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后50年代美国思想学术界"共识"的形成,与美国举国冷战体制的建立这一体制因素有着重要的关联.其中,反共产主义的宣传和政策促进了自由-保守主义意识形态一致的形成;军事、情报机构与科学和思想界的结合及"军事-工业-学术复合体"的出现,则加深了知识和权力的高度共生关系.同时,这种"共识"也是思想学术界自觉选择与塑造的结果,这点可从战后美国史学界"反进步主义史学"潮流的兴起得到说明.  相似文献   

2.
四大思潮影响美国对华政策观察未来的中美关系,不能不考虑美国国内政治思潮。目前,影响美国对华政策的思潮主要有以下几种:保守主义思潮的掣时保守主义思潮指的是产生于30年代“新政时期”的流行于共和党内的一种政治倾向,它坚持古典自由主义,支持个人自由第一,反...  相似文献   

3.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发展到现阶段所特有的规律之一,是夸大自由派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作用。但是与此同时,七十年代资产阶级社会政治思想的一个同样重要的特点是,保守主义的政治和社会哲学思想和观念的影响有相应的增长。这个趋势在西欧许多国家的政治和意识形态生活中表现得很明显,而在美国则最为突出,它表现为企图复活和革新美国保守主义的思想传统。  相似文献   

4.
战后以来日本主要政治思潮的变迁有三条线索:新和平主义与和平主义貌合神离,背道而驰;新保守主义基本延续了传统保守主义的思想精髓,但具有明显的民族主义色彩;新民族主义思潮与战后初期的民族主义思潮在表现和内容上虽然不同,但其思想根源都是日本人意识中的神国观念和所谓的"爱国心"。  相似文献   

5.
传统学术史一般认为刘锡鸿是近代中国有代表性的反洋务论者,其以反修建铁路为代表的保守思想具有典型性.然而,就是这个著名的"保守主义者",在他出使英国和德国期间,思想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尽管他回国后,思想又趋保守,但其在<英轺日记>、<刘光禄遗稿>中的思想变化是不应该被忽视的.  相似文献   

6.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学热”取代80年代的“文化热”悄然升温,保守主义在经历了激进主义的狂风暴雨之后,终于迎来了它的温馨岁月。随着保守主义在现代中国思想谱系中的重新凸现,大陆学人们开始回眸、反思与检讨近代以来的保守主义。在此之前,港台与海外学者已注意到近代中国保守主义思潮的探讨,重要成果如傅乐诗的《近代中国思想人物论———保守主义》、艾恺的《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等。“国学热”出现之后,大陆学者探讨保守主义思潮的论著则有喻大华的《晚清文化保守思潮研究》、胡逢祥的《社会变革与文化传统———中国近代文…  相似文献   

7.
兴起于 2 0世纪 6 0年代末至 70年代初的新保守主义近几年已成为美国社会的主导思潮。作为共和党的保守主义者 ,布什上台后采取了一系列在新保守主义影响下的外交举动 ,以一种傲慢的美国主义界定美国的世界地位、外交政策的道义目标和与其它大国的关系 ,片面地强调意识形态和战略优势对维持美国世界领导地位的作用。在当前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 ,国家间经济合作与依赖程度不断加深的国际背景下 ,新保守派在理论上的这种缺陷 ,将从根本上限制其对美国外交政策产生更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损益思想最早来源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的"上帝观念"、"天命思想",包括损人益天与损天益人两个重要阶段.从损益思想角度考察,<易传>与<老子>有相似的一面,都重视"反"的功能和作用,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关系.但<易传>思想明显有进一步的成熟与发展.<易传>在解<损>、<益>两卦时,<彖辞>侧重上下,<象辞>侧重己人、过善,从而将<老子>、<论语>等所探讨的天人之间的损益观念,吸收融会并进一步具体化起来,更加突出修养论.随着后世学术史的演进,<易传>与<老子>的相互结合与分辨形成了新的思想和观点.  相似文献   

9.
价值澄清学说是20世纪美国学校道德教育领域有代表性的改革探索理论之一.该学说主张价值观是个人生活经验的积累,价值观教育主要通过非灌输、价值中立的方法,教给学生澄清个人价值观的技巧,培养自我评价、自我指导能力.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于其主张顺乎当时的社会潮流,方法易于掌握而登上美国道德教育改革的舞台并迅速流行.20世纪80年代,受美国社会保守主义思潮回归及自身理论缺陷的影响而开始走向衰落.分析价值澄清学说及其兴衰的原因,对我国学校价值观教育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五四"、"文革"及20世纪80年代"文化热"时期的反传统思潮是我国现代思想史上的独特景观.这三次反传统之间尽管有是非之分以及反传统与反传统主义之区别,但它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批判则是一致的.反传统思潮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打击是沉重的,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历史和道德虚无主义思想的泛滥.在有中国特色的新道德教育体系的建构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传统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的辩证统一问题,实现对于反传统的真正超越.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在社会上涌动的种种社会思潮呈现出三个阶段性的特征,即八十年代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对传统的批判和反思;九十年代实用和功利下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的联姻以及进入到新世纪以来对改革的新反思.在风起云涌的社会思潮中,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甚至一度被边缘化.马克思主义要获得更大的社会心理认同,实现大众化,就必须突破原有的话语传播模式,加强与各种社会思潮的交流与碰撞.  相似文献   

12.
卫慧的<上海宝贝>、棉棉的<糖>、九丹的<乌鸦>不是"身体写作",而应是"身心写作".小说的问题在于性描写的泛滥、边缘性生活的记载以及自私性的人生态度.问题虽然表现在小说中,根源却在90年代以来边缘化写作潮流和女性主义文化思潮在中国的简单化.  相似文献   

13.
<正>美国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理安·艾斯勒(Riane Eisler)是国际公认的具有高度创造性的女性主义思想家。她颠覆了传统的男权统治和女性争取权利、超越男权的观念,提出建立一种新型的男女平权的  相似文献   

14.
新保守主义20世纪60年代崛起于美国,施特劳斯的政治思想是其哲学基础。本文简要介绍了新保守主义思潮产生和发展进程,论述了新保守主义对冷战后美国外交政策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美国南方的社会传统、女性的生存状况及婚姻观念的阐释,揭示了南北战争后男权社会对女性价值的漠视以及南方传统对女性的束缚,剖析了凯特·肖邦<一个正派的女人>中女主人公巴罗达夫人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过程,展示了妇女对于内心自由梦想追求的顿悟.  相似文献   

16.
清末民初,传统伦理化史学遭遇巨大理论危机,以梁启超"史学革命"为标志,中国近代史学开启了知识论转型.基于实在论的"新史学"始于对"科学""进化论"等现代西方观念的绝对信仰,致力于将道德驱逐出历史领域.但一战后,国内史学界开始重新审视"史德"问题.文化论争中的柳诒徵及"东南学派"坚持"信古",在批判和借鉴章学诚、梁启超的"史德观"基础之上,表达了历史与道德密切联系的观念立场.及至"九一八事变"后,文化保守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实现某种程度地合流,并催生出"经世致用"的史学目的论."东南学派"重新阐释历史与道德关系,论证历史的道德属性,力图纠偏"史学革命"以来"为学问而学问"的研究倾向.历史领域的反传统思潮在1930年代有一次明显转向,"东南学派"引领的史学伦理化思潮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留下了独特印记.  相似文献   

17.
深受"人治"色彩浓厚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和意识形态文化的前苏联法学的双重影响,我国司法观念严重缺乏权利本位意识,迷信于权力运用而疏于制约,习惯于个人遵从而非保障,特别是没有反映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的民主自由传统和责任效率观念,严重阻碍了我国建设法治国家及其法律文化的进程.因此,必须借鉴、吸收西方先进法律思想以转变我国司法观念,推动司法改革.而移植公私法的划分及其依存的法治观念、原则和技术,则不失为一种颇为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群主义思想已经在政治学、哲学、伦理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社群主义思想与新自由主义思想在"自我观"、国家的作用、权利观念等方面与罗尔斯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形成了鲜明的对立,并且对新自由主义的个人至上价值观、中立国家观、个人权利优先于社会等观点进行了批判.社群主义思想在当今西方社会乃至中国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研究.  相似文献   

19.
在被誉为现代保守主义圣经的《法国革命论》中,柏克采用与启蒙思想完全对立的思想设计,通过对法国大革命的攻击以及对启蒙哲学抽象权利观的批判,展示了其具有鲜明特色的保守主义权利观。柏克不否认人有自然权利,但否认公民社会中人的自然权利。柏克强调公民社会中人的伙伴关系以及权利继承关系的“自然”与神圣性。柏克的权利观是一种保守主义的等级权利观,是反映贵族利益的特权观。柏克的权利理论是为英国君主立宪政体辩护的理论。  相似文献   

20.
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性,托妮&#183;莫瑞森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随着西方社会进入后工业时期,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也逐渐被更多人关注。在文学领域,许多作家就运用后现代主义的“反本质中心”观念,质疑传统的话语权力关系,树立新的话语权威。托妮&#183;莫瑞森也灵活的借用了这一观念,为黑人——这个被边缘化的人群争取了更大的叙述空间,同时,在这种创作观念的指导下,她重新组合叙事形态,运用自由视角、破碎拼贴等多种创作技巧,构造了一个崭新的黑人艺术世界,她的种种尝试,都推动了黑人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