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两个类似的爱情文本阐释了两种不同的现代爱情观.池莉在无情地解构爱情,“不谈爱情”是她的旗帜;王安忆则在热情地重建爱情的本质,“乌托邦诗篇”是她爱情观的象喻.不论是解构还是重建都是对传统爱情文本的颠覆,显示了走出传统泥沼的现代知识女性的成熟与自信.  相似文献   

2.
安妮宝贝的小说,以告别、流浪、宿命为题材,记录了都市中"灵魂漂泊者"的爱情与死亡、痛苦与挣扎.在手法上,安妮宝贝采用了现代派的表现主义手法,以阴郁艳丽的辞藻、诡异飘忽的行文来讲述故事.而在她的爱情与死亡的故事背后,实际上是她对人生对于一切的虚无与绝望,是对人与人性的不可信任.这是一种存在主义的哲学思想的折射.  相似文献   

3.
安娜是一个美丽而善良的女人,在19世纪的俄国社会她追求理想中的爱情,但她所在的社会没有给她提供实现爱情理想的土壤,她所爱的人也没有成为她实现爱情理想的翅膀,她所追求的没有结果的爱情最终使她选择了以死来完成自己对爱的付出,美被毁灭了,悲剧产生了。  相似文献   

4.
英国现实主义女作家简·奥斯汀是描写中等人家日常生活的先驱.以<傲慢与偏见>为例,从五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她独特的写作风格.重点强调了奥斯汀一贯的写作主题--爱情与婚姻,以及她常用的写作手段--人物的对比.  相似文献   

5.
纵观方方小说中的爱情书写,可以看到一条消解与坚守神圣爱情的线索.从早期表现理想爱情到表现爱情的虚无,直至最后表现对爱情的绝望,方方小说中的爱情书写一步步展示了神圣爱情的被消解.同时,作为一位富于责任感的作家,方方从未放弃对神圣爱情的坚守,她在爱情书写中表达着对爱情、生命的终极思索和关怀.  相似文献   

6.
在<倾城之恋>中,自流苏与范柳原的情感纠葛反映出张爱玲对于爱情的矛盾和其内心的分裂,一方面她嘲笑和否定爱情,对人生抱一种虚无、怀疑的看法;另一方面她又渴望爱情的出现,希望获得男女之爱.<倾城之恋>中范柳原的失败,也就代表着张爱玲理想的爱情与人间有爱的看法的破灭.  相似文献   

7.
红学界普遍认为林黛玉与贾宝玉的爱情是以共同理想为基础的,称他们是封建社会的一对叛逆者.但林黛玉言行实际上并没表现出叛逆者的特征.宝黛爱情是以林黛玉的清纯爱情观为基础的,林黛玉和薛宝钗的不同在于她接受和尊重宝玉的人生价值观,给宝玉一个人生的"避难所".  相似文献   

8.
融融是马来西亚砂劳越的华文女作家,她的小说具有现实性与本土性的特色.从内容主题、艺术技巧的角度去审视其小说创作历程,可以概括出三个比较明显的特征:一是同甘共苦的爱情观,在纯美爱情与悲剧爱情的比照中凸显其爱情理想;二是地区精神的华人书写,以家族与本土的融合去表现砂劳越华族的生活样貌;三是云开雾散式的叙事,在作品结尾往往寄予美好的期盼.她的作品风格朴实,具有浓郁的人文关怀精神,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族群关系、社会生活、时代变迁等都有细致探讨.  相似文献   

9.
英国现实主义女作家简.奥斯汀是描写中等人家日常生活的先驱。以《傲慢与偏见》为例,从五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她独特的写作风格。重点强调了奥斯汀一贯的写作主题——爱情与婚姻,以及她常用的写作手段——人物的对比。  相似文献   

10.
新写实派小说家池莉在她的小说里深刻揭示了当代中国人的婚姻与爱情真相 ,也就是现实生活中的婚姻与爱情的本来面目 ,她对传统的虚假的“爱情神话”进行了无情的颠覆和质疑。池莉还在其小说中描写了新形势下人们心灵的骚动与欲望的喧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