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印度独立前后,英印分三路侵占和蚕食麦克马洪线以南的中国领土,宣称麦克马洪线就是中印东段边界线。英印两国的目的有所不同,英国企图在中印两国之间留下领土争端,印度企图进一步建立环印度洋政治圈和对中国的战略态势。国民政府的处置,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变化。在印度独立前,国民政府积极而主动,一方面指示西藏地方政府即噶厦予以注意,要求与中央政府协调一致;一方面同英印交涉。噶厦反对英印的侵占,明确表示它从未承认过西姆拉草约。印度独立后,国民政府消极而被动,打算在中印条约签订后再来解决边界争端问题,丧失了利用印度独立之机遏制英印侵占的有利时机,印度的侵占变本加厉,历史的重担只能落在新中国政府的身上。 相似文献
3.
冷战以来,印美关系起伏不定,时冷时暖。印苏关系是在互相需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两国关系一直稳定发展。在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中,中国很快打赢了战争,克制地结束冲突,在关键时刻与巴基斯坦解决边界问题,大大压缩了美苏的战略空间。 相似文献
4.
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爆发后,肯尼迪政府立即给印度以政治军事上的紧急支持和援助。这是美国冷战思维下的本能反应。其后,随着冲突的很快平息,在较为长期的对印援助和南亚战略计划问题上,肯尼迪政府趋于冷静和理性,要求印巴首先解决克什米尔问题,在南亚建立针对中国的"联合防御体系"。由于美英之间的矛盾、美国分裂中苏的政策、巴中关系以及印巴关系的互动等因素的影响,肯尼迪政府的这一计划最终落空。 相似文献
5.
中印边界东段西端的达旺、东端的瓦弄,是英国殖民统治印度期间侵占中国领土的两个战略中心点。在1936—1946年长达十年里,英国对达旺推行侵占的“前进政策”。1936年,英国派遣古德入藏施压。接着,英国步步进逼,于1938年派出探险队,1943年派出军队,1944年设置军事哨所。继之,英国一方面竭力剥夺中国的主权,割裂西藏地方政府对达旺地区的行政权和治理权,派遣官员巡视并以政府官员身份解决村民之间的纠纷;一方面由古德、谢里夫、霍普金斯、黎吉生对噶厦交涉,企图迫使噶厦承认它占领达旺。噶厦否认西姆拉“条约”,指出达旺地区属于中国领土,要求英军撤走哨所,恢复原状。英国的企图未能得逞。 相似文献
6.
基于贸易引力模型,选取2009-2013年中国27个省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5国之间的经济数据,对中国与GMS五国的边界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的屏蔽效应值从2009年的2927降低到2013年的2457。2009-2013年越南与我国屏蔽效应最低,老挝与我国的屏蔽效应最高。在这期间,柬埔寨与我国的屏蔽效应的下降速度最快。建议通过加快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推进金融业发展与金融合作来降低边界的屏蔽效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