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刘慧姝 《学术研究》2012,(7):147-150
克氏的文化异化思想蕴含着抨击现代性的后现代思想,他批判大众传媒建构虚假的生活方式与社会活动。克尔凯郭尔的异化思想在社会文化领域主要体现为四个方面:时代的异化、主体的异化、社会活动的异化以及人与人关系的异化。克氏救赎的手段是通过宗教个体的精神飞跃,具有浓厚神学色彩和乌托邦特质。克氏的异化思想不无偏激之处,但无疑指出了现代性社会弊端以及大众媒介的消极作用,有助于当代人反思消费时代的生存境域,改变异化的生存状态,实现理想人性和完满自我,重构和谐健康的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2.
社会和谐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目前,我国仍处于价值观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期,错误的价值取向使个体需求异化现象严重,从而引发了一些不稳定因素,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创建。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成为主导社会理想、信念和精神风尚的灵魂,保证国家和谐稳定的精神支柱,是凝聚每个社会成员以正确的价值观创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儒家思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资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有丰富的社会和谐的思想和观念.儒家关于"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和"安身立命"的观念,在当今时代,对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作为个体的人自身身心内外的和谐都具有重要而独特的价值和启发意义,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4.
消除马克思所说的异化劳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现实要求。从和谐社会的角度看,异化劳动加剧了社会的不和谐,是造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自身不和谐的重要原因。由于我国现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马克思所说的异化劳动现象,因此马克思提出的异化劳动理论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只有防止和消除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本身的异化、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以及人的异化才能最终实现社会各方面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徐强 《南京社会科学》2015,(2):46-51,89
人即个体人格,人的问题就是个体人格问题。每个人都有权拥有个体人格,个体人格即自由。个体人格不是自然形成的,它需要建构。个体生活于社会,个体的社会化即客体化、外化和异化,亦即奴役化。个体不应屈从于社会,而是需要沿着超越的道路,在精神上与上帝交会,由上帝充当"他者",才能实现精神的超越和提升,摆脱奴役和痛苦获得自由,成就个体人格。  相似文献   

6.
徐龙年 《兰州学刊》2005,2(5):329-330,289
文学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过去、认识现在、推知未来;文学通过所描绘的社会生活图画及作家渗透于其中的感受,来影响人们的政治思想、道德情操、精神性格等;文学还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情感上的满足,使读者获得身心舒畅的积极休息.只有真善美和谐统一的优秀文学作品才能同时发挥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美感作用.  相似文献   

7.
建设和谐社会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目标之一,当前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新疆有大量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工作要做,我以为最重要的是以人为本,从我做起,使人的身心达到和谐,使社会的每个人都拥有阳光心态,即正确的认识自己、认识社会,摆正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才能以饱满的热情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8.
和谐世界:人道思想与世界秩序的综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进入转型期的人类社会而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关于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富有启迪。中国的先哲追寻"仁"的人道思想与"礼"的现实秩序之间的平衡,人生哲理与社会机制的综和。这是一条仁礼之道。以"仁"为核心的人道思想着力解决身心、人我、天人之大和谐,以适应建构和谐世界急需的道德要求。"礼"则内含实现世界和谐秩序的重要原则。两者的最终价值取向都是"和"。贵和思想涵盖"和而不同"、"和而不流"、中庸之道,最终归结为"中和"之和谐世界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9.
王彦斌 《学术论坛》2006,(12):181-183
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形成和谐的社会流动。和谐的社会流动必须具备均衡有序的特点,体现自致性与公正性规则。制度化考试作为一种测度、甄别个体身心素质的制度,由它引控的社会流动具有流速、流向与流量的可控性特点,凸显个体自致性原则、引导社会公正,从而可以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现代和谐思想是在传统和谐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和发展起来的,是对传统和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更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承与发展.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的身心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现代和谐思想继承了传统和谐思想中积极的因素,而对其中实现和谐的目的、手段以及理论体系上进行了超越.  相似文献   

11.
文学与哲学的对抗与对话 ,贯穿了两千多年来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进程。在现代 ,文学与哲学谋求彼此沟通。“诗人哲学家”的出现、哲学家由思向诗的回返 ,一方面是基于对“纯粹理性”解决人类精神与心灵自由能力的深深怀疑 ,另一方面还跟现代人文科学的语言论转向相关。而“哲学家诗人”们则主张以一种艺术化的思想替代哲学家的冷峻面孔 ,以促使传统哲学走出历史困境。诗的言说与思的言说的浑融 ,本质上是由于它们都共同指向一物———存在。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与世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同全球化的历史进程是互动的,它们之问存在着历史的渊源关系和深刻的内在联系.当代世界全球化的主导者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但历史终将证明全球化的尽头是资本主义的历史终结,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灿烂辉煌.  相似文献   

13.
汤志钧 《河北学刊》2005,25(4):168-173
儒家经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体,步入近代,仍为学者所信奉。在社会变革迅速、动荡加剧的时候,不同学派会有共同的改革要求,又有着彼此不同的差异。同一学派既有治学方面的一致性,对新生事物的接受又有所不同。它们之间的异同、分合,反映了社会变革时期知识分子的心态。我们不能只看到暂时的同,而忽视学派之异;也不能因是同一学派,而视为一切皆同。关键在于实事求是,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4.
高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维修与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教学资源投资力度的加大,使多元化模式的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成为广泛关注的问题。当前,我国部分高校仪器设备维修工作是一个薄弱环节,存在着仪器维修体制不完善、维修队伍不健全、实验室管理体制没有完全落实等问题。各高校应当根据自己的办学规律,建立一个仪器设备维修与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5.
莫骅 《社会科学家》2005,(5):165-168
本文通过对中西方贪污贿赂犯罪主体、惩治犯罪的法律机构设置及财产登记申报制度、监督方式等方面的比较研究,分析其不同特点,学习借鉴西方国家经验,提出新形势下建立和完善中国贪污贿赂犯罪立法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当前闽台高校科技交流与合作的现状为线索,分析了两地高校科技交流和合作的发展趋势,为闽台高校科技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入,共同推进闽台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学科、专业建设的内涵出发,结合民办高校特别是浙江树人大学的办学实际,提出了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的若干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陈建中 《中州学刊》2005,(6):102-10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为我国的科学文化事业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更重要的是推动了新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改革开放,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为我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确定提供了理论支持,为我国的各项具体改革提供了正确决策的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正确认识哲学社会科学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会有力地促进21世纪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9.
桑业明 《河北学刊》2004,24(5):50-53
虚拟是数字化的表达方式和构成方式的总称。其本质特点是通过数字化的合成 ,达到“思维如何思维”的直观 ,创造出“真”与“假”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虚拟在否定现实经验“真实”观念的同时 ,也促进了现实之“真”的重建。虚拟与现实既有相对立的一面 ,也有相互融通之处  相似文献   

20.
德里达的"解构"一词来源于海德格尔的"摧毁"概念,二者都是针对传统形而上学.然而海德格尔的摧毁通过追问"存在的意义"却固执于一个问题的意义.但德里达的解构策略作为一种游戏式反讽形式却允许形而上学解构自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