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中国古典书法理论中,比喻式书法批评是普遍应用的书法批评方法之一。比喻式书法批评包括本体、喻体、相似点和比喻词等四个要素。比喻式书法批评的形成与儒家的"比德"思想和《诗经》的"赋"、"比"、"兴"传统,有着紧密的联系。具有间接性、模糊性、想象性等特点。比喻式书法批评使人们能够通过书法与自然物象的联系来深入理解书法的意义,使人们能够通过书法与人的联系来认识书法的真谛。  相似文献   

2.
以"审美何为"为艺术追求,中国传统的文学创作与鉴赏心理倾向于审美情趣和教化功能,古代文人以数不胜数的文学作品将这种心理倾向演绎为"畅神比德"与"忧国忧民"."畅神比德"与"忧国忧民"是中国传统文学精神的两翼,也是今天文学界不可丢弃的审美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比德"将客观自在之物的某些性质比附于人的某些品德,是儒家重要的美学观点。文章从"比德"于山水、寄情于山水、效行于山水三个方面阐释了孔子山水"比德"的生态审美。  相似文献   

4.
<论语·子罕>篇"逝者如斯夫"章的主题,历来有比德、伤逝、体道三种解读."比德"的旋律是"向前的","伤逝"的旋律是"向后的","体道"的旋律是"前后相续的".三种旋律由三种"根基情绪"、"基调"先行"定调"并"开显".  相似文献   

5.
拟人化批评是中国古代书法批评的重要形式之一,它反映了一种传统的艺术观念,即把人的生命形式作为艺术结构形式的一种象征。古代书法批评中人的生命形式分为“形而上”的身体构造、外貌形态与“形而下”的精神气韵两大部分,与此对应的书法结构同样也可以分成这样的两大部分,可谓是一种人与艺术的异形同构。在拟人化批评中,作为书法对照的人,可以说从筋骨血肉到神韵品格都渗入到书法批评的隐喻体系,进而成为一种艺术直观生命的体悟对象。  相似文献   

6.
由于一些批评者对真正的书法批评了解甚少,以至于不知道书法批评应该怎样进行,导致当前书坛尤其是某些书法报刊和书法网站上的书法批评出现较为混乱的状况。澄清“书法批评”的意义,规范书法批评行为,理性而和谐地开展书法批评,对书法创作与理论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儒家“比德”观与《红楼梦》美学韵味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儒家"比德"观以某些自然物与人的品德的相似点为媒介,建立一种以物观德的形象化的道德认知和体验的方法,这也是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的一种体现。"比德"观对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曹雪芹不自觉地将"比德"观渗透于《红楼梦》的艺术建构中,使作品产生了独特的美学韵味。从"比德"的角度去解读《红楼梦》不失为理解其艺术特色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批评工程"与"批评之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一般理论对批评自身的历史性缺乏反思的"批评之罔",新历史主义论证并实践了其"批评工程论".它盘诘批评语境的合法性并将批评活动自身"事件化";它考察批评的"划界"本质及其参与"社会能量流通"过程所发挥的社会文化功能;它强调批评活动构造和体验"不同版本历史"的实质并追求文学批评的"横向超越".这对我们在当代语境中重新进行批评定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元批评"是一种对文学批评的"后而上"的研究,它以文学批评实践自身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文学批评的内在机制和外部关涉,对批评本体的"自释性"和批评语境的"合法性"进行反思.从文学批评到"元批评"存在着批评对象和思维方式的双重转变,它集中体现了批评的自我反思意识.在学科取向上,"元批评"具有"元语言"取向、"元评论"取向和学科科学取向.  相似文献   

10.
"意象"作为一个美学范畴见于中国古典诗论,但又为各种传统艺术门类品评时所共用.与文学和绘画结缘极深的书法艺术,"意象"的营造则贯穿其萌生、发展的始终和创作、批评的全过程,大凡论书者,都没有离开对意象的研究和评说.当代书法理论对意象的本质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认识:一种认为"意象"是"意"在物象上通过比喻、象征、寄托而获得的一种具象表现,将书法艺术史中"自觉"和"自然"阶段列入"意象"范畴,其"意"偏重于客观文字所包含的具体"含义"之"意",其"象"偏重于文字的符号图像;一种认为"意象"就审美心理角度说是心和物的同一,就艺术认识论角度说是意和象的契合,就作品表现审美特征说是情和景的交融,意象不是比喻、象征和寄托,应从书法"自觉"阶段开始,"意"是书法创作者主观思想情感的表露和反映,"象"是被完全抽象了文字符号原有实用性质之后的艺术之"象".笔者较为赞同第二种认识,并认为"意象"是中国传统哲学、美学、文学艺术思想等深层次的综合反映,具有不系统而深刻、不全面而广泛、不具体而抽象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富贵"这一批评范畴在词学中被关注的程度明显高于诗文批评,这和"富贵"范畴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其本身的内涵及词学批评的特性有关词的起源(民间、燕乐、秦楼楚馆)决定了词"绮艳"的本色,其繁盛时(宋)的社会风潮、文人时尚又决定了词继续流连与"温柔富贵乡"中.因此"富贵"这一范畴在词学批评中的具体涵义就在于奠基于词人深厚的学养和博富的才情基础,词创作要既脱却穷酸寒俭之俗态,又不仅仅以镂金饰玉的财富的铺陈刻画为能事,而是超越刻意的"富"的外在形态的描摹,追求天然的 "贵"的内在气象和神韵,营造出一种雍容典雅、风流闲淡、含蓄蕴藉、旖旎优美的气韵,如此"格高气逸,韵远思深",方为真知"富贵"之上乘之作.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文学批评一向重视风格,一部中国文学批评史几乎可以说就是文学风格的批评史,但是,在这种重视文艺风格的文艺批评史里,却找不到批评家及其批评风格应有的位置.只有"风格批评"而缺乏"批评风格".为什么文艺批评的风格研究会成为理论上的空白呢?这个问题既与文艺理论对批评认识的偏差有关,也与文艺批评自身的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13.
沈从文和李健吾是"京派"批评家中的"两翼",他们将表现真诚的人生与人性作为其文学批评观;风格批评注重从美学的角度探讨作品的整体审美价值;对待作家作品持以公平与宽容的批评态度。该文将他们置放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中,通过对他们批评特点的比较,显示出他们的文学批评作为独特存在的艺术魅力,为今天的文学批评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制作"说是汉代经学"素王"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汉魏以后不断有人对"制作"说提出质疑和批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杜预和朱熹.晚清今文学家廖平试图在回应这些批评和质疑的基础上重建"素王"论.  相似文献   

15.
将"物"的自然属性与人的伦理道德品质相比附的"比德"审美观念,在儒家思想中得到了最为集中的体现。周代对"德"的重视是"比德"审美观念形成的历史文化语境。象天法地的观照世界的模式、万物有灵观念和巫术交感意识是"比德"审美观念形成的哲学渊源。魏晋时期对礼教的反叛,艺术观念中对情感的关注,使"比德"审美观念受到一定的冲击。宋明时期,在"格物致知"理学观念的影响下,"比德"审美观念得到进一步发展,但"物"与伦理道德意义的牵强比附,"物"的象征意义和伦理蕴含的固定化、模式化,又成为"比德"审美观念被颠覆的重要契机。  相似文献   

16.
"文本社会学"的批评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文学界自觉地告别或有意识地偏离一切"庸俗社会学"研究与批评倾向,主张文学的自主性与独立品格,逐步地接近形式主义批评和结构主义理论.今天看来,事实上这样做体现了一种明智的策略意识,文学研究与批评所偏离的是一种根本不起批评作用的社会学,一种根本不具备社会批评功能的权力教条.  相似文献   

17.
沈从文的文学批评是一种形式批评,立足回到文学自身.对"文字"的批评,是他形式批评的一个重要尺度.他所说的"文字"实际上是一种书面语言.他认为文字创造应该完全;"文字"运用与言语运用可以实行转化,提出以口语造"意境";"文字"与言语转化的中介就是作者的深切体验和技巧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生态美学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的一个切近时代发展的美学研究,是一个创新的美学课题.生态批评,作为西方悄然兴起的新的批评方法,可以看作是生态美学的实际应用,是生态美学理论扩展的有效手段.从当今的文学批评的角度来看,发轫于二十世纪50年代的美国"垮掉派"诗歌作品实际上是生态美学价值观的倡导与建构."垮掉派"诗歌的代表人物:金斯伯格、史耐德和雷克思罗斯的诗歌作品多次呈现出浓郁的东西方生态美学的意蕴.  相似文献   

19.
一、大众文化 在中国,严格意义上的文化研究和文化批评的出现是近几年的事.尽管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也有过所谓"文化热"之类的现象,但这并不能称之为文化研究或文化批评.申明这一点是十分必要的.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大众文化在中国社会迅速勃兴,成为世纪之交中国文化最为清晰的"变更线".文化研究和文化批评正与这一大众文化的兴起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我们的书法批评还没有达到成熟的阶段,很长一段时间内,书法批评只局限在一般的评介、注释上,书法热的到来,使它着实忙了一阵,热闹一过,人们才发现这不过是一次溢美之词的廉价销售,接着是翻新名词的风行一时……,于是忍受不信任和嘲笑的眼光成了书法批评的家常便饭。虽然一些有真知灼见的批评逐渐问世,但从整体看,书法批评还没有出现重大的突破和创新,尤其与枝叶繁茂的文学、美术批评并肩而立时,书法批评的稀疏小树更显得有几分寒碜,如何使书法批评走出低谷,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呢?这不能不促使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