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杰 《南方论刊》2011,(10):46-48
以人为本、注重民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党的社会建设中一直坚持的价值取向和终极目标。新中国成立后,从毛泽东提出的"依靠群众、惠及群众"全民参与型的社会建设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邓小平提出"经济先行,利于群众"共同富裕型的社会建设思想,经济先行,共同富裕;到江泽民提出"执政为民,为民发展"全面发展型的社会建设思想,要求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倡导"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共建和谐型社会建设理论,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社会发展的归宿,实现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建设的民生理念日渐丰富、深入和成熟。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党派合作模式问题是多党合作制度发展的核心问题。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选择"统战体制合作"的党派合作模式,不仅体现了社会历史条件的客观要求,而且显示出了这一制度安排的长处和优势。新世纪、新阶段,多党合作制度的完善与发展,应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总趋势,逐步实现向"政党体制合作"的合作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3.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是产业发展的时代要求和必然选择。大庆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打牢产业、市政、社会、人文、体制基础,这是实现既定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其中打牢产业基础是重中之重,是发展的核心,是贯彻"坚持全党抓发展、中心抓经济、重点抓项目,全力推动接续产业战略升级"的切实举措。只有打牢产业基础,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定不移地推进省委、省政府推进"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的战略部署,实现以调整经济结构为主攻方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够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乡村治理成长与农民组织化再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华 《兰州学刊》2011,(9):206-208
"三农"问题在政治层面上的反映就是乡村治理问题。要实现良好的乡村治理,必须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从中国农村政治体制历史变迁视角看,"国家—社会"分析范式提供了探究农村社会与国家权力互动的分析理路与方法论导向,是研究我国乡村治理的方法论指导。当前,我国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要逐步形成"强政府一强社会"的良性互动关系,应根据我国农村社会现有的发展水平,探索治理视野中政府主导的农民组织化参与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要求学校、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与时俱进地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教学的作用,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继承和发展,是我国"十二五"时期的主题。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这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也是总结中外发展经验教训基础上而得出的正确结论。与时具进,我国必须坚定地走科学发展之路,摒弃传统发展理念,不再单纯地追求速度与数量,从"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方向转变。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  相似文献   

7.
康钊  赵正 《社会科学家》2007,(4):152-155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坚持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现实国情的必然选择。在实践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尊重人的价值与创造性、全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关注社会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的利益;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坚持文艺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促进文艺创作繁荣发展的前提条件。一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生动展示我国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创造历史的辉煌业绩。二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推动观念、内容、风格、流派的创新。三要坚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要相辅相成,在多元中立主导、在交流中谋共识、在创新中求繁荣。四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即在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的同时,学习借鉴国外文化创新有益成果,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增强文化产品时代感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9.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是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中国梦"进程中赋予大学的使命责任。首先,要求所培养的人才不仅具备"三心四能",而且还能实现"五个结合",即社会担当与健全人格结合、职业操守与专业能力结合、人文情怀与科学精神结合、历史眼光与全球视野结合、创新精神与批判思维结合。其次,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现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四大功能的核心和关键。再次,坚守"教师主体,学生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重要前提。要确立"教师主体"地位,就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包括转变观念、改进作风、彰显教师个性、加强教育培养、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方面。实践"学生中心"的教育理念,重点要抓好两个关键环节,一是通过实施专业核心课程制度和推行课程实施大纲制度来建立高水平的课程体系;二是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10.
加快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是实现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必然选择。青岛市坚持把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促进了农村教育的快速发展。"十二五"是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的考验。加快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统筹教育均衡发展,仍然是青岛市"十二五"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