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我国2007~2017年30个省级行政单位的面板数据,构建一个包含R&D财政补贴、区域R&D投入、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和区域专利产出的被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区域R&D投入在R&D财政补贴对区域专利产出影响过程中的中介作用,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强度的调节作用。实证研究发现:(1)R&D财政补贴正向影响区域R&D投入,同时也正向影响区域专利产出;(2)区域R&D投入在R&D财政补贴促进区域专利产出的关系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R&D人员投入相比较经费投入的中介作用更加明显;(3)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不能直接对地区专利产出产生促进作用,但调节作用显著,知识产权保护强度越高的地区,区域R&D投入在R&D财政补贴与区域专利产出间的中介作用也越强。  相似文献   

2.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科技人力资源投入、科技财务资源投入、科技物资资源投入和科技环境等多重视角,以2012—2016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香港、澳门、台湾地区除外)科技产出为被解释变量,以滞后1期的科技产出影响因素为解释变量,运用最大信息系数和随机森林回归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科技产出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各区域的差异不断扩大;科技产出与部分影响因素之间存在较强的非线性关系;科技产出主要受仪器和设备经费、R&D经费支出用途、R&D人员和工作量、高技术产品进口贸易额等因素的影响,受其他变量影响较小。据此,建议加强科技资源优化配置,重视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利用2010—2016年中国高技术3个行业19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从企业R&D投入的外部影响视角,实证分析政府R&D资助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并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分析滞后效应。研究表明,政府R&D资助对企业R&D投入具有挤入效应,且不同行业的挤入效应具有显著差异。此外,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仅对个别行业的企业R&D投入具有显著影响,而是否存在时滞效应则与行业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4.
从实证与定量的角度分析R&D经费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可得出它们呈显著正相关的结论,由此我们可以建立相应的回归模型。我国R&D经费投入的现状不容乐观,研发经费投入水平低,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比例偏低。所以加大R&D经费投入促进经济增长必须有科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在构建两部门C—D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估算1996-2007年间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表明,我国不同区域之间以及同一区域不同地区之间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存在较大差距。通过对影响区域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因素的深入分析表明,区域高等教育规模、发展层次、投入水平是影响我国现阶段区域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差异的核心性内部因素。  相似文献   

6.
研究型大学R&D活动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研发经费是开展R&D活动的基本保障。以中美各3所知名研究型大学为案例,从R&D经费的规模、来源、增长率、支出结构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我国政府虽加大了对研究型大学R&D经费的投入,但总体投入仍不足;来源渠道需要进一步拓展,R&D经费支出结构有待优化。建议政府对研究型大学R&D经费的投入要保持适度、稳定增长;加强政产学研的实际性战略联盟,拓宽R&D经费来源渠道;加强基础研究,重视试验研究,提高R&D经费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7.
技术创新战略关乎中部地区能否顺利崛起,是化解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主要矛盾的关键一环。基于2000~2016年中部六省的面板数据,利用超效率DEA模型测度综合技术创新效率,基于新经济社会学的相关理论构建了影响技术创新效率的多层线性模型。结果表明:R&D经费支出和R&D人员全时当量对技术创新效率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两者作用在中部六省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对中部六省的技术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直接影响的因素有技术创新效率百度指数和城市化率,具有显著间接影响的有教育财政支出规模、外贸依存度、技术创新效率百度指数和工业化程度。  相似文献   

8.
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持续的R&D投入,而R&D资本存量正是衡量持续研发投入水平的最佳指标。本文基于BEA原理,合理测算出中国大陆30个省区市(西藏除外)的R&D资本存量,并采用省际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探讨环境规制下R&D资本存量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环境规制与R&D资本存量对绿色技术创新均具有促进作用,但一定强度的环境规制会挤占R&D投入资源,与R&D资本存量的累积发生“负挤出效应”,进而影响绿色技术创新;同时,R&D资本存量、环境规制对中国东部、中部与西部地区的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呈现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因此,本文提出了制定差异化的R&D投资和环境规制策略。  相似文献   

9.
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北京除外)1998-2004年面板数据的回归结果表明,各地区R&D强度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且其决定因素也不尽相同。基本结论是:决定各省R&D强度的因素与初始R&D强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的初始R&D强度水平下,R&D强度决定因素也不同。R&D强度较高的地区,其决定因素主要是政府补贴和人力资本存量;R&D强度中等地区,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本存量对提高R&D强度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R&D强度较低地区,GDP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和人力资本存量增加都能提高R&D强度。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可以提高R&D强度,但在不同区域其弹性略有差别。由此得出的建议是,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中国各省份应制定差别化的科技政策目标及实施手段。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现代经济计量分析方法, 利用1995-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 实证分析我国科研投入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分析表明:我国科技人力资本、研发资本与科技创新存在长期稳定的正向关系; R&D人员占就业人数比重和研发资本占GDP比重越大, R&D人员拥有专利申请授权数越多, 技术市场成交额占GDP比重越大; 科技人力资本和研发资本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此, 文章提出加大我国科研投入促进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多目标R&D活动中激励机制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R&D活动中容易发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R&D活动的管理机制 ,对 R&D人员诚实的工作态度和创新活力有重要的影响。多目标 R&D活动中有多项相关的工作任务 ,因而存在着 R&D人员工作努力的多维配置及工作成果的多目标评价问题 ,这需要构造多维的委托代理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求解 ,确定了最优激励的数量关系 ,在这个基础上获得了若干有别于单目标单任务情况下已有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2.
高房价遏制了科技创新能力,但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对房价的推高作用尚未明确。以此为新视角的探究,首先根据经济学理论推演研究假设,而后构建中国31个省份2006年至2017年间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房价的混合面板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修正科技创新能力指标体系,选用Ward法进行区域异质性分析,进一步结合区域异质性建立多元线性计量模型分析了科技创新能力对房价的影响因素和传导机制。研究发现:从全国范围看,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推高了房价,主要原因是科技投入中R&D人数的显著增加,而科技创新能力的产出和研发经费投入的正向影响较小;R&D人数的传导机制是通过直接效应和部分中介效应正向影响房价;考虑区域异质性,R&D人数增加在各省份均推高了房价,且科技创新能力非发达区域效应更大;在科技创新能力发达的7个省份中,R&D人员出现"聚集效应",其他省份出现"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3.
R&D(Research and Develop即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是推动科学技术前进的核心力量.R&D经费支出反映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将组合预测应用于我国每年R&D经费支出,预测结果表明,组合预测有效地提高了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中国2011—2019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SBM-GML方法测算了各省份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金融规模、金融效率和金融结构等三个维度下,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金融发展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传导机制。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金融发展水平进行了细分,进一步探讨在不同金融发展水平下,R&D投入的中介效应是否存在异质性。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在规模维度和结构维度上促进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但是在金融欠发达地区,金融发展只在结构维度上促进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R&D投入发挥了中介效应,在金融发达地区,R&D投入虽然没有增强金融规模和金融结构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但是减弱了金融效率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作用;在金融欠发达地区,R&D投入减弱了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作用。笔者建议从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入手,改善各地金融发展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作用,发挥好R&D投入的中介效应,制定差异化的金融政策,提高中国金融发展的整体水平,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R&D资源状况以及产出成果居于全国前列,但江苏在R&D投入方面的强度与其经济地位不相称,与发达国家同类指标相比差距较大;江苏R&D活动内部结构失衡,活动资源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各行业R&D活动投入强度及产出效益亦不均衡;企业在江苏R&D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已经显现,科研院所依然是江苏R&D活动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6.
R&D活动是科技创新活动的核心,R&D活动的开展有赖于R&D资源的支撑,R&D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推动科技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河北省近年来加大了对高校R&D资源的投入力度,R&D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然而目前高校R&D资源配置还存在着一些不合理之处,R&D资源配置亟待优化。首先通过横向对比,分析河北省高校、企业、研究机构的R&D资源配置的特点;接着从R&D人力投入、R&D经费投入、R&D物力投入和R&D投入的科技产出等几个方面,对河北省高校的R&D资源配置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最后从高校主管部门的角度出发提出优化R&D资源配置,提高R&D资源利用效率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政府适应科技革命和生产力发展的内在需要,紧紧围绕国家利益强化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调整R&D投入重点,支撑基础和前竞争研究,引导产业界及全社会增加R&D投入.这使美国成为世界R&D投入最大的国家,极大地提高了美国的核心竞争能力,奠定了美国的科技、经济、政治大国地位.美国政府强化R&D投入及宏观调控,发挥在科学技术进步中的主导作用,反映了二战后国家对经济、社会生活干预程度的不断加强,对我国强化科技投入、加快科技进步也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实体经济增速放缓和利润率相对较低的当下,国企高杠杆、充当影子银行角色在一定程度上挤出了R&D投入,损害了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国企创新发展的根基。以2007—2016年非金融类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国企参与影子银行活动以及高杠杆条件下该活动对R&D投入的影响,结果发现:国企参与影子银行活动的规模越大,其下一年的R&D投入就越低,影子银行活动对企业创新活动存在挤出效应,高杠杆加剧了这种挤出效应;进一步,短期负债带来的短期杠杆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企业参与影子银行活动对R&D投入的抑制作用,长期负债带来的长期杠杆会加剧上述抑制作用。这一经验证据丰富了影子银行、财务杠杆和R&D投入之间关系的理论文献,也为国企贯彻“三去一降一补”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9.
选择我国电子通信行业的R&D资金投入强度、R&D人员投入强度以及发明专利拥有量三个指标,多角度地探析我国技术创新对电子通信行业出口的影响。利用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2004—2015年的面板数据,对样本数据现状做描述性统计并建立计量经济模型。结果表明:三项技术创新指标对我国东中部地区的电子通信行业出口的影响极为显著,而在西部地区,发明专利拥有量指标与电子通信行业出口相关关系强于另外两个指标。最后对此进行分析解释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R&D经费投入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R&D经费投入是评价国家科技实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的首选指标 ,长期以来已为世界各国和重要国际组织所普遍采用。本文主要针对我国R&D经费投入与国际间的比较 ,分析我国R&D投入所处的阶段及R&D投入方面存在的差距与困难 ,最后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