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对有关共同富裕与贫富差距问题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和评论,并特别注意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与整合社会科学与政治哲学等多个学术领域之间的有关争论与共识。包括:全球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贫富差距的历史与现状,围绕贫富差距的成因、合理程度以及各项制度与政策设计适用性的争论,以及对中国共同富裕政策的探讨。梳理不同学术领域对共同富裕问题的争论与共识,既有助于促进不同方法与视角之研究的对话与交流,也有助于明晰和确定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而为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理论资源和智识支持。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共同富裕的本质意义及实现之的战略步骤;在实现过程的不利倾向———两极分化是必须而且可以控制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为指导 ,分析了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表现及产生原因 ,认为尽管现阶段这种差距呈拉大趋势 ,但如果用国际流行的基尼系数来衡量 ,这种差距仍处于合理差距向过大差距的过渡之中 ,并没有出现两极分化 ,而且这是在居民总体收入水平提高基础上产生的贫富差距 ,是先富与后富的差别 ,是相对差距而不是绝对差距。对业已存在的贫富差距 ,我们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 ,从现在起 ,就要采取正确的宏观调控和发展战略 ,不断调节和控制贫富差距 ,切实防止两极分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当前要实行“部分先富”的政策才能逐步达到,同时分析了“部分先富”与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区别,并提出4点避免贫富悬殊两地分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体现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稳定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用部分先富的大政策和市场经济的手段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与其他社会制度相区别的根本标志。共同富裕不只是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更是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和行为准则。共同富裕不是一个静态的未来理想状态,而是体现于整个社会主义发展历史中的累积过程和逐步提高实现程度的"现实的运动"。共同富裕的实现有赖于生产力的发展,但不是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结果,它需要缩小贫富差距的政策推动和体制机制的自觉调整。共同富裕的实现既要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更要调节少数人的过高收入。  相似文献   

7.
洪涛 《南京社会科学》2002,(Z2):298-302
共同富裕的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多维的思想内涵。中国目前的贫富差距不完全是经济问题,也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如何正确认识当前中国现存的贫富差距,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各项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出现了较严重的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全面等问题,尤其是面对贫富差距不断拉大,许多人对邓小平提出的共同富裕理论产生了质疑。实际上,邓小平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和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对共同富裕进行了最为系统的概括和阐述,明确了共同富裕的内涵和实现方式,提出保持社会稳定、大力发展经济是解决贫富差距的根本途径;注重社会公平是解决贫富差距的有效方法;实现藏富于民是解决贫富差距最终目标;必须认识到解决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我国贫富差距的四点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阶段我国的贫富差距,主要是市场转型和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全体人民在共同富裕过程中先富与后富之间关系的反映;并没有导致两极分化,而且也不是两极分化,具有历史的合理性和暂时性。我们既要承认贫富差距,又要不断缩小贫富差距。  相似文献   

10.
11.
智能革命对劳动就业、劳动收入的冲击,近年来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智能技术在各个领域的迅猛推进,并不必然扩大或减小贫富差距。智能革命有促进共同富裕的潜力,也存在破坏共同富裕的风险。中国的智能化进程必须接受共同富裕首要目标的指导,让智能技术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有力支撑。为此,必须深入研究,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智能革命道路。  相似文献   

12.
13.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社会主义从本质上说,比资本主义能更好地解放生产力,能更快地发展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特殊性、优越性.社会主义须在全世界取代资本主义,才能使人类社会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世界历史性的任务.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效率与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讲公平要以保证效率为前提.两极分化既是追求效率,促进发展,鼓励一部分人先富的结果,又是实现公平,走向共同富裕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有必要正确把握其内涵,这是认识我国当前收入差距的根本出发点和理论依据。对当前日益扩大的收入差距不容忽视,当然也不可轻易断定为两极分化,最终需要通过统筹安排和政策落实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揭示了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赋予共同富裕以时代和中国特色的丰富内涵,论证共同富裕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崇高地位,鲜明地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党的宗旨。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的逻辑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把握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的逻辑体系,必须从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入手,因为这是确立共同富裕理论的前提;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迈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动力;提倡部分先富,是奔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的目标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梳理习近平共同富裕观的原创性理论贡献对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至关重要。习近平共同富裕观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共同富裕伟大实践的系统归纳和理论凝结,是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的深刻理论把握,是对三个“重大时代课题”在共同富裕领域的深邃理论回答。习近平共同富裕观在“发展与分配辩证关系”“公有制保障共同富裕”“共同富裕阶段性与必然性相统一”“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相统一”这四个方面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作出了原创性理论贡献,是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中国化时代化的集中体现,为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实践指引。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共同富裕思想,形成了以“六个明确”为基本框架的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对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作出了许多创新性贡献:首次明确作出“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的重要论断,首次系统阐述了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首次提出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首次对共同富裕进行了战略擘画。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丰富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意蕴,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关于理想社会的构想确立了现实路径,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为解决世界贫富差距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9.
银翠莲 《阴山学刊》2002,15(1):79-81
两极分化是当今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现实.正视这一现实,全面认识其产生的根源和社会影响,找出消除两极分化的对策,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是我国"十二五"时期的鲜明主题。重庆市在全国率先提出"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提出了"共同富裕十二条"。其中的每一条皆可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学科找到对应的理论支撑。对"共同富裕十二条"进行学理阐述,并从中获取智慧,是升华提炼重庆实践的必然要求,于全国也将产生示范意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