。“春节是什么”这一问题与传统社会是分不开的,传统中国社会的主体是宗法社会,宗法社会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建立起来的注重身份等级的血缘共同体,而传统春节的核心意义正在于它是维系传统宗法血缘共同体和熟人社会得以和谐运转的一种节日仪式,它为具有强烈的宗法观念和情感的人们提供了一种亲情交流的契机和纽带。  相似文献   

12.
白杨 《民族论坛》2004,(4):29-29
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的人们:祝福祖国7时26分许,当雄壮的国歌奏响、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乘火车来京的71岁的河北老人薛忠诚心潮澎湃:“我们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岁月,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不仅站起来了,而且正在富起来,这是多大的变化啊!欣逢过春节,我特意到北京看升国旗,就是想表达一个衷心祝愿:羊年的祖国更加灿烂辉煌!”北京某市民:我们的众乐机会(申奥成功)摄像镜头的加入似乎纵容了人们的狂欢。大家很高兴在镜头前露一脸,不知什么时候联欢成了有组织的,一个乱发青年(一看就像探险家)使用扩音喇叭指挥大家拦截车辆,与车同庆。然后,他…  相似文献   

13.
经典欣赏     
易名 《民族论坛》2004,(3):26-27
逛西街的最好时段是夜幕初临,那时的西街可谓是烛光的海洋。漫步街中,极具浓郁传统特色的商品随处可见。这边是旗袍,那边是唐装;这边是字画,那边是刺绣;这边是印章,那边是蜡染……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能称其为洋人街,整条街固然也到处洋溢着“洋味”。瞧,这边是“Italy Pizza”,那边又是“Susnna's cafe”……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小联合国。虽不乏自己独特的个性,但诸洋店都有着温馨、浪漫的共性,一律的烛光、悠悠的萨克斯,再加上心爱的人,哇,“I love these”。在西街,生硬、充满洋味的“你好”以及语调各异的“HELLO”“泛滥成灾”,国…  相似文献   

14.
一九六四年春节前,广东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通什镇红旗公社蕃茅大队的黎族社员们,展开了一次热烈的讨论。讨论的中心,是如何过好春节的问题。在讨论会上,许多干部和社员都列举事实,谈了勤俭持家与移风易俗过春节的重要性。有的人说:在旧社会,我们贫苦农民做牛做马,一年到头没有一餐饱。年关来到了,还不知钱米在哪里,年初一地主家大吃大喝,我们贫苦农民却吃稀饭。解放后,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有了人民公社这个铁打的  相似文献   

15.
访红河船队     
红河,这是一条横贯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金色河流。它沿着哀牢山脚,穿行在弯弯曲曲的狭谷之中。崎嶇的河道使它的性格千变万化,喜怒无常。它时而浪平水静,无声无息,使人觉察不到它的存在;时而又是波涛汹涌,声闻数里,使人感到惊心动魄。“水涨三尺凶险多,水落三尺船底破”,“天黑不行船,行船必翻船”等红河航行要诀,说明红河的惊险莫测。然而,从1959年以来,在这条粗野的狭峪河流中却一直活跃着一支小小的木船运输队。船上的水手们以坚强的毅力和艰  相似文献   

16.
“生多生少是真主定的,咋能计划养娃娃?”“节育会失去依玛尼(信仰),万万使不得……”十年前,让穆斯林妇女计划生育简直是天方夜谭。而今,这已成了穆斯林群众的自觉行动。两者之间的距离够遥远的。谁是缩短这一距离的带头人呢?是他--穆易兰。  相似文献   

17.
KHROM词义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Khrom)一词,至少在十几份敦煌藏文写本中出现过。按现代藏文理解,其词意大约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曰“市场”、“集市”、“众人集中之处”、“城市”;二曰“军队”、“军旅”。因此,国内外藏学家们通常译成“市场”,也有译为“军团”的。在著名的吐蕃编年史中,“出现了三次。第一次出现在鼠年(公元676年,唐高宗仪凤元年)条,其中讲到:这年夏天,吐蕃大相赞悉若引兵至突厥,国内外藏学家对这句话的翻译主要有以下几种:1、“东布前往赤雪湖参观市场”;2、“(赞悉若)向赤雪城供菜”或曰“董卜躬自收克热木”;  相似文献   

18.
回乡下老家过春节,图的就是那份热闹。老家那些传统年俗让人觉得乡下的春节更像过年,从初一到元宵,一直就沉湎于那颇为传统的喜气之中。侗家闹正月的活动可多了,唱侗戏、舞龙灯、赛芦笙等等,当然还有男女青年最为热衷的竞技娱乐:哆毽。哆毽就像汉族地区的踢毽子,但不用脚来踢,而是用手拍过来拍过去,“赛事”也不紧张激烈,而是轻缓得像是在慢舞。“哆”在侗话里就是玩、做的意思。刚吃了初一的新年茶,就有人来约:“看哆毽去!鼓楼那热闹得很哟。”我抄起相机就与他们往寨中的鼓楼坪跑。青石板铺就的鼓楼坪里,早已聚集了很多喜气洋洋的“腊汉”…  相似文献   

19.
拉萨是壮丽而神秘的城,拉萨的“莫朗青波”传召大法会,把这种壮丽和神秘推到最高峰。很多人都想看看法会,但机会难得。因为从1960到1965年,“莫朗青波”传召法会才举行过三次。我得天独厚,三次都赶上了,而且在法会上充当服务人员,组织僧侣们看戏、看电影、看歌舞节目,近距离地观察这场在世界宗教史上也堪称宏伟的大型祈祷活动。  相似文献   

20.
兴安岭剪影     
我们走的是一条“黄金之路”。清朝时,从黑龙江的嫩江通往呼玛县金矿的路是一条险峻的土路。沿途设置了十八个驿站(事实上是二十五个),每个驿站之间的距离约六十里左右。当年,成千两黄金沾着采金人的血汗一点点从这条小路运往朝廷。而在路旁茂密的森林里,粗犷的风声夹带着的是鄂伦春男人狩猎的吼声、野兽的嗥叫声。大兴安岭这个严酷而美丽的世界似乎只属于勇敢的男人们。鄂伦春妇女只能在男人出发狩猎前为他们备马匹,然后在“仙人柱”(帐篷)里缝衣制鞋,焦急地等待男人们归来。就是在30多年前,那首山岭(“鄂伦春”的意思)的歌,也还只是男人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