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抽象水墨是传统水墨在现代语境中成功转型和发展的典型个案。为探寻抽象水墨艺术实践开拓的新空间和新理念,文章对抽象水墨逻辑起点、发展状况、属性特点等问题作了较深入的剖析,力图说明抽象水墨艺术是中国画发展的一支先锋力量。  相似文献   

2.
水墨人物画作为中国画人物画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深刻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意识形态与画家的个人情感、兴趣爱好与审美趋向.当前,水墨人物画创作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借鉴西方艺术并发展.文章指出当前水墨人物画的创作在吸收西方造型手法的同时,也存在着失去传统水墨人物画笔墨的抽象美和画家的情感无法充分发挥、艺术风格单一的问题.因此,在向西方绘画学习的同时,也应正视文人画“意向造型”的优秀传统,并借鉴我国民间美术中的某些手法,这样,我们的水墨人物画才能解决艺术风格千篇一律的问题,迎来水墨人物画创作百花齐放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阅读、讨论田卫作品.不谈"水墨"、"抽象"几乎是不可能的,尽管他从未置身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的"抽象水墨"运动中,也未曾受到过这些艺术现象的直接影响,但这依然构成了讨论其作品的逻辑起点之一。"水墨"与"抽象"的问题同"水墨"与"写实"的问题一样复杂,且具有一个历时性的过程。自20世纪以来,所谓"水墨"便不断地纠结于各种流行的现代艺术概念,"写实"如此,"抽象"同样如此。这也使得我们在讨论田卫的作品时,具有了一个基本的现实语境。  相似文献   

4.
现代水墨的发展历程,首先从现代水墨的精神内涵谈起,传统水墨艺术与当代中国水墨绘画的创新发展,不但要继承传统绘画中的技术手法和表现形式,而且要根据中国的绘画理论,运用传统水墨绘画当中的气韵、品位和风骨等,获得创造性发展.文章从现代水墨的产生和发展入手,展现在时代的变迁中现代水墨艺术家们的创新和执著精神,并对当代水墨艺术作品进行分析研究,进而展现水墨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5.
许英辉199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1996年中日青年绘画联展(日本东京)2003年中国当代艺术展(法国巴黎)2006年新书写画展(北京三月画廊)2008年水墨联展(北京斯德画廊)2009年后文人:中国水墨双年展(上海多伦美术馆,北京尚元素艺术中心,林州现代碑林博物馆)2010年来自中国的新水墨(美国迈阿密艺术博览会)2011年历史新宋庄(北京宋庄尚尚美术馆)2012年东渡墨象:传统与蜕变——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展(日本东京都美术馆)2012年神之格思——许英辉彩墨艺术个展(北京798)  相似文献   

6.
水墨动画是水墨画和影视相结合的产物,中国传统艺术注重意境的表达,这种理念在水墨动画中得到了继承。作为新的媒介,现代影视技术对传统意境的表达有了新的技术表现形式,有继承、有妥协也有发展。传统文化和现代技术结合,必将出现新的表现手法,本文以水墨动画《山水情》为代表,对水墨动画中意境的表现形式进行了探索,通过分析找到水墨动画独特的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7.
水墨动画是中国传统动画中的一支奇葩,但鉴于各种原因其发展在长时间里中徘徊不前.在后现代语境和数字艺术大行其道的现代,动画国粹面临传承和创新的历史课题.本文对动画本体发展、后现代语境、水墨动画自身叙事特点和技法进行了思考,探讨后现代语境下水墨动画的生存现状、发展方向以及高校水墨动画的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8.
在艺术发展多元化的今天,实验水墨从根本上改变了文人画家多画山林隐逸而较少切入现实生活的传统习惯,开创了水墨创作的全新格局。一方面利用时代的发展,为水墨画的发展开辟全新的艺术主题与艺术符号,另一方面有效吸纳传统与西方艺术,创造适合表现现代都市或乡村的新水墨语言。  相似文献   

9.
作为当代中国人物画的主流,水墨人物画诞生已近百年,其造型方式一直备受关注.由水墨人物画造型方式创立的过程、基本造型观念和造型方式可以看出,水墨人物画的造型是“洋为中用”、“融汇中西”的结晶.成功的水墨人物画造型探索已经证明,水墨人物画的造型,当以写实主义、人文关怀的精神和中国民族化为基本方向,必须坚持以中国画为根基,吸纳优秀外来艺术元素为己用,方可创作出民族气派与时代特征兼具的水墨人物画造型.  相似文献   

10.
中国当代杰出的艺术家、美术教育家吴冠中近30年来致力于解决水墨画中遇到的难题:如何用现代构成原理对笔墨方式进行重构。从对油画的直接移植,到以风景为主注重发挥水墨特性,再到抽象表现,他创造了一种中国水墨画的新的表现方法,开辟出一条既有西方形式规律又有东方意境韵味的中国水墨画艺术之路。他的艺术思想与艺术实践在同时代中国画家中独树一帜,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传统水墨画中的水墨符号运用在数字插画中,可以使欣赏者产生作品水墨意指方向的认知。水墨符号的肌理表征是对水墨笔触基于物理层面的图形表征,通过软件笔刷属性的调整模拟出近似于水墨画的笔触造型;当水墨符号被人类认知经验所调用时,符号中形象、笔墨、色彩、章法等形式表征信息汇聚而成的符号群,可以引导欣赏者达成数字插画艺术中水墨形式的认知。水墨符号在精神层面的表征是中华民族这一社会群体的共性情感表征,是欣赏者对水墨意境的联想与推理,是对中国民族精神的认同与表白。  相似文献   

12.
探讨中国水墨画的视觉语言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中国水墨画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方形成今天的多种艺术风格并存的局面。这也是由艺术思维相对局限,逐步走向自由表现的发展过程。传统水墨画的形式,已承栽当代如此丰富多采的生活内容和形式,对现代人物内心世界的细微多变、情感世界的丰富表现难以找到一种对应的固定形式。中国水墨画如何在继承前人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成为当代画家最关心的问题;水墨画艺术之路将走向何方,仍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去继续思考探索。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水墨动画是最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动画片,其创作的形式充满诗情画意。水墨动画的视觉语言来源于我国千年来历史的传统水墨画艺术形式。传统的题材和审美意境,必然会作为视听的艺术形式介入水墨动画中来,作为最具本土特色的动画艺术形式的水墨动画它是我国传统文化同外来动画艺术相结合的产物,研究水墨动画必须研究它与中国传统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4.
水墨绘画是民族传统的优秀文化。惜墨与泼墨风格的绘画技法是一种充满着美学价值的艺术 ,它在历史发展中具有特殊性 ,在艺术多元化的今天这一绘画技法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考察了中国艺术史上诗画结合的过程之后,依据中国诗画结合的艺术实践,论述了中国诗画艺术原理的共通性:都是表现艺术,都讲究“虚实相生”,以及他们之间物质媒介不同的差异性与追求互补的吸引力,从而以此为中国诗画融合的美学依据。进而阐述了中国诗画融合艺术传统形成的“土壤”和“气候”。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水墨画摒弃纷繁的色彩 ,以黑白二色表现意象 ,形成独特的色彩意识。它的形成 ,除了众多复杂的因素外 ,与古代画者提倡禅定 ,重视内心静修有极大的关系 ,是画家一种“意象”的外现。  相似文献   

17.
“气韵”是中国水墨山水画审美特性和审美标准的主要内容。“自然元气”论的哲学以及以“气”为内在逻辑的审美体系始终主导着水墨山水画的蓬勃发展、演进。  相似文献   

18.
写生是现实主义画家遵循的主要必修课,是写实主义者在现实生活中撷取艺术造型的重要手段,旅行写生则是山水、风景画家尤为热衷的业务活动,美术家既有过程性创作,可能开创一个新的绘画契机,亦应有过程性写生,倘给写生赋以创作契机,到现实生活中去画创作,与写生融为一体,二者必然互补互济。写实主义写生过程涌现的笔墨、色彩趣味有别于抽象笔墨、抽象趣味,那是来自现实的源头活水,与抽象艺术家在画室中偶得之水渍斑痕将迥异其趣。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中国画坛,张江舟的水墨人物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他在20世纪90年代的作品笔墨厚重、色彩浓郁,特别是1999-2003年的作品整体上呈现出了“灰色雕塑风格”,2004年至今,其作品开始转向淡雅、清新和简约的风格。由此可见,张江舟的水墨人物画在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变化后已日臻完美与成熟。文章从分析张江舟不同时期的水墨人物画入手,旨在研究探寻其作品的艺术特征、艺术价值以及对当代水墨人物画坛的推动作用和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