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雪林一生充满矛盾。她的人生选择在传统与现代中徘徊,她的性格在两极间摇摆,她的著述在创作与研究间游弋。方维保著《苏雪林:荆棘花冠》给读者还原了一位真实的苏雪林。该著的突出价值在于:以历史的态度揭示苏雪林矛盾复杂的性格与丰富曲折的心路历程;以公正的原则给苏雪林文艺批评、学术研究以充分的重视与肯定。  相似文献   

2.
苏雪林是一位集创作、教学、研究于一身的优秀女作家,她是以散文成名,以文学研究蜚声于海外,而作为活跃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文坛中文学批评的一份子,她的文学批评却极少受到批评界的关注。本文就苏雪林文学批评中所体现的道德至上与个人价值的对立论、思想价值与艺术价值二元论来谈谈苏雪林文学批评中的价值尺度。  相似文献   

3.
在苏雪林的文学批评中,比较手法的运用是极为显著且常见的。中国古典文学深厚的积淀,西方文学文化的深刻熏陶,使其比较之法不仅仅涉及到同时期、同流派作家之间的平行比较,更有以古典文学为借鉴的古今比较,及以西方文学为参照的中西比较。这种多层次、多方面的比较,使中国现代文学在苏雪林的评论中处于一个广阔而又立体的环境中,这一方面突显了苏雪林的敏锐观察力,同时也折射出了中国现代文学在中西纵横交错中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4.
苏雪林凭借成名作《绿天》和《棘心》,赢得了"闺秀派女作家"的声誉,运用精神分析学说中"梦文本"与"潜文本"相关理论,指出苏雪林早期散文创作集《绿天》的伪"女性气质"。通过对《棘心》的创作意图、创作手法和美学风格的分析,指出苏雪林早期创作与"闺秀派"不仅相去甚远,而且呈现出阳刚、雄壮之气。  相似文献   

5.
目前 ,大陆文学界对于苏雪林散文多注重其“闺秀派”的一面 ,其实 ,关注社会人生也是苏雪林散文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一个受过西方文化熏陶的五四知识女性 ,苏雪林在描写社会生活时体现出鲜明的文化批判精神 ,其审美意识也较多地具有五四文学悲愤、激昂的特征。本文论述了其中的两个侧面。一是作者在归国途中面对同胞身上显示出的民族劣根性所作的审视和批判 ,二是作者在抗日战争时期对于民族性格中负面因素的愤慨 ,以及对于正面精神的颂扬。苏雪林批判民族文化的痼疾 ,其根源在于对民族和民族文化的热爱。  相似文献   

6.
考察苏雪林的早期创作,可以发现一个显在的成长历程,即始而出游,在经历种种的人生磨难之后,又实现了回归。这种叛逆和回归经验,在中国现代人文知识分子中具有普遍性。这也使得苏雪林的成长模式成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成长寓言。  相似文献   

7.
现代文学评论家阿英60余年前曾以百余字篇幅指出苏雪林早期散文创作之不足。近年来,随着海峡两岸苏雪林评论的升温,这些文字似已被人淡忘。本文作者在此从题材选择、作品思想深度、审美意识三方面对苏雪林早期散文之局限性作了较为详尽的评述,以求读者能够对这位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有一个更为客观、深入的认知。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现代作家论的发展进程中,苏雪林1930年代的作家论以其特有的史识意识、细致周详的理性评析和比较视野中的感性言说等个性化方式,完成了作家论批评体式的基本架构。正是凭借这种虽不完美却独具特色的走向学术化的作家批评实践,苏雪林奠定了她在中国现代作家论发展史上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9.
在理性与情感之间——谈苏雪林30年代作家评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雪林20世纪30年代作家评论是最早研究现代作家的资料.从苏雪林评价作家的矛盾性入手,分析其作家评论的标准偏差及其成因,进而认识苏雪林作为文学评论者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庐隐与苏雪林都是五四以后出现的才华横溢的女作家,她们都是被五四的怒潮从封建的氛围中掀起来并觉醒了的女性。她们都以"五四人"自许。但这两位同样出生在封建家庭、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受过高等教育的女作家,却有着完全不同的秉性:庐隐是一个反封建的人,苏雪林是一个反"反封建"的人。她们表现出不同的婚姻观和创作观。  相似文献   

11.
在苏雪林的早期散文中,处处能品味到其间所散发的"意与境浑"的意境美,古典的意境中还隐隐闪现出西画的构成.结合中国传统的美学观与西洋绘画观,从"画"与"意"两方面,对苏雪林散文中的画意构成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2.
在苏雪林的早期散文中,处处能品味到其间所散发的"意与境浑"的意境美,古典的意境中还隐隐闪现出西画的构成.结合中国传统的美学观与西洋绘画观,从"画"与"意"两方面,对苏雪林散文中的画意构成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3.
作为在中国20世纪30、40年代男性主控的文学批评界的女性批评家,苏雪林以其女性特有的敏锐感知、细腻情感、优美文字发表个人的文学评论主张,并以亲历者角度述评了同时代的作家作品,在当时文坛十分引人注目。因此,对苏雪林独特的女性批评视角以及女性色彩的批评文章进行考察,有助于更加全面、深刻理解文学史的全貌。  相似文献   

14.
苏雪林早期的散文是无可争议的美文,其审美内涵包括诗画之美、灵动之美、真挚之美等层次,与周作人、朱自清、冰心等美文运动中的名家相比较,苏雪林早期散文对美文运动的风格及走向有特殊的丰富与纠偏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现代文学吏上占据着一席之位的苏雪林,有其个人的特别之处.苏雪林深受五四新文化和新文学的熏陶和影响,但她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却拥有鲜明的传统色彩.她是一位学者型的作家,有学者的冷静和理性,也有学院派的自恋和隔膜.苏雪林的学识来自传统的营养,也受到传统的约束,特别是师承了林纾的古文观念和胡适的道德人格.新文学的发生却以批判林纾古文及其守旧思想为目标,胡适也是反对派的主将之一,但苏雪林既喜爱林纾的古文,又崇拜胡适的道德人格,由此化解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意义整合.  相似文献   

16.
在赴台的五四一代作家中,台静农和苏雪林有着许多共性的方面。他们都是"五四的产儿",也走过了大体相同的人生道路,集作家、教授、学者于一身。他们的散文创作都体现了五四时代精神。而在具体的创作路径、创作领域和创作方法上,二者散文又有着各自鲜明的特色。在台湾当代文坛上,台静农和苏雪林成为五四文学薪火的传播者。在他们的影响和启示下,台湾散文界形成了学者散文和"闺秀派"散文两个创作群体。  相似文献   

17.
苏雪林的楚辞研究富于比较意识。她善于以世界文明史的眼光来观察中国文明史诸问题。她将中国古史作为整体来考察,得出来的结论较为宏通。爱国主义与科学态度相结合是其最大特色。苏雪林在宏大的时代背景上接受了中国文明西来说。她辩证地处理了科学态度与个人感情间的关系。她认为中国文化是世界原初文化的冢子,并论证了台湾与大陆文化之间的一体性。宏伟的意识与微观的本领相结合是其又一特色。它体现在文本考据上,并由细微而返归大略,支撑其楚辞研究。苏雪林吸收了梵二会议以来的神学理论成果,这有助于其学术研究贴近国际前沿。  相似文献   

18.
苏雪林传略     
苏雪林既是才华横溢的女作家,又是著作等身的知名学者,但因其对鲁迅的攻击和对胡适的崇拜,多年来并未得到正常的应有的评价。而自诩为“五四”人的苏雪林则由反叛礼教到回归传统的人生轨迹,留给我们太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鲁迅、周作人、孙伏园等人在北京、上海两地接续编办文学周刊《语丝》。在周氏兄弟的带领下,“语丝社”聚集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作家、学者和评论家,“语丝社”和“语丝文体”因此得名。冯沅君、苏雪林、陆晶清、石评梅、陈学昭等女作家在《语丝》发表了一批优秀的散文作品,具有“语丝文体”的审美意蕴,但在文体研究中尚未得到充分重视。本文拟以苏雪林、陈学昭的创作为例,分析探索《语丝》中女性散文的风格,从古典诗蕴的意境美、多彩色调的绘画美、匀称整饬的句式美三个方面加以总结,以期丰富“语丝文体”的艺术特色和性别意蕴。  相似文献   

20.
苏雪林的两部自传体游记《岛居漫兴》和《崂山二日游》以其细腻的笔法,描述了三十年代青岛的风土 人情和社会环境,作品语言丰富,华丽,表现出作者独特的生活情趣,同时也流露出苏雪林孤傲自赏的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