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高校精神:对大学生价值观整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价值观教育的实质是大学生价值取向与社会价值导向的整合问题。在大学生价值观整合过程中,以高校组成人员的群体价值取向为精神内核的高校精神,无疑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一、关于价值观整合的界定一般认为,“价值观念指的是实际存在和可能存在的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主体的价值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性质和意义在人的意识中的反映,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比较确定的心理行为取向或心理行为定势。”①即主体对于客体价值的选择性倾向。在价值观的三要素:价值目标、价值评价和价值取向中,“取向”被视作价值观念的直接表现而被置于最明显的位置…  相似文献   

2.
初中体育课程目标主流价值取向影响着我国初中体育发展,关系着广大初中生的身体健康状况,本文分析了对初中体育课程目标主流价值取向的形成因素,包括社会环境(政治、经济、文化)、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体育学科自身发展、外国教育与体育思想等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3.
张金 《现代妇女》2014,(1):226-227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在高等教育信息化大背景下逐步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传统校园文化的延伸与创新。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建设为建设优秀的校园体育文化提供了正确的导向支持和坚定的思想理论基础,引导学生学习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与优秀文化,实现资源的传递、共享与整合,形成与社会主流文化相契合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文章全面的研究了国内高校体育隐蔽建设课程的深刻内涵,深入剖析高校体育隐蔽课程的实施策略,基于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建设提出高校体育文化发展方向,研究结果为完善高校体育文化体系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体文把高校体育教学有效性目标建立在对学生“健商”的促进上,认为这是当前时代发展对高校体育教学的价值取向。进而对高校体育教师的角色转变进行的探讨,并认为完善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机制是实现这种价值取向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体文把高校体育教学有效性目标建立在对学生"健商"的促进上,认为这是当前时代发展对高校体育教学的价值取向.进而对高校体育教师的角色转变进行的探讨,并认为完善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机制是实现这种价值取向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不断改善,价值取向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人士的关注,尤其是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生的价值取向问题已成为教育界的首要研究任务。文中从现在高校生普遍的价值取向问题出发。深入浅出的讨论了作为教育人士应该怎样培养高校生正确的价值取向.供有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7.
高梦锦 《现代妇女》2014,(12):362-364
21世纪的学校教育,应当是以人文本的教育,是促进人的素质现代化,以人的现代化促进社会现代化的教育。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等科研方法,对山西省高校体育教学个性化需求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寻求体育教学个性化与学生需求的关系,揭示教学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潜在关系,探索教学个性化的内涵,为山西省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高校校园的体育文化是高校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所创造并积累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高校校园的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以及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学生素质发展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和地位。但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社会认同度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只有不断地实现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社会认同,才能使校园体育文化发挥更大的价值,进而为高校的体育教育发展以及素质教学的发展发挥独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以广大师生为主体,在一定社会条件保障的基础上与校园环境及师生体育运动需求相融合形成的。高校体育文化不仅拥有显著的特征同样也拥有不同层面的价值体现,是大学生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通过对高校校园文化特征与价值观进行深入研究,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构建提供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10.
高校阳光体育教学与高校现代化体育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高校阳光体育教学的推行和发展有助于促进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革新和完善,有助于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指出阳光体育教学模式构建的必要性,并在现代化体育视角下,对高校阳光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措施进行了分析,旨在为高校体育的相关教育部门与教育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国内国际形势愈发严峻的新时代,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高校的重要任务。为此,要在分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现状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为学生服务,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为基本价值取向,以"文化自信"为核心价值取向,在发挥文化建设作用的同时,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与成才。  相似文献   

12.
体育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远金 《职业时空》2008,4(10):229-230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深化,根据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实施意见的要求、教育的发展趋势及社会的需求,高校体育教育要努力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这种人才应该不仅能胜任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而且能从事其他社会体育工作,拥有创新能力。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为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服务,对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有必要进行系统与理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重视将学生的政治价值取向逐渐纳入四项基本原则的轨道的同时,尚未将对学生知识价值取向的教育引导到超越个人功利之上而自觉地追求知识,崇尚科学,为真理而献身的理想人格境界上来。当代大学生对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和特殊的社会功能尚未取得认同。因此,高校中学生厌学、混学的现象依然蔓延着,张扬着。固然,这一现象与高校无力控制和改变的不合理的社会价  相似文献   

14.
根据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形态可以把主体建构分为以"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性"和"个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为基础的主体建构三个阶段。意识形态"为世人确定意义",以"个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的主体建构为取向,以不断提升与构建培养人的完整性与丰富性的主体建构为目标,"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的主体建构为方式,是青少年主体建构的主要路径,是发挥意识形态对青少年在价值引导中的主体建构功能,不断提升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进入寻常百姓家,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个性心理都产生着广泛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代化的要求,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益的需要。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本文将主要探讨影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因素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李文婷 《公关世界》2022,(20):97-98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市场繁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多选择。但与此同时,受外界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就业思想出现很大波动,大学生作为祖国栋梁,其就业价值取向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密切相关,如何做好大学生就业教育工作是当前高校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大思政与高校大学生就业教学之间的关系,对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希望能够促进高校大学生就业教育的改革创新,促进高校大学生在就业方面充分发挥个人能力,以期更快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武术的价值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武术由军队、民间逐渐走进了体育和教育的领域,武术的社会形态也由此发生了改变。"体育的武术""教育的武术""文化的武术"成为当今武术社会价值的主体。在武术的多元价值中,文化价值应成为首要价值。本文将主要对我国武术文化的国际化传播策略进行探讨,有利于武术更好地在国际推广和传播。  相似文献   

18.
增强学生体质是独立学院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据近年的调查显示大学生体质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大学体育教育是青年学生走上社会的最后一堂体育课,加强体育运动对高校推进学生身心素质教育进程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对于青年发展而言,有两个方面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是社会基础环境的公正化,这是青年的发展条件、发展机会和发展途径的根本取向;二是青年主体特征的多样性,这是青年的价值取向、社会心态和行动方式的合理样态.作为这两个方面的结果.青年的全面发展应是一种高度和谐的状态.  相似文献   

20.
基于对以“体”育人:新时代高校体育教学的核心价值取向的分析。通过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培养学生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社会适应力分析出高校体育教学以“体”育人的意义。通过构建体育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经验、优化体育实践活动,使以“体”育人内化分析出以“体”育人的体育教学策略。以“体”育人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于争先的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