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中国中长期劳动力供需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伦 《西北人口》2014,(1):45-49,55
文章采用Leslie方法预测2015-2050年中国人口总量及其年龄分布结构.据此预测劳动年龄人口的劳动力供给总量,根据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预测劳动力的需求总量,计算劳动力供需缺口。结果表明.劳动力供给和需求总量都呈现减少趋势,供给减少更快,2015年后,劳动力市场将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供需缺口将长期存在并有扩大趋势。面对劳动力市场出现的供需缺口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赵秋成 《西北人口》2009,30(1):81-86
就业是当今中国社会最突出的社会经济问题。对于正步入工业化后期阶段、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大连市而言.目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就业和劳动力供求趋势是政府和社会密切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统计资料.深入探讨了大连目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的就业和劳动力供求发展趋势,指出,按目前的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2015年前后大连将真正迎来劳动力短缺期,此后劳动力缺口将持续扩大。并将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要确保经济和社会的快速、持续增长.今后大连市应加大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人才引进力度,全面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同时加快科技进步步伐.全力提升社会生产力水平。以应对劳动力短缺所带来的制约和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国劳动力就业状况预测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峰 《人口学刊》2008,(2):53-55
目前,中国劳动力的供给远大于需求,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就业问题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将是中国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该问题解决得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重新审视农村劳动力人口数量、人口结构在2021—2050年间的变化趋势,有利于从宏观上把握中国经济发展的农村劳动力人口资源,准确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以“七普”和历年人口相关数据为基础,以历年分孩次生育率和联合国总结的发展中国家生育模式经验来设置生育水平参数,以分不同时段的城镇化率变化模型设置农村人口迁出率参数,以分迁移原因的迁移数据模拟农村人口的迁移模式,采用经典的基于队列的人口预测方法,对农村劳动力人口规模、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规模持续下降,2035年、2050年分别降至2.04亿、1.20亿,仍存在农村劳动力剩余;劳动力年龄结构分布失调,将面临间断性的年龄结构断层;劳动力性别结构严重失衡,到2035年将有1910万被动不婚人群,且随着时间推移不能得到有效缓解;劳动力抚养负担持续增加,但2022—2028年仍是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战略机遇期。由此,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不仅要处理好总体上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镇与局部上农村劳动力人口年龄断层的矛盾,畅通劳动力人口双向流动的渠道,也要关注农村男性受到婚姻挤压所可能引发的社会难题...  相似文献   

5.
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奉莹 《西北人口》2005,(4):47-49
本文从我国现状出发,以劳动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人口老龄化趋势将对我国劳动力供给产生的影响,并在劳动力的供给数量、劳动力供给质量,以及家庭劳动供给决策三个方面作了具体说明,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杨雪 《人口学刊》2007,(6):9-12
目前,东北三省正处在劳动年龄人口占人口比重最高的人口转变时期,关注劳动力供给发展趋势及其内在变化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十分必要。未来几十年内,东北三省劳动力供给总量表现为先上升,2010年将到达峰值,以后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劳动技能人口分布不均衡,劳动年龄人口将面临老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中国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近年来 ,中国出现了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状况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有三 :其一 ,劳动力总量增长速度过快 ;其二 ,城市劳动力失业率上升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大 ;其三 ,劳动力的培训不利造成了劳动力结构性的供给大于需求 ,解决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劳动力个人三方面的力量相互配合 ,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8.
城市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短缺与“民工荒”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我国广东、福建沿海一些地区出现的所谓“民工荒”现象,只是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发生的一种劳动力需求超过劳动力供给的暂时性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劳动力市场供求将会发生变化,这种地区性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不平衡会逐渐回落。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世界劳工组织和联合国发布的劳动力参与相关数据为基础,应用STATA面板数据模型和AMOS结构方程模型,对当代分性别劳动力参与水平和模式变动趋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当代男性劳动力参与率持续降低,女性劳动力参与率先升后降。转变的基本规律是向劳动力参与时间不断缩短,学习和自由发展时间不断延长的方向发展。经济、教育、低龄组的劳动力参与率和人口年龄结构对这一转变有重要影响。加强学习型社会建设,普遍提高受教育年限,降低低龄组、次低龄组的劳动力参与率,在增加劳动力数量、质量供给方面具有根本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劳动力供给效应与广东经济增长路径转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劳动力供给效应的实证分析,得出广东省经济增长过程中劳动力供给的水平效应递减,垂直效应开始显现。结论是广东省转换经济增长方式有利于人力资本的二次开发以及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的重新发挥。广东的经济增长不能长久依靠人口红利,必须走依靠知识、技能等劳动力素质提高推动经济内生增长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中国未来劳动力就业趋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武晓萍 《南方人口》2000,15(1):50-55
本文采用联合国PDPM中的“就业量 -增加值”函数法对中国未来 2 5年(2 0 0 0 - 2 0 2 5年 )中第一、二、三产业劳动力的需求状况进行了预测 ,并与劳动力供给对比 ,发现中国的高失业状况至少要持续 2 0年时间。同时本文还深入分析了失业长期存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人口低生育率阶段的劳动力供求变化与中国经济增长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随着中国人口进入低生育阶段,人口低增长最终会带来劳动力供给的低速增长,以及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在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情况下,劳动年龄人口从相对比重下降到绝对数量下降,将会诱发工资率的不断上升。在劳动成本上升和养老负担加重的情况下,保持中国经济未来持续增长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加速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劳动生产率的显著提高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外国劳动力与韩国劳动力的供给行为特征比较、外国劳动力对韩国本地劳动力市场的补缺替代效应的分析,指出外国劳动力大部分流向韩国本地劳动力回避的次级劳动部门,缓解了韩国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的问题,对韩国劳动力市场表现出较强的补缺效应。在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刘易斯转折点临近的背景下,"民工荒"与"洋黑工"现象突出的产业集聚地区应坚决禁止非法劳工的流入。同时,根据韩国在内的东亚经验,外国劳动力的流入在我国会呈现增长趋势,因而,需要重新思考限制外国低技术工人入境的政策。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我国当前的劳动力供求关系从理论到实践进行分析,可以判断目前刘易斯拐点还没有真正到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劳动需求将会不断增加,而持续的低生育率将会导致未来劳动供给减少。为了对未来劳动供需关系有一个较为客观的判定,采用生产函数法,设计高低两个未来经济增长速度方案,在给定经济增长速度下采用永续盘存法计算未来资本存量的增长,结合对TFP给出相应假设,测算得到未来劳动力的需求。比较已有的劳动供给预测结果,即可预测我国未来劳动力供求的第一个刘易斯拐点将在2015~2020年前后出现。因此我国未来宏观经济发展应该适应未来劳动供求关系的变动。  相似文献   

15.
新世纪初(2001-2010年),安徽省劳动力市场将主要表现为一种不均衡的状态,即安徽省自身劳动力供给与有效劳动力供给过剩,同时,劳动力供给结构与劳动力需求结构存在差异。本文通过对新世纪初安徽省劳动适龄人口、在校学生规模、外来劳动力人口、迁移人口以及老年就业人口发展状况的分析,预测新世纪初安徽省劳动力供给发展趋势。最后,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未来安徽省劳动力供给方面的就业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6.
我国劳动力供需增长的城乡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型时期以来 ,我国劳动力供需增长重心都已明显地转移到城镇地区 ,但也不可忽视全国劳动力存量重心仍在农村。不论从存量还是从增量看 ,城乡都存在供过于求的矛盾 ,必须在加快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努力扩增城市就业容量 ,充分发挥城市化对城乡就业压力的双向疏降作用。  相似文献   

17.
劳动力供给是经济增长的重源泉之一.文章将劳动力供给因素分解为总人口规模、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和劳动参与率的乘积,并纳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在理论模型推导的基础上,利用中国1978 ~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发现:(1)长期以来我国劳动力供给因素对经济增长有显著正向作用,其影响程度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明显小于物质资本,但远高于人力资本的影响和贡献;(2)构成劳动力供给规模的3个组成素均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同方向影响,三者的产出弹性和贡献度按照大小依次为:总人口规模、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和劳动参与率;(3)近年来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对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被总人口规模增加的正向作用所抵消.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角度研究了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动问题,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收入分配格局至少有两条途径:一是农村劳动力从劳动收入份额相对较高的农业部门转移到劳动收入份额较低的非农部门,将直接导致整个经济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二是农村劳动力转移会通过改变非农部门中资本和劳动的相对谈判能力来影响非农部门的收入分配格局,进而间接影响整个经济的要素收入分配格局。文章的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劳动收入份额下降之间有一定的必然联系,但现阶段仍可以通过调整国内的产业分布格局形成劳动力需求竞争态势、增加农村居民在第一产业的收入以提升保留工资、建立劳动力市场制度以协调谈判能力来逐步改变要素收入分配格局。  相似文献   

19.
20.
计算机技术革新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探讨和分析计算机技术革新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并就我国具体情况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