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唐太宗护才     
古往今来,但凡有成就的人特别是有大成就而被称为"伟人"的人,都是知才、聚才、育才、用才、爱才的典范。换言之,对人才做到"知、聚、育、用、爱",是他们的基本功。但在基本功之外,如能做到"护才",即保护人才,特别是人才在受到奸邪小人攻讦时,能心不乱、眼不花、行不改,毫不犹  相似文献   

2.
救救人才     
陈家骅 《人才开发》2005,(10):54-54
一位博士生毕业后又回到原单位,不久便发现所学专业与从事的工作不对口,许多知识用不上,基本处于“闲置”状态。这时某研究所需要这位人才,便登门商量调动。但这个单位的主要领导就是不同意,说“人才谁不需要?我们也是爱才的啊。”一直将人拴住不放。留人才是不是爱才?当然也算爱才。留才是爱才的外在表现,是用才的必要条件。但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为什么而留?人才是否甘愿留?现在有些领导干部留人才不能说不够坚决,但很大程度上是为名而留、为装门面而留。捏一把人才在手中,他就在上级和同行面前炫耀:“瞧,我们有多少个博士、多少…  相似文献   

3.
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人才的重要性和其在经济发展中无可替代的位置已经凸显出来。许多地方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争相制定各种优惠政策。这种爱才、惜才、重才之风的蓬勃兴起让人振奋,也给区城经济的二次腾飞带来了新的希望。但有一些单位,  相似文献   

4.
崔嵘 《人才瞭望》2010,(5):102-102
古人爱才,不吝夸奖,且用语每有新意,不落窠臼。相比,时下“你太有才了”的时髦用语,实在是过于浅露。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培养讲政治、懂全局、善于治党治国的领导人才尤为重要。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能不能巩固和健康地发展下去,中国能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强盛不衰,关键看我们能不能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领导人才。认真落实江总书记关于领导干部要有识才的慧眼、用才的气魄、爱才的感情、聚才的方法的要求.是领导干部做好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方法,必须深入领会,在实践中创造性地落实口 更新观念.转变视角.识才的慧眼才能更亮。人才的标准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发现和识别人才也要有与时俱进的眼光、把建设有中…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强调,培养开发人才要有“识人的慧眼”,即要善于以科学的、犀利的眼光发现识别人才,眼光不正,人才难寻。然而,现实工作中,有些领导干部在识人辨才上还存在一些视角偏差,使一些优秀人才没有被发现识别出来,造  相似文献   

7.
曾志 《人才开发》2001,(11):5-6
江主席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领导干部要有识才的慧眼,用才的气魄,爱才的感情,聚才的方法,知人善任,广纳群贤。”这一重要论断,高屋建瓴,指明了提高领导干部用人能力的目标和方向,对各级领导干部如何适应新的情况,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与时俱进,以应对国内外各种复杂环境的考验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一是急功近利,重才轻德。引进、使用人才,必须是德才兼备,但一些地方及单位领导以所谓摒弃旧的“德才观”来看待、衡量选用人才,过于偏重“才”的考核,忽视了“德”的考察。只要有“才”就行,对于“污点”、“尾巴”一概忽视。 二是不顾实际,念大求多。为了表现出一种“爱才心切,求才若渴”的精  相似文献   

9.
柔性引才是指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以智力服务为目的,通过不改变原有户籍或国籍、身份和人事关系等限制,引进并使用人才智力的一种方式.这对人才竞争力不够强的地区来说,无疑是解决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的有效途径.近年来,焦作市虽然相继出台了"1+6"和"引才聚焦"等系列人才政策,但涉及柔性引才方面的政策机制还不够完善,柔性引...  相似文献   

10.
毋须赘言,企业、产品以及市场的竞争,说到底是科技人才的竞争。不少企业,在对待人才问题上是非常明智而又务实的,因事招贤,量才录用,人尽其才,使人才各得其所,企业也焕发勃勃生机。但也有少数企业,在人才问题上不够慎重,或是对人才的使用和处置方面有失偏颇,出现了招贤“隐”才的现象。 备而不用。固然,人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利器和关键,没有人才万万不行。但个别企业,却财大气粗,不惜巨资  相似文献   

11.
建立留住核心人才的创新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璞 《人才瞭望》2005,(4):28-29
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企业引进人才不易,留住人才更难,这已成为我国国有企业近几年发展中不争的事实。如何才能建立一个有效的“聚才、育才、惜才、爱才”的人才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内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防止核心人才流失呢?  相似文献   

12.
人才需求特点和引才留才方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人才的一般心理需求特征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而动机是由需要引起的。需要是个体缺乏某种东西时产生的一种主观状态,它是客观需求的反映,需要是人的行为的根本动力,是人的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人才作为一个健康的人当然也有各种各样的需求。因此,要切实做好企业的吸才引才工作,首先必须研究人才的一般心理需求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一、大才 大才是胸怀全局、足智多谋,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才。这样的人才在一个单位为数不多,却举足轻重,因此,领导者首先要用好这类人才。一是大才大用。领导者要善于按贡献大小,对单位里的大才该晋升的晋升,该重奖的重奖,不搞论资排辈和迁就照顾,大胆把最重要、最艰巨、最有挑战性的工作任务交给他们,使其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样既可使他们拥有成就感,又可激活人才使用的一池春水。  相似文献   

14.
文学 《人才瞭望》2013,(12):45-45
古人爱才,不吝夸奖,且用语每有新意,不落窠臼。●八斗之才三国时的曹操之子曹植,自幼聪慧过人,曾有“七步成诗”之佳话。南北朝时的诗人谢灵运说:“天下有才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谢灵运在自负的同时,对曹植推崇备至。  相似文献   

15.
二弹一星的授勋会上,人才济济,这最好表明我们新中国成立之后,人才之盛,从未曾有。历史上有人说过,吾国无以为宝,惟以人为宝。人才,是一个国家,一个时代最重要的产物。“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三户亡秦,不是说人是天底下最有用的财富。 但是,有人才是一方面,识人才、用人才又是一方面,有的地方虽有人才,但你不认识他,不用他,不是等于没有人才一样么?京戏里边有一出叫“萧何月下追韩信”,就是一个最好的故事。这个韩信有大将之才,但是项羽识不得他,只把他用为执戟郎官,比一般编禅之将还不如,于是韩信投到刘邦的帐下去…  相似文献   

16.
领导者是决策者,就其被赋予的职权和责任而言,领导者人才观的正确与否决非个人区区小事,而是关系到一个地方或单位政治、经济和社会事业盛衰成败、生死攸关的大问题. 一、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具体来讲,要唱好“人才八部曲”。 一是要树爱才之心.古今中外贤明的政治家无不是爱才如命、惜才胜金者,其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安定无不得益于此.在今天,爱才、惜才更应作为领导者必备的素质和条件。只有爱惜人才、才能尊重人才,使用和保护好人才,才能使人才得以充分发挥作用. 二是要有识才之眼。领导者要有识别人才的远见卓识,如真金常被尘土封盖一样,真正的人才有的也往往被某些表象或弱点所掩饰,要慧眼识才,须由表及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关于人才问题的一系列论述,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和第二卷中,有50多篇150多处讲到了人才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精辟的人才思想,概括的讲,主要有:尊贤识才、破格选才、用人之能、爱才护才、大力育才等。其中有历史经验的  相似文献   

18.
贾夕 《人才开发》2001,(11):8-8
引进人才是西部大开发的一项关键工程,在实施过程中步入这样那样的误区是在所难免的。从目前西部引才工作的现状看,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下七个误区。 一、重中心城市,轻落后地区 西安、太原、重庆、成都等几个中心城市已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开展了有效的公关活动,吸纳了大批人才;但广大欠发达地区的引才工程显得较为冷清,起色不大,一些市县的人才到位率甚至几乎为零。长此以往,必然会扩大西部地区内部的“剪刀差”,影响西部整体开发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人才是高校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资源,是提升自身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人才兴,学校兴;人才强,学校强.基于高校人才工作的实际,提出高校做好人才工作的四个维度:识才要从“守株待兔”到“三顾茅庐”转变,引才要从“制度藩篱”到“不拘一格”转变,育才要从“单一空间”到“多元发展”转变,待才要从“庄王爱马”到“待之有道”转变.  相似文献   

20.
一、要有求才之渴 既有爱才之心.自有求才之渴,为什么人才要求呢?因为人才难得。我们所说的人才,在某个方面的才能是有超群出众之处的。从人群整体上看.人才总是占少数的。自古以来,毛遂自荐者虽然有之,但毕竟是不多的。所以.领导者无求才之渴,对人才不是孜孜以求。怎么能得到大批的人才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