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爱的人格结构是纵深而多重的。要求平等、维护尊严只是其表层的社会人格的体现,而深层宗教人格和审美人格才是她的精神力量的源泉和人性魅力所在。简.爱的三重人格含藏了西方传统文化的三种宝贵质素。从她的宗教人格我们洞悉到真诚的基督教信仰,从她的审美人格我们感觉到浪漫主义激情,从她的社会人格我们看到启蒙主义的社会理想。三重人格相互渗透,构成了完整的个体,这使我们认识到不同时代的优秀文化元素也需要融通共济,才能建构和谐健康的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2.
残雪的小说,往往以自我为核心对人的灵魂进行拷问。她从孤独对个体的威压、他人对自由的羁绊、现实对个体选择的限制、理性和冲动对于自我的价值等诸多层面,对人的自我意识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梅娘小说的女性主题与自身体验有着密切关系;她对个体经验的自觉处理,体现出自觉的文体意识和叙事意识;而她善于选择人物视角、引入人物独白话语来表达女性主题,又形成了独特的女性小说文体。  相似文献   

4.
智慧,一个令人羡慕的字眼,也是令人胆怯的课题.她与同宇宙从何而来,生命如何产生一道,千百年来一直困扰着觉悟且不断反省的哲人们.弄清她到底是什么,是怎样发生发展的,这对人类来说具有长远的决定性意义.从个体智慧现象的现实分析以及第一个系统的智慧理论作为出发点,尝试建立一个个体智慧形成的模型,模型发现智慧是反应和反映的不同程度的结合,这为人们从内在的本质上认识智慧和掌握智慧,尤其为有效培养智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作家作为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体 ,总要扮演一个或多个社会角色 ,由于每个人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不同 ,他们对生活的感受与理解都有自己的“心态视点” ,视点不同 ,看到的也很不同。对于舒婷 ,这位朦胧诗人的典范 ,她有为一代人的心路历程和社会心理作记录的创作心态 ,也使她的诗歌具有一种异质的美。  相似文献   

6.
黄玉雪的自传体小说《华女阿五》讲述了华人之家的黄家第五个女儿黄玉雪的成长故事。在她的成长中,白人起了很大的作用,虽然存在种族歧视,但并没有妨碍她的成长。她逐渐把白人的价值观内化,以此反抗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挑战父母的权威,张扬个体,贬抑集体和家庭,最终成为华人归化的典型案例。她关化了美国的主流社会,认同白人的价值观念,而缺乏批判意识;但她同时批判地继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华裔美国人,中国和美国都成了异国,华人和白人都成了他者,她成了一个孤独的个体。但她仍然试图以写作展示中国文化,让美国人了解中国。  相似文献   

7.
抒写个体生命的独特体验,是叶丽隽诗歌一以贯之的创作主线。她在诗歌中始终坚持人生意义的求索和精神价值的追求,使她的诗歌呈现出一种内心深切的孤独感。回归自然,回归童年,是叶丽隽诗歌中消解孤独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个体之间形成的集体意向引起了集体行动.但仅用个体意向间结成的特定关系来解释集体意向是不够的,还需说明个体在不同选择面前为何愿意调整自己的个体意向去参与集体行动,而不是选择单独行动.通过对个体决策过程的分析,认为集体意向是个体在博弈过程中实现的均衡状态.实现均衡的同时,个体之间也产生了交互知识,并构成了集体意向的内在结构.  相似文献   

9.
当李钢音在一篇文章中写下:“文学是作家的心灵历程和作家与外部世界间的无声对话”时,她无疑给自己的小说提出了某种尺度的价值语境。或许正是为此,她的小说总是注视个体在者灵魂内部隐秘、朦胧的躁动,和个体在者作为此在面对世界的紧张、恐惧、猜疑以及与之的诸种对话。就题材而言,李钢音关注的不过是世间“几乎无事的悲喜剧”(鲁迅语),但她总是力图以一种游移的沉思体味着平淡的日常生活里心灵之苦痛,观照着灵魂之躁动和此在与世界之对话,从而寻求到向真——生存之本真寻归的路径。康德说:“人是他自己的终极目标”,实际上说…  相似文献   

10.
欧茨早期出版的《他们》为她获得了诸多荣誉,在书中她开始思考造成个体命运悲剧的原因,但欧茨并没有给予读者这方面的答案,而是提出了多种可能,引发读者思考。2004年,欧茨出版了自认为“迄今为止最好的作品”《大瀑布》,文中欧茨对走出命运悲剧做出了回答,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社会价值观与伦理观。至此,欧茨开始回归“人性”母题,她所提出的观点及看法,对我国当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只有针对个体不同的年龄特点,从个体心理发展规律入手客观分析德育应对措施,才能将荣辱观教育落到实处。在道德心理学的视野下对荣辱观进行了形式与内容维度的划分,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个体荣辱观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2.
社交媒体凸显了个体的主体性,使个体能自由言说,获得"可见性",并赋予个体新的思考内容。通过以王宝强离婚事件为经验材料,对个体与社交媒体在幸福观上的互动进行考察发现,在社交媒体上,用户个体自我、个体相互之间、个体与社交媒体之间等都存在竞争、冲突、顺应和同化等不同程度的互动。在竞争、冲突中,个体的幸福观得以"可见",影响了社交媒体对幸福观的呈现;与此同时,社交媒体通过构筑信息环境等手段改变、更新了个体的认知图式,进而实现对个体幸福观的建构。通过对情境的定义,个体与社交媒体的幸福观都实现了重构和再定义。  相似文献   

13.
池莉作为新写实小说的代表性作家,2011年发表了新作《她的城》,这部小说以女性特有的体验和敏锐的眼光,对蜜姐这个女性个体生命生存的状态进行了真实的书写。婚姻的不幸并没有打倒这个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女人,默契的亲情,温暖的友情,她从烦恼不断的人生中做出务实的选择,选择了乐观的生活,表现出她适应环境而“不屈不挠的活”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14.
田中禾是一位一直在坚持艺术形式探索和不断自我超越的作家,他关于乡土中国的书写以及对女性形象的成功塑造,奠定了他在当代文学中的独特位置。长篇新作《父亲和她们》就是一个自我超越的最新成果,作品有力地呈现了两位母亲的形象,她们不同的人生向度的后面,贯注的是作家深层次的人性思考,并借此展开作家对独立与自由的个体精神的反思和追问。  相似文献   

15.
信仰作为个体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对个体乃至整个人类的发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同形态的信仰对个体的发展具有不同的作用:科学崇高的信仰对人具有导向、激励和凝聚作用;非科学的信仰则阻碍人主体性的发挥、局限人的思路、毒害人的思想。本文主要阐述了信仰与人的发展关系,以及人们如何树立科学崇高的信仰。  相似文献   

16.
莫伯桑笔下的玛蒂尔德长期以来被视为是虚荣心的代名词。但通过小说本身对玛蒂尔德的生存状况的呈现及其对生活的态度与行为的描写,我们会有不同的体认。从存在主义角度去审视玛蒂尔德,会发现她的一系列想法和行为都具有一种存在主义哲学自由的况味。玛蒂尔德最终面对的是意义的扑空,不由让人感叹命运的无常,也诱使人们去思索个体自由存在的秘...  相似文献   

17.
她是一名公益律师,10多年来,她和她的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共为来自全国的贫困女性当事人免费代理案件550多件;从最早着眼于解决女性个体权益的法律援助,到目前着眼于解决一个阶层、一个层面的公益诉讼。她面对着一道比一道坚硬的“铜墙铁壁”。在我们的社区里,不时有弱势的女性遭受各种不平等的境遇,如果社区的干部也有她这样的勇气和韧性,那些妇女姐妹期望得到的真正的合法权益,就大有希望了  相似文献   

18.
铁凝小说的独特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凝依靠自己独特的发现和理解,构筑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艺术空间。她的小说中充满独特的意味。她对人生的尴尬状态以厦人性中隐秘之处的挖掘,是属于潮流之外的个体思考,她对人性的独到理解以及出色的艺术表现拉近了其作品与经典的距离。  相似文献   

19.
共性与个性是一切事物具有的两种根本属性。因为有了个性,事物与事物或个体与个体才会区别开来;因为有了共性,事物与事物或个体与个体才会归成为类。人类是不同的种族、民族或个体的集合。作为人类中的种族、民族或个体,都有其个性,因而互相区别;同时,由于他们都是属于人的分子,因而又有其共性,存在着共同的价值取向或期许,甚至是共同的游戏规则,所以,否定了“普世价值”,也就等于否定了人的共性或本质,否定了人类交往与合作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赫勒在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中提出的个体发展思想是源于马克思的个人发展理论,并继承了马克思"类本质"的观点,但个人发展的途径及终极诉求又不同于马克思,她主张通过个人的改变而使日常生活人道化。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看,赫勒的"个体"思想带有抽象的人的理论逻辑,但她所倡导的日常主体的自觉提升,对当前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