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尧莉 《社区》2014,(7):31-31
在北京市延庆县香水园街道新兴东社区居住的居民,谁家起了纠纷需要调解,不用去找居委会,因为社区里有一个“家和万事兴”调委会,调委会聘请了社区内11名懂法律、明事理、讲原则、德高望重且善于做群众工作的退休老干部、老公安、老法官担任义务调解员。调委会结合成员“地缘、业缘、趣缘”等特点和日益多元的居民需求,有针对性地组建了四个工作小组,明确各组的工作职责,  相似文献   

2.
汪阳 《社区》2015,(10):49-49
古语云:“家和万事兴”。近日,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徽州人家社区工作人员通过户外LED显示屏、社区宣传栏、入户宣传等途径向居民发放寻找“最美家庭”倡议书,寻找身边的“最美家庭”,倡导社区居民踊跃参与到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中来。  相似文献   

3.
孙成栋 《社区》2012,(9):25-26
2011年12月22日,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文峰街道长坝社区居民曹文刚握着社区“居民书屋”管理员的手,感激地说:“'居民书屋’的作用还真大,都成了我离不开的‘加油站’了!”原来,一天前,在企业从事技术工作的小曹遇到了技术难题,跟往常一样自然而然地想到了社区’“居民书屋”,于是,趁第二天休鼠来到书屋寻找“老师”,没想到还真“找着了”。  相似文献   

4.
王晓易 《社区》2016,(18):39-39
谈起“熟人社区服务项目”这个创意,吴红艳说:“这个新建小区,居民主要是外来‘移民’,门对门不认识很正常。几个居民就凑在一起商量,向社区申请一笔活动基金,开展类似于成立太极拳队这样的活动,通过一个个小活动来增加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融入感。”  相似文献   

5.
在拥有1033户居民的天津市河西区桃园街连荣里社区,调解主任高立敏巧妙地将社区居民组织起来,编织了一张“铁网”,网内信息员随时随地交换信息,为社区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6.
王友群 《社区》2013,(21):23-23
近年来,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山区鹞山社区以建立服务型、自治型和谐社区为目标,着力在居民服务和居民自治上下工夫。社区以党建为核心,将社区服务工作有效整合,打造“幸福列车”服务平台,精心设计了幸福列车民情传递、经济服务等10节“幸福车厢”。把幸福列车“开进”居民家中,不断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7.
李庆钢 《社区》2013,(22):17-17
在湖南省岳阳市巴陵石化公司鹰山社区,有个“党员调解服务站”,居民都简称“党调”。10名熟悉政策、懂法律、善于做思想工作、有威信的离退休老党员担任调解员,公平、公正、公道地调解处理社区居民之间的各种矛盾纠纷。两年多来,共调解邻里矛盾4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100%  相似文献   

8.
张二青  佘记其 《社区》2013,(31):33-33
走进江苏省丹阳市区中心“不夜城”居民小区,随便问一个当地居民,“你知道社区居民小组长徐云大妈吗?”  相似文献   

9.
以调解为代表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价值,应纳入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发展中国特色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一个重要路径,就是完善社区调解制度。社区调解制是社区调解员采取说理的方式,运用情、理、法化解居民之间纠纷的制度,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与社会秩序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上海市社区调解在全国占领先地位,但是上海市社区调解制度尚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人们总认为居民委员会无非就是搞户口登记,做民事调解,管计划生育等“婆婆妈妈”的事。然而,去年才建立的南通市学田街道千禧园社区居委会,善于探索,勇于创新,成立“居民之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社区建设提供了一条有益的经验。南通市学田街道千禧园社区居住着1554户,6500多居民,这些居民绝大多数是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和离退休老人。他们在单位有个“职工之家”,生活在小区希望有个“居民之家”。社区居委会想居民所想,急居民所需,积极热情地为居民做好事、办实事,营造了一个漂漂亮亮、实实在在的“居民之家”。当居…  相似文献   

11.
杨冬 《社区》2013,(28):51-51
家住山东省青岛市小鲍岛社区的温兆山老师今年72岁,擅长书画的他,不仅是社区书画小组的骨干,还致力于公益事业,被居民们亲切地称作“温暖大叔”。  相似文献   

12.
麻雪莲  金晔  高潮 《社区》2010,(28):30-31
又逢周二下午,法官傅博恒走进沈家门街道新街社区法治工作室,今天轮到他“值班”,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调解服务。  相似文献   

13.
郎友兴 《社区》2013,(3):9-9
今天的社区,邻里关系疏远了,相互帮助少了;个体的维权意识增强了.纠纷调解多了;社区组织公共活动困难了。总之,居民缺乏把社区当作家园的那种认同感和归属感,甚至把它仅仅当作栖身之处,成了名副其实的“睡城”。在这样的社区里,作为社会主要成员的职业群体的主要生活空间不在社区内.且居民间缺少信任,加上社区资源匮乏和整合难度加剧,社区流动人口众多.导致居民之间体现出一种很低的社区关联度。  相似文献   

14.
王希曾 《社区》2014,(4):51-51
前脚退休,后脚社区主任闻讯上门,请我当“老娘舅”。“老娘舅”,这是什么工作?主任见我有些不解,笑着解释说:“过去家族里发生什么矛盾,都请老娘舅出面调解。现在我们社区把有威望的退休老党员聘为‘老娘舅’,让这些最熟悉乡隋民风的‘老娘舅’在调解邻里矛盾纠纷中唱主角,维护居民的幸福安宁。”  相似文献   

15.
综禾 《社区》2011,(6):16-17
对于物价上涨,困难家庭无疑是最为敏感的,一些平时生活必需品价格的细微变化,都可能影响到困难居民的生活。但是在社区,居民们可以有一个避风港——爱心超市,那里低廉的价格能让居民们感受不到物价上涨带来的压力,而爱心超市“不涨价”的背后,则是强有力的政府支持和社会各界的援助。  相似文献   

16.
赖佳曾  吴文裕  赵奇伟 《社区》2012,(33):37-37
“接到群众反映,天润国际花园小区某栋5楼与6楼两户居民发生口角纠纷,请天润国际花园小区三级网格格长迅速赶往现场进行调解,并及时汇报调解结果!”日前,福建省邵武市昭阳街道行春社区干部利用20部“城管通”对讲手机,在辖区的天润国际花园小区内,开展了一场以售皂、化为手段的社区网格化管理演练。  相似文献   

17.
彭代国 《社区》2013,(15):20-21
2013年1月18日上午11时,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逍遥滓街道QQ群里闪现出一条消息:“各社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有新情况及时报给我,有居民捐助的也麻烦报到我这儿汇总,我们有义务做好宣传,弘扬好的社会风尚。”这条消息,  相似文献   

18.
胡丹 《社区》2012,(13):27-28
2009年8月29日,通过“公推直选”,我当选为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九龙新寓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刚上任不久,社区主任就交给我一项居民调解任务。 我们社区教师公寓小区的两户居民,自2001年搬人小区居住后,常因噪音、楼道卫生、人格侮辱等问题产生纠纷,矛盾已长达10年之久,双方当事人及楼栋邻居先后拨打110报警数次。作为一个新手,我心里七上八下的,也不敢贸然行动。经过仔细的思考,我把调解工作分成了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19.
宣金祥  陈梅 《社区》2012,(10):29-29
在安徽省天长市城南社区,有一支“夕阳红”志愿服务队,他们由一批敬业“好事”、公益心强、德高望重的离退休干部、工人、教师等组成。在社区,他们和居民群众低头不见抬头见,进得了门,说得上话,具有其他调解组织和调解方式无可替代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杨晨  崔勇 《社区》2009,(1):25-26
在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南湖街道,每个社区均有2名特殊的社区工作者,他们不拿一分钱薪水,却依然热心为居民群众服务,积极协助居委会做好矛盾纠纷调解、帮扶困难群众等各项工作,他们就是社区“零薪主任”。但“零薪主任”运行这几年来并不顺利,他们也遭遇了成长的烦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