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党的十五大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性会议。江泽民同志在报告中明确指出:“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这再一次表明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加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对于推进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真正把高校建设成为社会…  相似文献   

2.
民族高校作为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使命,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世界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和价值观念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之下,尤其是西藏拉萨“3·14”事件和新疆乌鲁木齐“7·5”事件发生后,民族高校的社会功能进一步凸显,和谐校园建设面临着新的重要任务,迫切需要从根本上筑牢民族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3.
高校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人才的价值观决定其能否成为国家有用之才.西藏高校担负着为国家边疆地区培养人才的重任,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大意义.西藏高校应把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应将中华民族认同教育融入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应把“老西藏精神”与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4.
西藏教育的深入改革与发展,依赖于正确的决策,而决策者必须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一、改革是西藏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西藏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与活力在于加强教育同西藏社会、经济生活相联系,尤其是在农村、牧区,教育更要考虑联系藏族群众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这一思想对西藏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只有使教育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密切结合起来,形成相互支持的良性循环机制,西藏教育的发展才能获得强大的动力.  相似文献   

5.
西藏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民族自治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很有发展潜力。从现在到本世纪末,是西藏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要适应这一形势的需要,关键问题是加强智力开发,提高劳动者的文化技术素质和各级干部的管理水平,培养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各级各类专门人才。 1984年,中央领导同志在全面考察了西藏工作后,认为西藏经济要振兴,关键在人才,提出了“在内地办学,为西藏培养人才”的重大战略决策。根据中央的决定和确定的方针,从1985年开始,在内地16个省市,利用当地学  相似文献   

6.
西藏民族体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她由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习俗滋养而成,因而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强大的生命力。西藏和平解放以来,西藏民族体育得以不断发展,不断赋予其新的内容和形式,为西藏的经济工作和文化建设服务,较好地发挥了体育丰富人民生活,娱乐群众身心,促进社会交流的独特作用。充分显示出她的时代性、开放性和社会功能。开展西藏民族体育在西藏的物质文叽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增强体质、振奋民族精神、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造福于西藏人民的一项重要工作。西藏民族体育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瑰宝,是我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它用一种独特的体育语言,诉说着世代生息在西藏高原上藏族人民的生活、习俗、性格和追求。具有浓郁民族气息和特色的西藏民族体育,成为人类文明宝库中的珍贵的、不灭的精神财富。西藏民族体育由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习俗滋养而成,因而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强大的生命力。西藏民族体育能强健藏民族体质,培养勇敢刚毅、坚韧顽强的素质。在西藏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试就这一问题做一探讨,并就教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的"以德治国”是社会主义治国理论的重大发展,并已初步构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为造就新世纪中华民族全新一代的高水平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素质,高校"两课”教育面临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两课”教育必须深化改革,改革的核心是学生的参与、学生的共鸣.  相似文献   

8.
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是全党和全国工作的指导方针。西藏要实现经济的繁荣振兴,社会的全面进步和长治久安,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必须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紧紧抓住发展和稳定两件大事,把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落到实处,努力开创西藏工作的新局面。(一)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问题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条原则,也是我们解决中国问题的一把钥匙.学习“特色理论”,不难发现,邓小平同志讲得最多的是改革、发展、稳定的问题。不…  相似文献   

9.
浅议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重视提高全民精神素质的必然,是对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创新,是推动高校文化建设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要做好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必须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把弘扬民族精神与发扬高校校训、校风相结合,弘扬民族精神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培养大学生成为弘扬民族精神的模范.  相似文献   

10.
关于少数民族成人教育的教学改革谷光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成人高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急需人才,为填补人才断层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对人才层次、素质的提高,成人高校必须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为经济振兴和科技进步所需...  相似文献   

11.
西藏高校英语教师肩负着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综合型人才的重任,他们除了应具备一般高校外语教师的素质外,还应具备坚定的政治思想信念、较强的文化传承与沟通能力等职业素养,这是由西藏高等教育特殊性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2.
赵家红  郭彧斌 《民族论坛》2013,(7X):110-112
西藏高校英语教师肩负着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综合型人才的重任,他们除了应具备一般高校外语教师的素质外,还应具备坚定的政治思想信念、较强的文化传承与沟通能力等职业素养,这是由西藏高等教育特殊性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3.
高校音乐教育作为隐性综合素养课程,对培养和增强高校学生的审美意识、家国情怀、文化自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分析文献、实地访谈和调查问卷结合等方式,分析目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音乐教育面临的挑战,以“课程思政”理念为理论基础,探索其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运用及研究为出发点,提出高校音乐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创新性对策和方法,对促进高校学生健康成长、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推动高校音乐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从根本上说,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必须坚持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加强智力开发。”这段论述,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及奋斗目标同教育事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揭示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客观规律。认识这一规律,对边疆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指导意义。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同全国相比,边疆民族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更为落后。这样我们的任务也就更加艰巨,更加迫切。马克思曾断言:劳动生产力是随  相似文献   

15.
1950年至今的62年,西藏经历了和平解放、平叛改革、稳定发展、成立自治区、社会主义改造、改革开放、跨越式发展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西藏各族人民开创了西藏在祖国大家庭中实现团结统一、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贫穷走向逐步富裕的光辉历程,实现了社会制度的伟大历史性变革,开创了建设团结、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西藏的历史纪元.作为这段光辉历史的亲历者、西藏巨变的参与和见证人,作者将西藏62年来的巨大成就概括为11个方面,指出西藏取得这些成就的重要经验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在全国全党的全局工作前提下,结合西藏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情况制定出适应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局势稳定的政策措施,在一切工作中坚持“慎重稳进”的方针,充分发挥统战工作在西藏的特殊作用,正确处理好民族与宗教问题.在继续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要牢记这些经验,并要大力培养、放手使用民族干部,强调藏汉干部团结、各民族干部团结,大力发扬“老西藏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把中央的关怀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援转化为为加快西藏发展而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16.
西藏是一个极具特殊性的民族地区,藏民族长期形成的传统文化独具特色,并在西藏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今天,西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如何使西藏传统文化为西藏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是当今藏学研究的一个重点课题,文章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罗洁 《中国民族博览》2023,(24):175-177
红色文化是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中的一种,既是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的主要原因,也代表了中国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弘扬红色文化是构建文化自信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任务。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必须加强对文化自信的信心,为美丽中国的建设与实现创造更多的机会。本研究通过分析红色文化与文化自信之间的关系,探讨文化自信视域下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政课程中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对美丽中国的建设路径进行分析。从转变教育观念、拓展红色文化资源宣传广度、搭建优质红色文化传播平台三个方面论述文化自信视域下红色文化对美丽中国的建设路径,发挥红色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育人价值,为高校大学生红色文化与文化自信的培养及教育创设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8.
民族高校有自身特殊性,不仅是各民族思想交汇交集的文化思想阵地、同时也是立德树人的教育阵地。要在组织建设、课程建设、队伍建设上动脑筋、下功夫,切实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文章以高校体育文化育人的理论与实践为例,结合民族高校育人的特点和工作实际,从精神层面与实现途径上,将立德树人与体育育人有机融合,为发挥高校体育文化育人功能提供参考、为培养“强健体魄、健全身心、完善人格”的新时代大学生提供参考、为培育“体魄康健、身心健康、人格完善”的优秀人才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建设一个团结、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西藏,一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二靠科学文化知识及其人才。而后者是需要采取得力措施予以保证实现的。博物馆作为一种现代化科学文化教育机构,应视为措施之一。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文化建设指的是教育、科学……图书馆、博物馆等各项文化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知识水平的提高,它既是建设物质文明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赵紫阳同志在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关于第六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提出:到一九八五年,全国“基本上做到市市有博物馆的要求。遵照党和国家的指示,从我区历史和现状出发,  相似文献   

2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当前和今后民族工作的重要行动指南和主线。西藏自治区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也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重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和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因此,在西藏加强和全力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战略和时代意义。文章尝试从石器时代考古发现、汉藏民族形成和王朝治理体系三个方面论述在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基础,从而说明在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西藏实现现代化的必须,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