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走向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本文认为,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将成为21世纪哲学的中心视界。其根据主要是:一、交往实践观成为当代哲学主导范式,是全球化趋势的内在逻辑;二、随着世界哲学主导性思维方式由“主体—客体”模式向“主体—客体—主体”三极关系结构的转换,唯有交往实践观才能科学解答主体际难题;三、交往实践观融会中国传统哲学、当代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将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理论范式  相似文献   

2.
主体和客体是哲学中的一对基本范畴。人们在探讨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时,通常用“客体的主体化”和“主体的客体化”去界定两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然而,对“客体的主体化”和“主体的客体化”的具体含义和内容,人们却很少作系统而具体的论证。本文试就“客体的主体化”的含义,尤其是具体内容,作一较为系统的探讨。所谓客体的主体化,是指作为同实践主体相对应的.并发生着现实相互作用的实践客体,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对实践主体所产生的一种反向性的作用和影响,并且使客体性的东  相似文献   

3.
用人和世界、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给实践下定义 ,是哲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在现代背景中理解实践和理论之间的关系存在着很大的张力 ,这说明实践内涵发生转向。对实践应该从人、实践理念、工具“三要素”进行分析。实践的各个要素相互交织 ,越来越凸显人在其中的重要性。在人类历史上 ,对实践的理解经历了客体、主体客体、主体三个阶段。实践“三要素”就是主体性实践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我国目前哲学教材中关于实践的一般看法,提出了三点新见。一、“直接的现实性”是实践的本质特性。二、实践有五个基本层次:1.主体对客体的探索活动,2.主体对客体的说明活动,3.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变革活动,4.主体对客体的保存和维护活动,5.主体对客体的支配和利用活动。三、实践应有五个基本方面:1.物质生产实践,2,社会关系生产和变革的实践,3.精神生产实践,4.人类自身生产实践,5.服务实践。  相似文献   

5.
实践─认识系统中主─客体相关联的物质中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认识系统中主─客体相关联的物质中介夏甄陶一主体和客体作为实践-认识系统的“解剖”结构中互相关联的两极,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简单的、直接的二项式关系。在主体和客体这两个单元子系统之间,还有一个把它们关联起来并借以发生相互作用、相互转化,从而形...  相似文献   

6.
在"实践—认识"活动的结构系统中,主体乃是首要的、居于中心地位的要素;客体则是主体认识、改造,从而使其满足自身需要的对象.但是,主体只有借助于工具(实践工具和认识工具)才能认识、改造客体,从而使其满足自身的需要.因此,"实践—认识"活动包括主体、客体、工具这三项基本要素.这三项基本要素是构成"实践—认识"活动的前提条件和基本框架,并预先地决定着"实践—认识"活动的水平和规模.  相似文献   

7.
目前哲学界对哲学的“价值”范畴(或称“普遍价值”、“一般价值”、“价值一般”)的界定多达十余种,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价值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或关系.似乎已成定论.笔者认为它缺乏理论和实践依据,曾多次提出质疑.现从价值的本质特征入手再探其实质,向诸位同行求教.依据马克思抽象商品价值的思路,哲学的“价值”范畴可界定为:客体所包含的主体的劳动、创造和奉献.客体是指满足人们需要和社会发展客观要求的物质的、精神的、社会的实践产物.表面看价值是主体需要和客体满足需要的自然关系,实际上反映主体在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推动历史前进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贡献与索取的社会关系.它的本质属性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黄琳  王成华 《天府新论》2005,38(2):23-26
认知作为一种精神性活动所具有的能动性早已为人们所关注 ,但其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却鲜有人论及。在了解认知实践概念和认知实践概念的思想资源和时代背景后不难发现 ,认知实践是相对于物质实践而言的 ,与物质实践相比 ,认知实践具有明显的特点 ,这种特点具体表现在客体、主体以及中介结构的差异上。主体对客体的概念性的认识 ,是一种中介性结构 ,是通过主体对客体的能动构造活动而生存。认知实践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现实性对潜在性的扬弃 ,由过程状态向完成状态的转化 ,由完成状态向新的过程状态的转化。  相似文献   

9.
胡重明 《天府新论》2012,(3):88-94,99
公共行政中管理型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历史的演化过程.作为一种普适性价值,以“主体—客体”关系作为认识论基础的管理型文化由于对人的主体性的不完整的表达而与人类实践之间产生了巨大的鸿沟.找寻一种新型的公共行政文化以重新发现人的主体性,就成为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我国的公共行政实践而言,需要在服务型行政的建设过程中,同时建构一种服务型文化.从本质上看,服务型文化就是一种人的主体性的文化.它不但重视作为主体的人的主体性的生存与发展,而且重视作为客体的他人、社会、自然的主体性的生存与发展.只有这种基于“主体—主体”关系的服务型文化才能最终超越管理型文化,反映和融入公共行政的人类实践,同时推动服务型行政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主体和客体作为认识结构的两极,不是预先给定的,也不是分裂的,而是在实践总体中生成与创造、建构与重构的。“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不仅客体方面,而且主体方面,都是生产所生产的”。 作为现实主体的人,其规定性至少有三:一是客观现实性。马克思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是肉体的,自然力的,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简言之,主体首先是一种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属于自然界的一部分并受自然规律的支配。而且,对于人的活动来说,“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仍然保持。二是自觉能动性。马克思主体观的本质规定性是“实践存在物”,是“感性活动“,而不是“感性存在”。人区别于物的能动性就在于它具有积极主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鉴此,主体不仅是自然存  相似文献   

11.
论宪法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宪法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个体性,以人的权利为出发点和归宿,是近现代宪法的真谛。所谓宪法关系,应当是指宪法规范所调整的作为权利载体的宪法关系主体与作为权力载体的宪法关系客体之间的事实关系和价值关系。在宪法关系中处于主导、支配地位的主体(公民)应该同时享有内在自由和外在自由,实现自律和他律的统一,而宪法关系客体(国家)则应该具有利益性、法定性、被动性和相对独立性。宪法关系主客体之间存在着以实践—认识为基本形式,以对立统一为基本结构的相互作用关系。主体作用于客体的主要内容是“需要”和“效益”,客体作用于主体的主要内容是“规范”和“效应”。宪法关系主客体之间既互相依存、转化,又互相制约、否定。建立以“权利—权力”模型为主客体关系的宪法关系学说,有利于进一步揭示宪法的本质,有利于改变人们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是身分关系”的旧观念,有利于突出作为市场主体的公民所应有的主体性地位。  相似文献   

12.
进入20世纪以来,实践层面的身体美育迅速升格为热门话题,但相应的理论建构却呈现出明显的滞后和摇摆。在身体美学所倡导的身体—主体概念看来:作为审美欣赏和自我塑造的中心,身体同时是美育过程的主体和客体;身体美育是身体—主体自我塑造的一种方式,涵括体育但又远远超越它的边界;当身体美育概念获得恰当评估时,一种以“身体—主体”为关键词的新型伦理学(包括体育伦理学)就会应运而生。由于将美育如其所是地领受为身体—主体的自我培育,困扰人们的二元论图式被反思和解构,传统美育理论(包括体育美学)中的内在分裂正在被消除。智育、德育、体育不再被当作三种分立的活动,而是被纳入整全的身体实践之中。虽然它们各有其侧重,但都属于身体—主体自我关怀的实践。这是一种具有示范性的理论建构,证明人文学术完全可以“在身体的基础上重建一切”。  相似文献   

13.
“交往实践”是在关于实践问题的讨论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近年来对它的讨论意见分歧颇多。通观这些分歧,主要集中在三个问题上,即“主体—主体”关系是否成立、主体间关系在实践结构中的地位以及交往的性质等。分歧的核心是如何看待主体间关系,而实质则是交往实践能否成立的问题。本文试就这些问题浅抒管见,望读者教正。“交往实践”是针对传统实践观提出来的,所以,它所标志的首先是一种实践观,即对实践的一种新理解。首先,它突破了传统的实践结构观。传统的实践结构是“主体一客体”单一两级结构现。交往实践把主体间关系引入实践…  相似文献   

14.
人总是在一定的精神状态的控制和支配下从事认识活动的。认识活动中主体的主观精神状态(我称之为“主体认识图式”),归根结底是主体先前对于对象的反映。就具体形态而言,主体所反映的对象无限多样,但从宏观上划分不外乎三类:客体世界、主体自我,以及主体和客体相沟通的实践活动,由此主体意识状态相应地就有对象意识、自我意识和实践意识。从客体世界、主体自我和实践活动都是主体的认识对象来说,对象意识、自我意识和实践意识不妨说都是“对象”意识,但习惯上我们专把主体对于客体世界的反映称为对象意识。主体认识图式作为一定对象的反映,就是由对象意识、自我意识和实践意识构成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15.
实践范畴是以揭示主体与客体关系而提出来的,它是反映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之间的现实关系的范畴。从认识论上来说,实践在主体—客体关系中占着重要的地位。马克思的主体—客体理论是坚持唯物主义的前前提下以实践为主要特征的,这是它区别  相似文献   

16.
《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今年第4期发表了萧诗美的文章。作者指出,探讨毛泽东一生的伟大实践和宏富著述中,人们不难看出“矛盾”是个很关键的东西,它蕴藏着毛泽东哲学的秘密。作者把毛泽东在各种不同场合广泛使用的矛盾概念归纳为三种基本含义:一是作为思想方法的一物内在的两重性,其对立面是主体与主体的关系;二是作为本体结构的不同事物之间的动态相关,其对立面是客体与客体的关系;三是作为  相似文献   

17.
贾巍杨 《河北学刊》2007,27(2):253-255
多媒体和网络使一种新型的文化现象——“交互”成为美学新问题。交互主体性理论以“主体—主体”模式或“主体—中介—主体”模式来确立人与人的交往关系;一种新型的审美客体——“仿像”进入美学领域;审美体验从“高峰体验”进入“虚拟体验”阶段。交互美学理论为建筑创作拓展了新的思路,建筑可以在虚拟空间中建造、理解和体验,人际交流不再受真实时空的限制。  相似文献   

18.
主体和客体是一对极其广泛的哲学范畴。当前,大家对客体的看法,很不一致。各种不同观点的分歧,实质在于客体是依赖于主体而存在,还是独立于主体而存在? 从客体的不同形态来说,这两种看法均有部分真理。但是,它们的共同缺点,都是离开了客体的运动来谈论客体,没有看到客体形态的转化。在认识论中,客体不只是一种形态,而是三种:自在客体、实践客体和认识客体。自在  相似文献   

19.
封来贵 《东岳论丛》2000,21(2):87-90
真理是主体在实践过程中对客体的本质或规律的正确认识 ;真理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双重基本属性 ,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 ,而这种统一是实践过程中主体与客体双向转化、互相作用所遵循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之统一的凝结和体现 ;并据此对“客观真理”、“主观真理”提出了质疑 ,主张放弃这两种提法  相似文献   

20.
杨耕 《天津社会科学》2024,(3):4-29+174
考察、分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尤其是马克思对实践、社会存在、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形态等唯物主义历史观基本范畴的论述,概述、反思中国学者、苏联学者、东欧学者、西方学者对这些基本范畴的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以下观点:实践是包括目的性设定的、对象化的历史活动,而限定中的超越是实践主体与客体的本质关系;社会存在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即“社会的物”;生产力表现为“主体生产力”与“客体生产力”“物质生产力”与“精神生产力”“个人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的统一;生产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它直接决定生产关系,但它本身不属于生产关系;生产方式主要是指生产要素的技术组合方式与社会组合方式的统一,体现着生产力、所有制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是“建筑学的隐喻”,社会形态范畴的提出是以社会制度的划分为依据的,因而是经济结构、政治结构、观念结构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