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文章试图从认知的角度分析现代汉语的一些被动标记 (被标和可能被标 )。文章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立足被动观念讨论被动原型 ;第二部分以被动原型为基础对被动观念的图式进行预测 ,预测线索涉及“面—向 (点 )—线—合—感”各个侧面 ;最后是一个简单的结语 ,提出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现代汉语被动句标式的既往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在检索既往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既往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从句法层面对湖南武冈方言被动句式的格式和各句法成分的隐现情况进行描写,并将这些句法格式跟近代汉语、现代汉语中被动句的句法格式进行比较分析,认为武冈方言被动句中各句法成分的隐现与被动标记的虚化程度、被动句的语义焦点、使用被动句的语体及人们的认知选择有关。  相似文献   

4.
“值得 (施为者) VP”结构与被动观念的表达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值得”是一个可能被标。文章探述了现代汉语中“值得”结构的各种表现及其与被动观念的关系;并从语义与结构的历史衍推和语用主观的共时驱动两个方面探讨“值得”结构的使用动因,将“值得”与“记得”类词和“吃得”类词进行比较,分析并解释相关形式是否也能成为可能被标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所谓多标被动句 ,即句中含有两个以上语标的被动句。按句中含语标多少 ,可将多标被动句分为三种类型 ,即双标被动句、三标被动句及四标被动句。多标被动句是由单标或双标被动句杂糅而成的。无论是双标被动句 ,还是三标、四标被动句 ,其中有一个语标为主标 ,其他一个或二个、三个语标则为次标。主标表明句子的被动性质 ,次标起凑足音节、使音律平稳和谐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日语和汉语中,都存在被动的表达形式。日语称之为"受身表現",汉语称之为"被动句",而且各自的被动表达都不只限于一种形式,其基本形式可以概括为有标志的被动表达和无标志的被动表达两种。笔者主要对日语中使用频率高、句子结构复杂、表现意义丰富的"有标被动句"的汉译问题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和挖掘翻译的技巧,揭示日汉被动表现的本质特征和区别,为日语教学的翻译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文章讨论被动标记"着"和与"着"共现的相关被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描写"着"与相关被标的共现数目,第二部分从认知的角度分析多标共现的各种类型,第三部分解释多标共现的成因.  相似文献   

8.
文章提出“内部被动句”和“外部被动句”概念并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被动句的历史溯源;“V NP Prep”动词习语的结构分析;“内部被动句”和“外部被动句”转换的特点;被动转换的语义限制。最后强调“内部被动句”和“外部被动句”是英语被动转换中比较独特的现象,应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9.
用汉语的被动句和土家语的被动句作为比较,进而对土家语的被动句进行分析,认为土家语的被动句有两类,一类是有标记的被动句,一类是无标记的被动句.  相似文献   

10.
无标记被动是相对于标记被动而言的。英语中的无标记被动可以通过动词的主动形式或其他方式来表现;在汉语中,无标记被动可以通过词序的变换和词汇方式来表现。  相似文献   

11.
从语言特点、思维方式及汉语"被"字句的限制等方面探讨了英汉被动语态表达方式不对应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通过历时考察发现,汉语被动句主语的生命度也是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从远古开始,汉语被动句主语一直有表示物的,只是现代汉语的比例更高一些。所以,汉语被动句主语的生命度下降也是汉语自身发展的结果,不属于“外国语迹象”,不是欧化语法现象。  相似文献   

13.
考察中国"以民为本"执政思想的发展脉络。将其划分为被动天命观、基于主动天命观的民本执政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民本执政思想等3个历史阶段。通过基于主动天命观的出现解析了民本执政思想的产生与发展,通过"天命-民本"的矛盾运动,解析了基于主动天命观的民本执政思想的没落;通过中国共产党民本执政探索的4个阶段分析,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民本执政思想,提出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民本执政思想植根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植根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植根于代表占中国绝大多数的人民利益的工人阶级立场,植根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意志的断言。  相似文献   

14.
台湾地区使用的普通话与现代汉语①不完全相同,比较明显的区别在于“有 动词”的特殊用法。现代汉语中“有”的宾语一般应为名词,只有少数双音节动词可以做“有”的宾语,而且有诸多限制。可在台湾普通话中,却几乎所有的动词结构都可以用在“有”后面。此时的“有”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了”是“完成体”的标记。我们将这种句式的结构和表达的语法意义进行分析,并尝试分析这种句式产生的原因,预测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ヽ"最初是作为一种句读符号的身份出现的,其源头可上溯至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献材料中。《侯马盟书》的盟辞中业已使用,细小一点的用于句子中间,表示短暂的停顿,相当于今天的顿号、逗号;粗大一点的用于誓辞之末,表示文意的完结,相当于今天的句号。到了秦代,这种"点"的形状稍有变化,不再写成斜点,而是写成圆点了。到了西汉,点号的使用更为广泛,形体上也有一些变化,有大圆点、中圆点、短顿点、长顿点几种。东汉时期,点号进入了字典和经书之中。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收有"ヽ"。熹平石经中用圆点为篇号、章号。此后,点号可以用作着重号和灭除号。到了唐代,点号又可用作校对符号。宋明时期,点号还可以有别的用途。到了近代,可用于着重号、句读号等。解放后新中国制定的第一套"标点符号用法"中有顿点和圆点两种,分别表示顿号和着重号。  相似文献   

16.
新疆汉语方言口语中的“好好儿”与汉语普通话中的“好好儿”有些差别,其中副词“好好儿”很有特色,与汉语普通话中的“压根儿”在语义、语用、语法上类似。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文学与宗教文化的关系是新时期以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追寻中国现代文学与宗教文化发生联系的背景和原因,探索中国现代文学和宗教文化互动影响的规律是这一研究的主要内容;缺乏对宗教文化的整体性思考和对文学与宗教关系的精神性探索是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中国现代文学与宗教文化关系研究的新突破在于对文学中终极关怀的整体把握.  相似文献   

18.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其被动义亦然。同一含义而不同语言的表达形式,亦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研究探讨不同语言中的被动义以说明其在语法形式、语意表达方面的异同点、被动句式的功能性,形式与内容的结合与变化,可以看出两种语言的差异性和相似性,以及不同民族语言的相融性,以便更加明确的辨析英汉语言的被动义形式及句法意义的不同功效。  相似文献   

19.
1、“量力性和可接受性”、“高难度、高速度”、“最近发展区”,是适于不同学生和不同学习材料的学习原则。2、有些学习需要以学生的直观的生活经验作为起点,不断向教材中的理性知识渗透;有些学习是以教材中的理性知识为起点,不断向后续直观经验进行扩散。3、对“顺应”概念的解释形成四种类型。从另一角度,又分为主动适应和被动适应。4、个体即可认知外部世界存在的秩序与规律,又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自主建构知识。5、知识系统的稳定是相对的,不稳定是绝对的;完整性和封闭性是相对的,不完整性和开放性是绝对的。6、人类社会中的一些成果是合作互动形成的,另一些成果则是独立思考形成的,教师应鼓励学生形成这两种学习和工作的风格。  相似文献   

20.
很长时期里我国一直以“国语”称谓国家通用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大陆该名为“普通话”所取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者就此展开热烈讨论。尽管要求恢复旧名的呼声非常强烈,但200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仍坚持使用更改后的名称。文章探讨了个中原因,并结合国外经验对此作了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