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共行政价值是近几年学界较为关注的领域,长期以来受科学管理学派的影响,公共行政价值的研究一直处于被忽视的状态。从西方行政学者的研究来看,公共行政价值观的转变与管理理论范式的发展存在紧密关联,公共管理理论的每次重大变化都会给公共行政价值观带来很大促动。因此,对西方行政观脉络的梳理必然有益于今天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区域史研究的困惑:方法论与范畴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史研究在欧美的产生与发展,是与其他学科区域研究的产生与发展结伴而行的,其理论源头可以追溯到新史学(尤其是年鉴学派)的影响和来自其他学科区域研究的借鉴.理论移植来源与途径的多元化,造成国内区域史研究的理论解读歧义纷呈,基本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区域史观:一种是方法论取向的,即将区域史研究视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研究范式或研究取向;另一种是范畴论取向的,即将区域史研究视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新兴学科或学科分支.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区域观,服务于不同研究者的问题意识与研究对象,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完全可以并置,互相借鉴,进而推动区域史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注意到中国的经济学者在他们的理论建构中都有一个关键词,并以这个关键词为核心概念来解释问题。比如,林毅夫教授的关键词是“自生能力”和“比较优势”;周其仁教授的关键词是“产权”;汪丁丁教授的关键词是“制度”;同样,您的研究中关键词是“劳动力产权”或“人力资本产权”。一般来说,字面上的理解“劳动力产权”是一个制度经济学的概念,可是在我有限的阅读范围内,制度经济学的三大学派如芝加哥学派、华盛顿学派、卡内基-梅隆学派他们都不讨论“劳动力产权”问题,他们讨论的是制度变迁,是物质意义上的产权问题。我个人觉得,在中国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方法论的本质层面将企业理论划分为三种范式,即新制度学派企业理论、老制度学派企业理论和马克思经济学企业理论。三种范式的企业理论在方法论上存在本质区别:新制度学派企业理论以个人主义方法论为基石;老制度学派企业理论以整体主义方法论为基石;而马克思的企业理论则是以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作为根本方法。新制度学派企业理论以"新经济人"假设作为研究出发点;老制度学派企业理论以"制度人"作为研究出发点;而马克思的企业理论则以历史的、现实的人作为研究出发点。新制度学派采用静态比较的方法,把企业问题仅仅置于交换领域中;老制度学派采用进化论方法,把企业问题置于文化领域中;而马克思则运用系统发展的观点,在生产与交换的有机结合中研究企业问题。若使企业理论更加完备和科学,在方法论上必须接受马克思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指导。当然,马克思主义企业理论方法论也面临不断创新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受众研究作为传播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在西方存在四种基本的研究范式.传统的经验主义受众研究是建立在实证主义哲学与当时的社会发展基础之上;法兰克福文化工业批判研究作为重要的研究思想与方法论,是对经验主义受众观的反驳.持积极受众观的文化研究学派的兴起,是大众传播发展特别是新媒体兴起后受众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全球化进程加快的20世纪80年代后,伴随消费文化成为全球的流行思潮,以及受众的市场化与商业化,受众作为商品特性日渐突出.四种主要研究范式,理论与实践分殊、风格迥异,形成了受众研究多元化趋势,呈现了不同的受众分析维度,并日渐交融.  相似文献   

6.
在心理学的发展史上,曾出现了七个主要的代表学派。从对各学派的科学观及方法论意义的研究来看,大体上把他们分为两大体系,一种是以唯科学主义的科学观为依托的体系,例如行为主义学派等。还有一种是以人文主义为主要依托的体系,如人本主义学派、格式塔学派等。多年来,尽管前者一直在心理学发展中占据主流地位,但其科学观的局限性给心理学发展带来的困惑和负面影响越来越多地显现出来。因此,如何汲取两大体系所长,充分认识和运用科学人文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心理学发展中的问题,对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 美国企业管理理论存在不少学派,其中最主要的有三个,即“经典学派”,“行为学派”和“管理科学学派”。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工业发达国家生产技术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对职工采取福利主义和改良主义的政策。在这种形势下,行为学派在理论和方法上有了进一步发展并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8.
对于“创意产业”这一概念的界定,国际国内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某些方面甚至还存在严重分歧,这影响了对创意产业本质的进一步认识,进而影响到产业政策的制定及相关产业实践的开展。从文化本位的创意产业观、产业本位的创意产业观、创意本位的创意产业观三个方向对此进行梳理,深化此一问题的讨论,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某种意义上的“共识”。  相似文献   

9.
“领域化”理论范式在西方语境中已有较大发展并被广泛使用,但在中文语境中却局限于政治地理、国际关系等学科的研究中,在人类学学界中并未获得足够关注。梳理“领域化”理论范式产生的背景(即空间的社会属性研究转向)、发展现状以及在人类学中已有的研究,可以发现,相关研究存在中英文互译和东西方社会性空间观差异的问题,而这正是人类学可为之突进的方向。此外,全球化中多维度、多尺度复合空间的领域化耦合以及领域空间内容和属性的研究,也同样是人类学应当关注和讨论的议题。  相似文献   

10.
国际局势的剧烈变化促使人们进一步认清了新自由主义的局限性,国家在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作用重新成为关键议题。面对创新转型的目标和压力,中国亟需通过工业技术领域的国家能力建设来实现科技创新引领下的高质量发展。本文继承政治学和历史社会学中的国家理论传统,依托基于知识的能力观发展出一个国家工业理解能力的分析框架,并用于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工业理解能力的历史变迁过程。国家工业理解能力以国家用来与产业互动的行政体系的自主性、专业性和渗透性作为基础,需要与特定的国家工业发展战略和工业技术系统的信息结构相协调。国家无论是要支持创新活动,还是要推动创新系统整体的结构性变迁,都需要在与产业界的互动中获得信息,提升对工业创新活动的认识,据此形成有效的政策。  相似文献   

11.
杨东篱 《东岳论丛》2006,27(4):162-164
伯明翰学派是文化研究的重要流派,它的文化观念在国际学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伯明翰学派的文化观念自身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可以分为三阶段:在第一阶段,伯明翰学派提出文化就是一种“整体的生活方式”;在第二阶段,伯明翰学派通过吸收马克思主义,将文化的定义从两个角度分别改造为:文化是一种物质生产过程以及文化是承载社会关系的符号系统;在第三阶段,伯明翰学派将第二阶段中关于文化的两个定义综合在一起,提出文化是联系物质生产领域与社会关系领域的符号系统。  相似文献   

12.
空间,特别是社会关系空间,既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交往,又在人类的生产和交往中演变生发,是全球史和国际关系研究的基本范畴和重要研究内容。由于全球史与国际关系研究都注重横向交往,两者在空间上的融合,如国家之间交往形成的区域性跨国空间,正在凸显生产要素在人类交往中的基础作用,以及生产与交往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两种基本动力的开拓能力。互联互通、互利合作、相互依存的全球空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基础。不同区域和层次的各种空间的融合,将汇总为“全球”与“国际”,动态地展现人类各种群体的发展形态和世界面貌,促使全球史与国际关系实现历史与现实的相互映照,为中国全球史和新型国际关系研究的发展奠定空间维度的共同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产业政策存在明显的高新技术产业偏向,尽管这种政策导向有助于高新技术产业比重的快速增加,但同时也出现了中国高端产业低端化、制造能力提升缓慢以及地方政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无序竞争等相关问题。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之间存在内在的互动关系,正是通过和传统产业的互动,高新技术产业才能促进生产率增长,推动经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互动,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的新产品、新技术应用或扩散于传统产业,并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平滑过程,存在巨大的产业政策空间。未来中国产业政策需要进一步明确政策的着力点、调整中央和地方产业政策的分工、构建地方产业政策的协同关系。  相似文献   

14.
关于学派有三个值得思考的话题 :第一 ,中国近百年史学的发展就是在社会巨变的时代背景下 ,史学阵营中学派互动过程中推动的 ;进化史学派、实证史学派、马克思主义史学派等主要学派各自为史学繁荣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第二 ,当代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 2 0多年的发展 ,学术界出现了繁荣景象 ,具备了产生历史学派的社会文化条件。第三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前提是允许存在不同学术观点的争鸣 ,允许存在不同的学派。事实上以研究领域划分的或以所用研究方法趋同等方式自然结成的学派已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5.
"第三次工业革命"既涉及使能技术、生产工具、制造系统和工业物联网等不同层次技术簇群的涌现和扩散,也涉及人力资本结构、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组织结构等经济制度要素的深刻变革,是一个技术经济范式协同演化的过程。在新工业革命的背景下,我国的制造业战略和政策调整,要在坚决打破"低成本诅咒"的前提下,充分考虑"第三次工业革命"技术经济特征及其政策含义,针对美、日、德等发达工业国家的部署做出策略性的反应。产业政策的重点应当逐渐由占领"制高点"向形成系统性的技术和产业优势转变,由扶持标准化装备的组装向促进架构技术创新能力、大型工程管理能力和创新网络协调能力等集成能力提升方面转变,由扶持一体化的大企业向促进核心零部件和系统软件领域的中小企业、创业型企业发展以及社会化开源创新转变。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经济学说的发展史上存在着三个影响巨大的经济学派别,分别是凯恩斯学派、芝加哥学派和奥地利学派。这三大学派的经济理论充满根本的差异和冲突,芝加哥学派和奥地利学派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反对者,而即便是同属自由主义传统的芝加哥学派和奥地利学派,它们在理论逻辑上也是迥异的。事实上,通过追根溯源可以发现,三者之间的矛盾并非不可调和,它们之间的差异也决非是无法沟通的。原因在于,在上述三个经济学派别的发源地,它们有着共同的理论主旨——应对经济世界的真实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7.
唐华 《兰州学刊》2006,(4):106-109
国际体制研究是当代国际政治研究的中心议程之一,其中有关国际体制的效力和活力的争论一直是在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和认知主义三种国际关系主流学派的理论框架下进行的。权力、利益和观念分别是三种流派从各自的理论视角出发,为解释体制的效力和活力而提供的解释变量,三种观点既互相对立,又互为补充甚至重叠。从某种角度上说,三种解释变量的解释力因特定问题领域而异,表明作为整体的国际体制理论的解释和预测能力,取决于三种主流理论各自的经验主义研究的成果以及三种理论未来的综合和对话的程度。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已建立了对知识产权的行政、司法双轨制的保护模式。而随着我国司法制度的不断完善,行政保护的作用在知识产权领域会越来越小。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它们也并不排除行政权力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存在。但这只能说明行政权力保护的可能性,无法证明其有效性。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存在失灵的越位保护、与司法权力产生直接和间接冲突等问题。因而,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边界应限定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回归私权的保护边界,二是轻重有致的行政保护手段,三是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明晰互动。  相似文献   

19.
仪式研究是人类学传统四大研究领域之一,考察仪式中的空间问题正在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面向。安龙仪式是土瑶社会中常见的重要仪式,师公企图通过仪式表演进行人神之间的沟通,将人与神、鬼之间关系以及所属空间置于秩序化状态。安龙仪式的空间设置和仪式过程都蕴含了丰富的空间象征意义,镶嵌着土瑶人独特的多层次多维度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20.
论提高行政沟通有效性的途径——中外沟通理论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聂雪 《理论界》2014,(2):156-158
行政沟通是行政信息传递者和接受者之间通过一定的媒介传递推行政务所需的观念、情感、消息、情报、资料等信息,并借以增进相互了解、协调行动的过程和方法。如何提高行政沟通的有效性一直是行政组织探寻的重要问题。本文从管理沟通理论入手,通过梳理西方的沟通理论和基于人性假设的中国传统沟通理念入手,把研究的重点放在行政沟通中"沟通"的问题,最终分析归纳出中外沟通理论对提高行政沟通有效性的三条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