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3 毫秒
1.
费尔巴哈(LudwingAndreasFeuerbach1804-1872年)是19世纪德国杰出的无神论者,一生致力于批判宗教神学,他对宗教的研究和批判几乎是他一切著作的主题。费尔巴哈与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不同,不是把宗教简单地归结为人们的愚昧无知,他的无神论具有人本主义的性质。他从心理根源和认识根源上分析宗教的产生,把异化应用于对宗教本质的分析,他的宗教异化理论是揭露和批判宗教本质的主要理论武器,是他的无神论思想的核心。一、费尔巴哈的宗教界化理论费尔巴哈从人的心理状态去分析宗教产生的根源,认为“人的依赖感是宗教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历史上费尔巴哈所完成的大量批判著作,使得马克思不必亲自从理论上全面地批判宗教。当时德国已经宣布了哲学唯物主义的胜利,但是必须赋予它以现代的科学面貌而与直观的旧哲学决裂,并使新型的哲学科学为无产阶级的解放运动服务。这是马克思当时面临的任务。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他才逐渐和费尔巴哈分道扬镳。  相似文献   

3.
在资产阶级思想发展史上,对宗教的怀疑与批判由来已久。费尔巴哈接受并充分发挥了其前辈们对待宗教的政治、思想原则,从自己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立场出发,同样批判了宗教神学与理性、与科学文化、与道德的严重对立,批判了它们在政治上的反动作用,等等。但费尔巴哈的无神论立场并不仅止于对宗教神学的单纯否定或社  相似文献   

4.
费尔巴哈是十九世纪杰出的唯物主义者和无神论者,在德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夜登上了德国哲学舞台。费尔巴哈同宗教神学和思辨哲学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批判了封建宗教的禁欲主义的伦理学说,号召人们从宗教和思辨哲学的虚幻的精神境界返回到活生生的现实人间,要求人们把目光转向人和人的幸福,关注于现实的物质利益。这些思想反映了德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和教会势力的要求,在当时起了一定的进步作用。但是由于费尔巴哈始终远离政治,置身于现实斗争之外,宣扬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这就使他的伦理学说带有超阶级的、超历史的、抽象的和调和现实矛盾的性质,因而受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尖锐批判。  相似文献   

5.
费尔巴哈的宗教哲学批判所强调的是经验及事实意义上的“真”,而信仰主义者所认同的是价值意义上的“真”。费尔巴哈的理论重心在于揭示宗教的秘密和本质,并不关注宗教的价值。费尔巴哈片面地批判了人的本质所异化出的“上帝之他”,但他没有辩证对待“上帝之他”的双重属性及其合理的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6.
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不仅是其早期哲学批判的延续,而且以<基督教的本质>为代表的宗教批判的真正精义就是哲学批判,是对黑格尔思辨哲学的批判;这一批判的真正成果不是对基督教或一般宗教之本质和起源问题的具体解决,而是贯穿于宗教批判始终并作为宗教批判根据的"感性对象性原则"的形成和运用.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之所以能够本质性地超越前人,费尔巴哈对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本质影响,就在于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本质上是由"感性对象性原则"出发的对思辨哲学的批判.  相似文献   

7.
<正>宗教批判和宗教研究是费尔巴哈毕生关注的重点。近些年来,学界从不同的视角对费尔巴哈宗教观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具体而言,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费尔巴哈宗教观的整体分析和宏观研究李毓章所著《人:宗教的太阳——费尔巴哈宗教哲学研究》一书分析了费尔巴哈宗教观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费尔巴哈宗教思想的演变过程及其早期宗教观的基本内容,重点阐述了费尔巴哈人本学宗教观,包括其理论基础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费尔巴哈将自己的新哲学建立在“感觉的真理”之中。他以人本学为理论基础,在对过去宗教神学与思辨哲学的批判中,从认识论的层面确立了“感性第一”的哲学原则,规定了思维与存在的主体中介统一;从本体论的层面证明了感性只作为其现实本身而存在并不为人的主观思维所规定,同时人也是作为感性的实存与外界现实构建对象性关系;从方法论的层面阐释了感性对象作为哲学开端的重要原则和人作为哲学发展内核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章论析了作为马克思主义宗教哲学理论的历史背景的两个主要理论,一是青年黑格尔派发动的宗教批判运动,特别是施特劳斯和布鲁诺.鲍威尔的宗教批判理论;二是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宗教观。二者的理论都对马克思主义宗教哲学理论有着很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费尔巴哈把自己的区别于黑格尔思辨哲学的新哲学叫做"感性哲学",它由感性的"人本学"和"自然学"组成,而且建立在对宗教的批判基础之上。从表面上看,他的感性哲学似乎存在着"矛盾":人本学和自然学彼此之间的矛盾,人本学内部的诸矛盾,宗教批判思想中的矛盾。然而,如果人们真的认为费尔巴哈的感性哲学中存在着自我瓦解式的内在矛盾,这很可能是对费尔巴哈的一种误读。费尔巴哈的感性哲学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其具体观点的形成往往是建立在批判、解构某一具体观点的基础上的,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和针对性。因此,在理解它的时候,必须联系其具体的语境来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1.
德国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路德维希·費尔巴哈(1804—1872),一生致力于反对宗教和唯心主义的斗爭。他的唯物主义哲学,不仅对当时先进知識分子思想的解放和德国哲学思想的发展曾发生了巨大的影响,就是对人类进步文化也作出了卓越的貢献。馬克思和恩格斯非常重視費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見解,尤其是他对自然界的唯物主义观点。他們在自己的著作中,贊揚費尔巴哈是个恢复唯物主义王位的杰出的哲学家,把费尔巴哈的哲学看作是一种“清醒的哲学”,是一个“天才发現”,并且認为費尔巴哈在某些方面是黑  相似文献   

12.
费尔巴哈在其哲学发展的过程中,对宗教的批判占有重要的地位。这种批判不仅有本体论的意义,而且还有丰富的认识论的内容。认识论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既是一门相对独立的科学,又是一种意识形态。从前一种意义来看,它有继承性,体现连续原则。每一种认识论体系都接纳前人、特别是在时间序列上与自己相近的体系中的问题,展开科学的探讨,这可以说是属于纯学术活动的范围。此外,就后一种意义来说,认识论的课题及其内容,则牵涉到历史条件和政治环境。费尔巴哈蕴涵于宗教批判中的认识论思想,就明显地表现了这两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一八四三年,以“揭露旧世界,并为建立一个新世界而积极工作”(《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14页)为己任的马克思,写下了他的一部巨著《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无情地揭露了黑格尔的思辩神秘主义,并在此基础上,对国  相似文献   

14.
1845年春天,马克思在客居地布鲁塞尔写下了著名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在《提纲》里,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进行了严厉的批判,这同从前对费尔巴哈的热烈赞扬和高度评价是一个鲜明的对比,表明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如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对宗教的批判表明宗教不是实际生活状况的原因,而是它的结果。他在后来的批判理论中进一步论证了人类实际生活归根到底决定于物质生产。因此,宗教批判不是解决问题的法宝,而只是现实社会批判的先导;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则是马克思全部批判理论的关键和重心所在;并且,这种理论的批判最终要转化为批判的武器———就这样马克思对宗教的批判逐渐走向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一开始重点是宗教批判,而后是包括政治经济批判在内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在这个逐渐深入的过程中,宗教批判的作用以及宗教的角色定位得到了清晰的阐述。  相似文献   

16.
在以往有关马克思的类概念的研究中,人们往往只将其与费尔巴哈的类概念进行比较,而忽略了其他青年黑格尔派成员如赫斯在类本质思想史上的贡献和地位。要正确把握马克思的类概念,需要重新回到费尔巴哈、赫斯和马克思三人的思想交集图景中。费尔巴哈完成了宗教批判,提出人本主义的类概念。赫斯在宗教批判基础上,走向政治批判并开启了经济批判,提出交往是人的类本质的思想。马克思通过经济批判进入社会历史领域,创立历史唯物主义,从而使类概念完成了从人本主义逻辑向历史生成逻辑的转向。  相似文献   

17.
费尔巴哈把理性返回到人的理性,把信仰返回到人的信仰,把宗教返回到人的宗教。他宣扬的是无宗教的宗教,是建立在人性根基上的宗教。他对神学形而上学的颠覆表现在如下方面:(1)从神本主义到人本主义;(2)从“人是什么”向“人是人”的转变;(3)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统一;(4)“消除”哲学。  相似文献   

18.
黑格尔曾用绝对精神,把艺术、宗教、哲学联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费尔巴哈则用他的人本主义哲学改造了这一思想,提出一个新公式,用“人的本质的现象或显示”,将艺术、宗教、哲学或科学重新统一起来。艺术作为反映现实的一种特殊形式,有它自己不同于哲学、科学等特殊的性质特征。在他看来,艺术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它的形象、幻想、情感等特征上,他揭示并阐述了艺术的这些独特的性质特征。  相似文献   

19.
何建津 《兰州学刊》2005,1(5):55-57,185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思想形成史上的一部关键性著作,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乃至全部马克思主义的发源地和秘密所在.该著作在哲学前提上继承了费尔巴哈的"感性存在",同时也给了费尔巴哈过高的评价;在批判黑格尔的哲学前提的同时,也把黑格尔的辩证法拯救了出来.马克思正是在继承、批判中超越了他的两位哲学前辈,提出了实践的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20.
费尔巴哈的伦理学说在费尔巴哈的整个哲学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我们曾经考察过费尔巴哈的无神论,他的无神论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宗教异化是人的本质同人的存在之间存在着分裂的深刻根源。因此,他提出要克服宗教异化,以恢复人的本性,或者说使人的本性复归,消除人的本质同人的存在之间的矛盾。费尔巴哈的这一无神论的结论,同时也就引伸出另一个结论,这就是要用世俗的伦理学来对抗宗教的伦理学。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