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省湘潭市离休干部段海云5年如一日,无微不至地关心和帮助一名家庭贫穷的小女孩,用博大的爱心铺就了这名女孩的人生幸福路。小女孩名叫聂花玲,她3岁时父亲溺水身亡。不久,母亲为生活所迫,带着她和一岁的妹妹改嫁他人。新的家庭没有给这对苦命的小姐妹带来欢笑,继父重男轻女,经常打骂她们,同时也折磨着她们的母亲。花玲的母亲不堪忍受,最终选择了一条不归之路。为了不让孙女再遭受继父的虐待,年逾古稀的爷爷奶奶在生活十分艰难的情况下,把她们姐妹俩接了回来。两位老人节衣缩食,历尽艰辛,拉扯着两个没爹没娘的孩子。到了上…  相似文献   

2.
做了妈妈后,她老会想起母亲。小时候,母亲曾带着她们姐妹三个在院子里撒了些黄豆。随意地撒,拔拔杂草,也不特别打理。天上下雨,种子就有了浇灌。院子里落下的树叶烧烧就是天然的肥料。很多个晚上,她都注意到母亲蹲在那些种子旁边,似乎在倾听它们的成长。每每发豆芽的时候,母亲就会心怀感激地说:“老天爷把我的黄豆照顾的很好。”她也就跟着奇怪,那些黄豆的生命力怎么那么强?不仅会开花,结出的种子还挺多挺大的。  相似文献   

3.
女人的幸福     
芸的丈夫是个教书匠,是厂办中学惟一的物理老师。人挺本分,话不多,与别人家的丈夫们比,好像笨了点,少了点机灵劲儿。于是,眼见别人家的丈夫有下海发财的,有当官走运的,有合伙开店的,惟独自己家锅清灶冷,芸就觉得挺后悔,便时不时地跟丈夫怄气。丈夫知道她是在嫌...  相似文献   

4.
我上面已经有两个姐姐了,而我又是女孩。爷爷因此晕倒在地。父亲坚决要将我送人。是母亲用她瘦弱但却坚强的臂膀保护了我,又靠卖水果供我们三姐妹读书。  相似文献   

5.
【阿成的故事】我的母亲重男轻女,她常常对两个姐姐指桑骂槐,对我的期望却很高,管教也很严,我在孤独寂寞中度过了童年和少年生活。上大学后,我如出笼的鸟儿,暂时脱离了母亲的管束,还交了一个善良、聪慧的女朋友。在姐姐和爸爸的帮助下,母亲最终接受了我为她选择的儿媳妇。我平生第一次为自己做了主,心里非常高兴。没想到一踏入婚姻的大门,我就陷入了无边的痛苦之中。我不会做家务,妻子手把手教我切菜、洗碗,我觉得这是家庭的乐趣,可母亲指责我怕老婆,她还经常挑剔妻子:"这菜怎么没味道,也不多放点盐!穿那么  相似文献   

6.
优雅到老     
最喜欢和母亲去逛街,她对衣服独特的眼光,简直可以与服装设计师相媲美。这让我这个生活在上海繁华里的女儿,常常觉得惭愧。我似乎是个永远落在时尚后面的人,不论怎么努力,都会被别人拿来做反面的例子。只这一点,我就佩服母亲,她不像我,最美丽的时候可以有大把的钱尽情地打扮自己。她50岁之前的时光,都是在父亲的郁郁不得志中度过的。她自己的一份工作,也只够养家,似乎没有更多的闲情和逸致,来让清贫的生活,因此闪亮起来。这是父辈们厌倦也习惯了的生活方式,但是母亲,却偏偏让自己,还有我和父亲,有了一份凡俗生活里,别人无法体验到的优雅和情…  相似文献   

7.
周业贵 《老年人》2008,(5):34-34
母亲生前好想照张相,可是她到死,也未了却心愿。母亲一辈子生活在偏僻的山村,在她生活的那个年代,照相是城里有钱人的事情。直到解放后,我的家乡才偶然出现走村串户的照相师傅。但对于靠卖鸡蛋换油盐的农民来说,见到照相师傅来了,不过是围上去看看西洋把戏而已。当然也会有几个堂客们禁不住好奇与诱惑,实在想照的。  相似文献   

8.
自母亲因操劳过度而去世后,琳达一直很伤心。更让她伤心的是,没过几个月,父亲便又娶了一个叫菲莉的女人。让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对新过门的继母产生好感,并友好热情地对她,这无疑难于登天。看着菲莉整天在家里指手画脚,俨然一副女主人的样子,琳达对她更不满了,并将这种不满转移到父亲身上。琳达开始觉得,母亲的死跟父亲有很大关系。如果他不是只知道在外忙着工作挣钱,丝毫不顾家里,母亲也就不会死了。  相似文献   

9.
丁宁 《老人天地》2013,(7):48-49
丁老师:你好!最近我很烦,主要是因为我母亲的事。老母已年近八旬,身体还不错。我父亲早年就过世了,她一个人住。母亲是个利索人。她做饭、做家务,织毛活,样样拿得起来。说实话,从我结婚,她就没有看上过我太太,她觉得儿媳妇称不上一个好女人,干什么家务都干不好,连洗菜、择菜都不能令她满意。因此我们没有在一起生活。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和儿。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又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酷冬。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活。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  相似文献   

11.
钟夏 《现代妇女》2010,(9):10-11
很小的时候,虹影就隐隐约约地觉得,自己是一个特殊孩子。虹影的母亲怀过8个孩子,死了两个。虹影是幺女,但母亲从不宠溺她,管束极紧,但有时又“关爱”有加,像对待一个来自家串门的客人一般。父亲平时沉默寡言,对别的孩子,一动怒就会抡木棍或竹条,但对这个小女儿格外仁慈,从不指责。  相似文献   

12.
陈新 《老人天地》2014,(4):34-35
“妈妈疼爱我,呵护我长大”
  2013年11月28日,在这个寒风劲吹,处处萧瑟的日子,李丹阳三姐妹的母亲赖高碧,在成都军区总医院驾鹤西去,离开了她至爱的女儿们。  相似文献   

13.
正"一声姐妹大过天",我们可是集聚了三姐妹的力量。2017年4月25日,腾讯网"中国人的一天"栏目,登出《高考状元辞高薪返乡做茶通宵学手艺》的图文,众多网友被江雪霞三姐妹的创业精神感动。记者采访江雪霞时,她大大咧咧地说:"我觉得我们的现状比照片上好多了。"在这个乐观的女孩心里,每天忙碌到半夜,只睡五六个小时,也是一种人生。因为有追求,有梦想,有和父母、姐妹在一起奋斗的经历,苦与累也是一份沉甸甸的幸福。  相似文献   

14.
穷家难舍     
母亲刚被我接进城里住了两天,使老是叨念着要回乡下去。母亲要回乡下的理由十分简单:在城里住不惯。母亲一辈子为我们、为生计而长年累月地操劳奔波,从没有过过一天安生的日子,从没享过一天清福。我的内心充满歉疚,总觉得太对不住母亲。我这一生,欠她的太多太多。把她接进城来,本想让她清情闹闹地安度晚年,也好让我尽尽做儿子的孝道。可母亲刚刚进城,便又闹着要回乡下。这让我心里十分难受,极力进行劝阻和挽留。可母亲仿佛是铁了心似的,一定要我把她送回老家。拗不过母亲,我只好开车将她又送回了乡下。在那间母亲任了大半辈子的…  相似文献   

15.
《伴侣(A版)》2016,(4):61-61
母亲晕车严重,因而长年过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生活,考虑到她一个人生活在农村老家孤单寂寞,我也常常邀约:来城里住吧,看看风景。但母亲总是以晕车为由推脱,所以我结婚快十年了,母亲也没有来过城里一次,她不知道她心爱的女儿到底住在哪里。  相似文献   

16.
陶瓷的念想     
母亲去世前,将家中一切都交代好了,包括她的那些坛坛罐罐,杯杯盏盏。有三个小陶罐,母亲说是从菜市场一家小店淘的,本打算给我们姐妹仨一人一个。说这些时,她已经躺在床上不能下地了。我和妹妹把小罐拿到床前,母亲看着陶罐,挣扎着要坐起来。  相似文献   

17.
发廊里,两个太太在聊天。一个说:“我觉得男人真的是没品位。像我妹妹的老公有外遇,竟然找了一个比她丑很多的女的,她气个半死。我妹妹以前可是校花呢。她说,如果第三者有点气质或比她漂亮,她还会觉得老公有品位。看到那个女的,她只想吐血而死!那个女的我也看过一眼,完全像个槟榔妹!”  相似文献   

18.
京城才女王氏三姐妹和她们的母亲母亲是儿女生命的缔造人.母亲是儿女成长的呵护者;母亲是儿女眼中的第一张笑脸,母亲是儿女心里的一万座丰碑。王蕴、王荣和王蕤,早已声名远播的京都才女,在她们的母亲楼旨君笔下,却仍然是往昔岁月的“乖蛋蛋”──京城才女王氏三姐妹...  相似文献   

19.
在湖南省湘乡市教师进修学校,百岁老人李秀英与70多岁的儿子周策群住在一起。老人身体健康,不仅生活能自理,而且烧茶做饭样样都行。李秀英生于1902年9月10日,幼时读过两年私塾。她的父母都是有学问的人,讲究孔孟之道,乐善好施。特别是她的母亲,经常把自己的床铺让给乞丐睡。李秀英共有兄妹10人,她排行第五,从小爱劳动,帮助母亲带大几个弟妹,是母亲的得力助手。20岁那年,李秀英出嫁,做了新娘。她和丈夫周正红生有4个女儿,1个儿子。现在,这个大家庭人丁兴旺,有外孙、孙女13个,曾孙、曾孙女11个,要是全家聚在一起,老人对第…  相似文献   

20.
国外资讯     
《金色年华》2014,(10):6-6
01英国双胞胎姐妹同吃同住90年终身未婚英国西米德兰兹邵有一对96岁双胞胎姐妹,两人在一起同吃同住了90年,且都终身未嫁。琼·贝克和杰西·贝克这对双胞胎姐妹出生于1918年。从出生起,两人就形影不离,母亲为她们准备同样的饭菜、同样的衣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