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司伦理学:概念框架与基本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司伦理学:概念框架与基本问题〔德〕H.斯坦曼孙向晨译一、导论1.在德国,关于企业伦理学(广义的企业伦理学包括公司伦理)的讨论至少比美国落后十年。现在主要有三个争论的问题。第一,什么是公司伦理的一个合理的概念?这个问题只有在讨论了公司在国家、社会、经...  相似文献   

2.
企业伦理学运动——与生命伦理学运动的比较〔美〕A.C.威克斯殷晓蓉译导言对于企业中的伦理学的谈论远不是什么新现象。在西方历史中,道德问题在许多伟大的经济学家的作品中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确实如此,在伦理学和经济活动之间似乎有一种特殊的联姻关系,因为这...  相似文献   

3.
本文叙述了加拿大企业伦理学的发展近况。与美国联系密切的加拿大,企业伦理学也一直保持着稳定发展的势头。但由于该国特殊的国情,使企业伦理学的发展具有更多的社会政治和社会经济的因素。近年来,由于世界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日趋频繁,加拿大的企业伦理学无论是在理论上或实践中,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4.
美德是美德伦理学的根本和核心概念。20世纪中叶,美德伦理学开始复兴,东欧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赫勒于20世纪末致力于建构“至善”和“美德”伦理学。赫勒提出“好人存在”的美德伦理学预设。但她并不是纯粹的美德或至善伦理学的现代翻版,而是在后现代境遇下吸收了康德的先验哲学和部分规范伦理学的精华,提出了辩证理性的概念,并将这一概念冠以带有存在主义色彩的“生成性”的特质。这种生成之物既是理性的,也是情感性的。在此基础上,赫勒提出了情感生成理论。这一理论揭示了道德情感和非道德情感中的新因素,偶然性的激情基础上形成的“善为先”观念。“善为先”构成了道德情感和非道德情感的区分以及道德心理化的基础。“偶然性的激情”借助于人们的移情、同情和仁慈等能力而触发人们关于“善”的体验,形成“善为先”的观念,并导致情感的“道德化”。赫勒的美德伦理学是“善为先”基础上的辩证理性与后现代基础上建构“道德新规范”的理论尝试,它融合了情感生成与情感道德化理论,以建构其“好人存在——他们何以可能?”的至善伦理学。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荷兰、英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的伦理学研究发展很快。企业伦理学最早出现在美国,今天的欧洲的伦理学与8年前的美国相类似,欧洲企业伦理现有的特点受益于美国发展了20年的资料、问题界定和实践经验。在不远的将来,欧洲企业伦理的作用最可能以交往伦理学的形式出现。  相似文献   

6.
论经济伦理学的研究框架和学科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改革中的现代经济条件出发,对经济伦理学的研究框架、经济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特征以及它同企业伦理学、商业伦理学、管理伦理学。规范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关系首次作了初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伦理学这门学科首次在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克伦理学》中独立成型、而在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中才获得了完全的独立性。以G·E·摩尔的《伦理学原理》为标志,元伦理学思潮兴起。元伦理学家们通过对道德语言的逻辑分析对伦理学的性质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首先,他们都反对传统规范伦理学,认为传统规范伦理学无法逃脱“自然主义的谬误”;其次,在关于伦理学是否一门科学的问题上,直觉主义持肯定态度,而情感主义则反之。黑尔分析了道德判断中的祈使部分和陈述部分,提出了他的普遍规定主义主张,预示着元伦理学在反省自身之逻辑基础之后向规范伦理学回归的倾向。维特根斯坦则严守语言所能言说的界限,而将伦理学的问题归于神秘领域。  相似文献   

8.
“回到伦理学”──变革中的社会与伦理学需要(上)[意]R.德维塔乔亚译一、社会变革与伦理学问题近年来,各方面都在谈论“回到伦理学”,尽管形式各不相同,有的是从理论方面论证,有的则是从实践要求出发。自80年代末开始,在现代和后现代的争论中.在社会行为和...  相似文献   

9.
学术界流行一种看法,认为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所说的“存心伦理学”和“责任伦理学”是相互对立的,而康德的伦理学是存心伦理学之典型。有人据此反对同时藉康德的“道德自律”及“存心伦理学”与韦伯的“责任伦理学”来诠释儒家思想。本文透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证明韦伯对存心伦理学的批评并不适用于康德的“存心伦理学”。康德的“存心伦理学”与韦伯所谓的“责任伦理学”不但不形成对立,甚至可以涵蕴它。本文也指出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主流思想基本上包含两个伦理学面向,这两个面向分别对应于康德的“存心伦理学”与韦伯的“责任伦理学”。  相似文献   

10.
人的个性,是说明具体的、活生生的和特殊的人的一个概念,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和唯物史观等都对此进行研究。研究个性概念,无论对丰富人学和唯物史观,还是对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都是十分重要的。 一、具体科学中的个性概念 要明确个性概念,首先应该对心理学、伦理学和社会学这三门具体科学中的个性概念的特殊含义予以弄清。 1心理学中的个性概念 象别的具体科学一样,心理学不是在一般意义上,而只是从个别方面即心理方面来研究个性的。研究个人的个性心理结构、心理特征和个性形成构成个性心理学的任务。 法国心理学家较早地注意对个人的…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外灌”和“内引”东方朔认为,在理论上,市场经济与道德作为两个相互独立的概念,寻求其联系与整合可以借由"外灌"和"内引"两种路径。时下不少论著中存在这样一种倾向,认为研究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便是将一种"既成的"伦理学理论应用于市场经营...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德伦理学成为西方学界的前沿话题。在讨论美德伦理学的过程中,首先,应结合古希腊的思想原典和当代作品来理解"美德"概念的本义及其演变。其次,立足美德伦理学的主流即亚里士多德主义的立场,"美德"不应被理解为一种内在于人的特殊实体,而应被理解为人的基本功能的卓越呈现状态。美德伦理学的主要任务,不在于揭示这种卓越状态的重要性,而在于寻求实现这种状态的理智方案。所以,应侧重"实践智慧"而不是"好品质"的意义上理解"美德",并以此作为美德伦理学的主要研究目标。  相似文献   

13.
医学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社会医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医学伦理学是伦理学的一个分支。从汉语构词法分析,这三门学科的名称都是由两词素组成的偏正结构(前偏后正),社会医学的中心词是医学;医学社会学与医学伦理学的中心词分别是社会学与伦理学,即它们分别立足于医学、社会学与伦理学。从构词到语义,均说明三者是不同的学科。《社会》1983年第六期刊登的《医学与社会的综合研究浅谈》(下简称《浅谈》)一文对三者在不少方面有所混淆。考虑到这些学科在我国还刚起步,如果概念不清,界限不明,必然对今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笔者认为有必要在此提出,缜密切磋。  相似文献   

14.
现代技术伦理学的理论可能与实践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首先提出了现代伦理学的必不可少的原则,然后根据这些原则概述了程序伦理学,论证了它的理论可能性和社会意义。这种伦理学并不涉及“美好生活”问题,而是一种以非暴力方式解决由于人们的“美好生活”观的多样性而产生的社会冲突的方法论。作者将这样的伦理学同现代技术发展联系起来,从而规定了技术伦理学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应用伦理学是因应人性的新发展而产生的伦理学新形态。这与我们在传统伦理学意义上讲的应用伦理学是不一样的。后者是一种广义的应用伦理学。由于伦理学本身就内涵了应用的特性,所以不管伦理学有何种形态,都可以成为现实社会生活领域的应用伦理学。在这个意义上,伦理学就意味着应用伦理学。前者是一种狭义上的应用伦理学,由于它内涵了传统伦理学所不具有的新的人性纬度,因而是伦理学的当代形态。这个意义上的应用伦理学则意味着伦理学。  相似文献   

16.
李红钦 《社科纵横》2008,23(7):16-18
和谐社会不仅仅是社会学和政治学的概念,也是伦理学的概念.和谐足一种伦理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也就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李红钦 《社科纵横》2008,23(11):25-26
和谐社会不仅仅是社会学和政治学的概念,也是伦理学的概念.和谐是一种伦理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也就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非暴力伦理学述评金可溪苏联解体前夕,即1990年,在莫斯科举行了以“非暴力伦理学”为中心议题的国际学术讨论会。在苏联解体以后,出版了不少关于非暴力伦理学的书籍和论文。在1992年的俄罗斯《哲学问题》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论述非暴力伦理学的文章,如《我的...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一直负载着一份沉甸甸的道德遗产。但近代以前,我们从未有过科学意义上的伦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化的伦理学,是在100年前北京大学成立之时,才得以逐渐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而在这一过程中,刘师培、蔡元培、杨昌济、李大钊、梁漱溟、冯友兰、张岱...  相似文献   

20.
企业伦理学:国外的历史发展与主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伦理学是当代西方企业管理学与伦理学双向互动和交叉而产生的,属应用伦理学领域的一个分支学科.国外企业伦理研究的兴起和发展经历了20世纪50~60年代在欧美的酝酿期,70~80年代初在美国的形成期,以及80年代后期至今的发展期等三个阶段.该学科主要关注企业伦理精神、企业行为的道德推理方式与模型、企业伦理与经济绩效、企业的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及其管理等问题,其研究表现出历史性、地域性、可操作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