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叫邓理山的外交部干部突然有一天在下放的农村被“上面”召回北京的中南海。他通过朋友的关系在美国找到了一个叫马修·汤姆森的律师充当友谊使者,秘密开通了美国“未来总统”尼克松与中国总理周恩来之间信息联络渠道。马修就在尼克松身边工作。 当基辛格秘密访华快要结束,周恩来向基辛格“揭露”马修的身份时,基辛格大吃一惊。  相似文献   

2.
郑珺 《中华魂》2012,(10):35-36
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适应形势变化的需要,及时对外交工作做出富有远见和胆略的重大调整,采取机动灵活的措施,打开了我国外交工作崭新的局面。1971年7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问中国,中美双方经过会谈于2月28日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两国关系正常化过程的开始,也对国际形势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美国解密的尼克松总统档案,运用国际关系研究中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解读周恩来与基辛格的谈判话语,探求基辛格北京秘密之行成功的原因.笔者将1971年7月周恩来与基辛格峰会成功的原因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第135和136次中美大使级会谈和巴基斯坦"从首脑,经首脑,到首脑"秘密渠道的信息传递扮演了"挑夫"的角色,"预备级会谈"为周基峰会铺平了道路.其次.双方的外事工作作风令彼此感到舒服,周恩来强调天时、地利、人和,而基辛格则信奉秘密外交.再次,彼此均认可对方独特的谈判风格,并且不断地努力适应.  相似文献   

4.
高峰 《老友》2014,(9):9-9
正邓小平与中外朋友会见谈话时,经常是从抽烟开始的。1979年,邓小平访美与卡特会谈。邓小平笑问卡特:"美国国会有没有通过一条会谈中禁止吸烟的法律?"卡特说:"没有。"他还接着说,"只要我任总统,他们就不会通过这样的法律。你知道我的家乡种植大量  相似文献   

5.
一旦此人开口说话,总统和总理们洗耳恭听。如果事情正在发生之中,如果此事是重大的,如果你们在宴会上就此事发生争论,他声称拥有答案。  相似文献   

6.
老人曼德拉     
谭春虹 《可乐》2008,(7):39-39
曼德拉接受"卡马勋章"时发表演讲。在开场白中,他幽默地说:"这个讲台是为总统们设立的。我这位退休老人今天上台讲话,抢了总统的镜头,我们的总统姆贝基一定不高兴。"话音刚落,笑声四起。讲到一半,他把讲稿的次序弄乱了,不得不整理一下。在这尴尬的时刻,他说:"我把讲稿次序弄乱了,你们要原谅一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主席2011年1月8日访美,并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会谈,双方确定了中美未来战略合作伙伴基调,提出加强合作、增进互信,求同存异、互利双赢共识。正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在接受凤凰台采访时所言:"中美合作,世界一切问题就好解决,否则就比较困难。"  相似文献   

8.
嫦娥奔月1971年,基辛格博士为恢复中美外交关系秘密访华。在一次正式谈判尚未开始之前,基辛格突然向周恩来总理提出一个要求:“尊敬的总理阁下,贵国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发掘成果震惊世界,那具女尸确是世界上少有的珍宝啊!本人受我国科学界知名人士的委托,想用一种地球上没有的物质来换取一些女尸周围的木炭,不知贵国愿意否?”周恩来总理听后,随口问道:“国务卿阁下,不知贵国政府将用什么来交换?”基辛格说:“月土,就是我国宇宙飞船从月球上带回的泥土,这应算是地球上没有的东西吧!”周总理哈哈一笑:“我道是什么,原来是我们祖宗脚下的东西。”…  相似文献   

9.
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唯一蝉联四届的总统,之所以如此引人注目,深受美国人民的爱戴,是同他极力推行的新政有着密切的关系。早在1932年总统竞选时,他曾说:我向你们保证,也向自己保证,美国人民今后一定可以有一种新政……新政一词出笼后,虽说并不十分具体,却深深地打动了美国人民,为对付美国三十年代空前经济危机,利用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办法代替放任主义政策,将美国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迅速推向国家资本主义,挽救美国资本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讨论美国尼克松政府时期关于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的决策环境、过程和模式。尼克松总统从一开始就没有把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上,实际上,他直到1970年底才真正认真加以考虑。他和他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构成了决策核心,并对该问题进行了战略放弃;同时又对长期负责该事务的国务院系统和国务卿罗杰斯毫不信任,从而造成严重的信息脱节以及其他一系列的战术失误,使得美国最终在1971年失掉了对联合国中国代表权的主导地位。在一批新近解密的美国国家安全档案的帮助下,本文对于这次美国在联合国失利的原因和影响进行了分析,发现了决策过程中的若干关键因素,并构建了该问题决策的陀螺模型。  相似文献   

11.
“一个人有一个,一家人有几个,全世界才十几个”,据说这是周恩来总理让当年来华访问的基辛格猜的,基辛格是个中国通,他猜出了是中国特有的12生肖。古时术数家以12种动物配12地支,用以表示人的出生年份,后来又演绎成人的一生与这种动物有关,也叫属相。于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戊亥,分别对应: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相似文献   

12.
1950年1月 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在莫斯科同苏联会谈,商定苏联援助中国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其中包括建设一座现代化载货汽车厂。 1951年3月 政务院财经委员会批准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兴建。  相似文献   

13.
“当李光耀说话时,谁会听?总统、总理、各级行政长官以及所有关心全球战略的人们”——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2013年2月出版了几位美国智库学者通过采访李光耀而合成的著作《李光耀:大师洞察中国、美国和世界》.在推介新书的网站上,出版方这样写道. 一个有趣的事实是:在半个多世纪中,李光耀是从尼克松到奥巴马的每住美国总统的顾问.同时在中国,他也是自邓小平以来的中国领导人最重要的国外顾问. “他对东西方地缘政治的见解具有独到的权威性视角,尽管他的针砭从来不会手下留情.”美国媒体评价说.这是李光耀个人魅力的重要特色之一,更是李光耀和新加坡在世界政治舞台特殊角色的表征.  相似文献   

14.
文化即命运——与李光耀一席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会见李光耀总理 基辛格在论及新加坡首脑李光耀时曾写道:“历史的非平衡性之一表现为某些领导人的能力与他们国家的实力之间的不对称”。而一度是基辛格上司的尼克松对李的评价甚至更高,他推断,如果李生活在另一个时代和另一个地方,他本可以“具有邱吉尔、迪斯累里和格莱斯顿那样的世界地位”。70年代以来,小舞台大人物的结论一直伴随着李。然而时至今日,李的舞台看来并不那么小。  相似文献   

15.
名人蠢话     
Tina 《可乐》2007,(9)
名人留下过许多至理名言,但也说过不少蠢话。"如果林肯总统今天仍然在世,他一定会气得在棺材里翻过身来。"美国前总统福特说。法国总统戴高乐说:"中国是一个大国,居民主要是中国人。"电影大亨森姆·戈德温:"他的生活与财富不相称,过分奢侈,  相似文献   

16.
胡长明 《社区》2009,(8):43-43
周恩来有过人的精力和记忆力,尽管他可能是天下睡眠和休息最少的人。每天起来,他都像一个刚刚度假归来的人一样神采奕奕,满怀信心充满乐趣地投入工作,而且不知疲倦。和他共过事的人常常适应不了他的节奏和韧劲。周恩来记忆惊人,1972年中美会谈时,基辛格总是带着厚厚的文件和材料,而周恩来只不过拿着一张纸。  相似文献   

17.
美国国务卿基辛格一直致力于中美关系的正常发展,曾给美国政府提供了一些很有意义的对华政策建议。他对中国颇有好感,尤其是受周恩来的影响颇深。周恩来那高尚无私、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对基辛格的对华外交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基辛格最初认为“中国是我们面临的最抱敌意的国家”,后来他逐步认识到“我们需要借助于中国来加强我们在外交上的灵...  相似文献   

18.
朱镕基总理与摩洛哥首相尤素福会谈 12月3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与摩洛哥王国政府首相阿卜杜勒——拉赫曼·尤素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会谈。今年是中摩建交40周年。朱镕基指出:中国愿在多边外交中继续与摩洛哥加强协调与合作,共同维护包括中摩两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权益。 第十三届亚运会在曼谷举行  相似文献   

19.
《源流》2007,(1)
基辛格(美国前国务卿——编者注)在登封市停留时,省领导在少林国际饭店设宴招待。席间,基辛格连连感谢主人的盛情,又即兴发挥地说:“美国是发达国家,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可是在吃的方面,中国倒是发达国家。”此番漫不经心  相似文献   

20.
汪斋 《山西老年》2014,(1):23-23
一次,周恩来接见的美国记者不怀好意地问:“总理阁下,你们中国人为什么把人走的路叫做马路?”他听后没有急于用刺人的话反驳,而是妙趣横生地说:“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之路,简称马路。”这个美国记者仍不死心,继续出难题:“总理阁下,在我们美国,人们都是仰着头走路而你们中国人为什么低头走路,这又怎么解释呢?”周总理笑着说:“这不奇怪,问题很简单嘛,你们美国人走的是下坡路,当然要仰着头走路了,而我们中国人走的是上坡路,当然是低着头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