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剑龙 《今日南国》2008,(17):13-14
“那时人们希望到处都是商品,30年前北京人梦想的天堂,也许比今天还要寒酸。”北京作家石康在一篇文章里感慨,30年。北京走完了1000年。30年前的北京居民,没有多少人会料到奢侈品——小轿车会如此迅速地进入寻常百姓家;当然,他们更不会想到,当年最“潮”的“永久”、“凤凰”、“飞鸽”自行车,30年后却早已与流行无关。  相似文献   

2.
比较一下北京人和上海人的优缺点,将是一个有趣的话题。 北京人最可贵的,是他们的贵族精神。什么是“贵族精神”?依照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的说法,“有独立心而勇敢者日贵族道德”。显然,所谓“贵族精神”,指的是一种高尚的人格理想、高贵的精神气质和高雅的审美情趣。其中,人格又最为重要。所以,贵族精神其实无关乎门第和血统,也无关乎身份和地位。  相似文献   

3.
梦想     
北京人还有一个“北京大爷”的别号。这个别号,是说北京人有公子哥的习气。喜闲散,好游逛,心高气盛,是北京人的又一特色。认上死理儿,他就会生出一股犟劲,天王老子也不怕。在上山下乡的群体中,一般来说,北京知青很少受欺负。因为他们大多能说会道,胆子大,主意多,事急不怵动拳脚。相比之下,陕西人气大拳猛,但不大善言辞;上海人动嘴说事还可以,一遇拳脚,就会“君子不与小人斗”了。  相似文献   

4.
换票     
两个人外出打工,一个去上海,一个去北京。在候车室等车时,他们改变了主意,因为邻座有人议论说,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要收费;北京人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送旧衣服。去上海的人想,还是北京好。去北京的人想,还是上海好。于是,他们在退票处相遇了,互换了车票。去北京的人发现,北京果然好。他初到北京一个月,什么都没干,竟然没饿着。不仅银行里的纯净水可以喝,而且商场里欢迎品尝的点心也可以白吃。去上海的人发现,上海果然是一个可以发财的城市,干什么都可以赚钱,带路可以赚钱,看厕所可以赚钱,弄盆凉水让人洗脸也可以赚钱。凭…  相似文献   

5.
相声,你还在听郭德纲吗?不,北京人早就换口味了。现在,最火的是嘻哈包袱铺,一群颜覆传统相声的80后,他们虽然平均年龄只有24岁,但只用了半年时间就在京城相声界割据一方。包袱铺的店名奇特,他们的广告语更奇怪:“这里不卖香烟,不卖火柴,不卖车子,也不卖房子,卖的是乐子。”  相似文献   

6.
吴惟 《北京纪事》2010,(10):97-99
虽然我不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但我巳在北京生活了半个多世纪,也算得上半个老北京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为一位摄影人,我应当对北京有所回报。  相似文献   

7.
王大庆 《社区》2012,(31):51-51
当今社会,人们时时感叹国民情感的冷漠与社会道德的沦丧,在我的周围,也不乏“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人,但还有一群人,他们乐于管“闲事”,他们值得我们尊敬,他们的故事更值得传颂。  相似文献   

8.
易中天 《社区》2010,(20):62-63
北京人和上海人确有境界之别。如果说,上海人感觉到的,主要是生活的窘迫,那么,北京人体验刮的,便多少可以说是人生的苦涩。感觉和体验,是层次不同的两种心理;而生活和人生,更是大小不同的两个课题。感觉总归是暂时的,可以改变的,随着生活的蒸蒸日上,相信务实的上海人,自我感觉也会一天比一天好。总之,他们的问题,似乎相对比较好解决。北京人的问题就麻烦多,对人生苦涩的体验及其超越,是属于所谓“终极关怀”一类的问题,那种历史的沧桑感和人生的变幻感,总是无法躲避地伴随着北京人。  相似文献   

9.
当一群亚洲人、美洲人、欧洲人、非洲人和大洋洲人坐在一起大谈孔子的时候,你一定好奇他们在谈什么。 这正是2008年12月10日在北京发生的真实场景。  相似文献   

10.
屈遐 《21世纪》2000,(2):39-41
近几年来,北京的空气一直作为焦点被媒体所关注,大报小报不停息地报道着大气动态消息,连普通的市民也嘀咕起颇为拗口的“总悬浮颗粒物”、污染指数等专业名词了。早在80年代,一个外国机构把北京市列入了“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名单,对于北京人多数人来说,身边的空气如何和水里头有什么一概不知,也没有人告诉他们。只是凭直觉,人们已难再看到蓝天,河水越来越黑了。而北京市环保局的人明白,北京的环境已经到了什么程度。1998年2月28日,北京终于打开了环境的“黑匣子”,公开披露空气质量,大气成为公众的话题。 我们能…  相似文献   

11.
《社区》2008,(19):1-1
5月13-14日,“城市社区参与式治理街道工作与创新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在这次会议上有很多有意的话题,比如“社区预算”,“创新的边界”等等。本刊也在会上见到了很多老朋友,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官员、街居工作者,他们其中很多人与本刊一直有笔墨往来。  相似文献   

12.
春笋破土的季节,许多北京人去了宜兴,一部分人为了游览著名的“竹海”,更多人为了淘壶。
  宜兴的紫砂壶千百年来受到北京藏家们的关注。近年来,紫砂壶的市场走势不太好,但也没挡住北京人的脚步,有些人纯粹爱好所至,有些人去窥测市场走向。他们怀揣各自的目的来到春光明媚的宜兴古城,收纳眼中的是截然不同的风景。  相似文献   

13.
王若梅 《21世纪》2000,(1):47-49
前一段时间在香港,我碰到了从北京来的两位学者杨乃乔与陈保亚博士。他们二位都曾在北京大学做博士后的研究工作,来香港大学做访问学者。一年,对香港的文化与学术有着切身的体验。我这次对他们进行了采访,希望能够通过北京学者的文化视野来透视香港文化,寻找一种启示...  相似文献   

14.
一般般     
莫小米 《社区》2014,(26):61-61
他们是师范的同学。这次,恰好有国外的同学,北京、上海的同学凑一块回来,就聚一聚。此类聚会,总是走得更远的人、成绩更显著的人先聊。他们大多还是从教。在国外就职者,讲人家的教育是怎么做的,讲自己学科的尖端,讲出息的学生有多么出息,洋文一串串的,听的人听了个半懂,自忖差距太大了。  相似文献   

15.
向上 《百姓生活》2010,(3):40-41
2009年9月20日上午,在山东省莱西市姜山镇黄土台村的一户农家,一片喜气洋洋。原来,是该村在北京打工当送水工的陈操,与女大学毕业生林琪琪正在举行婚礼。令人称奇的是,两人是在防控甲型H1N1流感隔离期间相识并相恋的。短短的7天时间,他们结下了一世良缘……  相似文献   

16.
《社区》2009,(10):54-54
北京一位读者咨询:我居住的楼房临街,楼下一层的房主擅自将住宅改作商业用房,把房屋租给一个人从事棋牌室经营。近半年来,该棋牌室每天晚上的麻将声、说笑声吵得我们无法入睡。我多次跟物业公司反映,但他们说也只能采取劝说的方式,我找房主协商也没有效果。请问:我应该如何维护我的权益?  相似文献   

17.
6月6日夜,北京21世纪饭店的多功能厅里,灯光闪烁,笑语生香。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州的“达拉斯亚裔青少年交响乐团”的孩子们,将要在这里欢度他们这次北京音乐之旅的最后一晚。同时参加这次联欢的还有中国国际青年交流中心“世纪青少年交响吹奏乐团”的孩子们。他们曾经在6月2日的联合音乐会上同表演,用音乐谱写了中美青少年音乐文化交流的第一章,今夜他们要在这里共叙友谊与离别之情。 在这个有着特殊意义的夜晚,本刊记者也来到现场,分别采访了几位“世纪青少年交响吹奏乐团”的孩子和“亚裔青少年交响乐团”的孩子,听他们讲述…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改革开放深入,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一个新兴的社会组织——志愿者组织正悄然地发展与壮大。他们身体力行地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以一种良知和社会责任,一种大爱和奉献精神,一种无畏而高尚的社会实践,在多个领域,以多种形式,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他们的身影出现在汶川地震的救援现场,以及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多个大型国际活动中。也正是他们的努力和奉献,塑造了中国礼貌、友爱、负责的大国形象。  相似文献   

19.
侯章 《北京纪事》2010,(4):108-109
如今,北京的信托商店已成了凤毛麟角,典当行取代了风靡京城几十年的信托商店,在京城遍地开花。然而,信托商店却深深印在了北京中老年人的记忆之中,因为他们或多或少都和当年的信托商店打过交道。在老北京人的生活中,信托商店占有一席之地,成为人们购买便宜商品,出售用不着或多余物品的地方,同时也是人们在经济困难时,用物品换钱的唯一地方。  相似文献   

20.
一个负有国家外交使命、必须面对两种差距迥异的文化环境的人,如何在北京的文化洪流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一个进入现代多元文化洪流中的外国使馆,如何增强本国文化的影响力,和陌生的中华文化之间建立一条相互融合的通道。从各国使馆文化参赞的眼中回眸中国文化、北京生活,也让北京人了解他们的文化背景和工作生活,是我们建立新栏目"魅力外交"的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