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情节在我国刑法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然而在刑法理论中,由于概念的定位问题,对有关情节研究有着巨大的分歧.本文着重分析了刑法中与情节相关的概念.情节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分为两组相对应的概念即一组为犯罪情节与犯罪相关情节,一组为定罪情节与量刑情节.情节要求不是构成要件,只是提示性规定.以犯罪构成要件量的规定分析为基础,对情节的两组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的比较和阐释.  相似文献   

2.
情节犯作为独具“中国特色”的犯罪类型,其存在面临着挑战,学界也有要求取消情节犯之观点.但情节犯并没有违背罪刑法定主义的明确性原则,而且与中国犯罪构成体系相适应,最为关键和重要的是情节犯与中国的法文化相适应,有其生存的土壤,所以情节犯的存在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3.
吴广义 《阴山学刊》2001,14(1):31-34
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情节具有传奇性的特色.这是传统美学在小说艺术中的一个突出特征.其主要表现是情节曲折多变;偶然与巧合手法的运用.由于情节曲折离奇,使作品生动、有趣,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4.
作家对小说艺术形式的选择不仅体现出作家的审美趣味,同时也与作者的伦理观和价值观密切相关。在美华小说中,"追寻—逃离"单线式情节结构与作家们伦理身份的转变关系紧密,理想的追寻和最终陷落与作家中西伦理观念的冲突和伦理焦虑同构;在复线式情节结构中,作家们通过不同线索之间的对比与交织传达出渴望投身并参与现代化建设的热情,以家国为本位的伦理思想在小说创作中占据重要位置;而巧妙利用中国套盒式情节结构将情感叙事置于叙述层次的最深一层则使小说人物的深层心理与结构上的内层实现同构,不同叙述层视角的转换使个体自由伦理得以张扬。  相似文献   

5.
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有两明两暗四条线索 ,构成了荣枯沉浮的同一情节模式 ,具有独特的艺术功能 ,即建构情节、展示性格、揭示主题 ,表现出作家悲悯的人道主义情怀 ,具有独特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学界对《水浒传》情节总体上有曲折变幻,波澜起伏,错综杂出,摇曳多姿之评,认为情节设置体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和高超的小说艺术水准。但不可否认的是《水浒传》在情节安排方面也同时存在着诸多明显的缺陷,如情节不真实、雷同现象比较严重、情节前后不一致甚至矛盾、运用巧合手法结构情节时有弄巧成拙之嫌等,是全面认识、评价这部作品时无可回避的。  相似文献   

7.
能否称得上好的电视剧,衡量的标准很多,其中情节如何,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任何形式的“剧”,都不能没有情节,而任何一种样式的情节不能不是写作和创作主体对写作客体的建构的结果,电视剧的情节也是建构的结果.电视剧情节应当如何建构,已有文章论及,本文专就情节建构的样式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情节浅论     
情节是文艺作品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通常把作品所写的故事、事件称做情节。写作品首先就要遇到写什么的问题。所要写的这个问题,就是情节。情节似乎属于内容,因为它是作品所要写的基本对象,可是,情节直接肩负着表现思想的任务,实质上属于形式。有人把情节称为内在形式,这是为了和语言、风格、结构、体裁等外在形式相区别而言的。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都非常重视情节。一八五九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评拉萨尔的剧  相似文献   

9.
<醋葫芦>是明末清初的一部以"疗妒"为主旨的劝善类世情小说,其中有占两回文字之多的游冥情节.这些游冥情节反映了明清时期民众的冥界信仰.在小说功能上,游冥情节作为小说情节链条,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主人公死而复生的冥府游历过程也成为主人公性格转变及解决矛盾的契机,帮助完成作品的大团圆结局.<醋葫芦>地狱受罚的的"疗妒"手段在明清妒妇题材小说中很有代表性,超现实的"疗妒"手段表明多数男性对这一普遍存在的家庭现象的无奈.  相似文献   

10.
《儒林外史》的"三复情节"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林外史》研究向来较少注意到它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前代小说传统的联系,其实此书暗用“三顾茅庐”之类“三复情节”模式不止一端,其用笔隐微几于使人不觉,而作品的讽刺意义因而更为深广,如马二先生游西湖是从“食色,性也”角度写他内心理欲之争等。这既是前代小说“三复情节”模式的影响,更是古代礼数观念和社会上“事不过三”等重“三”的风习潜移默化的结果。这一发现使中国古代小说“三复情节”模式的普遍性获得新的证明,也使“三复情节”概念对于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理论意义得到加强。这对于总结中国古代小说艺术的民族特点以及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关于中国古代文学的理论也应当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男人遭难,女人相帮”是一个被古今中外叙事艺术作品所习用的情节模式,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强健的生命力,普遍地存在于叙事作品中。不过,棋式毕竟是既成的,自有其因循的一面,往往滞后于不断运动着的生活流,而有生命力的情节模式则具有兼容调适的结构功能,新颖的素材得以置换入既成的模式,即所谓”旧瓶装新酒”,同样的情节模式,艺术构成却焕然一新,为承传久远的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2.
李翔 《理论界》2005,3(12):102-103,148
“情节”一词在刑事法领域被广泛使用。而当前我国刑法学界对情节的认识缺乏统一认识。笔者认为:我国刑法中的情节,是指刑法规定的或者基于刑事政策的考虑对定罪、量刑或者行刑产生影响并反映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及其程度的各种主客观事实。同时认为我国刑法中的情节具有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社会危害性与人身危险性及其程度的统一、法定性与酌定性的统一、概括性与具体性的统一、单一性与多样(元)性的统一等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3.
话本小说情节的主要模式就是戏剧性,这与其脱胎并继承“说话”艺术有很大关系。这种戏剧性的情节模式有着丰富的表现方式,其中冲突、转折、表演性和巧合是最为常见的。话本小说情节之所以表现为戏剧性,其原因与其内置的“拟书场”叙述格局密不可分,在这种叙述格局中,虚拟“说话人”和虚拟“看官”之间的交流是叙述合理性的依据,根本上说,话本小说情节的戏剧性即为这种交流性服务,受到这种交流性的潜在支配。  相似文献   

14.
小说的基本特征是故事性、叙述性 ,情节是构成小说的不老要素。情节是由情节单元组成的 ,情节单元的不同组合方式形成了不同的情节结构类型。情节结构类型有六种 :线状结构、网状结构、画面结构、象征结构、写实结构、散文结构。  相似文献   

15.
论情节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得洪 《理论界》2000,(4):61-62
情节 ,是叙事性文学作品中人物生活和斗争的演变发展过程。它是由一系列能显示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错综复杂关系的具体事件所组成的。而情节结 ,则是在情节流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矛盾冲突较为激烈、可能促使旧的矛盾解决因而产生新的矛盾并推动情节向前发展的一个具体事件 ,是情节发展的一个高潮 ,或者说 ,是情节线条中的一个突起 ,一个结块 ,一个汇集了诸多矛盾必然要引起激烈动荡的爆炸点。“文似看山不喜平”。作为叙事性文学作品 ,其中人物生活和斗争的演变发展过程应该是有起有伏的 ,呈曲线状发展的。伏者 ,是各种矛盾的潜…  相似文献   

16.
曹金钟 《江汉论坛》2004,9(9):118-121
《红楼梦》对于情节的描写与安排是独具匠心的,而穿插就是这种匠心的体现之一。脂砚斋就曾多次提到穿插,并对一些穿插手法做了精到的概括。穿插也是《红楼梦》情节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在情节描写中具有着穿针引线、衔接主流情节等重要作用。穿插不仅能使情节产生跌宕多姿、波澜起伏的美感,还具有刻画人物形象、展示社会生活内容等功能。  相似文献   

17.
中国戏剧界曾为情节戏剧、非情节戏剧展开过一场持久的理论争鸣。以今天的观点看来,当时论战各方未能将争议的对象统一到同一观念上来,故而各持一端,互不相让。大家对戏剧的情节理解不同,所阐述的情节内涵相去甚远,在这种前提下,便匆忙去争议戏剧是否需要情节,是否要淡化情节等等,实为谬矣。笔者认为,那次争议的导向恰恰应该是对戏剧情节的内涵意义进行重新认识、剖析,而绝非是否需要情节的问题。今天,这场争战早已告一段落,然而我们对戏剧情节的理性认识还远未达到一个应该的水平,这无疑是戏剧理论上的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希腊神话故事的基础上,通过概括、比较赫西俄德、苏格拉底与奥古斯丁时待"弑父"情节的不同态度,最终揭示了三者对于神话神学、自然神学和城邦神学的思考与评价,及其内在的哲学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19.
论《醒世姻缘传》的结构特征与情节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中国古代的长篇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之类,是在长时期流传过程中,由众多说话者不断修订、补充而汇集成的作品,最后始由某文士执笔写定;所以,它的基本结构、情节早已有固定模式,人物命运已然结局,作家个人除却若干细节的再创造、一般文辞的润饰外,很难另作根本性的变动。《金瓶梅》、《红楼梦》等则属文士的独立创作了,在这里,作家本人的生活积累、人生经历和艺术想象起到决定性作用,从而建构起一个自我创造的“世界”;但是,他们往往事先设计好整个小说的主体结构模式,乃至重要情节,而其他诸多细节、具体人物活动都只能在这种预定范围内开展进行。换言之,作家是在讲述已经编就的“故事”,由其挈领人物性格形象,使之于发展过程里渐次显现、凸露而活起来。这中间自然也贯注着他的全部激情,伴随人物浮沉聚散的遭际嬉笑怒骂,不时勃涌、闪动出即兴式浪花,遽现神来之笔,绝不可能总是按照周密的纲领计划运行;然而在总体上,却仍然象一带滔滔急流,很难脱逸固有河床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的情节线索和叙事手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瑞芳 《文史哲》2003,(1):94-100
贾宝玉的爱情婚姻是《红楼梦》情节主线 ,小说的情节主线、颠覆主流意识形态的主旨、石头主叙相依并存。围绕情节主线有三条辅线 :其一 ,“盛筵必散”正叙性辅线 ,是元春、凤姐为主的家族线索 ;其二 ,穷通交替反讽性辅线 ,是花袭人、刘姥姥为主的社会线索 ;其三 ,演说归结小说并参与兴衰的侧衬性辅线 ,是贾雨村、甄士隐的双重线索。《红楼梦》的主要叙事手法是 :其一 ,融作者全知和作者参与为一体的“石兄”叙事 ;其二 ,借戏剧之石攻小说叙事之玉 ;其三 ,变换人物视角叙事而目标始终如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