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土司制度是元、明、清乃至民国时期中国中央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主要是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施的一种有别于汉族地区的统治政策.其中,壮族土司制度源远流长,对壮族聚居区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研究壮族史和广西地方史的重要内容,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女博士詹妮弗·托克(Jennifer Took)所著的《中国西南地区的部族首领:中华帝国晚期壮族首领在土司制度下的特权》[1]①就是近年来国外学者研究壮族土司的一部代表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国外学者对中国土司制度的基本观点及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2.
南宁市秀厢小学是一所“城中村”小学,位于广西南宁市城乡结合部。建校至今已有近70年历史。学校占地仅有4.26亩,显得十分小巧玲珑。目前,全校有1200多名学生,由壮族、汉族、苗族、瑶族、布依族、仫佬族等多个民族构成。学生主要来自城市边缘和农村地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城中村”儿童占学校学生总数的绝大部分。  相似文献   

3.
蓝武  廖玉连 《民族学刊》2019,10(3):60-68, 120-122
相对于明代改土归流出现明显的反复而言,清代在广西实施的大规模改土归流总体而言是得以顺利推进的,这是内因和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作为内因的清代广西本土因素确实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壮族土官的残暴统治,壮族土司统治区社会经济的空前发展与交通条件的进一步改善,壮族土司军事力量的严重削弱,壮族土司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与忠君爱国思想观念的形成,为王朝中央在广西实施大规模的改土归流创造条件并奠定基础,成为清代在广西实施大规模改土归流的“根本原因”与内在根由。  相似文献   

4.
序论笔者以明清两朝华南少数民族诸集团中分类为所谓“汉化”型的广西非土司型的壮族为对象,从一族源与生态,二壮族与汉族地主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侧面进行考察,并将以下结论作为一种推测提出来,以就教于史学界。  相似文献   

5.
十一月二十五日,是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成立的十周年。江华瑶族自治县在湖南省南部,和广东、广西接界,有二十二万多人口,瑶族有九万多人,其余是壮族和汉族。这里也是山区,森林如海,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人们称它是“绿色宝库”。在解放前,这些财富长期被官僚地王霸占着,劳动人民过着无衣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乡三卡村壮族与瑶族的民族关系为例,讨论新中国成立66年来壮族与瑶族的民族关系发展,认为新中国实施民族平等政策以来,壮族与瑶族的民族关系健康发展.壮族与瑶族平等相待、 和睦共处,是国家实施民族平等政策在偏远少数民族山村的成功实践,也是民族平等政策在民族地区实现过程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7.
红水河流域汉族移民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 ,自秦汉时期开始有汉族移民进入红水河地区 ,但汉族移民大量进入红水河地区特别是进入红水河腹地是在明清时期。与广西其他地区相比较 ,汉族人口迁入红水河流域的时间较晚 ,规模较小 ,分布也比较散 ,而且很多居住在自然条件较差的崇山峻岭之中 ,多与其他民族杂居。随着汉族移民的迁入 ,在红河水流域的壮族、汉族内部 ,壮汉及其他民族之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分层”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8.
情况简述 白云乡位于广西融水县的东北部,靠近广西第二高峰——元宝山的主峰。全乡大部分地区山高坡陡,道路崎岖,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是全自治区55个贫困乡之一。据1983年底统计,全乡人口为26181人,其中苗族16385人,瑶族5289人,壮族2938人,侗族1076人,汉族492人,水族1人。这里的瑶族人口约占全县瑶族总人口的四分之一,是瑶族居住比较集中的一个乡。白云乡的瑶族分为两个支系——红瑶和板瑶,其中红瑶占大多数。红瑶和板瑶在语言、服  相似文献   

9.
嘹歌·贼歌的艺术特色及其反映的壮族文化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贼歌》是流传于广西右江地区壮族民间的一部叙事抒情长歌。它叙述了土司时代一位壮族男子被迫出征的战争经历和爱情故事,记述了土司制度下壮族的社会生活、宗教信仰、平乱战争、风俗文化等,反映了壮族传统的思想性格。价值观念、文化心理等。《贼歌》采用壮族情歌套路式的表现形式,将记叙和抒情结合为一体,语言生动,情感丰富,风格独特,堪称壮族民歌的典范。《嘹歌》是流传于广西右江地区的壮族民歌总集。本世纪七十年代,黄勇刹先生将《嘹歌》中长歌之一《贼歌》整理为民间文学《唱离乱》在《广西文学》上发表,引起了民间文学界的…  相似文献   

10.
壮族地区的土司制度,时间上延续了600多年,空间上覆盖了壮族历史上的主要分布区域,壮族土司制度的众多因子已转化成当代壮族的重要文化元素.因此,壮族土司制度是壮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壮族土司制度研究成果是壮学建立的重要基石.壮族土司制度研究还可以在土司相关专题、土司文化遗产、与国内及东南亚邻国的比较等方面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11.
龙州县域壮族土司社会的族群认同是多层次的:各族群的自我认同表现为原生性,壮族的汉裔认同表现为场景性,土司既认同汉族又认同壮族表现出两面性,壮族的中华民族认同表现为向心性。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还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其中壮族人口有一千三百多万,是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但由于历史原因,壮族没有全民通用的统一的民族文字。解放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壮文。自1957年国务院批准壮文方案后,壮文在全壮区(主要是广西)普遍推行使用,受到广大壮族人民的热烈欢迎。后来,由于“左”倾思想的影响,党的民族语文政策没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众所周知,居住在今天华南各地的少数民族,历史上不断受到来自汉族的影响(仅有程度上的差别)。从整体上说,所谓“汉化”,是指居住在周边地区的少数民族集团,随着对汉族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诸体系的容纳吸收.在民族同一性方面所产生的自然变化过程。广西的壮(在1949年前的史料中,多被记载为“獞”、“撞”)族,特别是“非土司型’的集团,在华南少数民族诸集团中,可看作是“汉化”程度非常高的典型。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了广西壮族三个组群居民的ABO血型及MN血型的调查结果。资料分析表明这些位于地理位置较封闭地区的壮族唇民处于一种遗传平衡状态,与周围其他民族混血程度较轻。本文还通过壮族三个组群这两种血型分布特点讨论了他们与其他地区民族的遗传关系。己有的研究表明,血型的分布具有种族特征及地理特征。血型在不同种族及同一族种的不同群体中有一定的差异。壮族的血型分布虽然已有过调查报告(陈俊杰等,1965;血型调查组,1980年),①、②、③但是自秦汉以来历代都鼓励壮族与汉族通婚,因此一般相信壮族是一个与汉族高度混血的群体。不过,广西区民族研究所的壮族史专家认为,在广西不同地区壮汉混血程度是轻重不同的,在比较封闭的地区壮汉混血程度就比较轻。据此,为进一步了解壮汉混血程度较轻的壮族群体的血型分布特征,我们得到了广西区民委及广西中医学院的资助,并在有关方面专家的指导下,对广西区境内部分较为封闭地区的壮族群体进行了ABO血型及MN血型的调查。  相似文献   

15.
安平土官的盛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司制度,是研究壮族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由于历史资料局限,致使其中有的问题,至今还不清晰。我们以亲身调查的资料和体会为主,与有关历史文献相印证,试图就安平土官及其封建领主所有制的兴盛衰亡,加以概述,把它作为一个窗口,用以探视左江壮族地区的社会历史状况,剖析土司制度在其各个时期的不同作用,供讨论研究时参考。一、历史的追溯安平土州,在今广西大新县安平乡和宝圩乡一带。其辖地不大,“东西相距六十一里,南北约五十里”。西与越南毗连,周围  相似文献   

16.
关于萧朝贵的族属,一直是太平天国史学界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有壮族、瑶族、汉族三说。壮族之说,是广西师大和广西民族学院一些同志提出来的。他们曾到萧朝贵原籍武宣县(一说桂平县)东乡罗禄峒上武兰村进行实地调查,发现在此村民全是壮族,故推测萧朝贵可能是壮民。因而,广西民族学院研究室编《壮族历史人物传》(广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时也就列有《萧朝贵传》。很明显,此说仅是一个推论。此推论有两个缺陷:第一、现在的上武兰村全是壮族,能以此证明萧朝贵时代此地全是壮民  相似文献   

17.
广西土司制度考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广西土司制度考察(日)谷口房男著覃彩銮译前言1991年8月16~29日,笔者有幸在中国南境的广西地区进行了为期14天的考察访问。在此期间,主要逗留在位于广西壮族自治首府南宁市郊的广西民族学院从事有关壮族的土司制度及其土地所有制方面的文献资料收集工作。...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广西悬棺葬的类型、葬具、葬制、下葬的方式和棺木的不同形制及具体分布地区,并通过对随葬品的分析,结合崖画、碑文,得出了广西悬棺葬大约是晋至清末年间在若干地区流行的一种葬俗的结论.同时通过对广西和周边地区悬棺葬及其相关文化特征的比较,指出广西的悬棺葬的族属是壮族和瑶族,最后探讨悬棺葬研究的民族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土官或称土司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封建王朝在部分边疆地区,通过分封地方少数民族首领或权势者世袭官职,以统治当地少数民族人民的一种特殊政治形式,是我国封建政治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土司制度沿袭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土司或土官作为一种制度,最早出现于北宋皇佑年间的今广西西部壮族地区;尔后元、明、清王朝继续沿用,並广泛地把这一制度推行于中南、西南及西北等省地的少数民族地区。土官或土司  相似文献   

20.
闲话壮文     
我们壮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但多通晓汉语,使用汉文,这是吸收先进民族文化的结果,是可喜的。但在目前,许多壮族地区(主要是广西),尤其是山区壮族,由于交通不便,又长期聚居,仍然不能普及汉语。这样,符合我们民族的壮文就在介绍外界事物、传播信息等方面起着汉文起不到的作用。在南宋时,我们的祖先曾创造了自己的“土俗字”,它是利用汉字的形声、意和上下边旁构成的方块字。如“田”字,壮语叫“那”,“土俗字”写成“(?)”字。这种“土俗字”一直用来写经文、契约和作为民间记帐用。广西柳州地区就收集到用“土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