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在江西赣县县城创维路,有一个“留守孩子之家”。这里,有父母双双外出打工的在县城读中学的农村留守孩子38人。创办这个“留守孩子之家”的,是回乡打工妹黄冬梅。一个回乡打工妹怎么会想起创办“留守孩子之家”呢?她又是如何经营管理“留守孩子之家”,让在外打工的父母放心地将  相似文献   

2.
飘文 《人生与伴侣》2007,(12):12-14
2007年6月13日凌晨,16岁留守少年王×涛在广州弑母砍父的人伦惨剧震惊全国。事后,许多社会科学、心理学、青少年问题研究专家认为,导致悲剧发生的最根本因素是王×涛长期缺乏家庭教育和亲子教育。 其实,像王×涛这样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在全国还有很多。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照看、教育孩子的任务就落在了年迈的老人身上,而这些文化程度不高、“旧观念”浓重的农村老人常常手足无措。那么,可不可以让老人们也“充一充电”,学习一些如何管教孙子的新经验呢?在广东省乐昌市,有一位打工汉在两年前就想到了这个办法,他勇敢地在当地开起了一个“留守老人学校”。  相似文献   

3.
仁斌  洪峰 《新少年》2009,(4):6-7
董一蒙是彰武县西六家子乡九年制学校女生,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因此,她和这里的许多孩子一样,成了“留守儿童”。在西六,贫困孩子多,留守儿童多,这些特殊孩子是否感到了孤单和艰难?不过,董一蒙说:“我们身边有许多朋友。”是这样吗?还是让我们到西六去看一看吧。  相似文献   

4.
关凤坡 《新天地》2011,(6):40-40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主要在农村),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的监护角色就缺失了,从而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因此引发了“留守儿童”问题。  相似文献   

5.
当前,农村中大规模存在14周岁及以下的儿童其父母双方或者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成为“留守儿童”。这般年龄的孩子本该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而被迫长时间分离,这给“留守儿童”的身体发育、知识学习、性格培养等带来了种种不利的影响。以江宁区湖熟镇湖熟社区为例,该社区外出务工219人,现有留守儿童22名,其中小学阶段的占78%,中学阶段的占22%。这些“留守儿童”年龄偏小,大多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管教。  相似文献   

6.
张目 《小康生活》2005,(5):48-49
90年代至今,各地的农村家庭里最常见的就是父母双亲或单亲外出务工,一大批农村未成年子女被留在家里。现在这些孩子中正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超过7000万人,与父母分离的平均时间超过5年。这是中国城乡局面变动后的一群“制度性孤儿”,他们寂寞的成长,默默的形成了孤独感和是非观,他们小小的心灵变化记录了当地城市的繁荣和乡村的贫穷,在乡土,还有什么比父母在外打工的留守孩子更孤独呢?  相似文献   

7.
李红  钱江 《社区》2014,(30):18-19
项目名称 “福彩有爱”小候鸟活动项目 项目背景 在浙江省德清县,每年都会有很多留勺叫L童来这里与打工的父母团聚,人们称这些孩子们为“小候鸟”。“小候鸟”到来,虽然能看到父母,在父母身边生活一段时间,但父母要工作,没有太多的闲暇时间照顾他们,“二次留守”成为这些孩子的共同特点。他们原本就对环境感到陌生,无法很好地融入新环境,  相似文献   

8.
2006年暑假时,山东《齐鲁晚报》刊登了这样一件事:山东成武县的8岁留守儿童军军因为思念在青岛打工的父母,竟然偷拿了奶奶500元钱,只身踏上了开往青岛的班车,在青岛下车后因为无法找到父母而滞留在汽车站,忙坏了青岛汽车站的员工和派出所民警。最后经过媒体的报道,听说儿子在老家失踪而焦急万分的军军父母才终于找到孩子。抱住孩子的那一刻,军军父母都成了泪人。这则报道,如实地反映了当前打工父母和留守孩子互相思念和相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阿峻 《社区》2012,(9):33-34
当前社会,“隔代抚养”是一种普遍现象,对其利弊,人们也有着不同的看法。现如今在“隔代抚养”模式下,孩子发生伤残甚至死亡的意外事件时有发生,对此,老人们有监管之责吗?如果孩子父母离异,老人付出了巨大的心血,有没有法定的“探视权”…  相似文献   

10.
欧阳小珍 《社区》2013,(3):58-58
蒙彼利埃是美国佛蒙特州的省会城市,“地位”很高,城市却很小,只有8000多市民。这个地区历史很短,但从有史以来却有着很强的社区参与传统,每个市民都有愿望参与公共事务,就连刚从参与愿望不高的大城市搬来不久的人也都会受到影响,愿意参与到公共讨论中来。在政府的组织下,市民不仅可以参与公共事务,还在这一过程中彼此认识,这样的好处是很明显的。人们在路上遇见了都会相互打招呼,让人感觉非常温暖。因为大家彼此相识,因此人们出门甚至没有锁门的习惯,车子停在门前也不锁,邻居们就像朋友一样相互照看着。  相似文献   

11.
蜜柚问问     
《可乐》2012,(4):57-57
觉得我的父母越来越不关心我了,做什么都说“忙”。而且爸爸从来没有开过我的家长会。 可怜天下父母心。你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最关心你的人就是父母了。但是在作为你父母的同时,他们还有一个身份,成年人。这个身份会让他们面临很多社会、工作的复杂问题,可能会让他们产生一些负面情绪。作为孩子,你首先要理解自己的父母,谅解他们,相信他们对你说“忙”并不是一种敷衍行为。  相似文献   

12.
孩子发烧了!这个时候,不少父母都会焦急万分,马上让孩子吃药或者上医院。最近,美国“健康儿童组织”官方网站刊文指出,父母对孩子发烧存在许多误解,美国克罗拉多儿童医院的专家们对此进行了解计。  相似文献   

13.
陈萌 《北京纪事》2015,(9):4-10
2015年6月9日,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田坎乡茨竹村的4个兄妹喝农药导致中毒身亡,这个说法应该是最为客观的一个表达了,据当地村民称,这4个孩子的父亲长期在外打工,孩子的母亲“跟别人跑了”,警方已经排除了刑事案件的可能,同时官方亦不认可是“贫困致孩子自杀”的说法,因为孩子家中楼房估价超20万元,存折中有3500余元存款。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4个孩子要这么做呢?是四兄妹集体自愿自杀,还是15岁的大哥哥引导了他们呢?这个答案恐怕无人知晓,但是有一个话题应该被人们知道,那就是关于留守儿童或者说是外出打工父母的孩子,他们的童年应该怎么过?这个话题不应该成为时代发展的一个特色产物,更不应该成为社会进步之下的一种不合时宜的“伤疤”。  相似文献   

14.
赵岩 《21世纪》2010,(1):12-13
当美国人费解,中国父母为何一定要“拥有”好学区的住房,才能让孩子就近入学;中国人恐怕也很难理解,美国公立学校为何向年幼的“非法移民”敞开大门;2009年3月,替这个非法社群排忧解难的“梦想法案”(DreamAct)走进了美国国会。  相似文献   

15.
宗殊 《社区》2009,(36):8-10
不少独自带孩子的人家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放假在家的孩子需要人照看,请保姆不放心,只好劳烦老家的父母来帮忙照看一段时间,既能帮衬又享天伦。然而,随着父母的到来,  相似文献   

16.
农村“留守初中生”品德性问题行为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外出打工热遍全国,造成了许多孩子与父母暂时分离,导致家庭教育总量减少,功能减弱,特别是“留守初中生”出现了诸多品德性问题行为,必将影响他们终身的发展和未来农村精神文明的建设,对此,学校必须采取特殊的品德教育策略,促进“留守初中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今年上半年,我有针对性地对所带班级留守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相关调查。本班共有64名学生,其中父母或其中一方外出打工的占三分之一之多。在这些留守学生的意识里,父母是一个长期漂浮的身影,他们幼小的心灵是孤独的,他们的成长是寂寞的,他们的价值观是模糊的。但是,他们却是无辜的,不应该成为时代进步的牺牲品。所以我们在关注中国农村教育和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应是“拯救”这些留守学生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8.
外国人虽然与我们的价值观不尽相同,但“可怜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龙”的理念和目的却是天下一样的。然而在教育方法上却有其独到之处。在美国,孩子到了1岁以后,便基本上是自己吃饭了。父母把孩子绑在椅子上,把食物放在他们的小桌子上,让孩子用小  相似文献   

19.
母亲用“纸钢琴”把儿子带入音乐圣殿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也寄托着父母美好的人生理想。孔祥东的母亲林幼陵从小酷爱音乐,她会拉小提琴、手风琴,还会吹笛子,喜爱许多种乐器。但是因为家庭出身不好,她失去了考大学的权利,成为音乐家的人生理想也随之落空了。于是,她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儿子孔祥东的身上。孔祥东小时候长得像个洋娃娃,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特别有  相似文献   

20.
《人力资源管理》2014,(7):44-44
傲慢是个流行病。职场上,“老人”看不起年轻人,觉得他们“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年轻人也看不起“老人”,觉得他们落伍,只是资历老罢了。连小孩子也学会了傲慢,父母老师让他们做什么时,有些孩子竟反问“凭什么”。不少国人更是对传统文化的教导嗤之以鼻,认为那是封建迷信。可实际上,有几个人真正完整地阅读过一本经典著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