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农民革命问题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关键。大革命时期,毛泽东立足于中国国情,通过深入实地调查研究,同党内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作斗争的过程中,在革命对象、革命同盟、革命主力、农民土地等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上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对为什么“中国革命的实质就是农民革命、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就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中心就是土地问题”等进行了科学剖析,从而提出了独有的农民革命思想。农民革命思想是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具体实际得出的重要理论成果,也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农民理论和革命理论的突破和创新,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开端。  相似文献   

2.
再论大革命时期党对农民问题的认识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论大革命时期党对农民问题的认识和实践张劲,李义凡农民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这一问题能否得到正确解决,关系到民主革命的成败。大革命时期年幼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形势的推动下,努力运用所掌握的马列主义理论,分析研究农民问题,提出并实施了有关的革命...  相似文献   

3.
如何看待农民问题,同如何看待无产阶级领导权和武装斗争问题一样,是我们党在大革命时期面临的又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党对农民问题的认识,随着革命斗争实践的发展和农民运动的高涨,也在不断地提高,并作出了有一定深度的理论分析。本文对此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国情问题的探讨,主要集中于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状况、阶级关系及其在革命中的态度、地位问题。从探讨内容和重心上考察,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取得了许多积极的成果,同时留下了不少宝贵经验。考察党在此时期国情探讨的曲折历程,对当今我们认识中国国情问题也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我党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并提出了相应的土地政策。开始执行了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后期向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转变。但由于党处于幼年时期,并犯了陈独秀投降主义的错误,使党向没收地主土地政策的转变遭到夭折。党在这个时期的土地政策,对我党土地政策的发展起着很大作用,因此,有进行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6.
人所共知,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积极地投入了拯救中华民族的伟大斗争。但是,由于它所面临的是一个“世界共产主义者所没有遇到过的任务”,历史给它提供了特殊的舞台,因此,从一开始,它即着眼于农村,从占人口80%的农民身上寻求革命的力量。  相似文献   

7.
言及中国大革命高潮,人们言必皆称两湖,这固然不错,但却不够。1927年春夏,与两湖地区的革命运动相呼应,陕西地区也掀起了大革命的高潮。这场与两湖地区革命高潮同时而异域的革命运动,是中国大革命高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研究其革命内容与运动特点,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中国大革命高潮的全貌,并从中总结和吸取历史的经验与教训不无意义。  相似文献   

8.
大革命时期中共对国民党性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十分复杂曲折的发展过程。这一认识过程基本上循着两条线索发展:既存在着一个联合战线形式的国民党,又存在着一个联合战线之外的纯粹的国民党。联合战线形式的国民党是“各阶级合作的党”,属于阶级联盟,并且随着国民党右派的分裂逐步由四个阶级转化为三个阶级;而纯碎的国民党则是“资产阶级民主政党”,在资产阶级叛变革命后又成为“小资产阶级政党”。党力图将两种不同性质的国民党加以区别,看不到联合战线与国民党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和主要形式,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是武装夺取政权,战争解决问题。对于这点,就我们整个党来说,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认识不足的。但不能因此说我们党内根本无人注重武装斗争、组织军队。当时,在我们党内已有一部分无产阶级革命家懂得了武装斗争、组织军队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性,周恩来同志就是这些革命家的杰出代表。他把马列主义的暴力革命学说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根据列宁创建红军的经验,从理论上对革命军队的组织、政治建设,人民群众在革命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军事战略战术,都作了深刻的论述,并进行了大量的革命实践活动。对我党后来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建立人民军队,进行革命战争,具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大革命时期,毛泽东根据马列主义理论对中国的革命动员问题进行了努力的探索,并初步形成了以阶级斗争、土地革命为手段,以政治动员、征集新兵、筹款以及肃反为主要内容的革命动员思想。这一思想,既体现了毛泽东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创造性发展,也体现了他对当时中国国情的一个深入理解。不过,由于当时革命的不够深入,他对革命动员问题的思考也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近代中国作为一个封建农业国家,农民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三农"问题自共产党建党以来一直都是受到高度重视的。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时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在土地革命时期领导农民进行了土地革命的尝试,这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为党日后政权的建立和稳定以及革命事业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我们今天解决"三农"问题也有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大革命时期的领导权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又有争议的问题。中国的无产阶级在大革命时期实现其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是以折射的光芒,穿过迷漫的烟雾,若隐若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因此,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不能停留在历史的表层,而应透过历史的表象,洞察其实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除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及其党派外,“在特殊条件下把一部分大资产阶级也包括在内,以求最大限度地孤立最主要的敌人。”封建军阀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他们分属于不同的帝国主义、内部充满了矛盾和争斗。正确认识和利用这些矛盾,在特殊条件下与某些军阀暂时妥协,争取其暂时的中立,这实质上也是与某派大资产阶级建立暂时的“同盟”关系,这是与革命统一战线性质不同的另一种性质的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14.
一九二八午六、七月间,中国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这是党的历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次代表大会。它认真总结了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对一系列有关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得出了新认识。六大的路线基本是正确的。可以说,没有党的六大,很难有三十年代初中国革命日益勃兴的局面,党和革命力量会被接连的“左”倾错误损失殆尽。由于党的年幼,也由于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党的许多认识还存在着不足,只能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前进。  相似文献   

15.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离我们现在巳经过去了五十多年,波澜壮阔的斗争历史,记述了无数革命志士和烈士可歌可泣的英雄业迹.党在这一时期巳逐渐懂得武装斗争的重要性,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创建革命军队和工农武装方面,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作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在国共合作时期,党的领导作用是通过统一战线的形式来实现的.在这种错综复杂的历史环境中,党能不能直接掌握武装力量?它在和封建军阀的斗争以及北伐中起了什么作用?它与大革命失败后党能迅速走上武装反抗国民党的道路有什么联系?虽然历  相似文献   

16.
大革命时期,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未来无产阶级国家的政权理论进行了探索,初步达成这样的认识:即在民主革命时期所要建立的政权是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政权;这个政权应该以无产阶级为领导阶级,采用国民会议制的政体形式;这个政权是迈向社会主义的第一步。从理论上看,这种政权已初步具备了新民主主义政权的主要特征,虽不尽完善,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向新民主主义政权理论迈出的一步。  相似文献   

17.
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和陈独秀关于中国革命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考察了共产国际和陈独秀关于中国革命的对策,指出共产国际在指导中国革命时犯了严重的右倾错误,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与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错误对策有着紧密的关系,共产国际应对中国大革命的失败负主要责任。   相似文献   

18.
中央宣传部是党的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领导机关,党的宣传教育领导机构的建立是党内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创立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建党初期,党的宣传领导机关建设经历了—个探索的过程,宣传部对于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促进大革命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大革命的失败,中央宣传部工作也处在低潮,革命工作被迫转入秘密状态。  相似文献   

19.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以保证肌体健康为目的,从学习教育的自我提高中不断纯洁党的思想,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自我完善中加强党的战斗力,从榜样作用的自我净化中培育优良作风,从反对腐败的自我革新中塑造党的光辉形象,逐步砥砺出以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净化、自我革新为核心的自我革命精神,为中国共产党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增进党群关系、发扬鲜活生动文风,最终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提供了不竭动力,也为新时代纵深开展党的自我革命进而增强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提供了有益借鉴.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应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坚守初心、勇担使命,通过强化理论教育、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保持党的肌体健康,通过发挥模范作用、反对腐败行为提升党的内聚力,营造清爽明朗的政治生态.  相似文献   

20.
从1921年党的成立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党对知识分子的认识及其政策基本上是处于探索阶段,有很多方面的认识并不成熟,但其理论探索是非常积极和卓有成效的,尤其在关于中国知识分子的政治地位、革命作用和阶级属性等核心问题上,已得出了一些基本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的正确结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初萌芽.这些早期探索对中国革命运动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对今天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