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了汉斯·J·摩根索的现实主义外交思想产生的根源及其时代局限性,指出一种和平的而非战争的、合作的而非竞争的外交理性是人类进步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安倍式积极和平主义",是日本安倍晋三内阁推行国家安全保障及外交战略的基本理念,带有安倍本人浓厚的个人色彩。安倍内阁提出的"积极和平主义"并非一蹴而就,它力主日本在安全保障领域实现"主体地位""多元手段"与"全球视野",与和平学研究中的"积极和平主义"内涵完全相悖,其实质是修宪主义、大国主义与修正主义。  相似文献   

3.
李永鹏 《阴山学刊》2004,17(3):113-116
中国"3·3·3"智能量表给心理测验带来了启示(一)不仅重结果而且重过程;(二)不仅重显能而且重潜能;(三)"反思"能力可以测查和训练;(四)测查同时可以训练;(五)被试既可以被人测也可以自测或测他人;(六)培训主试不重在打分而是重在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4.
王俊文 《学术论坛》2007,30(12):33-37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准确而深刻地解读列宁的"和平外交"发展思想,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外交事业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指导意义.文章从三个方面对列宁的"和平外交"发展观进行了阐述即独立自主是"和平外交"思想的前提与基础;和平共处是"和平外交"政策的内在主线;发展壮大社会主义是"和平外交"的思想核心.  相似文献   

5.
冷战结束之后,日本国内出现了妄图突破现有和平宪法的约束,通过向海外派兵以及加强日美军事同盟、甚至是欲图修改和平宪法以显示其作为地区政治和军事强国野心的”新和平主义”政治思潮。这种思潮目前已经进化到了转型时期,即在完成向海外派遣自卫队、加强日美军事同盟的基础上,通过制定《反恐特别措施法》,使其海外派兵行为以参与联合国维持和平活动的形式,在联合国主导的框架下变得合法化;同时通过制定《国民投票法》,在立法程序上实现了修改和平宪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周南·关雎>中"流"、"芼"二字,在<毛传>里训为"求"、"择".本文从两个方面论述了毛亨之说的不妥于字无征,于文无理.认为"流"训为本义,"芼"解为以蔬菜伴祭,即"熟而荐之",无论从文字上还是从文章上看都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7.
张剑 《阴山学刊》2004,17(1):74-75
<诗经·魏风·硕鼠>"逝将去女"之"逝",注者多解作"誓"的假借,释义为表示决心的"誓言"或"发誓",这种解释值得商榷.根据<诗经>的用字体例,用"逝,往也"即"离去"、"逃离"这个意义来释"逝将去女",不但词义有据,情理通顺,而且同诗的主旨更切,于意更长.  相似文献   

8.
仝建平 《晋阳学刊》2005,(3):121-122
童贯在宋徽宗政和年间曾担任陕西等地的"宣抚使",而<宋史·贾炎传>及<大金国志>却误作"宣徽使",这是两种不同的职官,应予以订正.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复调"批评理论的角度出发,对马克·吐温的著作<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进行重新解读.小说通过少年哈克和黑奴吉姆追求自由的逃亡历程,在叙述结构、人物关系以及语言上呈现出"复调"景观,显示了这部优秀作品的"复调性"创作思维.  相似文献   

10.
欲判明先秦文献中所记载的"河图"、"洛书"是否点阵之图,首先应求于先秦文献中有关"河图"、"洛书"的原始记载.根据<尚书·顾命>、<论语·子罕>和<周易·系辞上>中有关"河图"、"洛书"的原始记载,无法得出"河图"、"洛书"是点阵之图的结论.非点阵之图的结论,是根据胡应麟"辨伪八法",核之并世之言以观其称,核之异世之言以观其述,称点阵之图为"河图"、"洛书"显属可疑,而且,刘牧在<易数钩隐图>的序言中自谓"采摭天地奇偶之数,……点之成图",无意之中,已露出了作伪的破绽.清代学者毛奇龄更将刘牧作伪之迹原原本本考察得十分清楚.刘牧为了使其创制的点阵之图为人所重且行之于世,于是将点阵之图托以"河图"、"洛书"之名,也完全符合作伪的一般规律.坚持认为"河图"、"洛书"为点阵之图者所持之论据,亦皆似是而非.因此,先秦文献中所记载的"河图"、"洛书"并非点阵之图.  相似文献   

11.
《江西社会科学》2013,(10):128-134
甲午战争是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决定和影响着此后中日两国的发展趋势和走向。清政府战败后,帝国主义纷至沓来,大大加深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而日本则以此为契机加快发展,逐渐步入资本主义强国的行列。清政府甲午战败的原因固然很多,而李鸿章奉行妥协退让的"和戎"外交方针是导致甲午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戚其章 《河北学刊》2004,24(2):155-160
甲午中日战争在日本国内被称为日清战争.自20世纪60年代始,日本国历史学家中塚明教授即以此课题作为研究的主攻方向,历经四十余年而不辍,以"良史"的眼光秉笔直书,全面而深刻地揭露了当时日本朝野是如何蓄谋已久地发动日清战争的,充分体现了一个史学家征实考信、求真纠谬的责任和使命,堪称日本的"董狐".  相似文献   

13.
杨雅丽 《学术论坛》2005,(9):136-139
"绘事后素"与"礼后乎"之论断,是儒家在解读<诗经·卫风·硕人>语句之特定情境下推演产生的哲学和美学命题,是<诗经>特有的文化基因与儒者彼时彼地之智慧与理性相互激荡而进发出的思想光华.从文本训诂看,"绘事"即绘画之事,"素"指素白质地;"绘事后素"即"绘事后于素",指绘画中巧布众色当在具备了素白质地之后.儒家崇礼,认为礼乃"国之大器";同时认为,礼亦是"文",它必须以仁德--即"质"作为基础和精神内涵.所以"礼后"即"礼后于仁",儒家赋予礼丰富的道德精神.  相似文献   

14.
战争一直与人类历史相伴随,给人类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因此,和平也就成了人类的最高理想。如果说,每一次战争劫难过后,都会燃起人们更强烈的对持久和平的渴望的话,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场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劫难更使得渴望和平的人们痛定思痛,而和平学作为一门新的学科也由此而诞生。2005年3月由南京大学举办的“人类历史上的对抗、冲突与化解”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南京召开。《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从此次会议论文中精选4篇,在“当代西方研究:和平与冲突问题”专栏中发表。第一篇论文是国际和平学研究泰斗约翰·加尔通教授的…  相似文献   

15.
十三世纪后期,蒙古帝国东征西讨,驰骋欧亚两大洲,铁蹄到处,使不少民族与国家闻风战栗。1279年元灭南宋,统一中国后,又曾出兵远征过日本、占城、缅甸、爪哇等地。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抓住这些现象,刻意渲染,制造了所谓“黄祸论”,以此挑拨有关国家同中国的关系。元世祖忽必烈在1292年出兵爪哇的战争的确给自古以来中国同印度尼西亚之间的友好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无论是D·G·E·霍尔的《东南亚史》,还是萨努西·巴尼的  相似文献   

16.
张小平 《江淮论坛》2002,(4):107-113
曹丕的<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一篇著名的专论,对后代的文学理论产生了很大影响.曹丕在<论文>里提出了著名的"文章不朽"说,其"文章"所指,今天研究者的见解也不尽一致.本文认为,曹丕提出"文章不朽"说,是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的,对于"文章"的理解,应结合<论文>本身及当时邺下文人的处境去考察.  相似文献   

17.
辛弃疾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夜半清风鸣蝉"二句中的"别枝"应释为分开树枝,"半夜"应释为中分夏夜.理由有三其一,从词义上分析,"别"和"半"用的是本义分解、中分;其二,从句义上分析,这样理解,词中所描绘的意境更加美好;其三,从句子结构上分析,"别"和"半"释为动词,这两句话的对仗才工整,更见作者遣词造句之妙.  相似文献   

18.
以语言的艰涩和叙述过于简洁著称的美国作家爱伦·坡作品的内在含义难以为读者理解,由于其故事过于怪诞和语言的吸引力常常使读者只注意叙述者讲述的故事情节,而不能了解作者所要表述的真正含义.通过对<丽姬娅>、<厄舍府的倒塌>和<非常之魔>中塑造的叙述者进行分析,论证作品暗寓的真实含义是在美丽、真实、善良上.尽管不同的叙述者用不同的方式讲述着各种怪诞的事,但是,只要沿着"我"这座起媒介作用的桥走下去,就能找到释通爱伦·坡怪异故事的钥匙.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70年代,是东亚国际关系的转折时期。在中朝日三国关系从传统向近代转型的过程中,李鸿章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角色。这期间,他对日本的认识颇为复杂,其对日外交策略也有多面性。起初,在中日"修好"订约之时,李鸿章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待中日关系,认为日本是调节中西关系的重要因素,而有联日制西的倾向。当日本出兵台湾,进而吞并琉球时,李鸿章看到了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向西方学习而逐步强盛的事实,清醒地认识到日本的侵略性,并认定日本终究为中国之患,中国只有变法自强才能图存。与此同时,李鸿章积极推动朝鲜与美国立约通商,乃至向西方列强开放,以实现其以西制日防俄的外交策略,希望借助美国以及西方列强抵制日本、俄国对朝鲜的侵略,其根本目的还是维护中朝宗藩关系,尤其是中国的国防安全。李鸿章是一个务实的外交家。他的对外思想与外交策略直接影响了清朝政府的对外政策,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19世纪80年代乃至甲午战争之前的中朝日三国关系。  相似文献   

20.
"郑声淫"考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兴华 《江淮论坛》2002,(1):105-108
有关"郑声淫"的传统解释,多不离<诗经·郑风>,或认为"郑声"则<郑风>,或认为"郑声"乃<郑风>之音乐.前者与"思无邪"及<诗>之为经相抵牾,后者乐淫而诗不淫的观点有违"诗乐一致"的原则.事实上,"郑声"是产生于<诗经>之后的一种"新声",与<郑风>无关.<郑风>与"郑声"虽然都不脱郑俗的影响,但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前者虽难掩其浪漫与野性,但却自然、纯净,符合孔子时代的"无邪"标准;后者则以满足声色享受为目的而有涉于淫,故孔子称前者为"无邪",而斥后者以"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