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鲁迅的美术观念与中国新兴版画的发展进程紧密相关。他从国家文化建设和国民精神改造的层面对中国美术的革新及其与现代社会的调适进行了深入的思考。20世纪20年代末,鲁迅敏锐地意识到中国社会的转型和人民大众对反映社会斗争和时代发展的新型艺术的需求,从西方引进版画艺术,强调艺术的时代性和大众性,同时探索传统美术与外来艺术融合的可能性。鲁迅美术观念的形成伴随着中国现代社会的觉醒,并成为推动中国新兴版画发展的重要力量。鲁迅艺术观念指引下成长起来的中国现代版画特别是抗战版画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美术观的建构,对今天的艺术发展也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国版画艺术的市场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版画发展的根本问题,本文就这一问题从中国版画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探讨,并对中国版画进入和占领市场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相似文献   

3.
蒙古族版画艺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萌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演变,蒙古版画艺术创作成就有目共睹。群体版画艺术创作逐渐成熟,作品以木刻形式,写实手法表现作品主题,创作风格日趋多样化;"学院版画"的建立与硬件设施投入,营造了优越的创作环境,板画作品具有语言丰富多彩和注重精神文化内涵的艺术特点。群体版画与"学院版画"共同形成了蒙古族版画独特的民族版画艺术,推动了民族文化的传播,有鲜明的地域色彩,审美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民间艺术的传统精神和情趣,契合了现代审美趣味。将其吸收借鉴于版画创作中,应注意形式感与变形,把民间艺术作为观念融入版画创作中,并将二者表现形式有机地整合,从而实现艺术观念、思维方式、版画语言三方面的突破,增强版画艺术的文化宽度与深度。  相似文献   

5.
<正>2011年11月28日,"雕刻佐渡、雕刻美好的心灵"——日本佐渡版画艺术展在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美术馆隆重举行。展览展出了日本佐渡版画村20位会员的包括巨幅版画《岛民的喜悦》在内的47幅作品。作品以刻画佐渡风土人情、自然风光和文化艺术为题材,形式朴素、表现力强,具  相似文献   

6.
在四川省雅安市这片地上,长期活跃着一个版画创作群体,他们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向世人倾诉着自己对版画艺术的执著追求和对家乡历史文化的阐释.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黑白灰三种单色形态的构成组合上论述了黑白版画语言的艺术形式.辩证地提出了黑白灰在黑白版画中各自的独立性和相互协调性.深入细致地探讨了极色和间色在黑白版画创作中的内涵与外延,旨在提高人们对黑白版画艺术的理解和认识;提高黑白版画创作者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木刻版画是一种"复制木刻版画",是对国画中线描和水墨的复制。中国古代木刻版画大多是以书籍插图的形式出现。明代是中国古代版画插图史上承前启后的时代,明代木刻书籍版画大量出现,题材广泛,刻印精湛,争奇斗艳,达到了中国传统木刻版画艺术的巅峰。其中,福建建阳版画多出自民间工匠,镌刻质朴;南京金陵版画以戏曲小说为主,或粗犷豪放、或工雅秀丽,风采迥异;杭州武林版画题材开阔,刻制精美;安徽徽州版画富丽精工,典雅静穆。对于明代木刻版画,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学界关注以梓行地来划分区域性的版画风格,并特别强调徽派艺术风格在晚明时期的大一统格局,使得几乎全部晚明时期江浙地区的版画,无论是怎样的面貌,都可以被认定是徽派版画。而版画风格是个相当复杂的问题,无论是绘图者师承的风格,还是雕版者在雕刻时所创出的风格,都可能对版画的呈现有所影响。作为版画创作者的画师与刻工,在创作中的地位与作用是不同的,绘画者的画风决定着版画风格。近年来,有研究者提出以艺术特征之不同将晚明时期版画插图归类为质朴派、雄劲派、婉约派的新方法,有利于对中国古版画插图史的梳理与研究。明代木刻版画的构图沿用中国传统绘画散点透视法,与西方的铜版画在形式风格和绘刻技艺方面都不一样。晚明时期,一些画家开始学习西方绘画表现远近和阴影的方法,掌握了透视和明暗画法,于是在明代木刻版画领域也出现了西方艺术的透视和投影技巧,这可能是用中国古代木版画手段模仿铜版画而留下的。因为,在明代后期,西方传教士到中国传教,要分发大量的圣像、纪念章和带有插图的书籍,由于从欧洲运来的数量不多,只能找当地刻工用木版印制。当时用于传教的木版画印刷品已不可得见,只留存下为数极少的用中国古代传统木版画手段模仿铜版画的作品。西方艺术的透视法对我国传统版画的影响还有待继续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学前美术教育在我国正处于发展阶段,而这一范畴之中的综合版画教学课程更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综合版画本身的艺术特征和教育功能,对学龄前儿童的实践能力以及创造力的发展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因此本文欲针对学前儿童综合版画的实践教学,从学习兴趣、学习氛围、学习方法及课程资源等角度着眼,探讨综合版画教学在发挥学前儿童想象力,进而启发儿童的艺术之梦方面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版画的艺术表现对技法具有很大的依赖性。版画技法的独特性、技法产生的各种艺术效果的欣赏价值,是其它画种所不具备的。从传统版画到现代版画,技法和技法在版画艺术中的意义不断发展演变。形式可以脱离主题独立存在,但是技法不能脱离艺术表现。  相似文献   

11.
湖南滩头木版年画和其它民间艺术一样,在反映社会底层民众的理想愿望和生活信念的同时,也展示了他们的宗教情怀。在滩头木版年画中,传统的儒教、道教和佛教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存在,滩头木版年画中还可以窥见湘中独特的梅山教的影子。  相似文献   

12.
版画是造型艺术中一个重要的门类。在国外,版画还包括水彩、水粉、素描、速写、手抄本插图、宣传画等。许多人认为版画和油画一样,是"西洋"艺术。其实版画的发祥地是中国,版画的独特制作工艺与印刷技术密不可分。将以时间为线索,对中西方同一历史时期的版画艺术做一个比较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重庆美术在抗日战争时期最为活跃、成绩最为突出的是木刻.抗战时期的重庆木刻版画作为抗战时期重庆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显著的特征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谱写了重要的一页.以著名版画家王琦先生为代表的一批爱国木刻版画艺术家聚集重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木刻艺术作为武器,创作了大量鼓舞人民抗战的作品.他们的革命战斗精神和他们开拓出来的革命现实主义艺术道路,为后来的美术家所继承和发扬,成为社会主义文化艺术建设的一份珍贵遗产.  相似文献   

14.
作家自编文集往往能够体现自己的创作特色和文体风格,更重要的是暗含了自己文字努力的向度及其自我主体形象。鲁迅在1925、1926年编辑《热风》、《华盖集》、《坟》,对自己以前的文字究竟编到哪个集子中做出了复杂的思考,而这样的编辑过程既体现了他自觉的杂感文体意识,更重要的是透露了一个现代知识分子反思自我、建构主体自我、塑造自我形象的努力。  相似文献   

15.
五代至明清是中国古代出版史上的雕版出版时期,雕版出版比抄本出版更接近现代出版,然而与现代出版仍有区别。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新古典书商崛起;二,朝气蓬勃的多元化出版;三,以出版者为中心,建立校书(编辑)、印刷(复制)、销售(发行)三者合一的新型出版机构;四,刻工作坊与刻工市场为多元化出版提供自由灵活的服务;五,书籍发行业迅速发展,然而发行始终是古代出版业中最薄弱的环节。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认为民族学材料对于我们研究艺术起源具有参考价值,但它只能作为类比材料而不能作为实证材料。因为现代原始部族和作为文明人祖先的原始初民,不论是在思维方式、智力程度上,还是在文化选择、发展过程方面都有明显的、甚至可能是本质性的差别,两者不论在艺术还是文化方面都是根本不同的。因此,用现代原始部族文化去推测现代文明人的原始文化,用现代原始部族艺术去推测现代文明人的原始艺术,缺乏充分的逻辑根据。  相似文献   

17.
扬雄用喜好"雕虫篆刻"的"童子"拟喻喜好赋文学创作的人,其拟喻是对赋家身份的建构和价值评判。汪荣宝在《法言义疏》中认为童子的雕虫篆刻是费力甚多而实用性不强,故价值甚低的行为,扬雄用以拟喻赋文学创作,以表达他对赋文学价值的轻视和否定。汪荣宝的疏义对赋学界影响甚大。然而,汪荣宝对扬雄童子—壮夫论的释义在主要的方面并不正确,其释义对人们正确理解扬雄的童子—壮夫论产生了误导作用。本文认为,扬雄的童子—壮夫论应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去理解,其中,童子对雕虫篆刻的喜好所导致的童子对文字书写之功利目的的远离,所生成的童子于文字书写中的游戏娱乐之心理必须给予重视,扬雄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他用经学式"壮夫"的极具价值否定了审美式"童子"的极无价值,用成圣的英雄观取代了大赋作家的英雄观,用为天下思想立法的宏大人生追求抹除了游戏式创作大赋的人生辉煌。扬雄的"童子—壮夫论"如此把赋家在汉代的特定身份和价值敞亮出来,为中国后来的赋家论提供了基本的问题意识,开启了用经学宰制赋文学的理论方向和道路,从文艺学的角度看,其赋家身份的经学建构导致了赋家身份之文学本位的缺失。  相似文献   

18.
赵冬梅 《南都学坛》2005,25(4):53-56
“诗意”与“悲剧”是东西方文学艺术共有的审美因素,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小城小说都程度不等地蕴涵着“诗意”与“悲剧”这两种审美因素。这里的“诗意”首先来自于中国人千百年来所培养起来的审美和欣赏习惯,具体到作品本身,诗意既体现于语言、叙事风格以及由它们所形成的作品的整体情调、氛围中,又体现在作品的环境描写、人物塑造、民间习俗与民间艺术之中。这里的“悲剧”是鲁迅先生所说的“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悲剧,而这被毁灭的“有价值的东西”,包括美好的青春、爱情、理想、追求和做人的意义、尊严以及生命自身。由于小城中多的是“近于无事的悲剧”,由于作者那哀而怒的矛盾情感,以及诗意与抒情成分的加入,使现代文学的小城小说中很少有纯粹的悲剧作品,也很少有纯粹的充满爱与美的诗意作品。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版画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过辉煌的历史是任何画种所不能替代的,但是当代社会体制的变化与社会基础的丧失注定了它由辉煌逐渐走向低落;而教育的弊端、传播性的丧失、技术化的倾向和对社会现实的脱离是其自身的原因,加之电脑技术与网络经济的冲击、消费文化与大众审美的俗化,终结了版画的辉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