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经文萃     
《理论界》1996,(4)
从五个方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邹家华指出,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是当前中国经济生活中许多矛盾和问题的症结所在。要从五个方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要从只注重增加投资、铺新摊子、上新项目,转到着重靠利用现有基础、充分挖掘潜力上来; 要从主要靠增加物质生产要素的投入,转到主要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要从主要靠大量消耗资源,增加产品数量,转到主要靠提高管理水平、降低各类消耗和生产成本,着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上来;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决定性因素,是使我国经济走向新的成长阶段的主要支柱”。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在经济建设中要重视科学技术、现代化管理和教育事业,并且把经济、科技、管理、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四者的关系,使之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而科技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将在根本上决定我国现代化建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三大提出,要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并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专门研究了教育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三大提出:“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明确提出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经济发展战略的首位。这是一个关系全局的重要战略决策,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学习邓小平同志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探讨如何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与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为题,百余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专家,学者参加了由上海社科院与上海市科委联合举办的“科技进步与经济体制改革”理论讨论会。现就与会者提交的论文及会上讨论的主要观点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6.
当今,经济上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因此,必须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只有依靠教育事业的发展,科学技术才能进步,经济才能起飞。而经济发展了,又能促进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这对于从根本上改变我省经济和文化落后的面貌,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笔者就这个问题谈点浅见,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7.
处于世纪之交的当今世界,正在感受着新科技革命浪潮的猛烈冲击。高科技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极大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从经济发展的现实看,经济发展主要是外延型、粗放式的,在经济增长中科技的含量很少,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生产技术落后,劳动者素质不高,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缺乏竞争力。要实现超越战略必须不断挖掘永不枯竭的智力资源,也就是说要加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依靠科技来发展经济。怎样才能做到呢?下面结合实际浅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实现企业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和加强管理,切实转到以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但是,目前仍有一些企业重改革轻管理,致使企业效益低下,亏损严重,活力不足。为此,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企业制度过程中,突出加强管理,是实现企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以来,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经济增长模式、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与东部地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而西部地区赶超势头强劲.本文在区域现状对比分析基础上,一是运用生产函数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其结果表明中部地区经济增长模式仍属粗放型,中部经济发展必须从依靠物质资源消耗转到依靠内生动力科技进步的支撑上来;二是运用数学模型实证分析,得出科技进步是提高中部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手段;三是实证分析了科技进步是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提升中部经济发展效益的关键;最后,提出中部地区依靠科技支撑、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和创新型经济、提升人力资本、打造区域创新体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并说:“科学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将在根本上决定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是关系民族振兴的大事。”要发展科学技术,就要坚持改革开放。本文拟通过历史的回顾,对这个问题作些论证。  相似文献   

11.
当前,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相当普遍地存在着,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认真剖析和探讨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难点与对策,抓好科技与生产"结合部"工作,是一个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深刻认识科技进步在振兴我省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党的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经济发展战略的首要位置,经济建设必须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我们正确认识和认真贯彻这个重大决策,对于振兴贵州经济,尽快改变我省落后面貌,早日实现兴黔富民的目标,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把发展科技事业放在首位,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这是党中中央在党的代表大会上把科技事业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把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然而,我国现阶段还存在着科技与经济发展相脱节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实行技术成果商品化,建立和发展技术市场是最重要的措施之一。随着经济建设更加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技术迅速向生产转移,技术市场将会有更进一步的发展,并加速科学技术的物化过程。  相似文献   

13.
<正> 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指出:“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这就把科学技术和科技人才摆到了总揽经济建设的首要位置。在现代社会,知识就是财富,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因此,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人才,是最有价值最宝贵的社会财富,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无论是市场的竞争,还是技术的进步,无论是新产品的开发,还是管理效益的提高,其关键都是人才的竞争。  相似文献   

14.
重视科学技术,加强科技管理是毛泽东管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份,也是毛泽东思想这个理论宝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在党中央号召全党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使经济建设切实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上来的今天,深入探讨毛泽东的科技管理思想,对于强化科技管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使科学技术工作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技。 ①但是长期以来 ,我们的经济增长不是依靠科学技术 ,而是更多地依靠消耗大量的资源来实现的 ,致使很多产业的技术和管理落后 ,经济效益低。因而 ,当前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科技与经济尚未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另外 ,从国际上看 ,随着冷战的结束 ,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的科研迅速由军用转为民用 ,加速科技商品化速度 ,使研究开发直接为生产服务已成为一股潮流。 ②那么 ,造成我们国家科技商品化程度低的原因何在?一是科技体制改革跟不上科技商品化…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必须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我们一定要最大限度地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更加自觉地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采取有力措施,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就是说,科学技术现代化是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关键因素,而要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就必须造就一支拥有现代科技水平  相似文献   

17.
现在,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这是当今世界,也是中国最为重要的课题.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决定要求全国各经济部门和企业单位“坚定不移地把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明确指出“提高经济效益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认真学习研究这些重要论断,进一步把促进科技进步放到十分重要的战各位置上来,增强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经济、不断提高讲求效益的自觉性.无论是对于克服当前我国的经济困难,保证经济的长期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还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都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以全新的视角,对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第一位变革作用,作出了高度的理论概括。对于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社会生产力具有伟大的战略意义。在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必须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实践证明,科技是振兴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文件中多次提出“发展经济,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党的十四大报告也充分肯定了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所谓依靠科技就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并积极发展高科技和高科技产业,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所谓依靠教育就是用科学技术和知识武装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处于主体地位的劳动者,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和科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育是科学技术传播、发展的主要途径,要发展科学  相似文献   

20.
马江 《兰州学刊》2001,(2):67-68
21世纪是一个知识奔流、信息密集、科技进步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知识经济越来越直接地融为综合国力的时代。面对这样的态势 ,世界各国都在抓紧制订跨世纪发展战略 ,争先抢占科技、产业和经济的制高点 ,我国也适时制订了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强调要“把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一句话 ,我国要在当今激烈的世界经济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就必须顺应潮流 ,乘势而上 ,抓紧发展知识经济。而要发展知识经济 ,就必须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一、大力发展教育 ,着力提高全民族科技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