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是20世纪最具有代表性的美国作家之一,《了不起的盖茨比》被公认为其最完美的作品。在小说中,菲茨杰拉德成功地塑造了几个人物形象,其中的叙述者尼克可谓是作者匠心独运的完美产物。菲茨杰拉德运用"目击者"型第一人称叙事角度,描写整个故事,并借助故事情节的发展,使尼克的形象更加丰富完美,从而变成了一个典型的圆形人物。整个作品通过尼克独特视角的叙述显得真实而又客观。本文旨在对《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目击者"型叙事角度和圆形人物的构成进行探究论述。  相似文献   

2.
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叙事视角新颖、独特。整个故事都是尼克根据回忆用第一人称“我”写出。尼克在故事中具有双重视角。有时作者根据需要把叙事视角做了点变动。整部小说中人物内心的描述与外部描述不断交替出现  相似文献   

3.
戴西是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女主人公,大多数评论都认为她是个浅薄、虚荣、自私的女人。本文试图结合女性主义的批评方法和福柯关于话语权的理论从作者、盖茨比、汤姆和尼克四个男人的话语中分析戴西这一人物,并结合小说对戴西的描述重新解读被男性话语歪曲了的这一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空间叙事理论,从地志空间、社会空间和文本空间的三个方面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空间叙事艺术,指出菲茨杰拉德采用了把地志空间并置和对比的手法来表现地志空间的差距和象征意义,盖茨比所在的社会空间注定了他无法实现他的美国梦,作者所使用的"并置"、"重复"、"闪回"等文学空间的手段,在人物刻画、主题的表达和深化、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爵士时代的歌手”、“迷惘的一代”代表作家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 ,发表于 192 5年 ,当时就创造了发行量的奇迹。从60年代起 ,美国评论界对他的兴趣日益增强 ,他的声誉也不断提高。 80年代后 ,该书被译成汉语 ,成为了解美国当代文学的必读作品。该小说从青年学者尼克·卡拉威的视角 ,讲述了主人公富豪盖茨比美国梦幻灭的故事 ,通过主人公的悲剧命运 ,揭示了美国 2 0年代社会的现实及其时代特征 ,并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当时美国社会的价值观。本文将从文中所反映的不同价值观、价值观产生的根源对这部作品进行…  相似文献   

6.
文章运用边疆学说对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进行了另一种解读,盖茨比像他的先辈们一样致力于向西部拓荒,建立自己的幸福家园.然而由于拓荒的时间、地点、环境及其拓荒实质的变化,从而导致他的美国梦破灭这一悲剧.  相似文献   

7.
《了不起的盖茨比》意象描写的艺术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菲茨杰拉德在其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中 ,采用了大量的意象描写。本文主要浅析了其意象描写所产生的艺术效果。绿灯是整个故事的中心象征。小说中反复出现对颜色、花、鸟的描写都起到了点画主题的艺术效果。作者还巧妙地将盖茨比与光亮 ,黛西与黑暗联系在一起。暗示了盖茨比的梦想最终毁在了黛西的手中。  相似文献   

8.
菲茨杰拉德是美国"爵士乐时代"的代言人.他在作品中高度戏剧化地表现了他的成功与失败,细致入微地折射或浓缩了一代人的欢乐与梦想,特别是在其杰作<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更以敏锐的目光预见到"美国梦想"必然走向破灭的悲剧性的结局.  相似文献   

9.
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斯科特·菲茨杰拉德大量运用了双关语这一修辞手法,不仅营造了诙谐幽默的语意效果,更有伏延千里的伏笔作用。通过以Delabastita的双关语翻译理论为框架,并以《了不起的盖茨比》巫宁坤译本和姚乃强译本为参照,重点从伏笔这个维度举例分析小说中双关语的使用,分析结果显示两译本都在某种程度上丢失了伏笔的作用,而借助"双关语译为相同的双关语"和"双关语译为非双关语",使用直译法和增译法,对翻译双关语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是20世纪初最有代表性美国作家之一。在他的四部长篇小说和大量的短篇小说当中,《了不起的盖茨比》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被公认为最完美的杰作。作品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写作手法吸引了无数评论家的目光。本文旨在对《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二元主角"技巧的运用对作家文学观点的表达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1.
<冬天的梦>和<了不起的盖茨比>这两部小说都是费茨杰拉德的短篇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继承了<冬天的梦>的主题、人物形象和创作艺术,也是反映"美国梦"幻灭的主题.德克斯特和盖茨比分别追求两个金姑娘的梦想最终都破灭了.两部作品都运用了大量色彩,象征虚无缥缈的"美国梦".黛西的个性和遭遇也颇像裘迪的.但是<冬天的梦>和<了不起的盖茨比>反映的是美国梦演变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了不起的盖茨比>在叙事手法和文章的结构方面都有创新,它的写作技巧更成熟,结构更严谨,表现手法更富有真实性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2.
叙事结构具有超越文字的意义。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独具匠心的结构安排,体现了该作品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是叙事小说中不可多得的叙事佳作。该部小说采用叙述分层的方式建构文本,富有技巧地展现了整个故事。在叙事时间的安排上,该小说遵循季节的循环,同时又调整时间的速度和顺序,带有现代小说的非线形发展的特征。另外,小说中空间上“东部”与“西部”、“东卵”与“西卵”、“纽约”与“灰堆”的对立构成超越地理意义的隐喻,揭示和深化了主题。  相似文献   

13.
斯格特.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和亚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虽然创作于不同的年代,反映的却都是有关“美国梦”及其梦幻破灭的主题。本文拟从比较两部作品的异同点入手,分析两位主人翁盖茨比和洛曼“美国梦”破灭的社会的和个人的原因,从而指出盖茨比和洛曼悲剧的实质——梦幻与现实错位的悲剧。  相似文献   

14.
张清芳 《云梦学刊》2008,29(1):101-103
曹文轩于2005年出版的两部长篇小说<天瓢>和<青铜葵花>,是他追求美学艺术的代表作.作者一面把中国传统的唐诗宋词的格调和意象化到作品中,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学的美学意蕴.但是另一面.他又把西方小说的一些写作技巧融入小说的主题中,由此创作出中国古典美感和西方现代美感相融合的佳作来.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有着丰富而多彩的猪文化历史,<西游记>中猪八戒是作为现实的化身而存在的,在取经故事中代表了人民生活较现实的一面,使这部神话小说增添了许多人情味.从对猪八戒这个人物精雕细刻的传神之笔中,我们可以探寻包孕着猪八戒形象的独特的文化意蕴,阐析猪八戒形象的思想意蕴和审美意蕴,进而引发出对这一形象的理性思索.  相似文献   

16.
启蒙无效论与鲁迅《药》的文本释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药>是"五四"时期鲁迅小说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以革命者夏瑜肉体被"杀"和精神被"吃"的双重悲剧,深刻地反映了鲁迅对于思想启蒙的巨大困惑.作品主题不是肯定"启蒙"而是怀疑"启蒙","人物符号"、"人血馒头"以及"枯草意象"所构成的逻辑辨证关系,将鲁迅本人的精神苦闷与绝望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一览无余.  相似文献   

17.
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通过对一系列女性形象的塑造 ,揭露了金钱至上的资本主义的社会本质 ,美好爱情只能是一种幻象 ,而冷漠无情却是众多女性的本质  相似文献   

18.
艾米莉·勃朗特以<呼啸山庄>驰名文坛.自这部小说问世以来,对它的评论和研究,可说是汗牛充栋.然而,这部奇书的作者留给世人的约200首诗歌却很少有人问津,研究更是鲜见.本文查考、梳理了现存的艾米莉·勃朗特诗歌编辑和研究材料,试图让女诗人艾米莉·勃朗特走进研究者的视野,也为进一步从源头上探究<呼啸山庄>提供一条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9.
废名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特立独行的作家,最好参禅悟道.废名的小说以其浓厚的禅佛意趣,可以被称之为禅味小说.而在废名的所有作品中,<桥>又是最具禅宗思想的一部.如果论<桥>而不说禅,则不能领会这部小说的真髓.  相似文献   

20.
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人物,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通过不同的创作主题、风格和艺术手法反映了战后一代人的彷徨与迷惘,他们的很多作品成为美国文学史上不朽的名篇。本文通过海明威的《乞力马扎罗的雪》和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两部作品中主人公的悲剧命运,揭示了战后一代人的迷惘与困惑;也通过分析男女主人公对爱情不同的态度和追求,指出是战争摧毁了人们的理想与爱情,战后的和平与繁荣也无法弥补他们心灵上的创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