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轼佚文《叶氏宗谱序》质疑岳珍《文学遗产》1997年第3期发表的《对苏轼佚文〈叶氏宗谱序〉的考证》(以下简称《序考》),披露了《义乌南阳叶氏宗谱》(民国丁卯重修本)中遗存的苏轼佚文《叶氏宗谱序》(以下简称《谱序》)。文章的作者对这篇署名苏轼的《谱序》...  相似文献   

2.
近查江西大余(古为南安府大庾县)赤石《叶氏联修宗谱》,发现黄庭坚《题赠叶氏世家》诗二首、《赠叶梦得》诗一首。又查有关黄庭坚的诗文集和宋诗集,均未发现有记载,经考证,确系黄庭坚散佚的诗文。  相似文献   

3.
《子女教育问题》《读经与做古文》《谈动》《〈小兰花〉序》为新发现的四篇朱光潜佚文,本文对这几篇佚文的发表情况与相关资料进行了考证与说明。  相似文献   

4.
《双溪戚氏宗谱》所载的《文懿许公上仲威公书》、《文懿许公上仲威公第二书》、《文献黄公上件咸公书》,[光绪]《诸暨县志》所载的《元黄晋卿复吴长卿》,《高城吴氏宗谱》所载的《吴氏宗谱序》,分别是许谦、黄、宋濂的佚文。这些文本的发现,对研究作者的思想、交游及其个人全集的编辑出版,对当今重大文化工程《全元文》、《全明文》等的编纂,均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在福建省寿宁县档案馆保存的康熙年间《文山叶氏宗谱》中,有一篇冯梦龙为叶朝奏入祀乡贤祠所撰的祭文佚文.这篇佚文不但为冯梦龙宦寿的活动情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而且对万历年间寿宁县志编修及乡贤叶朝奏其人其事之史实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6.
《复旦学报》1978年第1期上刊出了《“夜来香”》,同时发表了胡奇光同志文,考证此篇当是鲁迅佚文.陈福康同志在该刊同年第2期上发文对此提出异议.我在1979年第6期该学报上发表了《<“夜来香”>应是鲁迅佚文》,不同意陈文中的种种有疏误的说法.福康同志又在《中国现代文艺资料丛刊》第6辑上发表了《<“夜来香”>是鲁迅佚文吗?》一文,其中对拙说作了批评.但我读了此文后,感到陈说的纰漏愈来愈多,因而愿  相似文献   

7.
韩愈文集,为其生前亲自所编定。《韩集》以外的佚文,一类见于宋人所辑《外集》五卷和《遗文》一卷,一类不见于《外集》、《遗文》,但据韩愈现存诗文可以考出。以上佚文,有些为韩愈有意删落。文中列出《韩集》佚文6篇,考证并论述了韩愈删去这些文章的原因及他与宦官、裴度、柳宗元、佛教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姚振宗对《七略》《别录》佚文的考订主要体现在:一、辨析佚文,如对因不足据、乏考证、书名相似等误辑佚文的辨析;二、甄别伪书,如对因据伪书而误辑佚文的甄别;三、校正脱讹,如对佚文中有脱文、讹误、衍文等情况的校正;四、考究佚书,如对佚书的作者、书名、流传等情况的考究。  相似文献   

9.
清代九江德化进士余霈元,为官清正廉洁,在各地的方志中享有不错的声誉,是九江勤廉文化的代表人物。现结合方志,对余霈元的生平事迹做一个简要的考证,并考释其《上元县志序》《浚复运渎记》《重修王文成公祠记》三篇佚文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王仁俊是清代著名的辑佚学家、史学家和金石学家。他的辑佚著作主要有《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玉函山房辑佚书补编》、《经籍佚文》等。王仁俊辑佚方法和特点主要有:辑佚的材料来源范围广博,广涉经史传注;辑佚文各条之末,皆注明出处;辑出多条佚文时,在各条佚文下,常用“又”字;常常在篇末加“俊按”或“按”等按语,以考证或补充一些有关本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瞿秋白研究中,我们收集到两篇瞿秋白佚文,皆为瞿秋白作为《时事新报》和《晨报》的特派记者发回国内的通讯报道。兹对其作一考证释读,以为研究者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12.
马廷鸾的《碧梧玩芳集》自明代以来流传甚稀,今传本为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录而出。学界对马廷鸾的佚文进行了大量的辑佚,但犹有不少遗漏。笔者翻检《庶学老斋丛谈》、《新安文献志》以及相关的宗谱、方志,辑得马廷鸾佚作九则,以补《全宋文》、《全宋诗》之纰漏。  相似文献   

13.
清代的苏诗注集大成者王文诰撰有《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及《总案》,以熙宁变法、元祐党争等重要历史事件为背景,凸显苏轼的立身行事,并补正了前代苏轼年谱的错漏.王文诰针对施顾注本、查慎行注、冯应榴注等旧注的编年作了严谨的考证,调整部分诗歌的编年.在此基础上,王文诰运用历史解释的方法,将考证本事与阐释诗意较好地结合起来,补正了从宋代到清代的苏诗旧注在解释苏轼诗意时的不少错漏,是苏轼诗歌注释史上重要的总结.  相似文献   

14.
查慎行的《苏诗补注》,秉承了清初重视考证的学风,注重对苏轼诗中"今典"的考证,详细地解释了地理、职官、名物等历史名词,尤其是历史地理的考证。在此基础上,查慎行还运用"以史证诗"的方法,对苏轼诗中的句意、篇意进行了可靠的解释。《苏诗补注》是对宋代苏轼诗注本的有力补充,是清代诗歌注释的典型著作。  相似文献   

15.
《全宋文》及诸家补正之外,仍有数量可观的两宋佚文全篇或片段散落在传世文献之中。通过以方志为主体的文献调查,可据以辑补两宋佚文15则。诸文或为两宋名家如余靖、蒋之奇、真德秀、魏了翁等人的集外佚文,或为两宋帝王御制赞铭,或为《全宋文》未著录作者之文,皆有资于作者生平的考证。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释了有关《文选》学的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回溯了萧统《文选》37种文体之一的"七"作为一种文体的历史及对后世文学的深远影响。其二,对《文选旁证》的作者作了考证,认为其作者为梁章钜。其三,评价了苏轼论《文选》的观点,认为苏轼的评论有其得失。得在指出了萧统的一些错误;失在他从个人喜好出发,未能对《文选》作客观的评论。  相似文献   

17.
《竹桥黄氏宗谱》是清初著名学者黄宗羲家族的宗谱,有丰富的史料价值。在清以前部分,收有文天祥、王阳明的等近二十位著名人物的佚文。清初部分,记录了黄宗羲、宗炎兄弟及宗羲三位儿子的传记和已佚的诗文。清中晚期部分,则收有黄宗羲孙辈为保存其先祖遗著的努力和发展黄氏历算之学的贡献。是研究黄宗羲生平及其著作极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18.
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七《许浑传》于传主出入御史台经历唯载大中年间一次,而根据笔者考证,许浑尝三入御史台。第一次为会昌二年,有清刊《润州许氏宗谱》卷一载会昌二年武宗“亲降监察御史许浑敕文一道”可证,敕文云:  相似文献   

19.
袁枚是清代著名文学家,其著作整理之大成者为1993年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之《袁枚全集》。但有失收之诗文。笔者从《四库未收书辑刊》中得其佚文3篇,为《〈积翠轩诗集〉序》、《〈奈何词〉序》、《〈松花庵诗草〉序》,题诗1首,为《〈培远堂诗集〉题词》。现为移录,并撰为此文。  相似文献   

20.
姜光斗在《苏轼的姑苏情缘一瞥》中认为:苏轼曾六度过苏,似也曾在苏州的定慧寺入住。经考证,其实苏轼经过苏州不止六次,而是八次;另外,苏轼"或晤"的方惟深不是其前辈,而是其晚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