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庆是我国优秀旅游城市、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有发展潜力,面对目前旅游业发展新趋势,实现区域旅游合作与竞争,提高安庆旅游业的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从安庆区域旅游合作与竞争的必要性出发,探讨安庆区域旅游合作和竞争模式,以及协调机制,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日新月异,随着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区域旅游的互利合作问题日益受到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从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入手,分析了区域旅游合作中出现的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区域旅游合作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四川参与"大香格里拉旅游圈"区域旅游合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旅游合作是世界旅游业发展的趋势之一.加强大香格里拉旅游圈区域旅游合作,实现资源、市场优势互补,谋求共同发展,已成为川滇藏省(区)的共识.本文重点选择四川甘孜州为中国香格里拉四川片区代表,深入分析四川参与"大香格里拉旅游圈"区域旅游合作的优势与面临的问题,最终提出四川参与"大香格里拉旅游圈"区域旅游合作战略构想,以期为"大香格里拉旅游圈"以及中国区域旅游合作实践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4.
区域旅游合作是近年来旅游业发展重要趋势之一,桂林市北部三县区域旅游合作是大桂林旅游经济圈崛起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分析桂林市北部三县构建旅游北部金三角的构想、必要性及基础和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桂林旅游北部金三角"的思路和对策,以期为桂林旅游实现新突破提供区域旅游合作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大长株潭(3+5)区域是湖南旅游业的中心和核心增长极,是湖南实现旅游强省战略的重点.实施大长株潭区域旅游合作是湖南省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实施大长株潭区域旅游合作的合力已经形成.大长株潭区域旅游合作必须科学谋划区域旅游合作战略框架、建立健全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夯实长株潭旅游基地、突出旅游品牌建设、强化重点项目建设、建立并完善区域内外交通体系,以实现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区域旅游合作已经成为国际旅游业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也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文章对国内外的大区域旅游合作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和评述,并对与我国相联系的大区域旅游合作的未来研究地域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地级市域各县区在地缘上具有邻近性,在区域文化上具有同构性,在旅游资源上具有相似性.当前在各县区竞相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发展的情况下,地级市域需要加强旅游合作,才能促进本区域旅游业健康地有序发展,并为更大层次的区域旅游合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区域旅游合作是近年来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一大趋势.不同的区域,其内部的要素构成、结构、功能都不尽相同,因而区域之间开展旅游合作的模式也有所差别.以我国较为典型的"泛珠江三角洲"和"大珠江三角洲"这两个既相互联系又有很大差别的区域的对比分析为例,探讨区域旅游合作的创新模式.区域旅游合作模式需要随区域的发展变化而进行创新,这种创新表现在合作模式的阶段性变化、合作形式的多样性等方面,唯有创新,才能促进旅游合作的不断深入、提高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基于信息平台的区域旅游合作协调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旅游合作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种新型的组织形态.它的组织运作效率和合作目标的实现,需要合作成员间的相互协调.本文阐述了区域旅游合作协调机制包含的内容及其关系,并提出了基于信息平台的区域旅游合作协调机制的管理框架.  相似文献   

10.
皖北旅游区旅游合作是安徽省的一项重要区域发展战略。淮北旅游业是皖北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把握皖北旅游区旅游资源区域特征、旅游经济区域特征、旅游企业区域特征、城市综合竞争力区域特征的基础上,分析淮北旅游业在皖北旅游区的比较优势、劣势,指出淮北应采取精品战略、错位战略、区域合作战略等积极参与皖北旅游区旅游合作。  相似文献   

11.
区域旅游联动协作发展成为旅游业发展的趋势之一。文章从区域旅游联动发展的角度来探讨如何促进滁州与南京都市圈内的南京和扬州的旅游合作。在对滁州、南京和扬州开展旅游合作的现实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就滁州加强与南京、扬州的旅游合作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区域旅游合作是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和必然趋势.本文首先阐述了江苏区域旅游合作的意义,以及合作的基本内容.针对江苏旅游发展的具体情况,提出区域旅游合作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基于区域旅游合作的红三角旅游区建设问题探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区域旅游合作,已被实践证明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其中,区域旅游合作的形式、理想模式、空间结构形态以及产业链与产业体系的构建等几方面,是发展区域旅游的重要理论基础。韶山、花明楼、乌石三地旅游资源既有相似之处,又具有差异性和互补性,具备区域旅游合作的基本条件。三地应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建立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完善旅游交通网络和服务网络,塑造整体旅游形象并开展联合促销,构建领袖故里红三角旅游区,共同打造湖南省红色旅游强势品牌。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背景下,区域旅游合作已成为发展旅游业的必然要求,积极推进中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是增强中三角地区旅游竞争力的必然战略选择.当前在面对全球化竞争和全球市场日趋变化的环境下,要寻求经济的增长,则需要在一体化的目标框架内,进一步加强中三角区域内更广泛的合作,进一步加强要素与资源的整合利用与市场开发以及产品与产业系统结构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泛长株潭”区域旅游合作的阻碍因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泛长株潭”区域旅游的合作不仅可以加快湖南旅游业的发展,而且可以促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设。通过从“泛长株潭”区域旅游合作的阻碍因素入手分析,探求发展“泛长株潭”区域旅游合作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6.
区域合作是当今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拓展区域旅游发展空间,提高区域旅游竞争力,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和必然选择。川、滇、黔三省地缘相近,旅游资源丰富,各具特色,互补性强,三省的旅游发展有很强的合作优势。  相似文献   

17.
《今日南国》2009,(7):7-7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衰退仍在加深,我国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真正发挥效应还需要一个过程。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应该在“保、扩、调”中发挥重要作用。粤桂山水相连。语言相通,风俗相似,旅游资源丰富多彩,交通方便快捷,加强旅游业之间的合作,设立无障碍旅游区,实现优势互补,对增强合作区域旅游竞争优势,推进旅游整体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两广十市”区域旅游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推进了区域旅游合作的升温。“两广十市”的区域旅游合作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8.
区域旅游合作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需要,是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皖北旅游区旅游合作具有地缘优势、旅游资源互补、合作基础较好等优势,但也具有景区点自身建设不足、旅游产品系列少、旅行社积极性不高、各城市相互作用强度较低等劣势;既面临旅游市场需求、旅游交通条件不断完善、“新皖北”旅游板块提出等机遇,也面临行政体制束缚、旅游竞争激烈等挑战。为实现区域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皖北旅游区应在以下方面积极努力:政府主导,统一规划;联手开发旅游产品;共同开拓市场,联合宣传促销;整体设计形象,打造知名品牌;调动旅游企业积极性,加强联系和合作;建设皖北旅游集散中心等。  相似文献   

19.
武陵民族地区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旅游一体化是当今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武陵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旅游业发展迅速,但从总体上看,整个武陵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大,整体优势未能充分发挥,通过制订武陵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加快推动区域内旅游资源的优化整合、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以实现区域旅游规划、区域旅游资源配置、区域旅游服务设施一体化。  相似文献   

20.
中国旅游业危机管理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危机给旅游业的发展造成强烈冲击,是影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的旅游危机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笔者通过对新加坡、泰国的旅游危机管理实践的分析,提出了我国旅游业危机管理对策,应建立行之有效的旅游危机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