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鲁迅与周作人的忆人散文的差异首先表现在视角上,对于不同的人物鲁迅采取了不同视角,而周作人的写作视角几乎没有什么变化.鲁迅的忆人散文重在"评"而不在"忆",将叙述、抒情、议论合而为一,因此具有深刻的哲理性;而周作人的忆人散文重在"忆"而不在"评",缺少哲理上的思索.鲁迅的忆人散文的情感激越深沉,而周作人的忆人散文的情感平和冲淡.这种差异是与二人的思想性格、文学观念、美学追求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2.
服装·故事     
正服色搭配民国初年开始流行的妖裙装由于上下分离,在色彩上就有上衣和下群的搭配问题。在这方面鲁迅先生有独特的见解。在一篇回忆鲁迅先生的文中,作者提及这样一件事:曾有一回作者穿着一身新袄裙与鲁迅先生打照面,就问鲁迅先生:"我的衣裳漂亮不漂亮",鲁迅先生的回答很有见地:  相似文献   

3.
看客:生命悲剧的隐喻——对鲁迅“看客”的生命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看客"是鲁迅最重要的表现对象之一.鲁迅书写"看客"一方面具有一种清醒的启蒙理性,另一方面又呈现出强烈的生命意识.在鲁迅笔下,"看客"的"看",潜藏着精神暴力欲望,蕴涵着"渴血的欲望".这是鲁迅对生命悲剧的正视,也是对人的巨大悲悯.  相似文献   

4.
鲁迅踢鬼     
正鬼到底是有的,还是没有的?传说中有人见过,还跟鬼说过话,还有人被鬼在后边追赶过,吊死鬼一见了人就贴在墙上。但没有一个人捉住一个鬼给大家看看。鲁迅先生讲了他看见过鬼的故事给大家听:"是在绍兴……"鲁迅先生说,"三十年前……"那时鲁迅先生从日本读书回来,在一个也不知是什么学堂里教书,晚上没有事时,鲁迅先生总是到朋友家去谈天,这朋友住得离学堂几里路,几里路不算远,但得经过一片坟地,谈天有的时候就谈得晚了,十一二点钟才回学  相似文献   

5.
"最有力莫如心声"、"任个人而排众数"与"比较既周,爰生自觉"是鲁迅反思现代性的三个集中命题,正是从这些角度出发,构建了鲁迅对现代中国文明的种种愿景。"寂漠为政,天地闭也",没有"心声",也就没有"个人",没有"个人",就更谈不上主体的"自觉",在一定意义上,这三个命题正是一个中国灵魂对于"什么是现代"这个问题的独特追问。  相似文献   

6.
30年代翟秋白提倡大众化文艺是渴望对"五四"白话文运动的超越,目的是想通过对语言形式的革新以达到对大众的救亡教育.他对"五四"白话文的整体否定式的认知与评价,显示了他超越的意识趋向,但也清晰地显现了其超前于时代的特征,对此,当时的鲁迅、茅盾等人参与了论争与评判,提出了语言发展具有渐进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日本学者北冈正子先生之新作《鲁迅救亡之梦的去向——从恶魔派诗人论到〈狂人日记〉》,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阐明鲁迅文学的意义,即执着于对"人"的意义、"人"的存在方式的探索。这一点不只属于鲁迅,亦是著者对鲁迅产生挚爱之情的存在于其自身内部的理由,因此,"鲁迅"也成为"北冈鲁迅"。  相似文献   

8.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鲁迅不仅仅是杰出的"文学家",也是杰出的"报刊活动家"。在中国文学史的研究领域内,从"文学家"的角度对鲁迅进行研究的成果早已汗牛充栋,"鲁迅研究"也已成为显学;但在中国新闻史的研究领域中,从"报刊活动家"的角度深入研究鲁迅的学者并不多。论文着力探讨方汉奇先生为什么在70年代研究鲁迅?他是怎样研究鲁迅的?他的"鲁迅研究"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相似文献   

9.
鲁迅先生在论及道德教育问题时,曾多次公开提倡“野性”和主张对青年施以“野兽式教育”。但是,由于“四人帮”一伙对鲁迅研究的干扰破坏造成的严重思想混乱,至使不少同志对鲁迅确曾提倡“野性”这一事实至今不能正视,甚至产生误解。其实,鲁迅提倡的“野性”不仅不能与“四人帮”鼓吹的“头上长角、身上长刺”混为一谈,而且惟此正表现出鲁迅先生对青年道德教育问题的卓识远见。提倡“野性”,是鲁迅的一贯主张,是其整个道德教育观的精髓和核心,只有首先对这一问题求得科学的正确的理解,才有可能进一步全面探讨鲁迅道德教育观。  相似文献   

10.
在"五四"时期的新文学革命中,胡适、陈独秀、鲁迅、周作人提倡"平民文学"、"为人生的文学".特别是鲁迅先生,站在平民的立场上,呼唤平民挺身抗争的战斗精神;他用文学创作的实绩,使平民文学成为现代中国文学的主流.在阐述"五四"时期"平民意识"的同时,也对现当代文学发展的过程中,"平民意识"的衍化和变异,进行了梳理和描述.  相似文献   

11.
几年来,"四人帮"所炮制的"两个估计",像两座大山,压在教育战线上的广大教师和干部身上,成为束缚手脚,无法前进的精神枷锁.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揭露了"四人帮"封锁毛主席总结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教育战线形势和知识分子状况估计的指示,戳穿了"四人帮"炮制的"两个估计"的反革命本质.使广大教育工作者重新得到解放,为教育战线大干快上扫清了前进的障碍.反动的"两个估计"是"四人帮"唯心主义横行,形而上学猖獗的标本与典型,他们  相似文献   

12.
鲁迅文化视野中的藤野先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鲁迅文化视野中的藤野先生,是鲁迅对于藤野先生的文化人格的再发现和文化品格的再赋予,是鲁迅"真的人"的理想化的存在形式,体载了鲁迅所认同的"诚和爱"现代文化精神,这就使藤野先生成为鲁迅理想化人格和现代精神的对象化,从而具有超越现实存在的文化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阴森的《龙华集》里,有一篇反革命的奇文,名叫《关于杂文》.这是反党集团"四人帮"中的狗头军师张春桥于一九五八年炮制成功的"大作",洋洋万余言,又臭又长,但却是一篇绝好的反面教材.只要我们稍加剖析,就可以扒下他"正人君子"的画皮,还他以假革命的反革命的真面目.全盘否定鲁迅的杂文  相似文献   

14.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是毛主席总结了中外艺术发展规律而制定的方针,是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唯一正确的方针.切实照这个方针办,文艺就会繁荣,学术就会活跃;违背甚至践踏这个方针,文艺就会凋零,学术就会窒息.这些年来,"四人帮"践踏双百方针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文化革命一开始,他们就把古今中外的一切好戏、好作品,统统污蔑为封资修的毒草;把学术、理论上大量的成果攻击成反动的谬论.一把火就要把千千万万劳动人民和中外思想家、艺术家千百年来辛勤创立的艺术宫殿烧成废墟.于是,凡是不符合四人帮口味的作品统统被赶下舞台,四人  相似文献   

15.
一九七四年上半年,"四人帮"指使他们的御用写作班子"初澜"对湘剧《园丁之歌》大加讨伐.围绕这出戏展开过一场尖锐、激烈的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斗争.今天,打倒了"四人帮",《园丁之歌》又在社会主义舞台上大放异彩.我们很有必要重新认识一下这场斗争的实质和意义,辩论清楚:《园丁之歌》究竟是"毒草"还是香花?为什么"四人帮"这样恶毒地攻击它和扼杀它?这场斗争在政治上、在教育革命和文艺革命上究竟说明了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小说史略》作为中国小说史研究的"第一块基石",长期以来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在《中国小说史略》的题名中,"小说史"何以言"略",是个极易被忽视的问题。"小说史"之"略",既与作者撰写全书的体例、结构有关,也与作者的叙述策略及学术理念、立场有关。就《中国小说史略》而言,"略"至少包含三层信息:其一,"略"是作者教学的实际需要;其二,"略"是作者撰史的表述策略;其三,"略"是史家对史料和史实的精要提炼。在小说被纳入中国文学史的过程中,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体现了文学史家的高超眼光,为后代学者撰述中国古代小说史提供了范式。  相似文献   

17.
李源澄先生著述甚丰,"所涉范围之广,所论亦颇精湛".先生之论今古也,承廖季平先生及蒙文通先生之说而又更进,且明确提出以"经"与"经说"分别为说之论.先生以经学即是经义之学,"经学为中国文化之源泉",为中国文化之总汇.是先生以经学即内圣外王之学,惟于历史中求经学,始能见经学之意义.先生亦提出"经学将来之正路"在于出入西大学术,吸取、改造西方优秀文化,排斥抵制西方腐朽文化,"反而求之六经",弘扬民族文化中之优良传统,消除民族文化中之消极因素,从而兴起新儒学.  相似文献   

18.
由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突出贡献专家、江西九江学院文学教授李彪撰写的<多维视角下的鲁迅论稿>专著,2008年9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全书30万字,分为六篇及附录篇.第一篇是"人格篇",主要论述鲁迅思想、性格、人格、文格及其有关等方面的问题.第二篇是"比较篇",主要论述鲁迅作品与其他作家作品的比较以及鲁迅作品的乡土性.第三篇是"杂文篇",主要论述鲁迅杂文与<野草>等作品的特色.第四篇是"教育篇",主要论述鲁迅的教育思想与教学艺术等方面的问题.第五篇是"评价篇",是对研究鲁迅的一些专著进行的评述.第六篇是"悲剧艺术篇",这组论文均被中国人民大学<鲁迅研究>全文复印,是李彪教授研究鲁迅的重要突破.最后是"附录篇",一是收入评论家对李彪教授和<鲁迅悲剧艺术论稿>的介绍与评价;二是将李彪教授已发表的研究鲁迅及其它的成果收存目录.  相似文献   

19.
研究者一般从批判性、否定性和破坏性方向上定位鲁迅杂文,也多从这个方面探析并发掘鲁迅杂文及其意义.这是一个我称之为批判性或解构性的视角,这种视角有偏颇之处.因为它不是把鲁迅及其杂文看作一个"整体",不是从整体性方面加以把握,它遮蔽了鲁迅(杂文)更内在更本质性的东西.所谓更内在的东西,就是关于"人的观念".我认为这种关于"人"的观念,在鲁迅那里是作为"基本理念",即根底性意识特征而存在着的.从"非人"到"人",从解构性到建构性,可看作鲁迅五四杂文的总趋向;也是掘发鲁迅杂文更内在意蕴的一个有力视角.  相似文献   

20.
在一般的厕所或粪场上,总会准备几把条帚,为讲卫生,除四害、清除垃圾粪便之用,但在那些甘顾与蚊蝇为伍者的手中,粪帚的用途却大不一样,甚至完全相反,因为它们却用粪帚来打仗了.鲁迅就说过:"吾乡之下劣无赖,与人打架,好用粪帚,足令勇士却步".(《鲁迅书信集》(上)386页)."粪帚战法"的发明者是很用过一番心思的,因此博得了"四人帮"的欣尝和熟练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