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公共生活的角度,将培养合格的公民凸显为高等学校社会教育实践环节的主题。从公民身份认同、潜在个体素质激活及提升学生社会服务能力三方面作深层次探究,以期实现高等教育的基本价值和功能,让即将踏入社会的高校毕业生接受全方位的教育实践,顺利完成由学生身份向合格公民身份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高校德育人文关怀取向实现的基本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为人品质、学术功底和实践能力,是培养和造就具有人文关怀能力的大学生、服务社会奉献国家的“好公民”;人文关怀正在日益成为高等教育的核心理念,人文关怀取向将成为高校德育改革的价值追求和发展方向。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作为高校德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承我着实现人文关怀追求的重任。高校德育课程人文关怀取向实现的基本路径是:探索德育课程人文关怀的教育模式;提升德育教师人文关怀的基本素养;重构德育课程人文关怀的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3.
窦影 《兰州学刊》2007,(1):206-208,83
目前我国教育已经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但同时也出现了高等教育产业化问题.这种产业化应该是部分产业化,否则会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本文从文化公民权的角度来看高等教育产业化问题,强调保障公民平等使用物质与符号资源的权利,同时提倡文化权的实践,要以公民的身份而非消费者的身份参与到高等教育中,以人民的基本权利而非市场权利看待人民和教育之间的关系,这样更有利于平等,多元的社会参与.  相似文献   

4.
美国科技史教育不仅有百年传承历史,而且覆盖美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其教育方式和理念紧密融合理性精神与人文精神,定位于使学生理解科技知识、科学探索和科技事业的本质,为强化公民科学精神、提高公民科技素养服务.这种教育成为美国科技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公民科技素养与美国相比有较大差距,这与我国学校教育中科技史教学内容的欠缺有较大的关系.因而,美国科技史教育的经验,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公民科学精神可资借鉴的“他山之石”.  相似文献   

5.
美国大学的发展和繁荣得益于慈善捐赠。宗教组织、公民个人、企业家、基金会和校友是慈善捐赠的主体,慈善捐赠对提高大学的师资水平,改善大学的基础设施,资助贫困学生,帮助黑人等有色人种接受高等教育,提高女性受教育层次以及大学的学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美国大学接受慈善捐赠对大学发展的作用对我国大学扩大资金来源以及大学的自身发展有着多方面启示。  相似文献   

6.
以在美国大学培训考察获得的材料为基础,对美国大学全程化、全员化的学生成才服务进行了多角度分析,针对我国高校在学生成才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从实现育人根本任务与具体的工作目标相统一,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与服务学生成才措施相统一,强调学术自由与道德自律相统一,实现个性独立与自我负责相统一,力求社会规范与学校要求相统一等方面构建我国高校学生成才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地区结构与科类结构的有效适当调整,有利于我国的人才培养和就业,这是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对高校服务国家和社会功能的有效发挥将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也是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东西部经济平衡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谭登梅  曾晓强 《理论界》2014,(2):168-170
服务学习是一种整合课堂课程教学和社区服务实践的公民教育模式。服务学习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公民知识、公民品行、公民能力和公民参与。有效的服务学习项目应具备满足社区需要、服务与课程紧密联结、学校与社区密切合作、注重反思环节、激发学生主动性等基本要素。面对社会主义公民教育的历史任务,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公民意识教育以及学校与社区的合作。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越来越显现出来,文章就这一问题展开论述.首先对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进行了概括论述,继而分析了发达国家产、学、研结合科研体制的发展态势以及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产、学、研结合科技体制发展的基本态势,最后提出了我国高等教育实行产、学、研合作的发展方向与对策,以期对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提供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10.
孙艳芬 《南方论刊》2022,(2):100-101,104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教育补充,每年都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所以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开展思政教学活动,从而培养出综合性的人才.体验式教育是非常符合高职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学生知识结构的一种教学方式,同时也是高职院校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方向.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师要在教学中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