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入21世纪,全球化的生态危机成为了人类面临的重大事件,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的恶化也危及到人类的生存。根据党的十八大做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重要战略地位,这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成果上的一个新发展,更是建设和谐社会理念在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升华,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中国化的新进展。在生态文明视阈下解读中国梦,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梦"。  相似文献   

2.
追求“诗意的栖居”,是人类所期望的美好生活境界。然而,随着对大自然的索取超过自然生态的承受能力,人类正逐步失去可以“诗意栖居”的生存环境。生态危机本质上是人的危机、生态观念的危机。公民生态意识的缺乏,是现代生态危机的深层次根源。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在不断培育公民生态意识的基础上进行。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同时生态问题也引起了高度重视,如环境破坏和气候变暖。自十七大开始,我国加快创建新型工业化的步伐,着眼于生态文明的建设;在十八大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被放在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当下,我们应该自觉地尊重自然,主动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4.
当今,经济的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种种生态问题,加强生态意识教育刻不容缓。大学生生态意识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关系到社会可持续发展。大学生生态意识教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生态意识的教育离不开切实有效的教育路径,需要多种方法和途径以及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和通力合作。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化拓展了文化的内涵空间,标志着人类文化进入了新的时代。实现社会全面顺利转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方面需要建设美丽新中国。  相似文献   

6.
于丽 《现代交际》2014,(12):92-92
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融入我国建设各方面之中,严重的环境问题制约着我国整体社会的发展进程,需要挖掘其发生的原因,解决束缚我国科学发展的难题。  相似文献   

7.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在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基础上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把它摆在了突出地位,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之中。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我们对马克思的自然观重新审视是十分必要的,并且它会给我们当今社会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了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保护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我国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在这一过程中,强有力的制度保障、绿色环保的生产模式以及正确的生态文明意识,对于我们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21世纪人类不断受到来自生态环境的威胁,而生态教育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被提出。提倡全民参与学习生态教育活动,是加强人民的生态意识、提升人民的生态素质的必要保证。在生态文明理念之下探究生态教育的内涵、意义以及发展路径,促进我国生态教育的迅速普及,是十分有效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0.
李璐 《现代交际》2014,(2):100-100,99
德宏州傣族的生态伦理观中有对自然的尊重、人自身的尊重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作为一种潜在的价值导向,客观上很好地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若能够正确利用和积极引导,将有利于德宏州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1.
12.
薛明 《现代交际》2011,(8):111-112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关系思想,自然生产力的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等。这些思想是我们建立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石,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当前我国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对当代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生态自然观是系统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生态自然观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在人类反思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过程中和总结现代生态科学的最新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生态自然观的确立,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战略提供了重要的哲学依据。综观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战略的提出、基本原则的形成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途径的探寻;均贯穿了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14.
通过研究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农村生态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高德菊  韩照波 《职业时空》2009,5(2):112-114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生态哲学、环境伦理成为国内外普遍关注的问题。我国古代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扩充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为实现生态文明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和思想源泉。在中国传统的天人和谐基础上对近代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使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理念深入人心,无论对中国自身发展还是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天人合一"生态思想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先秦时期,其中蕴含的人与自然合一、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折射出现代生态环境思想的光辉。生态文明是关乎人类生存与未来的最新人类文明,如何挖掘中国传统生态思想,汲取智慧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美丽中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追求目标,推进美丽中国建设需要自然美、社会美和人美,而人美是实现美丽中国的长久保障机制。因此,提升公众的生态意识,使公众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是美丽中国建设的时代召唤。文章从问题提出、现实意义以及实现路径等方面开展公众生态价值的提升研究,以期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同时也面临着环境破坏、大气污染、水污染等一系列生态问题。为了更好地推进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美丽中国建设,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深刻把握马克思生态观的内容,挖掘其时代价值,加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它为建设法治国家提供了基本保障,为提倡低碳生活提供了目标方向,赋予了生态文明建设新的时代内容。  相似文献   

19.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39次提出生态,19次提出生态文明,进一步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昭示了我们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决心。近年来,我们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不断出台有关政策措施,加大投入力度,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但也要看到,由于长期以来我县产业结构偏重,传统资源依赖度较高,要实现省委八届三次全委会提出的"尽快把河北建设成为生态经济发达、生态环境优美、生态文化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省份"的目标,还必须更新观念,在创新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20.
十七大以来,我国对生态建设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十九大更是明确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首要就是教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采取有效手段,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培养生态文明意识,巩固生态文明知识,规范生态文明行为,对学生的发展及美丽中国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