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剑龙 《今日南国》2008,(17):13-14
“那时人们希望到处都是商品,30年前北京人梦想的天堂,也许比今天还要寒酸。”北京作家石康在一篇文章里感慨,30年。北京走完了1000年。30年前的北京居民,没有多少人会料到奢侈品——小轿车会如此迅速地进入寻常百姓家;当然,他们更不会想到,当年最“潮”的“永久”、“凤凰”、“飞鸽”自行车,30年后却早已与流行无关。  相似文献   

2.
孟昭奕 《社区》2008,(29):32-32
老北京人乐意在“煎饼”后边缀上“果子”两个字,我想大概是北京人喜欢讲个儿化韵,“果子”里里外外透着那老北京口音的韵味。煎饼果子摊儿现如今在北京城里的街头巷尾还是能觅到其踪影的,但是很少见到小时候推个玻璃窗作坊车流动叫卖的那种了。  相似文献   

3.
在在 《北京纪事》2014,(7):69-73
“北美崔哥”,本名崔宝印。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家住王府井,小学在崇文区永外,中学在白堆子外语学校,大学在北京大学。自认是“地道老北京,北京人中的北京人”。他以脱口秀风靡网络,红透美加。  相似文献   

4.
京根儿 《北京纪事》2013,(12):101-103
“外甥打灯——照旧(劳)”“狗挑门帘儿一嘴巧”……歇后语在北京由来已久,并深受北京人的喜爱,挺至曾出现过以北京歇后语为题的相声段子。一前一后,音调押韵,意思照应,义夹杂着北京人生活中特有的幽默,言语中不时露出一两句歇后语,既形象又体现了说话人的机智,短短的歇后语承载了太多北京人的气质。  相似文献   

5.
屈遐 《21世纪》2000,(2):39-41
近几年来,北京的空气一直作为焦点被媒体所关注,大报小报不停息地报道着大气动态消息,连普通的市民也嘀咕起颇为拗口的“总悬浮颗粒物”、污染指数等专业名词了。早在80年代,一个外国机构把北京市列入了“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名单,对于北京人多数人来说,身边的空气如何和水里头有什么一概不知,也没有人告诉他们。只是凭直觉,人们已难再看到蓝天,河水越来越黑了。而北京市环保局的人明白,北京的环境已经到了什么程度。1998年2月28日,北京终于打开了环境的“黑匣子”,公开披露空气质量,大气成为公众的话题。 我们能…  相似文献   

6.
《源流》2007,(8)
步入叶剑英纪念园,犹如走进了浩浩历史长卷。从晚清至今,中国百余年间的风云变幻,让人感受着震撼。——题记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京城有“瓦片族”、有“啃老族”,最近,又多了个族群“利息族”。现在,京城里干泥瓦工木匠保姆医院护理月嫂搓澡工的,已经很难再看到北京人的身影。身边的北京朋友,家家都有两套房,一个独生子女,想让子女不啃老都难。不可否认,当下,许多人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不成正比,问题是许多非劳动收入也是合法收入。靠“房市”“股市”甚至于“期货”和“收藏”致富的大部分是普通市民。别的不说,市区的住户只要有座房子,哪家不坐拥几百万的资产呢?问题是,有了“恒产”以后,我们怎样度过余生,怎样报答和回馈养育我们的社会,无疑是北京人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好好活着吧,图一乐儿!”胡同里的大爷们总喜欢说这句口头禅,带着京味、带着淡泊明志的人生哲理,更带着北京人天生独有的那种洒脱乐观的生活态度。虽然这种生活态度已然随着北京这座古城“都市化”趋势的日益严重,由原来的“慢板闲云”变成了只恨不能再快的“上紧了弦”;虽然我们的京味,因为北京人口结构诸多原因的变化而屡遭冲淡变杂。不过当您真正深入胡同,深入如珍稀“动物”般仍旧生活在老院子、老宅子中的“北京土著”,从他们身上仍旧可以寻找到那份固守的乐儿。  相似文献   

9.
82岁的谢亮老人作为“指路大王”已有10年了。10年前,带着一张折叠小桌、几本自制的指路手册、一壶水,谢亮老人在北京东直门长途汽车站路口西北角,立起了“义务指路”的牌子。东直门是北京重要的交通集散地,很多人容易在这里“找不着北”。  相似文献   

10.
“找对象,上有缘网!”,今年农历春节期间一条“周星驰”配音的广告在北京移动电视广告中反复出现,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但大部分人还是首次听到这个婚恋交友网站的名字,更是对“星爷“所说的“一亿三千六百三十一万五千四百七十八人“感到吃惊……  相似文献   

11.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1990年,北京30至50岁单身人数约在10万人左右;2002年,北京、上海等地这个年龄段的单身人数分别达到约50万人,其中女性超过六成;而到了2009年,北京“剩女”已突破了50万。  相似文献   

12.
“烧包儿”是老北京的土话。这句土话最初的意思是:侥幸得了一笔意外之财,激动得难以自制,弄得心神不大正常了。
  “烧”,是形容词,形容人火烧火燎的样子。在北京土语里,有时直接用“烧”字儿,比如说:“瞧他买彩票中了一个大奖,烧得他找不着北啦。”  相似文献   

13.
刘玉生 《北京纪事》2015,(8):101-103
“您吃了吗?”北京人见面从何时起这么打招呼,无从考证。但就话题而论,足见历经八朝古都更迭、天子脚下的北京人,对吃的理解有着不同凡响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4.
2014年4月19日,中国最后的红色娘子军战士、100岁的卢业香于海南琼海的家中病逝。卢业香1931年参加红色娘子军,曾任娘子军二连二排二班班长。她曾在攻打敌人炮楼时负伤,晚年在"红色娘子军纪念园"生活过4年。她的离世,意味着中共历史上第一支成建制的妇女武装彻底谢幕。革命之路红色娘子军最初在党史中的记载只有30个字:“在中国工农红军琼崖独立师师部属下有一个女兵连,全连有一百二十人。”1957年,海南军区政治部宣传干事刘文韶写出了报告文学《红色娘子军》,这段隐匿的历史遂开始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15.
《社区》2013,(30):5-5
北京“摔婴案”发生后,一个标题为《切记“垃圾人定律”,避免悲剧发生》的帖子在网上被广泛转载。该帖的开篇第一句话就是“如果北京那位被摔孩子的妈妈早点知道‘垃圾人定律’,就可以避免悲剧!”网友纷纷转载并赞许的这一定律,这究竟反映了怎样的一种社会现实和无奈?  相似文献   

16.
轻松一刻     
《社区》2013,(6):64-64
谁最怕冷 南方人说:“今天3摄氏度,好冷。” 山东人笑了,说:“我们这儿零下3摄氏度。” 北京人也笑了,说:“我们这儿零下13摄氏度。” 黑龙江人听到哈哈大笑,说:“我们这儿零下23摄氏度。” 南方人听完冷笑一声:“我说的是室内,好不好!”  相似文献   

17.
潘恭 《北京纪事》2011,(12):18-20
臧克家(1905年-2004年),大诗人。1949年3月,在党的安排下从香港来到北京。多半辈子是在北京过的,也是老北京了。活了100岁,写了80年诗,被誉为“当代诗魂”。这样的老街坊,咱北京人该引以为荣。  相似文献   

18.
“爱说”“爱侃”已成为北京人显著的身份特征和文化性格的组成部分;其言说表现出浓厚的政治趣味和幽默特性,这虽然在表面看来只是一种语言现象,但它所以出现在北京人身上,却蕴含了丰富的成因,而不可仅仅视作一种语言学现象,其形成有着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原因。  相似文献   

19.
侃爷小传     
王玉 《北京纪事》2010,(3):47-49
老北京人习惯把一些能说会道的,上至国家机密、下至油盐酱醋,无所不知、无所不谈的人称为“侃爷”。而我高中时代就有这样一位“侃爷”。侃爷人如其名,还真就单名一个“侃”字,他的姓氏在哪朝哪代都绝对属于恶俗的那一类。  相似文献   

20.
篆刻家鄂力,身上有着蒙古族血统的地道北京人,还是正白旗。鄂力称自己是“怪人”,从姓上看,鄂,不念e,而发ao音,单字“力”也是人如其名,有力度,更有一股有意味的力量,再与篆刻结缘,这“力”可就不一般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