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船舶工业已经进入产业发展与产业集群密切相关阶段,对长三角船舶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与发展战略研究是制定长三角船舶产业发展规划和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的需要。本文通过对长三角船舶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研究,指出上海船舶产业集群属于政府推动型、江苏属于政府市场共同推动型、浙江属于市场自发成型。同时依据产业集群发展理论,对长三角造船业产业集群发展战略、长三角船舶产业集群错位竞争战略和长三角船舶配套业集群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我国船舶工业产业波及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船舶工业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不仅体现在其自身发展产生的推动力,还体现在船舶工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通过与上下游产业的广泛联系所产生的产业波及效应.运用投入产出法,根据我国投入产出表,通过我国船舶工业产业关联面、产业关联度、影响力系数、感应度以及生产诱发系数等指标,系统分析船舶工业的产业波及效应,结果表明:船舶工业与其他产业具有广泛而紧密的关联,对相关产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船舶工业是一个战略性产业,其产业带动性强,与三大产业联系密切。灰色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法能够很好地对船舶工业与三大产业的关联度进行量化分析,清晰地表明其关联的紧密程度。量化的结果显示:江苏船舶工业与第三产业的关联度较大,与第一产业关联性较小;江苏省船舶工业的发展与第二产业的发展整体上处于一种不协调的状态。  相似文献   

4.
大连市是环渤海地区重要的港口城市。大连市海洋产业受到了沿海区域发展竞争和自身传统优势产业竞争力减弱的影响,亟待探索新的产业发展思路。从大连市海洋渔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等主导产业的发展现状与面临的问题来看,大连市只要结合自身海洋产业优势,通过制定合理的海洋产业发展政策、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加强跨地域合作等措施,其海洋产业发展潜力就能得到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5.
宁镇扬船舶工业协同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船舶工业作为沿江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势必在宁镇扬经济板块的构建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并起到相应的作用。以产业集群理论为依据,以协同发展为核心,构建宁镇扬船舶工业板块不仅是可行的,也是必要和迫切的。构建宁镇扬船舶经济板块,重点是明确协同发展思路、制定协同发展规划、强调产业错位发展、建成区域服务体系和促进区域集群形成。  相似文献   

6.
船舶工业通过与上下游产业的广泛联系,对区域经济具有非常突出的带动作用。因此,很多地区将之作为一个先导、支柱产业予以优先、重点发展。镇江船舶工业起步较早,发展速度较慢,但具有加快船舶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和相应的产业基础,特别是在船舶配套方面,优势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中国船舶产业投资基金运行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产业投资基金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船舶工业的蓬勃发展,我国船舶产业投资基金应运而生.目前,资金缺乏和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是制约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通过设立船舶产业投资基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一局面.同时,船舶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已在资金、政策、发展环境、客观市场等方面具备了可行性.船舶产业投资基金的运作机制主要包含设立、投资、退出三个阶段,船舶产业投资基金的各环节相辅相成,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系统,才能确保船舶产业投资基金的成功运作.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船舶工业的快速发展.国内船舶工业的竞争突出表现为各区域间船舶工业核心竞争力的竞争。江苏作为中国第一造船大省.在全国船舶工业中不仅占有重要地位,且竞争力不断提高。江苏船舶工业已经进入产业发展与产业核心竞争力密切相关的阶段。镇江船舶工业起步较早,但发展速度较慢,已远远落后于江苏省的南通,泰州。世界船舶制造业加速向中国转移,  相似文献   

9.
产业融合及如何促进我国产业融合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业融合是信息化进程中呈现的一种产业新范式。产业间的关联性和对效益最大化的追求是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动力,在不同的产业领域内,产业融合以不同的方式演进,产业融合是在经济全球化、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产业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的一种发展模式和产业组织形式。产业之间的渗透融合日益清晰地向人们展现出来来21世纪的发展趋势,为了顺应产业融合这一趋势,我国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措施来促进我国产业融合及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产业集群现象在国际船舶工业中表现明显,但人们对船舶产业集群形成、发展机制的有效认识不足。实际上,与生物群落类似,位于区域内的船舶产业集群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综合体,船舶产业集群的形成则是一个生态演化过程。从这一视角看,长三角船舶产业集群区域基本形成,正处于由点、线到面的发展阶段,将进入由面到块状发展的攻坚阶段。政府应从创设集群环境、提高组织化程度等着手,进一步发展船舶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1.
生物产业发展应走产业融合道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近乎革命的变化,生物产业的概念逐渐扩大,它已经跟农业、IT、食品、医药、卫生、化工、环保、能源、军事等领域融合,形成新的产业形态,孕育一批新兴产业群。生物产业融合的速度正在加快,融合领域正在扩大。为加快我国生物产业发展,应走产业融合的道路。必须重视技术融合、业务与产品融合、市场融合;重视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注重人才培养,发挥人才资源优势,加强专利保护。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市光电子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国内外光电子产业发展概况,分析重庆市光电子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存在的问题,结合重庆市具体情况,对重庆市光电子产业的发展提出六条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3.
合理的产业布局和产业定位是区域产业机制高效运行、区域经济合理化以及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文章分析了烟台产业结构的特点,提出了“一中心、两个产业带、三大产业板块”的产业布局,在此基础上根据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从宏观上提出了烟台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同时以需求收入弹性指标的方法确定了除继续发展四大支柱产业之外,还需要培育和发展的其他重点产业。  相似文献   

14.
随着北京2022冬奥会的临近,中国滑雪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通过对大众滑雪市场不同阶段发展历程的回顾以及对滑雪产业现状的数据化研究,提炼出滑雪产业图谱。结合对滑雪产业图谱的解析,提出滑雪场馆是滑雪产业的龙头、滑雪者是滑雪产业的支撑等观点。依据对滑雪产业图谱的分析,提出滑雪产业发展的三大路径,即滑雪场馆的投资、建设和运营,针对滑雪场馆提供产品和服务,以及针对滑雪者提供产品和服务等。最后结合滑雪产业发展现状即滑雪产业图谱,对滑雪产业的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5.
一国经济增长模式的选择,应根据本国之情,充分发展本国比较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在宏观、市场运行、微观等方面制定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健康发展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使用1950-2012年的面板数据估计了14个高收入经济体产业发展模式,然后基于此分析了1978-2012年四川省产业发展状况,结果发现:(1)高收入经济体的产业发展模式符合传统的产业发展理论,第一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份额持续下降,第三产业份额持续上升,第二产业和制造业的份额分别在人均GDP达到12000美元和11000美元时出现转折;(2)2002年以来,四川省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份额开始加速上升,而第三产业的份额则持续下降,导致了第二产业份额过高,第三产业份额过低;(3)四川省产业结构失衡的原因并非资源错配,而是第三产业生产率提高太慢,以至相对于总体生产率下降太快;(4)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提高第三产业生产力有助于纠正四川省产业结构的失衡。  相似文献   

17.
国际造船业正在加速向中国转移并给中国船舶工业发展带来良机。国际造船业向中国转移具有产业集群性、由技术含量低向技术含量高转移、先船舶制造再船舶配套转移和时效性四大特点。中国船舶工业应对国际造船业转移的对策为“以产业集群进行产业布局,构筑大基地;以产业集聚进行企业优化整合,组建强集团;强调优势和特长,开展错位竞争;积极承接国际船舶配套业的转移,加快发展船舶配套业;积极承接国际高附加值船舶制造的转移,不断提升造船层次;尽快提升我国船舶设计与开发能力”。  相似文献   

18.
江西如何做大做强产业,培育产业优势,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在中部崛起这一战略目标,有必要对江西产业发展优劣势进行分析,从而确立江西产业发展的思路,充分发挥江西产业现有和潜在的比较优势,实现产业发展从低到高的转变,打造区域产业竞争优势。为此,应选择适合江西实际的一批重点产业,依靠科技进步,采取特殊的政策重点挟持,形成产业新优势,为江西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我国船舶工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江苏又是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的核心区域之一。占据全国近三分之一的份额。在此背景下,船舶工业成为江苏许多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作为具有良好发展基础的镇江市如何抓住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奋起直追.重点突破,已经成为提升产业层次.推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0.
新疆葡萄产业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拥有大规模发展葡萄产业的资源优势。该文运用经济学中产业关联与产业发展相关理论,对入世后新疆发展葡萄产业的优势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当前新疆葡萄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疆葡萄产业发展应通过技术开发、调整销售渠道等手段,增强葡萄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