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党的八大党章和十二大党章总纲中都肯定“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最近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条明文规定:“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在我国,“按劳分配”正在逐步实现,理论界对此也有较多的论述,而对“各尽所能”,则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分配制度?理论界有几种不同看法。一种意见认为,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分配制度。另一种意见认为,光说按劳分配不全面,还应加上“各尽所能”作为前提和必要条件,“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才是完整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经济基本分配制度。还有一些同志认为,以上两种说法都对,在“按劳分配”前面加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奖励制度与计件工资是根据“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进行的。谈奖励制度和计件工资问题,首先要对“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各尽昕能,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这是由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必须努力发展生产,不断增加社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以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这就必须贯彻“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充分发挥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各尽所能”这个“各”字,就是指有劳动能力的每个劳功者;“按劳分配”这个“劳”字,就是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这就是说,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必须参加劳动,凡是有劳动能力而又参加劳动的人,社会在作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以后,按照他所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4.
共产主义道德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特别是二者的关系能否正确地理解和处理,会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因为“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是有关社会主义发展的经济规律,共产主义道德是为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社会行为准则和规范,是促进社会发展和消灭剥削、消灭阶级的精神武器。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上,这本是已经明确解决了的问题。但是,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讲到共产主义高级阶段时提出:“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但他讲到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按劳分配”问题时,前面并没有提到“各尽所能”。是斯大林开始把“各尽所能”与“按劳分配”联在一起的。他说:“这是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公式。”斯大林科学地发展了马列主义的“按劳分配”学说。  相似文献   

6.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它的第一阶段又称社会主义社会)特征的最本质的概括,在今天已经是家喻户晓了。然而,也有人由于不能正确理解,对“各尽所能”颇有微辞,说:“这句话译错了,马克思所讲的是按每个人的能力从事劳动,并没有尽其所能的含义。”  相似文献   

7.
党中央“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中指明:工资制和供给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具有共产主义的萌芽,但是它的基本性质仍然是社会主义的,各尽所能,按劳分配”。那么,在这一新分配制度的实践中,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上述性质的具体体现呢?共产主义按需分配原则的萌芽和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和怎样在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二大文献指出,要建设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英明决策。当前人们在这一问题上的疑惑之处在于:按劳分配与精神文明究竟是什么关系?这是一个很需要认真探讨的理论问题。 一、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性质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要素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马克思说:“分配本身就是生产的一种产物,不仅就对象说是如此,因为能分配的只是生产的成果,而且就形式说也是如此,因为参与生产的一定形式决定着分配的特定形式,即参与分配时所采取的特定形式。”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实行的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劳动力也不是商品,但与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相比,又不够完善,生产力仍不够高,劳动产品也不够丰富。在这种情况下,既不能实行按劳分配原则,也不能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唯一合理的就是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相似文献   

9.
南宁市第七中学黄秀龙来稿提出,现实的经济生活已经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分配学的要求。因为国民收入有计划按比例分配和劳动者“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已经成为我国亿万人民的具体实践,日益丰富的实践经验既需要总结上升为理论,也需要一门科学来作指导。建立社会主义分配学,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调整改革,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提高劳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分配学是研究社会生义国民收入分配和个人消费品分配规律的科学。它着重研究个人消费品分配的规律,按劳分配与社会主义所有制之间的关系,按劳分配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各尽所能与按劳分配之间  相似文献   

10.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是斯大林于一九三一年十二月十三日在同德国作家艾米尔·路德维希的谈话中,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公式”而首次提出来的。 斯大林在讲“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时候,使用的俄文是“ ”(参阅《斯大林全集》俄文版第十三卷、《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俄文版)这句话是完整的句子,但是不完全句。根据逻辑和俄语语法,这句话如果把省略的句子成份恢复过来,将是:。如果把这句话译成中文,它的完整的意思是:社会根据每个人的能力来要求他劳动,又根据每个人的劳动来分配个人消费品。  相似文献   

11.
我国当前农村人民公社中貫彻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則,是通过“劳动日”来实現的。对“劳动日”的研究,将有助于加深我們对社会主义农业集体經济內部人与人之間的經济关系的认識,对巩固与壮大农村人民公社,会有实际意义。在現阶段,我国的农村人民公社一般实行生产队、生产大队和公社的三級所有制,而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因此,本文对“劳动日”的研究,只以作为基本核算单位的一个生产队的范围为限,至于从更大的范围来考察“劳动日”的問題,則留待下一步研究。一劳动目的經济职能社会主义的农村人民公社的生产队,必須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則来发展生  相似文献   

12.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经济规律。我们要正确运用这个规律,按这个规律的基本要求办事,就得正确认识它,认真研究它,准确掌握它。如何确定消费品分配的尺度,报酬量与劳动量应保持怎样的比例关系,这些都是体现各尽所能、按劳分配规律的重要问题。下面就这两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当中有一条:“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按劳分配的“劳”这个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 首先,这个“劳”,是指“有用劳动”。我们知道,一切生产出来的产品,必须是社会需要的产品,必须是人们能够用来满足某种物质或精神需要的产品。否则,这种产品是无用的,为创造它们所化费的劳动也不会被社会所承认。在资本主义社会如此,在社会主义社会也如此。当然,在这个问题上,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是有重大区别的。例如,资本主义社会黄色唱片是公开销售的,而社会主义社会则不需要这种东西。本文不分析这个问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这个原则也适用于脑力劳动者。但是,对脑力劳动者实行“按劳分配”,首先要弄清脑力劳动者的劳动价值这个基础理论问题,即脑力劳动者是否创造价值?怎么看待脑力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 脑力劳动者是否创造价值?这个问题本来是不应该有疑义的。然而很遗憾,在我们这里过去确实是成为问题的。不是有许多同志在十年内乱中听信了林彪、“四人帮”一伙的话,真的以为知识分子是体力劳动者养活的,所以动不动就说知识分子没有良心吗?  相似文献   

15.
童筱明 《江淮论坛》2000,23(1):56-61
一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是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选择。我们党确立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理论 ,是对当代社会主义理论的新贡献。这一理论的提出 ,是和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联系在一起的 :1992年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与此同时初步提出了新的分配指导思想。十四大报告的提法是 :“在分配制度上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其它分配方…  相似文献   

16.
要正确地贯彻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要充分地调动劳动者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必须坚持政治挂帅和物质鼓励相结合。这本是马克思主义的常识。祸国殃民的“四人帮”为了实现其篡党夺权的反革命需要,却打着政治挂帅的幌子来否定物质鼓励,在思想上造成了极大的混乱,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了极严重的危害。一年多来,对“四人帮”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虽然不断地进行批判,但“四人帮”在这方面散布的流毒还有待进一步肃清。  相似文献   

17.
计件工资制度是一种古老的工资制度。马克思曾指出:早在十四世纪,它就同计时工资一起正式列入英法两国的劳动法中。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计件工资的性质和作用是完全不同的。在以生产资料资本家占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里,计件工资是资本家强化资本对雇佣劳动剥削的有力手段;而在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里,计件工资却成为贯彻“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劳动报酬形式。  相似文献   

18.
对按生产要素分配问题的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产要素的内涵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的。按生产要素分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全部生产要素都可以而且应该参与收入分配;二是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收入是国民收入;三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只能是各生产要素对于国民收入的贡献,即“各尽所能,各得其所”。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对生产要素所有权的承认和对市场经济规则的尊重,按劳分配隶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在社会主义社会,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导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占主体地位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  相似文献   

19.
我国正准备制订“工厂法”,现在就工厂法的基本原则,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按照我国的立法惯例,每一部法律,一般由总则和分则两部分组成,基本原则,是构成总则的主要内容。我们认为,我国“工厂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应包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遵守国家的法律、法令和社会主义道德准则;实行厂长负责制和职工代表大会制;坚持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等。  相似文献   

20.
我们理论小组,在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热潮中,紧密联系工厂企业里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的实际,围绕着资产阶级法权问题,学习了马列和毛主席的有关著作,进一步弄明白了,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存在着资产阶级法权的必然性,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的必要性,扩大资产阶级法权的危险性和破除资产阶级法权思想的重要性。 我们议论的第一个问题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对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