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名为《外国文学新论》(黎跃进著,学林出版社1997年12月版),究竟“新”在何处呢?它起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体现: 其一,努力开拓出新的研究空间。在以“外国文学研究的新空间”为题的绪论部分,作者指出当前研究现状的“相对集中性”与“滞后性”,呼吁进行宏观的、美学的批评,并强化东方文学的研究。作者强调要透过对文本的广泛阅读,站在人类发展、人性促进和审美的高度审察文本;更要从诸多文学现象上升到理性层面,将隐藏在文本深层的某些本质性的规律宏观地总结出来。作者对东方各国近现代文学的研究最引人注目。他运用…  相似文献   

2.
评《文艺学新论》王元骧编写一部既具有中国特色,又能反映文艺理论研究最新成果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教材,这已是许多文艺理论教师企盼已久的事情,不少同志在这方面也作出过许多努力;最近读了狄其骢、王汉成、凌晨光合编的《文艺学新论》,我认为就是朝着这一方向努力...  相似文献   

3.
周山著的《易经新论》(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后简称《新论》),是探索《易经》逻辑思想的一部新作。 近年,中国逻辑史界曾经讨论这样的问题: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源头在哪里?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中国古代逻辑导源于邓析、老子、孔子和墨子的逻辑思想;另一种  相似文献   

4.
5.
何异煌、方承同志合著的《中国不发达地区经济新论》(以下简称《新论》),最近已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对我国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乡镇企业、投资模式、二元经济结构、对外开放、政府经济行为等问题,作了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提出了许多富有新意的见解,读后颇有收益。其主要特点是: 第一,《新论》破传统的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等靠观念,提出主要应依靠本地区内部增长机制的转换。以前,不少有关论述不发达地区经济问题的论著,大多侧重于对贫困状况的描述,并把脱贫致富主要寄托于国家的扶助。而《新论》在重视国家扶持的同时,把着眼点和立足点放在不发达地区经济机制的转换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增强上。马克思主义原理告诉我们,事物变化与发展,内因是主要的。《新论》着重从自生长机制的增强来探讨不发达地区的经济振兴,我认为这个思路是对头的。长期以来,不发达地区的重点项目建设,基本上由国家投资,资金来源单一,产品由国家统购包销,结果造成国有大型企业与地区经济的严重分离。实践证明,这样难于带动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后,不发达地区经济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是仍面临许多困难。这些困难,例如资金、财政等又都是国家的困难。所以,国家对不发达地区的财政支持、资金投入不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因此,民族研究历来为史学界所重视.早在辽、金、元时期就有研究北方史地和民族的著作问世,然而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民族研究,当归功于本世纪初叶梁启超先生的大力提倡.到了本世纪二十年代以后,终于出现了一系列中国民族史研究方面的专著和论文.最近,一部集近百年史学界学者研究中国民族成果之大成的宏篇巨著——《中国民族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终于出版问世了.该书是在国家民委的直接领导下,由国家民委、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以及中央民族大学三个单位十几位专家、教授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还特邀了享誉海内外的权威学者费孝通、杨静仁、白寿彝、翁独健、谭其骧、马曜等六位教授作为顾问,王锺翰教授任主编.  相似文献   

7.
郭沫若作为20世纪"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人,一生著述甚丰,且卓有建树。其深远的学术影响广及中国以至整个世界。郭沫若研究从上世纪初发轫,经过了百年的长足发展,已有了相当的学术积累,也不乏高质量的学术成果。但郭沫若构筑的学术文化高峰,蕴藏太过丰富,迄今为止的研究无论是广度和深度都未能囊括他的全部。可喜的是,新近出版的《郭沫若研究新论》(秦川著,社会  相似文献   

8.
程云 《江汉论坛》2003,(10):126-127
“戏曲史”成为近代学科意义上的专门研究,一般认为以王国维先生《宋元戏曲史》的问世为标志。中国戏曲之有史,正肇始于此。此后,各类戏曲史著述,如通史、断代史、声腔剧种史、地域戏曲史乃至文本史、剧场史、优伶史,纷纷面世。本学科之所以能继往开来、推陈出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如此众多的优秀学者和学术成果在其中作着强力支撑。但另一个值得警醒的现象是,近十年来高校系统的戏曲研究呈现出相对冷寂的态势,不但学者群落的规模在萎缩,某些论著也故步自封、相互因袭,缺乏突破、创新的勇气和活力。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不一而足,但戏曲文化…  相似文献   

9.
一九五八年以来,我国高等学校文艺理論教师在大跃进形势的鼓舞和推动下,在教学整改和批判資产阶級学术观点的基础上,曾編写了不少新的文艺理論教材。山东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論教研室編著的《文艺学新論》(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以下簡称《新論》),是其中比較好的一部。它在一九五九年出版后,贏得了人們的欢迎。初版本出版后,編著者对它作了几次修改。去年九月,修訂本已出版了。  相似文献   

10.
读了何异煌和、方承同志合著、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不发达地区经济新论》一书,感到它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色: 一、提出的问题具有现实意义。不发达地区的经济问题以及它对我国全局经济和政治的影响,还没有引起社会和决策层的重视,为了提高人们的认识,作者用几组极富说服力的数据告诉我们:最近十年来,我国西部不发达地区虽然自身有了很大发展,但与东部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11.
<正>创新是学者的共同追求,也是学界最关注的重要学术现象。一般而言,判断一部研究著作是否具有创新价值,主要看其是否创造了新的学术思想,是否发现并运用了新方法和新理论,是否得出了新的研究结论。当然,具体到某个人或某一问题,判断标准又不一样。例如,程千帆先生曾说:"创新有三种情况:一、前人所未涉及或未论述过  相似文献   

12.
杨明新 《学术研究》2004,(8):148-148
~~评《黄天骥自选集》@杨明新  相似文献   

13.
《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堪称周代北方黄河流域中原文化的杰出代表;《楚辞》是一部收录战国及两汉楚辞体新诗的诗歌专集,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滥觞,以屈原的作品而论,堪称战国时期南方长江流域楚文化的卓异楷模。它们以其优良的“风骚”传统,在几千年来的中国文学史上一直起着无可替代的光辉典范作用。然而,对于中国文学这两大源头之间的关系问题,学界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种观点认为,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既有南楚本土固有文化的哺育,又有以《诗经》为代表的的北方中原文化的沾溉,《诗经》影响《楚…  相似文献   

14.
沉寂了多年之后,我同哲学界终于就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问题展开了研讨。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四十余万字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堪础》(上),就是这一研讨的最新成果,并受到了普遍的欢迎。  相似文献   

15.
与传统文史哲学科下的专业研究方向相比 ,新闻编辑学涉猎领域广阔 ,知识门类驳杂 ,实践性技术性较强 ,学科的历史也不那么悠长 ,但是 ,就其本身而言是有专门的研究对象和规律的 ,完全是一专门之学。读完施亚先生的《新闻编辑学新论》(下简称《新论》 ,新华出版社 2 0 0 3年版 ) ,深为作者的学术眼光、规范论证所折服。《新论》创获甚多 ,特色鲜明 ,尤其是在新、深、实上 ,展现了作者独到的学术素养和视角。学术贵在创新 ,没有创新也就没有学术。选题新、视角新、方法新、材料新、观点新 ,能够数新并举 ,开卷皆新 ,古往今来 ,实为少见 ,若能…  相似文献   

16.
李莹 《鞍山社会科学》2006,(4):38-38,32
《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集,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堪称北方黄河流域地区中原文化的杰出代表;《楚辞》是我国第一部以屈原为代表而创作的新诗集,是浪漫主义文学的远祖,堪称南方长江流域地区楚文化的卓异楷模。它们以其优良的“风骚”传统,在几千年来的中国文学史上一直起着无可替代的光辉典范作用。然而,对于中国文学这两大源头之间的关系问题,学界历来众说绘纭,莫衷一是。一种认为,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既有南楚本土固有文化的哺育,又有以《诗经》为代表的北方中原文化的沾溉,《诗经》影响《楚辞》毋庸置疑;另一种则认为,《楚辞》与《诗经》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各自独立的两大文化版块,是泾渭分明的两大文学源头。  相似文献   

17.
苏轼的巨大文学成就,于有宋一代被仰为泰山北斗,以后亦推尊备至,众口一辞,不过,若与其诗、文比较而言,也许他的词更具载开宗立派的划时代创造意义,在整个词坛的发展演变流程中影响至深且钜,乃致成为词学领域里的“显学”。但是,历年来苏词的各种校笺编年及选注本虽屡屡面世,“题跋品评,所在多有,精析妙解,缤纷满目。然有关东坡词研究专著,则并不多见”(刘乃昌“序”),而崔海正同志的新著《东坡词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恰恰弥补了这一缺憾,无论对词学界还是治苏轼者,都是颇有益的贡献。我与海正同志近年相识,十分欣喜于他所取得的卓异成绩,故细读此书一过,并拉杂记下自己的若干感受,以求证于学界通人和广大读者。全书总计为四章,在整体设思布局上已经显示出一种缜密的系统性与追求深化开拓的严肃学术品格。首先是“综论:东坡词及  相似文献   

18.
《沧海蠡得——陈洪自选集》集中体现了陈洪先生研治古代小说及小说评点、小说批评的独到之处,即善于从文学史的动态演进中把握研究对象,注重在形象类型群中揭示其深层特征。陈洪先生还特别关注从思想史、批评史的角度对以小说为主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入探析,非常注意古代小说研究的"古为今用",乃至对学术风气的反思也流露出对思想史的偏重,凸显出针砭现实学风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苏轼是我国北宋文化高潮时期伟大的文学家。他的诗、词、文对宋代和后世产生了极为深广的影响,被誉为“雄视百代”之才。苏轼作品,历代注本和选本甚多,但诗词文合选并注释的集子近年才出现。已出的《苏轼选集》有刘乃昌选注本和王水照选注本。1987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东坡选集》是为第三种。该书是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的集体科研项目,由曹慕樊与徐永年两位先生审编全稿,谨严从事,历时数载而成。该书  相似文献   

20.
《水浒传》思想本质新论——评“农民起义说”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学泰 《文史哲》2004,(4):117-126
《水浒传》的主题是什么?历来就有争议。近几十年来以主张"农民起义说"者为多。仔细剖析《水浒传》内容,实际上它很少涉及宗法社会的农民生活,更没有表现出宗法农民的经济和政治的诉求。即使偶尔写到一些农民也大多是沉默的、没有追求的、随人俯仰的一群。《水浒传》中写的社会底层的精英,绝大部分是游民或社会边缘人物。所谓游民就是脱离宗法网络、宗法秩序沉沦在社会底层的人们。小说中描写了他们为了生存、为了改善自己的处境的挣扎和奋斗。他们的"经济诉求"是优裕的物质生活,为了实现这种物质生活就要迅速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于是"发迹变泰"就成了他们的政治诉求。《水浒传》中写出了游民奋斗过程中成功的一面,但由于黑暗势力的阴谋陷害,"聚义"最终失败了。《水浒传》所写的是游民奋斗成功与失败的故事。《水浒传》作为第一部用口语写作的长篇小说不仅在文学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而且从中国古代思想史上考察,它也提供前所未有的思想。它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造反有理"的思想,同时还为造反者建立了一套属于他们的话语体系,如"好汉"、"逼上梁山"等,这个话语体系不仅为后世造反者所认同,也为其他阶层的人们所理解。近几十年来,《水浒传》中的招安最为人们所诟病,特别是持"农民起义说"的学者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