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通过实地调查,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其目前的生存状况、心理状况、教育状况等都不容乐观。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并指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提升他们的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陕西农村环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但大部分地区的设施建设仍然滞后,并在设施项目选择上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这成为制约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和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瓶颈。鉴于此,采用区域研究和比较研究法,选取陕北、关中、陕南三大区域行政村38个,走访农户298户,通过收回的861份调查问卷来考查陕西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分析农民对现有环境基础设施满意度、获取农村环境基础设施村民需求。研究结果表明:三大区域供水设施、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状况存在较大差别;农民对环境基础设施的整体满意度较低,处于不满意等级,但不同区域具体情况不同;不同区域农民对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的偏好存在明显差异。政策方面,地方政府应加大对相关设施的投资与建设力度,结合实际,有所侧重,补足短板,做好设施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满足农民需求,注重政策的协调作用,不断提高农民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研究基于2004-2012年中国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运用一个包含了风险、企业绩效、行业绩效、预期绩效水平和理想绩效水平的动态模型,对中国企业承担的风险的决定因素以及风险一收益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企业绩效和过去的风险水平对企业风险有显著负向影响,而预期绩效水平和理想绩效水平对企业风险有显著正向影响,支持了公司行为理论关于战略风险—收益关系的因果论证.绩效低的公司会主动寻求较大的风险,绩效高的公司会规避风险,中国企业存在"鲍曼悖论"现象.  相似文献   

4.
上市公司现金持有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逐步回归法,以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企业现金持有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增长机会、企业规模及股利支付与现金持有水平显著正相关;现金流变异性、现金替代物、财务杠杆及公司年龄与现金持有水平显著负相关;没有证据显示现金流、银行债务、债务期限结构与企业现金持有水平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人口离开家乡外出从事各类务工经商活动,使用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就业状况以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显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成为雇主和自营劳动者的可能性显著低于汉族流动人口,而成为雇员和失业的概率均显著高于汉族;并且不同的少数民族在就业状况方面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进一步的计量检验表明:女性、来自城镇、年轻或年龄偏大、受教育水平较高、跨省流动、流入东部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更可能从事雇员工作,而不是成为雇主或自营劳动者;而男性、中年、受教育程度较高、跨省流动、流入东部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失业的概率显著更低。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农村,民间借贷已成为农村金融的主要形式。在对贵州民间借贷形式、规模、利率、用途等方面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部分回答了它们的特点及其分析了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研究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合肥市农村地区 950 名 60 岁及以上农村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过去 1 年的跌倒率为 26.84%,跌倒发生地点多数在室外(70.20%),以上午居多(53.72%)。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非独居、有抑郁症状、衰弱、患脑卒中的老年人具有高跌倒风险;80 岁及以上老年人跌倒风险更低。总体来看, 合肥市农村老年人跌倒率较高,老年人跌倒受多种因素影响,应针对重点人群,采取相应措施, 降低跌倒风险,提升农村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相似文献   

8.
福建农村金融市场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农村金融市场是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金 ,优化资金结构的重要融资场所。本文通过对福建农村金融市场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剖析 ,并提出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根据1978-2014年我国的相关样本数据,采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其多种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人数与人口城市化率、农业现代化效益水平、城乡收入差距、非农产业结构偏离和农村中小学应届毕业生总数等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其中,人口城市化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抑制作用;农业现代化效益水平、非农产业结构偏离和农村中小学应届毕业生总数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均具有促进作用;城乡收入差距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促进作用较小。今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向应以包括县城在内的大中小城市为主、县城以下的小城镇为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类型应向以专业型转移为主、兼业型转移为辅的形式过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应以跨区域转移模式为主、就地转移模式为辅。  相似文献   

10.
妇女地位的高低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准之一。当前 ,我国贫困地区的农村妇女地位还比较低下 ,其制约因素是多方面的 ,应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其地位 ,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人口城市化的核心是市民化,市民化的主体是农民工。在我国快速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中,如何获得人口城市化的最大收益,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基于此,将人口城市化分为两个阶段,通过构建数理模型,求出市民化最佳开始时间的判断标准,并在此标准下进行理论分析。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结论:我国市民化开始时间推迟,导致市民化收益较低。  相似文献   

12.
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现状与规制完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农村居民的消费习惯?食品安全知识以及农村监管部门现实的监管难题,揭示农村食品安全形势,探讨完善农村食品安全规制的对策与建议?方法:对2 697名农村消费者进行实证调查,对监管部门进行访谈?结果: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缺乏对农村地区的针对性,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不力,农村居民食品安全知识匮乏?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农村消费者维权意识差?成本高?难度大?结论:需要建立对农村地区更有针对性的法律体系,农村地区需要加大监管力度?提高监管效率,提高农村居民的自保能力和意识,充分保障农村地区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3.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得与失:基于实证和制度分析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村信用社新管理体制框架的全面建立和第一阶段改革试点的基本完成,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迎来新的起点。本文基于历年统计数据,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对1996年尤其是2003年深化改革试点以来农村信用社的改革进程进行实证性反思。研究发现,农村信用社改革成效的形式大于实质,基本上没有取得重大的突破性进展;而农村信用社改革难的最根本原因,在于政府在改革思路上的严重路径依赖。鉴于此,本文提出了继续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1999-2007年之间140多万个微观企业的数据样本,运用动态随机Logit模型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出口决定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并重点考察了出口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对潜在出口者出口倾向的影响。研究发现,同类行业出口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有利于企业出口倾向的提高,但这种出口集聚的溢出效应也存在一定的限度,即二者之间表现为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总体而言当前我国地级区域层面的出口企业集聚并未达到最优水平。  相似文献   

15.
依据Hicks和Acemoglu的技术进步方向定义,将生产函数设定为CES形式,使用三方程标准化系统方法测定并对比中美制造业22个细分行业技术进步偏向性指数,通过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中美制造业技术进步偏向性的跨国传递效应。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整体为资本偏向性,呈逆要素禀赋发展趋势,且与美国制造业技术进步偏向性指数走势基本一致。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美国制造业技术进步偏向性对中国存在跨国传递效应,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资本偏向性主要受美国影响,但存在1-2年的时滞,而要素禀赋结构和自主创新并未使技术进步转向资本。  相似文献   

16.
进入“新常态”阶段,中国经济发展增长速度放缓,结构性问题逐步凸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的提出,为进一步缓解结构性矛盾提供了因应之道。采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验证了创业与居民幸福感的相关性,并进一步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创业与居民的幸福感正相关;居民幸福感可随着创业参与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增加;持平或盈利的创业项目可以提升居民幸福感,盈利水平与居民幸福感提升水平正相关。因此,应抓住“双创”的机遇,合理利用各项优惠政策和措施,同时提升人力资本,强化创业培训,提高创业成功的概率,进而提升居民幸福感。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不仅对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行了战略布局,也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当前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如生态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绿色发展薄弱、农村生态文化建设落后、环保法律制度不健全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展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需从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健全生态法律制度四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数字金融打破了传统物理网点的局限,提升了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从而直接或间接减缓了农村贫困,然而其对农户内部收入差距究竟有何具体影响?文章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运用再中心化影响函数回归(RIF)方法,从收入结构性角度细化剖析数字金融对农户内部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及贡献。研究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对农户收入存在显著的减贫增收效应,且能够拉大农户内部收入差距;从收入结构性分析,数字金融发展能促进经济增长带动非农就业增加,但农户存在教育程度和社会关系网差异,从而导致农户工资性收入差距呈现拉大趋势;数字金融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信贷约束对农户农业和非农业生产的资金投入限制,但由于存在“使用差异”,农户内部经营性收入差距拉大;数字金融通过拓宽金融产品和理财的渠道,虽弥补了“二重排斥”中的“工具排斥”,但由于农户“自我排斥”依然存在,导致财产性收入进一步拉大;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高物质资本、高社会资本或高人力资本农户群体中,数字金融拉大农户内部收入差距的效果更为显著。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应主动关注农村基础教育水平,扩大农村受教育的人口基数,提高数字金融知识宣传的广度与深...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江苏省农村居民的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利用现状,为进一步完善农村卫生服务政策提供建议?方法:基于“世行贷款/英国赠款中国农村卫生发展项目”在江苏省6个项目县的调查数据,利用SPSS等数据软件,通过描述性分析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江苏省农村居民的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现状?结果:2周患病率为27.2%,患病人数排名前10位的疾病中,6种是慢性病,2周就诊率为8.6%,83.4%的患病居民首诊选择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89.7%的就诊患者对就诊总体感到满意?结论: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求量较大,就诊分布较为均匀,就诊满意度较高?但慢性病患病率较高,政府需加强对慢性病的管理与防治,控制患病率上升,同时关爱弱势群体,促进医疗公平可及,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首先通过一个简化的理论模型来说明货币政策传导的需求效应和供给效应,探讨了"价格之谜"产生的可能性,进而运用VAR模型分别从总量和行业层面分析了我国1997~2008年货币政策传导的价格效应。总量结果表明,利率政策的变化会产生明显的"价格之谜"现象,持续期大约在半年左右;行业层面结果显示,"价格之谜"现象在行业层面的反应程度更强、持续期更长,并根据现实数据给予了合理的解释,进一步支持了"价格之谜"产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