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袁了凡(袁黄)以其《了凡四训》闻名于世,该书亦被当作训子家书。其实,了凡所作家训并非《了凡四训》,而是《训儿俗说》。作为王龙溪(王畿)的及门弟子,了凡在思想上是阳明后学的一分子,其人生轨迹属于典型的儒家士大夫,其日常修持及著述呈现三教汇通的思想特色。了凡家风淳朴,家学深厚,以儒为宗,兼收并蓄,强调道德主义,注重积德行善,具有出世情怀,对其人格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1936年,陈寅恪先生读了沈兼士《“鬼”字原始意义之试探》之后,评价说:“依照今日训诂学之标准,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此语提出一种由字、词观察历史文化的路径,在方法学上对于人文学术研究具有普适的指导意义。从文体学研究角度而言,我们也不妨说,“凡解释一体即是作一部文化史”。  相似文献   

3.
在近期发布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贰)·参不韦》整理报告中,有一未作隶定的新见字“■”凡三见,引起了学者的关注。整理者和研究者都提出过一些释读方案,至今聚讼不已。现通过对相关字形音义的细辨及所在辞例的考究,推断该字可隶释为从廾(凫)声的“”,是为拱执符信的“符”字而造。竹简“共不屖”可读为“拱符不迟”,意谓秉执符节且不怠慢;“共不”可读为“拱符不皇”,概言执符而不正大显扬。  相似文献   

4.
汉语词类的科学划分始于《马氏文通》,这是按意义标准划分词类主张的创始与典型代表。如它说:“凡字有事理可解者,曰实字。无解而惟以助实字之情态者,曰虚字。”“凡实字以名一切事物者,曰名字。”“凡实字用以指名者,曰代字。”“凡实字以言事物之行者,曰动字。”“凡实字以肖事物之形者,曰静字。”“凡实字以貌动静之容者,曰状字。”(以上实字)“凡虚字以联实字相关主义者,曰介字。”“凡虚字用以为提承展转字句者,统曰连字。”“凡虚字用以煞字与句读者,曰助字。”“凡虚字以鸣人心中不平之声者,曰叹字。”(以上虚字)  相似文献   

5.
《马氏文通》关于“同次”的界说称:“凡名代诸字,所指同而先后并置者,则先者曰前次,后者曰同次。”(102)所谓“同次云者,犹言同乎前次者。同乎前次者,即所指者与前次所指为一也。”(102)我认为,马建忠这里关于“同次”的定义至少向我们提示了以下四点:(1)“同次”是针对明代诸字而言的;(2)“同次”与“前次”是互为依存的一对概念,没有“前次”就无所谓“同次”;(3)“前次”与“同次”先后并置,且  相似文献   

6.
辛刚  余德安 《老友》2013,(1):28-29
曾凡娣是江西新余钢铁公司的退休员工。早在20年前.他就因自己的名字“凡娣”与人人皆知的民间传说中的好人阿凡提的“凡提”谐音,便在他的名片上赫然印着:阿凡提。而在“阿凡提”三个字的下方,才用小号字印上打了括号的“曾凡娣”三个字,并在名片的顶端用红色字赫然标出了十个大字:“家有困难事,  相似文献   

7.
《新唐书纠谬》二十卷(以下简称《纠谬》),本人吴缜撰。吴缜,《宋史》无传,生平事迹不可洋考.南宋吴元美说他“字廷珍,成都人,熙丰时名公师孟之子”(吴元美《纠谬后序》,附知不足斋本《纠谬》后)其父吴师孟,字醇翁,庆历年间进土,以善书知名.刚直敢言,元丰中反对新法,是苏武所称“矫矫六君子”之一(陆心源《宋史翼》卷一《吴师孟传》,吴缜“治平中进士,年分无考.”(《成都县志》卷二《选举志》)《全蜀艺文志·吴氏族谱》则记载他“以世科官至左朝议大夫,知邓(四川邛崃县)、蜀(四川崇庆县)、洋(陕西洋县)、万(…  相似文献   

8.
范锴的生年,当是乾隆三十年(1765)乙酉。他的《痴人说梦》,当成书于嘉庆二十二年(1817)丁丑,其主体部分则有写成于嘉庆八年(1803)癸亥之前的可能。根据避“宰”字讳的特殊情形,不难确定,国家图书馆藏本(原属周绍良)的原始刻板,当制成于道光帝登基(嘉庆二十五年庚辰八月二十七日,公元1820年10月3日)之前,故可称嘉庆末年刊本。它是道光帝登基之后刷印的,原版已遭铲挖,但有两处“事”字完好无损,属漏网之鱼,亦即吞舟之鱼。《痴人说梦》的刊刻年代可以证明,此书写定于嘉庆朝。  相似文献   

9.
在全部《论语》里,“斯”字凡71见,“是”字凡58见,和两字词类相近的,“兹”字凡一见,“此”字未出现。汉语语法学家认为是指示代词的,“斯”字有22例,“是”字有26例,“兹”字一例:认为是指示形容词的,“斯”字有15例,“是”字有5例。现在将它们分别列出,作一对照。知道“斯”“是”在两方面的用法中,完全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0.
林则徐(1785—1850年),字少穆,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嘉庆进士,中国清代爱国政治家、思想家、诗人。林则徐入仕为官四十余载,他提倡的“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脍炙人口,他从政生涯的廉政故事更是为后人津津乐道,传颂至今。  相似文献   

11.
齐夫 《中华魂》2013,(5):28-29
山西省灵石县县委书记杨洪为官运亨通、步步高升,将当地著名的石膏山改名为“仕高山”,寓意为“凡到仕高山者,无官者可以入仕,居位者可以升迁”。然而,改名后的“仕高山”并没有保佑给其改名的始作俑者,相反,在改名后的一个来月,这位县委书记的仕途戛然而止,他因为腐败被检察机关查办了。在杨洪落马后不久,石膏山景区的开发商很快又将名字从“仕高山”改回了石膏山。(2012年11月7日《法制周末》)  相似文献   

12.
《说文》五百四十部,每部各立部首,部首说解殿以“凡某之属皆从某”.部首者,所以统领部中字也;部中诸字,属于部首者也.许书有仅有部首一字,部中更无他字而亦云凡某之属皆从某者,殊为无理,此其立例之未当者也.  相似文献   

13.
晟肱 《社区》2009,(14):7-7
曾国藩。清代名臣。湖南湘乡县(今双峰县)人,清嘉庆十六年f1811年1出生于一个穷山僻谷的耕读人家。他一生勤奋好学,以“勤”、“恒”两字激励自己,教育子侄。谓“百种弊病皆从懒生.懒别事事松弛。”他抓住一切读书的机会不被松。死前一日犹手不释卷。曾固藩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冬,曾给自己订下了每天读书的十二条规矩。它们是:  相似文献   

14.
让人非我弱     
沈从文先生的墓碑后面有张允和(沈从文夫人张兆和的二姐)撰写的碑文,“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简短的16个字,概括了这位著名作家、学者一生的为人。每句后一字组成的“从文让人”,也可以说是他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让人,忍让,让他享年八十有六的高寿,让他由作家转为学者,成就大事业,而享誉中外。  相似文献   

15.
解维汉 《社区》2014,(11):15-15
文天祥(1236—1283),原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吉安县)人,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他1236年出生于富田乡文家村,白小抱负远大,学业甚佳。20岁进京会试,考取状元。宋理宗因其名吉利,说:“此天之祥,宋之瑞也。”当元军南下,他“尽以家赀为军费”,  相似文献   

16.
让人非我弱     
沈从文先生的墓碑后面有张允和(沈从文夫人张兆和的二姐)撰写的碑文,“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简短的十六个字,概括了这位著名作家、学者一生的为人。每句后一字组成的“从文让人”,也可以说是他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让人,忍让,让他享年八十有六的高寿,让他由作家转为学者,成就大事业,而享誉中外。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苏轼所谓“自是一家”小词并非《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转变词风是从离杭赴密时开始的,他的《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就是一个标志;苏轼的“自是一家”说是在其探索期、发展期的创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自是一家”不仅仅是“豪放”一家,“豪放”二字不足概括多种姿态的苏词。  相似文献   

18.
1993年,华山管理局决定给华山的主要景点立碑介绍。碑文草就后,约我们前去华山下与碑文作者们一起讨论定稿。在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通常写作“千尺tong”、“百尺峡”、“(木臬)(木臬)椽”中的“tong”、“峡”、“(木臬)”三字有问题。  相似文献   

19.
蒋礼鸿先生在《(金瓶梅词话)语词札记》(载《文摘》1991年第3期)一文中的第二十六条,对“■”的含义作了解释。刘运兴老师在《关于(金瓶梅词话)语词札记)的札记》(载《吉首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文内的(一)对此解释提出不同的看法。刘文据此字的结构而考求其义的方法是对头的,“■”的含义确实是指精液,而绝非蒋文所谓唾沫。但刘文推测“■”的读音与“xiong”切近,音读应当为“xiong”却是不对的。笔者查阅了几部著名的词典,在xiong的音读的字中,都找不到含有“■”的字。含有“■”的字的读音大都是“c。ng”、“song”、…  相似文献   

20.
“差不多先生”,1942年诞生在胡适笔下(见《差不多先生传》)。他是懒人的代表,办事粗枝大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思想却很不细密”,办事很“不认真”。让他买红糖,他买成了白糖;让他记账,“十”字写成了“千”字;要他请“人医”王医生,他却请来了“牛医”汪医生……在他看来,“红糖”与“白糖”,“十”字与“千”字,“人医王医生”与“牛医汪医生”,都是差不多的,无碍大局。“差不多先生”虽然早已寿终正寝,但他却子孙满堂。今天仍有大大小小男男女女的“差不多先生”。北京某医院的一名医生就是一个“差不多先生”。他给一位患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