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下,随着教学设施和教学理念的改变,大学教育教学方法得到了很大改进。总结了多年的教学体会,主要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入手,详细地介绍了教学实施过程。探索和改进了基础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教学方式方法。倡导学生撰写课程小论文 、从事创新小制作;对教材内容进行有益的思考,尝试多种教学方法,探索新的解题技巧和方法等等。在材料力学的教学过程中,尝试借助大型有限元计算软件强大的计算功能和良好的用户界面来形象地阐述和讲解理论体系中的诸多假设以及基本概念和难点。  相似文献   

2.
材料力学实验中的梁弯曲实验、弯扭组合变形实验、压杆稳定实验、等强度梁实验、弹性模量泊松比测定实验,理论力学中的桁架实验,以及一些应变测量创新实验,力学竞赛项目,所需最大载荷较小,加载装置具有一定的通用性。此外,由于实验室空间资源愈发紧张,可用于实验教学实验室面积不足,需要将一些实验项目合并到一起。因此研制基础力学集成小型化实验装置,可用于部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教学,学生创新实验与创新竞赛。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结合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力学实验中心的实验设备与教学大纲,从实验原理的讲解、实验设备的操作、实验报告的制作等方面,对材料力学弯曲变形正应力测量实验教学规范的制定展开了讨论。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指导学生学习实验应力分析方法,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综合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提高材料力学实验教学质量,以薄壁圆筒弯扭组合变形实验项目为对象编写了实验项目规范,为工科实验力学教学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到力学虚拟仿真实验,设计开发了一种以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s,DNN)为计算支撑平台的新型材料力学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并以槽型截面梁弯曲中心测定实验为例进行了实验结果分析,探讨该系统在引导学生开展材料力学探究型学习中的作用,对材料力学理论及实验的课程教学改革做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分析材料力学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将数值模拟方法引入到材料力学教学中来,将材料力学的教学与数值模拟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使材料力学教学中难以讲解清楚的现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提高了学生力学分析的基本技能和计算机操作与软件应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通过弹性力学中椭圆截面杆扭转时的应力推出圆截面杆扭转时的应力,然后在与材料力学中的圆截面杆扭转时的应力相比较。  相似文献   

8.
材料力学借助于力学分析、力学实验和力学计算来研究梁、柱结构在外载下的变形和破坏规律,分析杆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问题,是一门公共基础课,课程内容无论对于在校的大学生还是对于社会学习者都非常重要。本文结合东北大学的材料力学线上课程建设过程,总结了线上课程建设和课程维护的经验,并对近年来结合线上课程开展的混合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给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梁的弯曲变形测定是材料力学重要的实验教学内容,主要采用电测法测量截面上离中性层不同位置的应变来掌握力学原理。本文将光测法探索性地运用到梁的弯曲正应变测定实验教学中,特别引入了传统矩形截面梁和三个矩形截面梁组成的叠梁作为实验对象,开展了实验结果对比。结果表明,光测法和电测法的应变值与理论值基本一致,光测法通过位移场云图和正应变场云图能够直接观测到不同载荷下梁的正应变的大小及其分布规律;另外,由于叠梁尺寸的限制,电测方法并不能直观给出这类特殊梁截面的变形分布,而光测技术很好地弥补了这个缺点,从而促进学生对材料力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拓展学生的视野和增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陈旧基础力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教学方法改革提出了加强素质教育的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方法,研制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工程力学的课堂教学软件,并进行了实践教学,对基础力学现代化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1.
探索和改进材料力学的教学方式方法,思索和尝试创新型教学。在材料力学的教学过程中,尝试借助大型有限元计算软件(如ANSYS和LS DYNA等软件)强大的计算功能和良好的用户界面来形象地阐述和讲解理论体系中的诸多假设以及基本概念和难点。数值模拟的结果比讲台上空洞地叙述要直观和可信,而且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相似文献   

12.
材料力学是一门技术基础课。在我院主要为后勤系建筑管理、军械管理、车辆管理等专业开设。开设目的是为结构力学、建筑设计、机械设计基础等有关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程 奠定必要的力学基础知识。我国目前使用的材料力学教材的编写模式,基本上仍然是50年代初期以来,照搬前苏联以别辽耶夫为代表的材料力学教材的模式。在建国近五十年来的教学实践中,虽然也进行了一些改革,也只是内容上的删减,在体系方面则无大的改变。其特点是以杆件的基本变形形式为线条,分章节进行教学,将材料力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分散在各章节的内容之中。在内容编排次序上也遵循了由简单到复杂的基本规律。也正是由于具有这些基本特点,才使得这一体系得以长期保存而难以被改变。  相似文献   

13.
材料力学是高等院校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从伽利略的奠基性工作至今,在材料力学的三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力学家和工程师展示了智慧和才华,以实验和理论的不懈探索,丰富和充实了材料力学这门学科。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材料力学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无论对于材料力学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都提出了改革的要求。高等院校理工科专业是培养跨世纪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摇篮,我们要敢于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引进到材料力学的教学中来。  相似文献   

14.
材料力学知识的了解和掌握透彻与否,直接影响普通高校土建类专业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1]。长期以来,由于材料力学课程自身理论性强,内容抽象,公式繁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力学教师从教学大纲修订、现代化教学手段、实验教学改革和考试方法调整等方面对力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但是,仍然存在互动性不足、知识面狭窄和缺乏新颖性[2]等问题。此外,力学  相似文献   

15.
本文参照材料力学中悬臂梁弯曲变形理论,讨论了刨刀刀杆变形时O点位置,进而推论弯头刨刀前面的位置;另外还从空间平面相互关系入手,分析阐述了刀座偏转的原理  相似文献   

16.
力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每个工科院校都有许多专业开设这门课程,它涉及机械、土木、化工、材料、精密仪器等多个工科专业。而针对于不同的专业,所需的力学知识又不同。土木工程专业相关的力学课程有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其它的工科专业、相关的力学课程有理论力学、材料力学两门课。  相似文献   

17.
力学课程教学的主战场是课堂,课堂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效。怎样做好课堂教学?以什么方式做好课堂教学?怎样使课堂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是教师去探索、思考、实践的重要问题。基于OBE成果导向输出的教学理念,为进一步推进材料力学一流课程的建设,培养新时代人才,探讨并实施了概念分析设计、案例分析、学生研讨等课堂教学改革,并结合课外学情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微调,经过教学实践检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材料力学实验是材料学科的核心专业基础实验,其实验教学尤其重要。然而传统的线下集中式实验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对工程实践创新人才的培养需求。在深入分析传统线下集中式实验教学模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采用线上幕课、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和线下实验教学相结合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材料力学实验进行实验教学改革和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效。该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解决实验学时不足、提升实验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材料力学实验室材料力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材料力学实验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对不同教学要求的材料力学实验的教学学时、教学内容、能力培养和条件建设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轻质刚杆(简称轻杆)和轻质柔性绳索(简称轻绳)是高中力学中常见的力学构件。所谓轻质是指杆或绳本身的质量很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可忽略不计。学习力学时,了解它们的力学特性,注意它们在受力或施力时的一些区别,将有助于理解和处理有关力学问题。通常轻杆或轻绳都是在其两端部(端点)与其它物体相连结的,因此其它物体对它们的作用力是施加在其端点的,它们也是通过其端点对其它物体施加反作用力的。轻杆既不允许其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