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辑同志: 在云南兰坪县普米族聚居地区,“父母之命、媒妁婚姻”到了惊人的程度。我到一个寨子了解到。:全寨十八岁以下的青少年几乎都被父母或亲属许配了“对象”,有的才五、六岁就许了“配偶”,有的孩子刚一出世,父母就找到“亲家”了。弩弓乡有个小伙子,工  相似文献   

2.
好客的松塔人在人们印象中,我国怒族主要居住在云南贡山、福贡和兰坪县。殊不知,在西藏察隅县境内还散居有近千的怒族同胞。而被称为“进藏第一村”的松塔寨子便是清一色的怒家。如果不是耸拉勒卡雪山横躺在滇藏边境,松塔与云南贡山的初岗寨就是对面说话听得见的邻居了。我们一踏进松塔,一股浓郁的异乡情调便迎面扑来。远处的雪山高耸入云,近处的山峦披上了绿装,山麓那低洼的河谷地带却生长着各种叫不上名字的杂树,叶子十分美丽;有的满枝满树金黄,黄得晶莹透亮,有的满树火红,红得象火在燃烧。雪山、蓝天、林海、宽纵的峡谷,组成一卷壮丽的图画。然而,更吸引人的是那些别具一格的建筑物,它  相似文献   

3.
湘鄂川交界处群峰攒簇、岸石壁立。星罗棋布的土家寨子掩映在千沟万壑密林修竹中。这一带泉溪清美,其中蕉溪为最。传说早年飞来一只凤凰。她的头俯瞰回腾激奔的蕉溪,尾指雄峰巍峨的贵帽。因此,这一带便得名“来凤”,并有了一座今天的小城。然而,最叫人称道的是那对凤眼。传说凤眼的位置在与城东相邻的一座方圆数里的高岗上。高岗上桔树万株,松柏成荫,疏落有致,景色醉人。由凤眼演化而成  相似文献   

4.
前言“锅庄”又称“果卓”,中甸藏人却呼曰“茨拉祷”;这种民间舞蹈,藏区各地均可见已无疑义。关于“锅庄”的探源文字,倒不多见。据考证,在敦煌石窟和吐蕃碑石中倒依稀可寻:锅庄与盟誓有关。然而仅此而已。倘若用人类文化学的有关知识对流传于中甸的锅庄进行探讨,我想,倒不失为一种方  相似文献   

5.
“怎样响应党的号召呢?”自农业生产运动在云南双江县拉祜族寨子里轰轰烈烈地展开后,60多岁的扎妥就盘算着。后来,他想到寨子附近那个小荒山头,就决定把它开成梯田。有一次,扎妥和村干部李张发出去干活,把这件事提了起来。李张发一听,高兴地说:“阿叔,这太好啦!在我们这里要想增产,开梯田是个很好的办法。”“是啊!照过去那样砍树烧山、刀耕火种,一年种一年丢的办法,要想大增产就难了。”“我们寨子水源多,把山地变成梯田是有条件的,就是寨里的人有的还信心不足,只要你做出个样子来,大家就会跟着干的。阿叔,不要怕,有困难我们帮助你!”“我怕什么!如果怕,我就不这样想了。”扎妥很自信地说。  相似文献   

6.
课后,我在校园里漫步,想起我和小伙伴栽的核桃树:那一棵棵青翠的核桃树也许有我一样高了吧!梦中,我常常回到那一片核桃林,看到核桃树结的象拳头大的核桃,乐得我一边抱着核桃树一边摇,唱起了侗歌:“解姆(侗语,侗族)-缪(侗语,苗族),解姆-缪,两棵核桃树共一蔸,同喝一瓢清泉水,同结核桃同献油!”我太爱核桃林了,喜爱的原因仅仅只是我亲手栽的么?不! 核桃山,核桃山,三年前,其实连(?)棵核桃树也没有。我们的寨子座落在核桃山脚下。从我们  相似文献   

7.
承蒙甘肃人民出版社关照,拙著《民族过程与国家》于1999年年初终于面世,滞稿时间仅为半年,且几乎未花出版补贴。相比其他一些学术著作出版之艰难,本书的出版无疑是幸运的了。然而,我很快发现,书中该有的“内容提要”和“后记”未被印出!我赶忙打电话询问,但对方在表示歉意的同时也说明无法增补,因书已全部印完。可我觉得,“内容提要”和“后记”在我的书中实在不该少。这倒不是敝帚自珍,而是因为我自知没有“内容提要”会给读者的阅读造成困难,没有“后记”对一些该说的“题外话”无处表白。斟酌再三,感到还是应以某种形式…  相似文献   

8.
尽管有些唐突,中午我还是敲开了鲍先生住室的门。如果不是看到他眼镜片后面透出的睿智眼光和身上显现出的斯文气质,谁都不会以为他是一位大学教授。那发旧的、朴素的中山装,忠厚的面孔,倒使人觉得他是一位老工人。然而他确确实实是南开大学的教授,  相似文献   

9.
闹寨     
闹寨“闹寨”,老土话,城里人管它叫“玩耍”。每每青山融尽缕缕炊烟,寨里的老人一个个端着老大的海碗,珊珊走出古色古香的木屋,三三两两来到寨子风口那几株根须盘’6通今的风水树下,或席地或倚石,你挟我碗里的菜,我吃你碗里的饭,那场面很“共产(餐)”,尔后侃...  相似文献   

10.
石林寻美     
云南石林,素有盛名,明代已成为名胜.然而,石林一游,身临其境后,才觉得名不虚传. 人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如果套一句,我要说“云南石林天下奇”.游石林,足之所至,目之所睹,手之所指,真正是有石皆灵,无石不奇.那峭壁,那危岩,那壮观,那险胜,真可谓造化神奇,尽是未凿.奇哉!美哉! 置身石林佳境,不难发现石林中石,有的如芽、如笋,有的如剑、如碑,有的如椽、如笔,有的如竖琴、如石钟……或刀削独秀,或对峙相觑,或群立竞拔.这奇,这绝,淋漓酣畅地展示了石林质朴的气势美. 盘桓于石林间,景随步移,情随景生.当一石石观  相似文献   

11.
黔阳县龙船塘瑶族乡翁朗溪村是一个群山环抱,海拔800多米的瑶家山寨。寨子离乡政府20公里,乡政府距县城还有40公里之遥。自1985年以来,这个村连续10年被国务院。省、地、县评为两个文明先进单位,90年代以来,中央、省、地领导及联合国卫生组织官员曾先后到该村考察,每年前来参观学习的达上千人次。如今,进人小康之家的寨民们讲究了,家家户户,窗明几净。进屋换拖鞋,地板如明镜,门前植花草,窗台摆盆景。令从喧嚣的城市来的人羡慕不已。被誉为“瑶乡明珠”。然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寨子里150多户,600多人没有几个人进过县…  相似文献   

12.
听雨     
为了做好实现“四化”的起步工作,我受领导的委托来到西双版纳的一个傣族寨子。这儿的寨子真美!这里的竹楼不像别处那样,栉比鳞次的一排排挨得紧紧的,而是每幢竹楼之间距离都非常远,各家都有个爬满瓜蔓和豆蔓的竹篱庭院。院内,有一个绿色的小园圃;小园圃外面是一圈香蕉林;香蕉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地区有不少部门掌管着各类扶持金.但是,一些急需资金的民族乡、村、企业和贫困户向他们申请资金时,有的部门却两手一摊:“没钱!”请看,一面是嗷嗷待哺急需资金,一面却抓紧资金不放.也就是说,有相当数量的扶持金在“睡懒觉”,没有用在刀刃上,没有发挥效益!这是一种多么矛盾、多么令人痛心的现象! 造成扶持金“睡懒觉”的原因,据笔者分  相似文献   

14.
桂江中游一个瑶族村落的生活习俗与宗教信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荔浦县位于桂江中游流域,境内四周环山,中部低平,南部的三河乡境内有一片平均海拔800米左右的山区,直抵金秀县境,是为大瑶山的延伸部分。三河乡是一个汉族人口占绝对多数的汉、瑶、壮多民族杂居乡。三河乡的瑶族,有的散居在以汉族人口为主的村落里,有的集中居住,形成瑶村,田厂村和冲口村就是两个瑶族聚居的村落,它们位于平原与山区交界之处,两村相连,没有明显的界限,村落在山腰,北边山脚下的平原是耕作区,南边村后是广阔的山地,IWe年有人口近700人。田厂村瑶族自称“尤棉”,他称则为“盘瑶”、“过山瑶”。上世纪中叶,因…  相似文献   

15.
星期天没什么事,骑上车奔向京城的西南角——牛街。略微了解一点北京的人都知道,这儿居住着很多回民。我的一个“哥们儿”就住这儿,他大名谷志民,和我是中学的同学。有些日子没去看他了。到了牛街拐了好几个胡同才找到他,见面免不了开句玩笑。他还是那老样子,四方脸、高鼻梁、浓眉大眼,相貌堂堂。可惜小时候得了小腿骨髓炎,更不幸的是,两年前不慎又被人将右膝关节两条主韧带坐断,关节骨坐碎。进屋后我发现屋里有些零乱,再定神一看,壁柜里、桌子上、书柜里都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娃娃。娃娃们有的眯眼微笑,有的凝神沉思,有的天真活拨……神态各异。见我目光有些疑  相似文献   

16.
撒达可江     
我骑马去找供销社的流动组。跑了一天,肚内又饥,口里又干,看着天色已晚,不由我加了一鞭。走马甩开四蹄,越过几个山丘,翻过一座大山。见山下有几顶毡房子(蒙古包)散布在溪边。仔细看,又发现西南角那顶毡房子的门口插着一面小旗,影影绰绰在风里飘展,那不是供销社的流动组么!我心中马上平静了好些。走到跟前,我掀起毡帘,啊!?只见面朝里坐在炕桌旁的是一位哈萨克人。在灯光下正凝神注目,将一小瓶什么水倾注到大瓶内,然后又将大瓶水倒入许多小瓶里;倾满一瓶装进皮包,又去倒那一瓶……。我有些发窘,但既然来了,不妨打听一下。随即喊了一声“同志!”这人一扭  相似文献   

17.
结识刘鸿洲,还是二十多年前的事。那时,我刚从部队回地方搞新闻报道。一位文学青年、回乡生产的苗族朋友来我住处看我,与他同来的一个宽肩膀的年轻人,一身家织布的对襟苗衣,握手时分明感觉到的那两手老茧,使我料定他是同寨子的后生。经过介绍,方知这位新朋友叫刘鸿洲,一个在苗山务农的知青,土家族,一个美术爱好者。我瞧着这个抽着呛人的草烟叶子的人,怎么也无法与美术挂上钩。三个人在烟雾中闲聊,话题马上扯到文学方面去,现在流行的叫“侃”。我不曾想到,那位比我的农村旧友更显得士气的新朋,在侃中却透出一股灵气。我没有见…  相似文献   

18.
以湖南道口县(艹那)溪瑶族乡调查资料为例。其人口困境之一:“两种生产”即人口生产与国民经济生产比例严重失调。从1990年7月第四次人口普查看,(艹那)溪乡已从1951年的总人口4265人增加到10027人,共增长两倍,而耕地却从农业人口的人均耕地1.6亩减至0.8亩,减去了一倍;粮食亩产虽然已从121公斤增至550公斤,但粮食增长的速度远不如人口增长的速度快;全乡人口年平均递增175人,而森林资源每年减少1.6万立方米。全乡17个村近50%的村组原始森林基本砍光,柴草奇缺。由于森林从“昔日青山满园”变成“如今荒山秃岭”,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常引起洪涝灾害。困境之二是人口增长长期失控。大体形成  相似文献   

19.
在云南省耿马县盂定公社恩展寨的竹林后边,有一口野草丛生的芦苇塘,晚归的牛群每天都要来这里喝水、洗澡。这一天,当傣族的放牛人龙崽像往日一样把牛群赶到塘边时,它们象触了电似地惊恐骚乱,吼叫着四散逃窜。一连数日都这样。“水神显灵了!”“妖怪要降祸了!”一时寨子里谣传四起,人心惶惶。有的人忙着烧香  相似文献   

20.
傣家乐 西双版纳旅游新时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傣族人民在这里生长,密密的寨子紧相连,那弯弯的江水碧波荡漾,一只孔雀飞到了榕树上哟......”这首优美动听的老歌曲,曾令多少人对西双版纳魂牵梦萦。如今,随着坐落在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勐罕镇(橄榄坝)的国家4A级风景区西双版纳傣族园的横空出世,奇景又真实地再现在人们的眼前。特别是2001年该园推出“学一首傣家歌,跳一曲傣家舞,吃一顿傣家饭,住一宿傣家楼,观一次傣家景,干一回傣家活,泼一身幸福水,做一天傣家人”的傣家乐民俗旅游专项服务,更是倍受游客青睐,迅速火爆,成为西双版纳民俗旅游的一面旗帜和新时尚,同时也成为推动边疆地区民族致富和景区村寨村民致富奔小康的“奇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