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承认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伟大作用。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为指导,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根本思想,有助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对文化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及发展规律的科学揭示与概括。 它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其哲学基石,具有突出的实践属性、批判属性和发展属性;以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其政治立场,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和人民属性;以促进人自由全面发展为其价值目标,具有解放人、塑造人和发展人的文化功用。从哲学基石、政治立场和价值目标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进行再次解读,是我们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有效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指导我国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现时期,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我国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美好生活是人们基于自由自觉的生存实践所产生的一种总体上幸福的主观体验和积极评价。它是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生活、人民享有自由平等的生活、人民享有优秀文化的生活、人民享有公平正义的生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它的生成是文化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要牢牢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实现发展理念的时代升华;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弘扬“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逻辑;坚定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能,完善社会治理模式和公正机制;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构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深厚的人民性意蕴。具体来看,通过坚持人民性的文化建设原则,坚持以党性推动文化建设,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高度统一,多维度正确认识和处理了党性与人民性的内在关系;通过确立人民性的文学艺术价值导向,坚持人民性的文学艺术创作导向,坚持人民性的文学艺术研究导向,多领域坚持了人民性的文化建设指向;通过坚持文学艺术要服务人民大众的原则,坚守人民大众的价值主体地位,激发人民大众的文化创作动力,多方面坚持了服务人民的文化建设方向。人民性作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显著特性,必将在新时代的文化建设中迸发出强大的人民力量,为文化强国建设和实现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5.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这是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后,又一次对教育强国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表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强国建设。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教育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础。以人民满意为宗旨。不断满足人民对更好教育的期待;保障人民有更多的教育获得感。以协同发展为推手。协同推进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发展;协同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发展。以教育改革为发展动力。坚守教育质量;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改革教育方式,从“灌输填鸭”向“自主学习”转变;优化教育环境。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以习近平关于教育强国重要论述为指导,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推进教育强国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一个从理念形成、理论发展到战略实施的历史过程,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紧密相连,是当前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顺利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需要坚持整体性与发展性相统一、民族性与全球性相统一、人民性与先进性相统一的基本原则.在现实路径上,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牢牢掌握文化领导权;二是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创新文化模式,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三是完善顶层设计,推进"文化中国"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文化吸引力和影响力;四是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形塑良好的国家形象;五是加强文化治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7.
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精神。文化精神是激发文化创新的内在动力和指引文化发展的精神内核。构筑新时代中国文化精神是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本质要求,其基本方向包括:以"四个自信"为精神支柱,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捍卫民族精神的独立性过程中展开伟大斗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建设导向,紧绕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优秀基因,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传统文化,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价值观、唯物辩证法方法论研究、分析中外文化,吸收、传承、弘扬中外文化的精华,剔除中外文化的糟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同政治体制改革联系起来。政治体制改革的本质就是让人民真正当家做主。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交通强国战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之一,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举措。对这一战略的解读,可以基于历史、理论与实践的三重逻辑展开:从历史逻辑看,其发展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发展史、新中国史和改革开放史,是新中国现代化连续历史的题中应有之义。从理论逻辑看,其体现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和为世界人民谋福祉的使命担当,也反映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代成果始终如一的人民中心立场。从实践逻辑看,应处理好交通强国战略的实践要求、实践核心和实践保障等问题,交通强国战略在民族复兴伟大事业中也将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0.
幸福是人类活动的终极目标,马克思关于从现实的人谈幸福,劳动是创造幸福的源泉,幸福是物质和精神相统一、个人和社会相统一的幸福的观点,是习近平奋斗幸福观的理论基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以民为本,讲求自我修养,争取大多数人的幸福,是习近平奋斗幸福观的文化源泉。从"两个结合"视域看,习近平奋斗幸福观认为,幸福是人民至上的幸福;幸福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幸福是物质奋斗和精神富足相统一的幸福;幸福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相统一的幸福。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摆脱了从前饥寒交迫的生活。但因国家财政紧张、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和民众卫生意识薄弱等因素导致的食物中毒事故不断发生,对新建立的人民政权构成了极大的挑战。上海市作为全国最大的金融、文化中心,人口众多,工业发达,食品需求量巨大,致使食品安全问题也不时发生。为应对日益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保障新中国的生产建设工作,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整治。经过治理,食品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提高了人民生活幸福感,增强了民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这一治理过程也为党和政府推进基层政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了群众基础,对新生人民政权的巩固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已进入转型期,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各种文化交流交锋交融,社会各领域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文化冲突。认真研究转型期的各种文化冲突及其影响,探求文化建设路径,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文化思想、经典理论、精神风尚仍继续发扬传承,深深地影响了一代代中华儿女。邓小平自幼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因此对本民族文化有着高度的自信。文章从文化自信的基本概念入手,提炼出邓小平文化自信思想的主要内容,继而分析了邓小平文化自信思想形成的原因,并指出在当前面临多元文化的冲突和西方腐朽文化的“入侵”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形势下,研究邓小平文化自信思想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4.
试论红色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方法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中国的先进文化,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源泉。把红色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题中应有之义。为此,必须采取理论灌输法、实践锻炼法、道德体验教育法、榜样示范法、价值澄清理论教育法等多种方法,以凸显其教育价值、政治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文化自信是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满足后的状态,是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的结果。文化自信是一种主体心态、价值诉求和精神生活质量的新向度,是人的一种深度发展,是人在文化上增进自我、扩展自我的表现。当代中国文化领域的多元特征日趋明显。在多元文化境遇下,只有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通过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增强自我价值主导性;强化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增强精神生活归属感;批判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丰富精神生活内涵;增强文化甄别能力和消费能力,提升精神生活主体价值等可能路径,才能使人走出多元文化冲突的现实困境,在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中不断提升精神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2015年度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显示:观看电视满足了民众的休闲和社交需求从而提升了幸福感。电视使用影响幸福感的一个深层机制在于电视能够培育民众的家国情怀进而提高民众的幸福感。在中国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家国情怀正逐渐被消解,充分发挥电视弘扬主流价值观和凝聚社会共识的功能,对培育民众家国情怀进而助力幸福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愈益成为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让文化惠泽民生也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任务.因此,民生不仅是指物质层面的民生,而且包括文化层面的民生.文化民生是民生的丰富和发展,是更高层次的民生.这些文化民生思想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和中共领导人的著作和讲话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而文化民生有着多方面内容,即优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供给,人民群众精神信仰和理想信念的塑造,以及人民群众文化权利的实现.在新时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推进文化民生建设,就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构建良性的文化生态加以保障,并把文化生产力作为其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精神 ,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力量 ,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的岁月里继往开来 ,走向繁荣富强的强大动力。高等院校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担负着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 ,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落实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9.
从中国梦视角来探析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奋斗目标、实现条件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梦视域中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国家的生态富强梦,民族的生态振兴梦,人民的生态幸福梦.中国梦视域中生态文明建设的奋斗目标:建成生态小康和生态现代化,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视域中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条件:开拓中国生态道路是现实途径,弘扬中国生态精神是精神支撑,凝聚中国生态力量是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20.
孙泊  陈瑶 《云梦学刊》2021,(3):68-74
社会转型期深层、深刻、深度的整体性、系统性、结构性变革,引发了社会局部道德问题叠加发酵的"蝴蝶效应",现代性道德困境引发了人的心灵秩序的时代隐忧和社会表征,并逐渐聚合和集中呈现为人的心灵秩序的功利化、碎片化和冷漠化。社会进入新时代的显要标志,首先应该是人具有美好心灵、追求美好人生、共享美好生活。因此,整个社会要更为关注人的内心世界、灵魂深处、心灵滋养的真正需求和合理诉求,透过人的心灵秩序隐忧这一社会转型特殊现象,多维探析其外在表征和发展样态,科学揭示其内在机理和实践逻辑,合力净化整个社会生态,协同优化人的心灵秩序,努力建构起契合新时代特质、彰显新时代精神、供养新时代思想的心灵秩序,从而真正推进每一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最终实现整个人类幸福而美好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