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二元经济”与农村养老保障改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介绍了城乡两种不同养老模式,指出我国农村养老方式变化滞后于"二元经济"结构的变动,农村养老问题日益迫切.最后结合国际上有关理论与经验,提出了三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经过十多年的改革与尝试 ,浦东新区城乡已基本上形成了一套符合其实际 ,具有特色的养老保障体系。随着新区的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的推进 ,如何尽快地并轨城市养老保障与农村养老保障 ,已成为政府职能部门需要抓紧研究解决的问题。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养老保障模式是浦东新区城市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现行养老保障模式无法缩小城乡差距 ,因此 ,必须建立一个由农村养老保障向城市养老保障过渡的并具有可操作的平台 ,形成城乡阶梯式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3.
张丹  张园 《西北人口》2012,33(4):78-84
本文立足于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探索和发展,以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现状为目标,首先总结了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制度现状,其次剖析了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政策法规现状,然后分析了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实践现状,最后从尽快制定与实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建立"全覆盖、多支柱、可持续"普惠式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逐步提高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供给水平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村老年保障问题探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化 ,农村工业化的发展 ,家庭小型化的趋势 ,使农村家庭养老面临挑战 ,但目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水平低 ,范围小 ,处于发展低谷 ,故为了解决占中国老年人口近 80 %的农村老年人口养老问题 ,需尽早采取对策 ,避免“养老真空”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高君 《西北人口》2012,(5):101-106
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障是推进以统筹城乡为标志的新型城市化的内在要求,城乡社会养老保障的统筹正迈向一体化新阶段。分析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障一体化困境:大量农民存在、养老保障关系转续难和新农保推广障碍,提出加快小城镇化建设、减少农村人口总量和比例、促进农民向市民转化、创新养老保障关系转续机制和完善新农保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张立  张文学  杨建林 《西北人口》2012,33(4):1-6,12
文章在界定养老模式这一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对中国农村家庭养老模式、自我养老模式和社会养老模式进行了分析和评价,认为在中国现阶段的国情下,单一的农村养老模式难以有效保障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提出应该按照三种类型的农村地区构建家庭养老、自我养老和社会养老三支柱相结合、互为补充的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民养老生命周期补偿理论及补偿水平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实现养老保险全覆盖的难点是农民。文章提出"二元农业福利差"理论并将其运用于解决中国农民养老生命周期的福利补偿问题。文中选取"均衡与偏斜务农收入差异"作为核心指标,构建了中国工农二元经济结构条件下的"二元农业福利差"数理模型,并结合1953~2009年数据对其进行检验,发现中国二元农业福利差总体上在0.4~0.6区间内波动。同时依据中国农民自然生命周期、政策生命周期和体制生命周期的特点,提出将二元农业福利差补偿到农民基础养老金中的路径、水平及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浅议当前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中的缺陷和问题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前农村家庭养老矛盾重重 ,面临农村养老保障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逐渐过渡的问题。在统筹社会养老基金时 ,应考虑农村养老保障体制转换成本问题 ,应由集体经济和国家负担部分转换成本。家庭养老以精神激励为主 ,但也要实行有效的监督。社会养老基金统筹可采用浮动制的收费办法 ,以弥补保费收缴水平偏低的矛盾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制度创新与农村人口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一帆 《西北人口》2009,30(6):16-22
本文以城乡统筹社会保障改革的指导思想为指引,立足于中国农村人口转型的时代背景和发展趋势,结合国际农村社会保障最新发展趋势的分析,探讨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制度创新问题。文章认为当前农村应着眼于计生家庭、高龄人口及无子女家庭等重点人群,更加重视老年津贴、小额保险和特种储蓄等新兴政策工具,更好地实现社会养老保障同传统的家庭保障、村社集体互助组织等的有机结合。走出一条城乡之间相对独立而又良性互动的、有中国特色的养老保障之路。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由于城乡的二元结构,农村社会保障一直处于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许多社会保障项目都将农村人口排挤在外。随着农村人口出生率的下降以及人口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和程度都高于城市。日益庞大的农村老年人口群体对传统的农村家庭养老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日益小型化的家庭结构使得养老资源的供应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加上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市场和生活风险的增加,国内发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事业的呼声日高。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不仅是农村居民们的迫切愿望,也是市场经济发展本身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1.
从“城乡二元结构”到“城市二元结构”及其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侯力 《人口学刊》2007,(2):32-36
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传统体制下形成的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二元结构”不仅没有消除,反而逐步向城市蔓延,伴随着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在城市中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农民工阶层,他们与城市居民共同构成了“城市二元结构”。“城市二元结构”的日益强化,将导致严重的城市贫困问题,加大城市管理的难度,并造成城市化进程的不稳定。为此,应从城市和农村两个维度加以考虑,积极推动土地制度改革,加强城乡统一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建立以社会保障制度为核心的征地补偿机制,逐步消除“城市二元结构”。  相似文献   

12.
劳动力迁移过程中的农村留守老人照料问题研究   总被引:25,自引:7,他引:25  
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人口的外出务工,农村留守老人照料问题日益突出,2004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组织了大型“农村流出人口对老年人生活影响”的调查,以此为基础,探讨农村青年劳动力人口外流对农村老年人生活照料的影响。一方面照料提供者的减少,农业劳动、家务劳动等负担的增加加剧了农村留守老人的健康和日常生活照料问题;另一方面社会照料网络如农村基层组织、农村社区、志愿者等为留守老人提供的照料体系还不完善。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网络对老年人提供的照料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我们不能因为农村劳动力外流弱化了家庭照料老人的功能而忽略了其对社会照料体系构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由于城乡之间卫生体制的差异,卫生资源城乡分布不均,历史上浦东新区城乡形成了各自独立的两大医疗保障格局。新区农村实行的主要是合作医疗的保障制度,与城市相对完善的基本医疗保障体制相比,二者的保障水平存在一定差异。随着浦东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有的城乡两大体系已越来越不适应浦东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发展趋势。本文较系统地提出了上海浦东城乡医疗保障体系一体化的发展策略,通过积极的制度创新,为二元结构向一体化结构的转变搭建过渡的阶梯。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乡贫困人口医疗保障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城乡贫困人口虽然都存在医疗保障覆盖率低、卫生服务利用不足的现象,但其制度根源却不同。城市医疗保障制度的主要问题在于虽有医疗保障制度,但是保障资源在各个收入层间分配不公平,向中高收入层倾斜,贫困人口从中获益的可能性较小;农村医疗保障的主要问题在于近几年农村医疗保障的制度建设刚刚开始,过去长久以来农村几乎没有任何医疗保障,大多数农民一直处于无保障状态,因病致贫比率较高。今后城市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重点在于提高公平性,满足贫困人口的医疗保障需求;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重点在于搭建制度框架,使医疗保障覆盖大多数农村居民,防止因病致贫。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城乡整合的目标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焱 《人口学刊》2004,(5):18-22
目前,社会保障体系的二元化已严重阻碍了我国城乡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改革二元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城乡整合已势在必行。鉴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的承受能力,改革措施应分近期、中期和远期逐步实施。  相似文献   

16.
教育投入与社会保障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联合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化趋势引起广泛关注。文章使用世代交叠模型研究公共教育和社会保障对收入分配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分析公共教育和社会保障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共教育通过作用于教育投资、社会保障通过作用于有效家庭时间共同影响人力资本积累从而影响收入。一方面,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公共教育和社会保障的增加能够显著地增加收入;另一方面,结合中国城乡实际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本应该起到调节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公共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并没有发挥其收入再分配的功能,反而形成了"逆向调节"的负效应,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对此,文章通过理论与实证得出,缩小我国城乡人均教育投资和社会保障税率差距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长春市城乡人口老龄化与老年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辉 《人口学刊》2006,(4):9-13
依据国际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判断标准,目前长春市正从初步人口老龄化向全面老年型转变。长春市人口老龄化的特征是:人口老龄化速度快,未来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老龄化程度在吉林省内属于较高水平;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龄老年人口增长迅速。人口老龄化问题对长春市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影响作用日益显著。通过对长春市老年社会福利保障、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特殊老年群体问题的深入分析,提出健全与完善长春市养老保障体制,解决老年社会保障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中国城乡居民对社会保障模式的选择?这些因素到底对中国社会保障模式选择影响有多大?对于这些问题,至今我们的了解仍显不足。对重庆市城乡居民福利态度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城乡居民呈现出较为明显社会公平取向的特征。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特征、制度效果等因素对城乡居民均有显著影响。制度效果、恩格尔系数和文化程度、性别等因素对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模式取向的影响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农村空巢家庭的养老保障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龚文君 《西北人口》2007,28(1):14-16
当前空巢家庭在城市和农村的大量出现,在中国家庭发展史上尚属首次,而且可以说现在仅仅是才开始。空巢家庭是新出现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相对于城市里的空巢家庭,农村空巢家庭的老人可以利用的养老资源极少,养老保障问题更为严重,也更容易被忽视。本文立足于我国农村空巢家庭日益增多的现状以及这类家庭的老人面临的问题,就如何实现其养老保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