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农村养老方式的现状与前瞻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养老现状及特点的基础上,针对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并结 合我国社会经济条件,就目前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探讨。作者提出,未来我国 农村应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为主体,社会救助、社会照料和 社会福利服务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
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一直存在着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争论,这两种养老模式各有千秋。在分析农村养老观念和吉林省农村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目前吉林省农村养老保险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趋明显,民族地区的农村养老问题,由于其所带有的民族性,使其在我国民族关系的处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家庭养老是目前民族地区农村最普遍的养老模式,而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转变和农村家庭规模与结构的变化,民族地区农村家庭养老模式面临许多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家庭养老依然是现阶段大部分农村地区的主要养老方式,并且问题的关键也依旧是如何实现作为农村家庭养老的核心和基础的经济供养。大量资料表明,作为供养者的子女具备基本的经济供养实力,但这只是子女提供经济供养的可能性,影响子女供养由可能性转为现实性的主要因素除了作为被供养的父母的自身经济实力和需求愿望外,子女的支持愿望是决定性的因素。我国农村家庭养老在面临着迁移、子女数减少等客观支持资源不足的同时,更深层的原因是社会、家庭结构及文化的改变所导致的子女支持愿望不足,使得农村家庭养老面临着客观"照料资源不足"和主观支持愿望不足的双重问题。  相似文献   

5.
家庭养老作为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其内涵、内容、目标和方式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为此通过重新陈述"家庭养老"这一概念来分析家庭养老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并通过与社会养老的对比分析,探索我国农村的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6.
家庭养老作为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其内涵、内容、目标和方式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为此通过重新陈述“家庭养老”这一概念来分析家庭养老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并通过与社会养老的对比分析,探索我国农村的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7.
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面临着养老意识淡漠、赡养权利保障不力以及孝道伦理弱化等方面的严峻挑战。解决农村养老问题需要国家、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构建以国家养老保障为主导、以家庭养老保障为主体、以社区养老保障为补充的多层次保障体系。从提高农村经济水平,完善法律、养老保险制度、探索社区养老模式以及和谐家庭关系等方面人手,综合治理,提高农村养老质量。  相似文献   

8.
家庭养老是农村养老的主要形式 ,也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家庭结构的变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等原因的影响 ,家庭养老的文化功能受到了削弱。因此 ,要采取有力措施 ,积极发挥家庭养老的文化功能 ,以有利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9.
农村家庭养老是中国传统的养老方式,也是当前我国农村主流的养老方式。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中,面对人口流动增加、家庭规模缩小等挑战,如何继续巩固和完善家庭的养老方式,并积极探索农民的自养之路,这是解决我国农村养老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以济南周边的几个农村社区为个案,虽然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也算是觑一斑而知全豹。  相似文献   

10.
杨建海 《理论界》2012,(5):168-170
在传统中国,农村老人是以家庭养老为主,但是在社会变迁的冲击下,当前我国的农村养老问题变得十分突出。笔者认为,造成农村养老困局的表层原因是孝道伦理的滑坡,而深层次原因却是农村老人缺乏可供交换的养老资源,因此,建立普惠性的养老津贴是解决农村家庭养老困局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备受关注,而中国的老年人大多在农村,所以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尤为重要。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从家庭规模和农村人口劳动力外流两方面分析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农村家庭养老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农村养老模式比较及中国农村养老之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养老问题的重点、难点也在农村!古今中外的养老方式总体上不外乎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这两种养老方式各有其深厚的文化价值根源、特定的社会物质技术条件及经济基础、相应的社会政治制度为保障,与一个国家特定的国情、社情适应。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满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为前提,充分发挥两种养老方式的优势,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妥善地解决好农村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13.
温海峰 《学术研究》2003,(11):44-46
本文通过阐述了农村养老制度,即以家庭、土地养老为主的弊端,在此基础上,结合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要求,提出在现行财政体制下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家庭养老的可持续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家庭养老仍是我国农村社会的现实需要。充分发挥农村家庭养老的功能,有赖于老年人对子女的依赖性降低,子女对老人责任心增强和社会支持三个维度的优化组合。  相似文献   

15.
近代中国农村家庭养老的历史必然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是人口再生产、物质再生产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保证。我国自古就是一个非常重视赡养老人的国家,孝敬父母一直是人们行为的伦理规范。在近代,由于受封建思想文化的影响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赡养老人只能在家庭内部进行。本文认为传统孝道是近代中国农村家庭养老的主观条件,非货币经济体制则是其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6.
当前,农村家庭养老功能处于不断弱化的过程中。不过,老年人和中年人对所在社区养老现状的感受有较大差别,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所处的生命周期不同。整体上来说,农村家庭养老不仅没有始于空巢期甚至丧偶之后,实际上养老被不断地推迟和压缩,直至老人失去劳动能力才真正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的生育观念存在着一种"养儿防老"的性格偏好,但这一生育观念和养老文化在当代遭遇严重挑战。对常州农村地区纯女户与非纯女户家庭的比对调查显示家庭养老中的男性偏好已呈现明显的弱化趋势,无论是纯女户还是非纯女户家庭,在家庭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上基本上趋于性别上的平衡,而养老的期望也从依靠于男性转而希望依靠全部子女。发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男女收入差距的缩小和父辈收入的提高。调查表明,农村家庭养老具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即使在家庭规模变小、家庭出现纯女户的情况下,家庭仍然可以担负起养老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张一晗 《天府新论》2021,(6):115-124
在农村,“搭伴养老”现象呈现普遍化趋势。在搭伴过程中,通过形式保障、隐性契约、资源交换、策略表达等方式,双方老人突破了原有的子代赡养模式,实现了自养。习惯上一般将“搭伴养老”视为老年男女自主选择的表现,但事实上,农村“搭伴养老”是在家庭转型背景下,老人为了实现家庭扩大化的生产目标进行的养老牺牲。家庭形态的改变、家庭积累的极化、家庭伦理的偏移共同挤压了老人接受子代赡养的空间,在反哺失效的情况下,老人只能被迫开展自养实践。“搭伴养老”的内核是家庭伦理的弱化,一旦形成惯例,农村老人将遭受更为残酷的剥削及挤压。  相似文献   

19.
在城市化和老龄化的大背景下,农村养老保障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在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现状描述和原因探讨的前提下,针对存在的困难,试提出几点对策,并对我国农村养老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